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文物考古历代战争全档案(双色修订版)

历代战争全档案(双色修订版)

“全档案”系列全新改版。双色印刷,图文典藏!围魏救赵、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陈胜吴广起义、黄巾军起义、瓦岗军起义…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通史,一次对中国冷兵器时代的盛大回眸与全面检讨

作者:胡杨 出版社: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9月 

ISBN: 9787500865162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28.99

类别: 文物考古 SKU:5d8534cb5f9849104542982e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0865162

编辑推荐

解密历代战争,一切尽在“全档案系列”!

 

围魏救赵、减灶诱敌、避实就虚、后发制人,这些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战法究竟是怎样的呢?田单、孙膑、韩信、张良,这些古代的著名谋士或者将领有着哪些令人称道的经历呢?巨鹿之战、彭城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这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究竟是如何铸就的?陈胜吴广起义、黄巾军起义、瓦岗军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不同时代的农民起义之间有着怎样的相似和不同,又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和影响?炎黄和蚩尤曾进行过怎样的激烈对决?西楚霸王项羽如何一步步走向了乌江自刎的结局?八王之乱这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窝里斗”,其具体过程又是怎样的呢?所有这些疑问,你都能从此书中得到答案。

 

 

先秦战争:诸侯争霸匡九和

秦汉战争:楚汉争霸汉胜出

魏晋南北朝战争:政治割据祸连绵

隋唐五代战争:藩镇割据乱盛世

宋辽夏金元战争:中原王朝处下风

明清战争:内乱外患亦不休

 

内容简介

《历代战争全档案》是近期推出的“全档案”系列丛书的一本。本书以时间为线索,精心遴选了中国古代比较有代表意义的若干战例,并配有大量图片,从多个角度呈现战争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解读历史、解读战争的渠道。

作者简介

胡杨,西北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现任教于咸阳师范大学。多年来研究潜心中国传统文化史,代表作品有:《帝国龙脉:中国二十王朝开国龙脉解密》“全档案系列”《一本书读通国学常识》等。

目  录

先秦时期战争:诸侯争霸匡九合

阪泉之战:中华民族大统一

涿鹿之战:氏族部落大融合

鸣条之战:夏朝灭亡商朝兴

牧野之战:周坐八百年天下

长勺之战:一鼓作气败齐军

泓水之战:宋楚争霸宋国败

城濮之战:诱敌深入成典范

鄢陵之战:晋楚主力大会战

桂陵之战:诱敌就范擒庞涓

马陵之战:诱魏回援解韩危

阏与之战:奔袭作战败秦军

长平之战:加速秦朝定天下

赵破匈奴之战:步兵大胜骑兵团

 

秦汉时期战争:楚汉争霸汉胜出

 

陈胜吴广起义:农民抗暴自此起

巨鹿之战:秦王朝名存实亡

彭城之战:楚汉争霸揭序幕

井径之战 :背水列阵灭赵国

潍水之战:刘邦战略大反攻

成皋之战:决定汉楚兴亡战

垓下之战:汉坐四百年江山

广武、晋阳之战:皇帝亲征显天威

汉平七国之乱:削藩政策成果丰

西汉、匈奴漠北战役:单于胆破落荒逃

新汉昆阳之战:王莽新朝失人心

班超败月氏帝国之战:巩固西域的主权

黄巾军起义:东汉政权实已亡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政治割据祸连绵

 

兖州之战:曹操收编黄巾军

官渡之战:曹操称雄霸北方

赤壁之战:魏蜀吴三国鼎立

夷陵之战:吴蜀联盟重修好

八王之乱:权力斗争祸天下

凉州之战:战法兵器巧结合

祖逖北伐之战:闻鸡起舞复失地

淝水之战:以少胜多败前秦

刘裕北伐:名将终究登大统

沙苑之战:东魏西魏各一方

玉璧之战:高欢苦战终郁死

隋灭陈之战:陈亡隋兴安国邦

 

隋唐五代时期战争:藩镇割据乱盛世

 

瓦岗农民起义:隋朝终灰飞烟灭

浅水原之战: 大唐开国战            
       

虎牢之战:秦王勇破王窦军

唐平萧铣之战:江河作战平江南                  

碛口之战:平定漠南东突厥

怛罗斯之战:东西霸主大交锋

睢阳之战:固守城池挫敌军

嘉山之战:郭李大败史思明

奉天、灵台之战:吐蕃军惨败而归

蔡州之战:淮西叛军终被摧                         

唐末黄巢起义:祸延大唐半江山

 

宋辽金夏蒙元时期战争:中原王朝处下风

 

宋辽澶州之战:战败辽国得重利

顺昌之战:城市防御成典范

郾城之战:岳家军大显神威

陈家岛海战:金主统兵负南宋

赛约河之战:东欧尽归蒙古人      

鄂州之战:南宋摆脱亡国险          

崖山海战:宋灭元统自此始  

元末红巾军起义:不破黄龙誓不休

鄱阳湖水域战:朱陈水上争天下

 

 

明清时期战争:内乱外患亦不休

 

靖难之役:叔侄皇位争夺战

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亲征只为边境宁

明京师保卫战:粉身碎骨浑不怕

台州之战:荡平倭患九连捷

明朝援朝战争:援助之手向邻邦

贵阳之战:贵阳受围终解除

宁远之战:矛与盾正面较量

明末农民起义:杰出领袖建奇功

郑成功收回台湾:宝岛重回母亲怀

浑河之战:努尔哈赤终获胜

雅克萨之战:沙俄被拒国门外

清征达瓦齐之战:精骑突袭得大胜

平定大小和卓:清代疆域臻于盛

在线试读

靖难之役:叔侄皇位争夺战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指明朝建文年间,明太祖的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叛侄儿建文帝朱允炆的一次内战。战役以朱棣军队攻占京师南京,朱棣登上帝位告终,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为何起兵反叛?南军又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失败的呢?

 

燕王朱棣起兵

 

朱元璋登基之后,为了确保朱氏王朝能够持久地统治下去,一方面竭力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把军政大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一人手中;另一方面又分封诸王,设法加强皇室自身的力量。经过考虑,他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以及一个重孙全部封为藩王,分别驻扎在全国的各个战略要地抑或腹地。受封的诸王,全都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地位非常高。

按照朱元璋的安排,每一个藩王都有军事指挥权,而其中的辽、宁、燕、谷、代、晋、秦、庆、肃九位边王,因承担着防御蒙古贵族侵扰的重任,护卫尤其众多。其中,又尤以拥兵十万的燕王朱棣为强盛。

藩王势力的膨胀和崛起,对中央政权的威胁日益明显。一些大臣提醒朱元璋,封藩不慎,很可能让大明重蹈“七国之乱”“八王之乱”的覆辙,但朱元璋却坚持自己“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的想法,不为所动。

洪武三十一年,即1398年,朱元璋去世,太孙朱允炆继承帝位,是为惠帝。惠帝即位后,立即发布太祖遗诏,命令各诸王留在自己的封地,不要来京。随后,惠帝开始与齐泰、黄子澄等人商议削藩的计划。

在削藩的顺序上,齐泰建议应先削实力强的燕王,认为把难啃的骨头拿下,剩下的就好办了。但黄子澄却一口否决了这个建议,在他看来,燕王虽然势力极盛,但有功而无过,倘若一上来就拿他开刀,等于自己给削藩扣上一顶不仁不义的帽子,因此万万使不得,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以此获得民众和舆论的支持。

终,惠帝接受了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先从有问题的亲王开始削藩。从1398年到1399年,惠帝先后削周王、齐王、湘王、代王等亲王。随着削藩的日益展开和深化,藩王和朝廷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而燕王势力与朝廷的直接对话也日益逼近。

燕王朱棣眼见一位接着一位的藩王被削,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也会被削,便开始暗中备战。为了争取时间,朱棣先是装病后又装疯,不料被朝廷发现。朱棣一不做二不休,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并于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靖难之役宣告爆发。

 

南军势众不占优,燕王直捣应天府

 

七月初四,朱棣攻占北平九门,随即控制北平城。随后,通州主动归附朱棣;之后,燕军又先后攻破蓟州、居庸关、怀来等地,归附者非常多。到七月底,燕军已基本占领北平周边,兵力也得到了明显扩张。

扫平北平的外围,意味着朱棣已排除了后顾之忧,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朝廷的问罪之师。朝廷一边,由于朱元璋对开国功臣的大肆杀戮,朝廷里基本上已经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任命年近古稀的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十三万士兵讨伐燕军。

当年八月,南军抵达河北滹沱河一代。朱棣乘南军不备,力挫南军的先头部队,接着又在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朱允炆得知耿炳文出师不利,改任曹国公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为大将军,率领五十万大军,继续讨伐朱棣。

李景隆没有将才,不懂兵法,而且妄自尊大。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定让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则亲自率领大军前往援助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而且还撤除了卢沟桥的守兵,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如果打过来,你们只需要坚守即可,不要出战。”

结果不出所料,李景隆果然中计,直趋北平城下,而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随后,李景隆数次攻城,但均未成功。而朱棣则攻破大宁,并于当年十一月带着一批精兵返回北平,直逼李景隆率领的南军。南军内外受敌,根本抵挡不住,李景隆连夜逃往德州。

1400年的四月,李景隆再次率领六十万南军讨伐朱棣,朱棣随即命令张玉、朱能等率十万燕军迎战于白沟河。依靠兵力上的优势,南军一度占据主动,但因指挥不力,一直没能扩大战果,反倒是燕军抓住了机会,力挫南军主将,李景隆再次退往德州。

这一次,燕军紧追不舍,李景隆见势,又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继续率领燕军穷追不舍。终,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之下,济南才得以保住。

之后,燕军和南军不断交手,互有胜负,南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始终无法拿下朱棣,燕军虽然士气旺盛,但一时也很难找到突破口,彻底掌控战局。

就在朱棣不胜苦恼的时候,有人献计乘应天府空虚而无备,奇袭必能取胜。朱棣思考过后,采纳了这一计策,率军越过山东,直捣应天府。

1402年正月,燕军绕过济南,向南挺进,而直到燕军过了徐州,山东的军队才意识到大事不妙,慌忙南下追截燕军。当年四月,燕军与南军大战于齐眉山,燕军大败,双方相持于淝河。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建文帝接受了一些大臣的建议,将一部分军队调回了南京,结果导致前线兵力明显削弱,燕军趁势猛攻,越战越勇,一路打到了长江边上。

建文帝见京城岌岌可危,随即提出要议和,但遭到朱棣拒绝。当年六月十三日,燕军进抵金陵的金川门,李景隆和谷王开门迎降朱棣。紧接着,朱棣进入京城,宣告即皇帝之位,是为明成祖。至此,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告终,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靖难之役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皇位而展开的战争。经此一役,燕王朱棣成为明朝的统治者,随后诛杀异己,大封功臣,并先后实行削藩、迁都北京、割让大宁等措施,明显改变了明朝的发展格局,影响深远。

 

抢先评论了 “历代战争全档案(双色修订版)”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阅读更多
缺货

中国青铜时代

EUR €35.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EUR €27.99
加入购物车

中山王厝器文字编(重订版)

EUR €34.99
加入购物车

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

EUR €45.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