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124654
内容简介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基于经济效益的传统决策模式向以统筹和协调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决策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环境管理工具,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已成为当今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我国生态系统脆弱、区域差异悬殊、生态服务功能趋于退化,规划对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评价规划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各种影响十分重要。然而,在目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与实践中,研究规划对水、大气、噪声等环境要素影响的评价方法相对普遍,但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评价研究较为缺乏。《面向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研究与实践》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角度,开展规划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的评价方法研究,构建适用于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识别与评价技术。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角度健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初关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我国规划环评经历了从概念引入、国外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符合国内实际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到立法与制度体系的建立及实践等发展历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实践探索。目前,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总体上尚属起步和探索阶段,主要的支撑技术和理念来源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适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严重不足。对于国家、区域等大尺度规划,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发展是确保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现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对生态系统整体考虑尚有不足,尤其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研究。因此,构建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技术,成为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的迫切需要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面向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研究与实践》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规划实施的生态成本一效益的角度,建立规划环评概念性框架和指标体系,分析规划环评指标信息获取和参数表征方式,探索基于生态服务和生态安全的情景模拟技术,探讨不同情景模式下主要生态系统功能优化保护方案的设计方法,研究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规划环评技术体系。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终完善评估标准和技术方法体系。
从生态系统整体性角度健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初关注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我国规划环评经历了从概念引入、国外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符合国内实际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到立法与制度体系的建立及实践等发展历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实践探索。目前,我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总体上尚属起步和探索阶段,主要的支撑技术和理念来源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适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严重不足。对于国家、区域等大尺度规划,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和生态服务功能持续发展是确保区域生态系统安全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然而,在现有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与实践中,对生态系统整体考虑尚有不足,尤其缺乏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评价研究。因此,构建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技术,成为完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的迫切需要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面向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研究与实践》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规划实施的生态成本一效益的角度,建立规划环评概念性框架和指标体系,分析规划环评指标信息获取和参数表征方式,探索基于生态服务和生态安全的情景模拟技术,探讨不同情景模式下主要生态系统功能优化保护方案的设计方法,研究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规划环评技术体系。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终完善评估标准和技术方法体系。
目 录
第1章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与规划环评相关研究进展
1.1 相关概念界定
1.2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规划环评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相关领域研究的启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2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规划环评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相关领域研究的启示
第2章 面向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环评技术框架
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
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判定依据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尺度效应
2.4 生态系统管理要点
2.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框架
2.6 面向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环评工作程序
第3章 区域生态系统现状评价
3.1 识别规划区域中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
3.2 识别主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
3.3 识别区域生态系统敏感性
3.4 规划环评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识别
第4章 规划环评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4.2 指标筛选的依据
4.3 指标框架设计
4.4 评价指标的参数信息表征及获取技术
第5章 规划环评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价方法
5.1 定性分析
5.2 定性影响分析标准设计
5.3 定量评价方法
5.4 定量影响评价标准设计
第6章 应用实践-一以云贵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为例
6.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6.2 主要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问题的识别
6.3 区域矿产资源开发情景
6.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5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因子识别
6.6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影响评价
6.7 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对策与建议
6.8 案例区研究对评价方法的反馈
参考文献
在线试读
《面向生态系统管理的规划环评技术方法研究与实践》: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尺度效应
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功能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上才能体现、表达其主导作用和效果,也就是说,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功能常常具有一个特征尺度,即典型的空间范围和持续时段(千年生态系统评估,2005)。在不同的尺度,生态系统体现出来的服务功能侧重点不同。在局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木材生产方面,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畜牧养殖的食物供给方面;而在区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则体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洪减灾等方面,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体现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若当地居民对局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度开发,则会导致区域尺度功能的丧失或退化。如对中国西部草原提供食物的功能过度利用,会使草原固沙功能退化,导致草原沙化,加剧中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在一个流域内,流域上游是水源涵养区与水源形成区,为流域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若过度追求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使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甚至丧失为中下游地区提供的生态屏障。因此,进行规划生态影响评价时,应考虑在不同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的差异.生态系统产品提供功能通常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更密切,调节功能和支持功能则对区域、全国乃至全球尺度人类的利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为了追求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而牺牲生态系统区域尺度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变化对不同尺度空间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某一局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地方某些福利的影响可能较小,但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该变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局地的森林砍伐对当地的水源影响可能较小,但从区域尺度看,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因此,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尺度必须适合相应的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在识别和评价研究范围内主要生态服务功能时,不能仅局限于局地范围,应从更大的区域尺度来全面衡量生态系统提供的各项服务功能,尤其是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调节功能,确保规划对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2.4 生态系统管理要点
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要求考虑总体环境过程,利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来管理生态系统的生产、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期的功益和价值;它将人类需求、社会需求、经济需求整合到生态系统中(美国内务部和土地管理局,1993)。通过把所有生态系统管理起来,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是可以持续维持的,而管理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和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完善。
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应包括: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再生性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平衡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等。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包括:确定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确定生态系统管理边界和单位,尤其是确定等级系统结构;收集一定量的数据,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提出合理的生态模式;监测并识别生态系统内容的动态特征,确定生态学限制因子;注意尺度效应,熟悉可忽略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适应性管理;确定影响管理活动的规划、政策、法律、法规等:选择合适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分析和整合生态、经济和社会信息,强调部门和个人间的合作。
生态系统管理要保证生态系统和生境的资源和功能的可持续性,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影响评价结果,从缓解和改善区域生态压力、维持生态产品供给稳定、发挥区域生态调节功能等角度出发,提出规划实施应配套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限度地减缓规划实施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
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尺度效应
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功能只有在特定的时空尺度上才能体现、表达其主导作用和效果,也就是说,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功能常常具有一个特征尺度,即典型的空间范围和持续时段(千年生态系统评估,2005)。在不同的尺度,生态系统体现出来的服务功能侧重点不同。在局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木材生产方面,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畜牧养殖的食物供给方面;而在区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则体现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洪减灾等方面,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体现在涵养水源、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
若当地居民对局域尺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过度开发,则会导致区域尺度功能的丧失或退化。如对中国西部草原提供食物的功能过度利用,会使草原固沙功能退化,导致草原沙化,加剧中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在一个流域内,流域上游是水源涵养区与水源形成区,为流域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若过度追求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使水源涵养、调节气候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退化,甚至丧失为中下游地区提供的生态屏障。因此,进行规划生态影响评价时,应考虑在不同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表现的差异.生态系统产品提供功能通常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更密切,调节功能和支持功能则对区域、全国乃至全球尺度人类的利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为了追求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而牺牲生态系统区域尺度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变化对不同尺度空间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某一局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地方某些福利的影响可能较小,但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该变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局地的森林砍伐对当地的水源影响可能较小,但从区域尺度看,影响了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功能。因此,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的尺度必须适合相应的生态系统及其服务功能,在识别和评价研究范围内主要生态服务功能时,不能仅局限于局地范围,应从更大的区域尺度来全面衡量生态系统提供的各项服务功能,尤其是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调节功能,确保规划对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指导作用。
2.4 生态系统管理要点
生态系统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要求考虑总体环境过程,利用生态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原理来管理生态系统的生产、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期的功益和价值;它将人类需求、社会需求、经济需求整合到生态系统中(美国内务部和土地管理局,1993)。通过把所有生态系统管理起来,生态系统给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是可以持续维持的,而管理必须要有科学的依据和良好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在管理过程中逐步完善。
生态系统管理的原则应包括: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再生性原则、循环利用原则、平衡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等。
生态系统管理的要素包括:确定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确定生态系统管理边界和单位,尤其是确定等级系统结构;收集一定量的数据,理解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相互作用,提出合理的生态模式;监测并识别生态系统内容的动态特征,确定生态学限制因子;注意尺度效应,熟悉可忽略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适应性管理;确定影响管理活动的规划、政策、法律、法规等:选择合适的生态系统管理技术;分析和整合生态、经济和社会信息,强调部门和个人间的合作。
生态系统管理要保证生态系统和生境的资源和功能的可持续性,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影响评价结果,从缓解和改善区域生态压力、维持生态产品供给稳定、发挥区域生态调节功能等角度出发,提出规划实施应配套的生态系统管理政策,限度地减缓规划实施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