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软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6059499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本书是“番禺文化丛书”的总论之作,对番禺地区的历史沿革、宗族祭祀、地方先贤、人文地理、社会风俗、文化景观等进行阐述,呈现了番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全景和内涵,使读者对番禺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有清晰完整的认识。
2. 本书史料丰富,内容广泛,且配以大量有关建置、风光、民俗、先贤等的图片,使阅读富有趣味。
内容简介
《番禺文化丛书》包括《番禺历史文化概论》《番禺丹青翰墨》《番禺人杰》《番禺民俗》《番禺建筑》《禺山乐韵》六卷,从渊源概说、书画艺术、历史人物、民俗风情、历史建筑、传统音乐等方面,对番禺地区自古以来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历史文化进行了详细的描绘、构建,让当代人们全面、深入地认识、了解番禺这个古老又趋新的地方。“番禺”这个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孕育出世界上*城市群的母体,虽然各个城市都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脉络下发展出不同的特色,但作为珠江三角洲文化的共同载体,其文化特色有着深层的基础。本书是“番禺文化丛书”的总论之作,以时间为线,探讨“番禺文化”这一地域文化观念变动与重塑的历史过程,对番禺地区的历史沿革、宗族祭祀、地方先贤、人文地理、社会风俗、文化景观等进行阐述,呈现了番禺历史文化发展历程的全景和内涵,探寻番禺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及其在珠江三角洲的重新定位,使番禺人民在未来的文化建设中有更多的文化自觉和理性选择,将番禺文化发扬光大。本书史料丰富,内容广泛,且配以大量有关建置、风光、民俗、先贤等的图片,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使读者对番禺地区历史文化的发展有清晰完整的认识。
目 录
引论 “番禺”与“番禺文化” 节 “番禺”意义的变迁 第二节 番禺县沿革及其与珠三角各县的分合变迁 第三节 民国以前番禺县域的社会与文化图景
章 明代以前番禺大谷围地域社会的形成 节 唐代以前大谷围地区的人文地理与空间格局 第二节 唐宋元时期番禺大谷围的地域文化 第三节 大谷围地区宗族的祖先记忆
第二章 明清番禺大谷围地区士大夫及其文教事功 节 明代大谷围地区士大夫文化的兴起及其文化创造 第二节 明清之际的大谷围士大夫与海云寺遗民群体 第三节 清初到中叶大谷围地区士大夫的文化成就 第四节 清末大谷围地区士大夫、沙茭局与地方自治 第五节 明清禺南大谷围地区的科举望族
第三章 民国番禺县政治文化中心的南迁与新式文化 节 民初“大天二”与禺南社会的动乱 第二节 民国番禺县府的南迁及大谷围地区成为独立行政区的趋势 第三节 民国时期禺南地方精英与乡村建设运动
第四章 番禺大谷围地区传统乡村聚落文化景观 节 盗采与封禁:莲花山的保护及其风水、海防、航运意义 第二节 民田区乡村的聚居模式与基本类型 第三节 风水与乡村聚落的规划营建 第四节 沙田聚落文化景观
第五章 番禺大谷围地区的传统社区文化 节 民间信仰与诞会文化 第二节 水运网络与龙舟文化 第三节 宗族组织与祭祖仪式
第六章 “番禺历史文化”的当代建构 节 传统乡村社区文化的复兴与再造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番禺文化”的整理、研究与重构
结语 作为“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的“番禺文化”
后 记
章 明代以前番禺大谷围地域社会的形成 节 唐代以前大谷围地区的人文地理与空间格局 第二节 唐宋元时期番禺大谷围的地域文化 第三节 大谷围地区宗族的祖先记忆
第二章 明清番禺大谷围地区士大夫及其文教事功 节 明代大谷围地区士大夫文化的兴起及其文化创造 第二节 明清之际的大谷围士大夫与海云寺遗民群体 第三节 清初到中叶大谷围地区士大夫的文化成就 第四节 清末大谷围地区士大夫、沙茭局与地方自治 第五节 明清禺南大谷围地区的科举望族
第三章 民国番禺县政治文化中心的南迁与新式文化 节 民初“大天二”与禺南社会的动乱 第二节 民国番禺县府的南迁及大谷围地区成为独立行政区的趋势 第三节 民国时期禺南地方精英与乡村建设运动
第四章 番禺大谷围地区传统乡村聚落文化景观 节 盗采与封禁:莲花山的保护及其风水、海防、航运意义 第二节 民田区乡村的聚居模式与基本类型 第三节 风水与乡村聚落的规划营建 第四节 沙田聚落文化景观
第五章 番禺大谷围地区的传统社区文化 节 民间信仰与诞会文化 第二节 水运网络与龙舟文化 第三节 宗族组织与祭祖仪式
第六章 “番禺历史文化”的当代建构 节 传统乡村社区文化的复兴与再造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番禺文化”的整理、研究与重构
结语 作为“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的“番禺文化”
后 记
在线试读
后记
这本书所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的“番禺”和“番禺文化”。既然叫作《番禺历史文化概论》,就不可能把“番禺文化”写得面面俱到,只能是粗线条地描绘。之所以说是动态的,是因为“番禺”和“番禺文化”在时空和内涵上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秦汉以来,随着作为行政区的“番禺”的空间的转换,“番禺文化”所涵盖的范围以及“番禺文化”的中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创造番禺文化的人群、机制以及文化本身的内涵也在发生改变。所以,我们每每谈到“番禺”和“番禺文化”时都必须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界定,否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争论。关于地域文化,古代社会或传统社会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理解:①从国家层面来看,岭南地域文化是随着国家权力推进和正统意识形态向这个地域渗透和控制的结果。②从地方精英的层次来看,是不断地迎合和接受王朝国家,从而提升自己在地域上的地位,从而形成大大小小地方精英控制地方的文化、经济的过程。③从民众的角度来说,他们集合在地方精英的群体之下,接受和归附王朝国家,利用一系列的文化、经济的创造,从而形成地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国家、地方精英、基层民众三者互动的历史过程。地域文化的历史进程基础的是物质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演变、演进过程,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符号无不以此为基础展开,如农业形态、手工业形态、商业形态无不在文化符号中体现出来。没有物质活动的生活、生产方式,文化的创造无从谈起。所以,叙述地域文化的历史进程必然离不开对物质生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描述。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刘志伟老师就对番禺沙湾开展具有历史人类学取向的乡村经济社会史系列研究,其成果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陆续发表。几年前,笔者也曾经撰写出版了一部《番禺文化遗产研究》,基于多年从事番禺地方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的积累,写作这部书帮助我初步形成了关于番禺文化的整体性认识。接到与刘志伟老师共同承担这本《番禺历史文化概论》的编写任务之后,我们经过多次讨论,一致认为应该在《番禺文化遗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深化我们对番禺文化的视野和解读。于是,笔者承担了全书的撰稿任务,刘老师参与了全书的构思和后期的修改。多年来笔者在研究中就很多问题同刘老师切磋,也留意追踪刘志伟老师及其同行早期在番禺和珠江三角洲的相关研究,笔者此前出版的《番禺文化遗产研究》《名乡坑头:历史、社会与文化》,本人参与编辑出版的《番禺民间信仰与诞会文集》以及发表涉及宗族、民间信仰等的一系列论著都深受“华南研究”的学者影响。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笔者和刘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就番禺的历史文化问题进行探研、讨论,从全书的框架构思到具体的每一章节的内容修改,都是在多次的面对面商谈和邮件往来中定下来的。因此,本书一方面承继、延续了《番禺文化遗产研究》的核心观念和眼光,也吸收了该书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又增加丰富了新的内容,扩大了视野,深化了认识,反映出我们对番禺历史文化认识的深化。本书的思路主要是:在引论先讲清楚“‘番禺’是什么”,“民国以前‘大番禺’及其文化的时空演变”,然后到章以后才落实到今天番禺区境内(即“禺南”或“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其中,“引论”部分,主要交代“番禺”意义的变迁、今番禺辖区之前古番禺县的历史沿革及其与珠三角各县的分合变迁,简单梳理民国以前“番禺”的社会与文化图景。、二、三章按照历时性的原则梳理“明代以前”“明清”“民国”三大历史时期“番禺”空间的变化和建置沿革,“番禺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创造者及其主要形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以前”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主要创造者是早期的人群,唐、宋、元时期的佛、道、巫的仪式专家及“乡豪”、早期士大夫等地方精英;明清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主要创造者基本上是明初特别是明代中叶以来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士大夫和普通民众;“民国”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主要创造者是通过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地方精英。第四章主要描述的是以“聚落”(包括民田区聚落和沙田区聚落)形态呈现出来的“物质性”的文化景观的演变及其产生和演变背后的那一套机制(如风水、宗法观念等)。第五章描述的是以“民间信仰与诞会文化”“水运网络与龙舟文化”“宗族组织与祭祖仪式”等为主体的、以“非物质”形态呈现出来的传统社区文化。以上两章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第二、三章文化创造的结果。第六章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1949 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都市化与文化融合趋势下”“传统社区文化”及部分“传统乡村聚落文化景观”在当代的延续、复兴和再造的情状。这里还需要交代一下的是,第六章之所以不提及从1949 年前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社区文化”之外的其他当代“番禺文化”,是因为这些文化已经突破了“传统”范畴,是都市化、网络时代乃至全球化的产物,缺乏与“传统社区文化”的关联性和历史脉络的延续性,其产生的机制、创造的人群和文化的具体形态都与此前的“番禺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其二,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对“番禺文化”(主要是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部分涉及清代番禺县的部分区域)的整理、研究和重构。后,以“作为‘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的‘番禺文化’”为“结语”,同时也可视为全书对“番禺文化”的总结性表述。
朱光文2016 年12 月
这本书所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的“番禺”和“番禺文化”。既然叫作《番禺历史文化概论》,就不可能把“番禺文化”写得面面俱到,只能是粗线条地描绘。之所以说是动态的,是因为“番禺”和“番禺文化”在时空和内涵上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秦汉以来,随着作为行政区的“番禺”的空间的转换,“番禺文化”所涵盖的范围以及“番禺文化”的中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创造番禺文化的人群、机制以及文化本身的内涵也在发生改变。所以,我们每每谈到“番禺”和“番禺文化”时都必须有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界定,否则就会产生不必要的争论。关于地域文化,古代社会或传统社会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理解:①从国家层面来看,岭南地域文化是随着国家权力推进和正统意识形态向这个地域渗透和控制的结果。②从地方精英的层次来看,是不断地迎合和接受王朝国家,从而提升自己在地域上的地位,从而形成大大小小地方精英控制地方的文化、经济的过程。③从民众的角度来说,他们集合在地方精英的群体之下,接受和归附王朝国家,利用一系列的文化、经济的创造,从而形成地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国家、地方精英、基层民众三者互动的历史过程。地域文化的历史进程基础的是物质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演变、演进过程,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符号无不以此为基础展开,如农业形态、手工业形态、商业形态无不在文化符号中体现出来。没有物质活动的生活、生产方式,文化的创造无从谈起。所以,叙述地域文化的历史进程必然离不开对物质生活、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描述。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刘志伟老师就对番禺沙湾开展具有历史人类学取向的乡村经济社会史系列研究,其成果在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陆续发表。几年前,笔者也曾经撰写出版了一部《番禺文化遗产研究》,基于多年从事番禺地方社会历史文化研究的积累,写作这部书帮助我初步形成了关于番禺文化的整体性认识。接到与刘志伟老师共同承担这本《番禺历史文化概论》的编写任务之后,我们经过多次讨论,一致认为应该在《番禺文化遗产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深化我们对番禺文化的视野和解读。于是,笔者承担了全书的撰稿任务,刘老师参与了全书的构思和后期的修改。多年来笔者在研究中就很多问题同刘老师切磋,也留意追踪刘志伟老师及其同行早期在番禺和珠江三角洲的相关研究,笔者此前出版的《番禺文化遗产研究》《名乡坑头:历史、社会与文化》,本人参与编辑出版的《番禺民间信仰与诞会文集》以及发表涉及宗族、民间信仰等的一系列论著都深受“华南研究”的学者影响。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笔者和刘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就番禺的历史文化问题进行探研、讨论,从全书的框架构思到具体的每一章节的内容修改,都是在多次的面对面商谈和邮件往来中定下来的。因此,本书一方面承继、延续了《番禺文化遗产研究》的核心观念和眼光,也吸收了该书的部分内容;另一方面,又增加丰富了新的内容,扩大了视野,深化了认识,反映出我们对番禺历史文化认识的深化。本书的思路主要是:在引论先讲清楚“‘番禺’是什么”,“民国以前‘大番禺’及其文化的时空演变”,然后到章以后才落实到今天番禺区境内(即“禺南”或“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其中,“引论”部分,主要交代“番禺”意义的变迁、今番禺辖区之前古番禺县的历史沿革及其与珠三角各县的分合变迁,简单梳理民国以前“番禺”的社会与文化图景。、二、三章按照历时性的原则梳理“明代以前”“明清”“民国”三大历史时期“番禺”空间的变化和建置沿革,“番禺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创造者及其主要形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明代以前”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主要创造者是早期的人群,唐、宋、元时期的佛、道、巫的仪式专家及“乡豪”、早期士大夫等地方精英;明清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主要创造者基本上是明初特别是明代中叶以来通过科举取得功名的士大夫和普通民众;“民国”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主要创造者是通过新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地方精英。第四章主要描述的是以“聚落”(包括民田区聚落和沙田区聚落)形态呈现出来的“物质性”的文化景观的演变及其产生和演变背后的那一套机制(如风水、宗法观念等)。第五章描述的是以“民间信仰与诞会文化”“水运网络与龙舟文化”“宗族组织与祭祖仪式”等为主体的、以“非物质”形态呈现出来的传统社区文化。以上两章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视为第二、三章文化创造的结果。第六章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1949 年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都市化与文化融合趋势下”“传统社区文化”及部分“传统乡村聚落文化景观”在当代的延续、复兴和再造的情状。这里还需要交代一下的是,第六章之所以不提及从1949 年前一直延续下来的“传统社区文化”之外的其他当代“番禺文化”,是因为这些文化已经突破了“传统”范畴,是都市化、网络时代乃至全球化的产物,缺乏与“传统社区文化”的关联性和历史脉络的延续性,其产生的机制、创造的人群和文化的具体形态都与此前的“番禺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其二,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对“番禺文化”(主要是大谷围地区的“番禺文化”,部分涉及清代番禺县的部分区域)的整理、研究和重构。后,以“作为‘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的‘番禺文化’”为“结语”,同时也可视为全书对“番禺文化”的总结性表述。
朱光文2016 年12 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