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513644
内容简介
本书爲中山大学陈斯鹏教授的自选集,共收録代表论文31篇,大略涉及古文字资料中疑难字词的考释、楚系简帛字词关系的研究、战国竹书的编联与复原,及古文字学学术史的讨论,较爲全面地展现了陈斯鹏教授近年来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目 录
“舌”字古读考………………………………………… 1
论周原甲骨和楚系简帛中的“囟”与“思”
——兼论卜辞命辞的性质…………………………… 17
“眔”爲“泣”之初文説……………………………… 41
説“凷”及其相关诸字………………………………… 51
説“买”“卖”………………………………………… 64
唐叔虞方鼎铭文新解…………………………………… 73
西周史墙盘铭新释……………………………………… 87
新见金文释读商补……………………………………… 94
吴王阖庐剑小考………………………………………… 101
楚系简帛中的“由”…………………………………… 104
楚简“图”字补证……………………………………… 116
楚简中一个读爲“曰”的奇字补説…………………… 123
楚简“史”“弁”续辨………………………………… 132
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十则)………………………… 143
郭店楚墓竹简考释补正………………………………… 152
郭店楚简解读四则……………………………………… 163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彭祖》新释……………………… 170
上博馆藏楚简文字考释四则…………………………… 18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诗论》解诂………………… 199
战国楚帛书甲篇文字新释……………………………… 212
读《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杂记………………… 222
张家山汉简《引书》补释……………………………… 230
孔家坡汉简补释………………………………………… 237
定州汉简《论语》校读举例…………………………… 247
巴东县张家坟墓群M1“元和四年刻石”考释……… 258
楚系简帛中字形的习用读法和词的习用字形………… 272
从楚系简帛看字词关系变化中的代偿现象…………… 303
战国竹简《诗论》编联新探…………………………… 315
《柬大王泊旱》编联补议……………………………… 335
从现代文字学史看容庚先生的《中国文字学形篇》《义篇》…………………………………………………………… 340
郭店楚简文字研究综述………………………………… 363
论周原甲骨和楚系简帛中的“囟”与“思”
——兼论卜辞命辞的性质…………………………… 17
“眔”爲“泣”之初文説……………………………… 41
説“凷”及其相关诸字………………………………… 51
説“买”“卖”………………………………………… 64
唐叔虞方鼎铭文新解…………………………………… 73
西周史墙盘铭新释……………………………………… 87
新见金文释读商补……………………………………… 94
吴王阖庐剑小考………………………………………… 101
楚系简帛中的“由”…………………………………… 104
楚简“图”字补证……………………………………… 116
楚简中一个读爲“曰”的奇字补説…………………… 123
楚简“史”“弁”续辨………………………………… 132
读郭店楚墓竹简札记(十则)………………………… 143
郭店楚墓竹简考释补正………………………………… 152
郭店楚简解读四则……………………………………… 163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彭祖》新释……………………… 170
上博馆藏楚简文字考释四则…………………………… 18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竹简《诗论》解诂………………… 199
战国楚帛书甲篇文字新释……………………………… 212
读《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杂记………………… 222
张家山汉简《引书》补释……………………………… 230
孔家坡汉简补释………………………………………… 237
定州汉简《论语》校读举例…………………………… 247
巴东县张家坟墓群M1“元和四年刻石”考释……… 258
楚系简帛中字形的习用读法和词的习用字形………… 272
从楚系简帛看字词关系变化中的代偿现象…………… 303
战国竹简《诗论》编联新探…………………………… 315
《柬大王泊旱》编联补议……………………………… 335
从现代文字学史看容庚先生的《中国文字学形篇》《义篇》…………………………………………………………… 340
郭店楚简文字研究综述………………………………… 363
前 言
1996年,我考进中山大学中文系後不久,即很幸运地得到曾宪通、陈伟武等先生的指导,开始了对古文字学的研习。不知不觉,已经超过20个年头了。长长短短的文章虽也写了一些,但成绩相当有限,要选编个集子,难免“囊中羞涩”,都窘态毕现。就当作一串深深浅浅的问学脚印,立照存念吧。
本书收録的文章共31篇,可以大略分爲四组。组爲全书的主体部分,包含前25篇,属于对古文字资料中疑难字词的考释。涉及的古文字资料,时代上从殷商以至东汉(“古文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必断限于先秦)。我考释古文字,一直比较关注那些关键字、常用字,也希望能尽量对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相关材料作贯通的考察。然而限於学力,所得殊恨浅鲜。第二组包含第26、27两篇,是关于楚系简帛字词关系研究的。这本来是我在复旦大学裘锡圭先生门下做博士後研究时的课题,整体成果已见拙着《楚系简帛中字形与音义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此处选録其局部内容作爲代表。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汉语字词关系史,近年已引起不少同仁的重视,本人也希望继续在此方面做点事情。第三组包含第28、29两篇,是关於战国竹书编联复原的。这是古文字资料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值得重视。第四组包含第30、31两篇,属於古文字学学术史范畴。
本书所收各文,都曾在不同场合发表过。爲了保存历史真实,只是对原本的错字加以校正,对个别极明显的错误説法或其他需要説明的情况加注简单的“编按”,内容基本上一仍旧贯。至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在拙文发表後学界仍续有讨论者,限于时间精力,也不一一作补充回应。
书名是早就定下的,并在2011年初即通过陈伟南先生,求得饶宗颐先生题签。两位“天顶有星”的百岁老人的加持,无疑是这本小书的荣光。我深深铭感。
书稿的校读,石小力、何春苗、李爱民诸君曾付出不少辛劳,志此申谢。
末了,聊赋韵句二章,就当作卷首题辞吧。
一
识字原知忧患初,
更从蝌蚪认天书。
铜山经过常空手,
清夜梦回犹荷锄。
二
漫夸意气尚青春,
检点旧文偏黯神。
絶学於今如八骏,
何妨按节望飞尘。
本书收録的文章共31篇,可以大略分爲四组。组爲全书的主体部分,包含前25篇,属于对古文字资料中疑难字词的考释。涉及的古文字资料,时代上从殷商以至东汉(“古文字”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必断限于先秦)。我考释古文字,一直比较关注那些关键字、常用字,也希望能尽量对不同时代、不同种类的相关材料作贯通的考察。然而限於学力,所得殊恨浅鲜。第二组包含第26、27两篇,是关于楚系简帛字词关系研究的。这本来是我在复旦大学裘锡圭先生门下做博士後研究时的课题,整体成果已见拙着《楚系简帛中字形与音义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一书,此处选録其局部内容作爲代表。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汉语字词关系史,近年已引起不少同仁的重视,本人也希望继续在此方面做点事情。第三组包含第28、29两篇,是关於战国竹书编联复原的。这是古文字资料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值得重视。第四组包含第30、31两篇,属於古文字学学术史范畴。
本书所收各文,都曾在不同场合发表过。爲了保存历史真实,只是对原本的错字加以校正,对个别极明显的错误説法或其他需要説明的情况加注简单的“编按”,内容基本上一仍旧贯。至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在拙文发表後学界仍续有讨论者,限于时间精力,也不一一作补充回应。
书名是早就定下的,并在2011年初即通过陈伟南先生,求得饶宗颐先生题签。两位“天顶有星”的百岁老人的加持,无疑是这本小书的荣光。我深深铭感。
书稿的校读,石小力、何春苗、李爱民诸君曾付出不少辛劳,志此申谢。
末了,聊赋韵句二章,就当作卷首题辞吧。
一
识字原知忧患初,
更从蝌蚪认天书。
铜山经过常空手,
清夜梦回犹荷锄。
二
漫夸意气尚青春,
检点旧文偏黯神。
絶学於今如八骏,
何妨按节望飞尘。
2017年8月22日於康乐园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