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5681799
一本书带你迅速走进书法艺术的美学殿堂
领略汉字文化之美,重温书写的记忆
★ 75位书法名家·200多幅经典书法作品·3500年中国书法史
三得利文艺奖、每日出版文化奖获得者,日本知名书法史学家——石川九杨,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给我们普通人的中国书法简史。
★ 以笔触为线,细致解读中国千年书法史的脉络;以字体演变,轻松勾勒华夏文化与审美的变迁
- 甲骨文——古代充满神权色彩的秘文护符
- 篆书——开始踏足现实世界的政治文字
- 隶书——融美于石的文字
- 王羲之——“书圣”仅仅是个传说吗
- 颜真卿——见字如见其人,个人书法风格的诞生
- 扬州八怪——传统书法的解体
- 书中之书 —— 苏轼《黄州寒食诗卷》
- 假面之书——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 书法中的圆舞曲——解缙《文语》
★ 没有艰深的书法理论,只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真知灼见
——书法的美不断重叠积累,就是书法史。
——解读书法史就是解读笔触的速度、深度、角度。
——只有笔下的文字带有“笔锋”,才能算得上是书写。
——折法就是字的骨格。
★ 全书图文并茂,版面疏朗,图注详细,直观呈现细节里的书法史
精选10余幅经典书法作品,全彩印刷,高清展示;
纸质上乘,锁线精装,可180度摊开,轻松阅读。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是日本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学家石川九杨写给普通人看的中国书法简史,文笔简洁而不失趣味;200多幅书法作品,贯穿3500年中国书法史,带我们走进书法艺术的美学殿堂,领略汉字文化之美,重温书写的记忆。
全书以时间为序,细致梳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各类书体出现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清晰解读从王羲之到孙过庭、唐初三大家到颜真卿、北宋三大家到明代诸家、清朝扬州八怪到近代齐白石等各大书法名家的作品风格。
以笔触为线,书中例举每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书法作品,如《曹全碑》《兰亭集序》《雁塔圣教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卷》等,辨析不同时期的字形在笔触的速度、深度和角度等方面的细微变化,阐述变化的成因与影响,在书法演变的发展历程中,直观感受中国文化与审美的变迁。
序言 何谓书法史 ·001
章 古代宗教文字的诞生——甲骨文、金文 ·003
文字的诞生/ 甲骨文美学/ 金文美学/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正书体金文
第二章 政治文字的出现——篆书 ·014
字界的形成/ 笔画的形成/ 发展阶段的篆书—《石鼓文》/篆书的典范——《泰山刻石》/“记录”与“书写”/“引”线“引”画的时期
第三章 融美于石的文字——隶书 ·028
何谓古隶/ 拓本美学/ 风化、风蚀美学/ 骨格刻法美学/ 刻简于石
第四章 刻于石上的政治文字——两种汉代隶书 ·038
何谓汉碑/ 书写的形成/ 刻石隶书的进化过程/ 刻法进化论/ 从刻法看八分体的历史/
行书石碑的刻法
第五章 何谓“书圣”——王羲之 ·055
书之起源/ 始于王羲之/ 二折法的新阶段/ 终于王羲之/ 王羲之的普遍性/ 书信表现的新意/ 青出于蓝的王献之
第六章 石上书法的美学——北朝石刻 ·071
剧变的时代/ 行书刻法的发展史/ 石刻书法的历史/ 石刻的万花筒——《龙门造像记》/ 刻在石板上的墓志铭
第七章 书之典范——初唐楷书的形成 ·088
楷书,典范之美/中国书法史的分水岭/初唐楷书三大名品
第八章 交响乐般的书法——狂草的诞生 ·103
反动的王羲之书风草书——孙过庭《书谱》/ 第二种草书——狂草的历史/ 书法的戏剧性发展
第九章 书法风格的诞生——颜真卿 ·110
颜真卿的新意/ 观《多宝塔碑》/ 何谓“蚕头燕尾”/ 笔锋灵动的所到之处
第十章 书法史的汇流、结合点——北宋三大家 ·137
歪字的诞生/书中之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卷》/多折法的诞生——黄庭坚《松风阁诗卷》/王羲之行草的继承——米芾《蜀素帖》/北宋三大家的新表现/文人的书法,士大夫的书法
第十一章 书法史的变调——元代诸家 ·153
启蒙书法的出现—元代前期/ 元代书法的多样性/
字形特异的“章草”笔锋——元代后期/ 飞白的出现/ 条幅的出现
第十二章 书法后的乐园——明代诸家 ·170
明代书法的三个特色/ 笔触扩张的姿态
第十三章 亡国恨歌——明末连绵草 ·181
明末连绵草的历史位置/ 连绵印象的所到之处/“草”的含义/ 十人十色,十人十触/ 成熟于明代的长条幅
第十四章 传统书法的解体、书法的自立——清代诸家(上) ·194
象征书法解体的扬州八怪/ 折法解体前传/ 无限微动笔触产生新奇的字形/ 书法的近代化、艺术化/ 隶书与扬州八怪/ 无限微动笔触的杰作——金农、郑燮、杨法/ 无限微动笔触带来的多彩书法
第十五章 篆书、隶书的发明——清代诸家(下) ·211
毛笔篆隶的发明/ 表现力减弱的清朝书法/ 无限微动笔触的发展/ 王羲之书法的终结/ 清朝的书论/ 石之北,纸之南—北碑南帖论/ 用于书写石刻文字的逆入平出法
第十六章 名为篆刻的书法——明清篆刻 ·228
印的历史/ 印与字的区别/ 印与篆刻的区别/ 朱文与白文/ 邓石如的革命/ 印欲成字/ 刻触的显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书法
何谓书法史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书法作品很美?有人说是因为直观感受到了美。也有人说,书法的美很难说清,就算用尽各种方法阐述,都会无果而终。然而,无论是印象也好,难以言表也罢,若是不用语言表达,我们就很难把握书法真正的美。
书法诞生于语言(也就是文字)的书写。写字时,书写工具的尖端(笔尖)与纸接触产生摩擦,笔尖一边克服来自纸的抵抗,一边移动,如此写下了文字。书写时微小粒子的律动,也就是因笔尖与纸(对象)的接触、摩擦、脱离而产生的戏剧性变化,就是笔触。笔触是字的笔锋,由此还可衍生出笔法、笔意、笔势、笔力、笔致、笔压等。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书法的美就是笔触的美。
书法的美不断重叠积累,就是书法史。可以说,书法史就是解读笔触的历史。因此,仅仅将书法作品摆出来,罗列它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以“书法即笔触,即字的笔锋”为中心,细致分析它的形态,以此来阐明笔触的历史。
我们面前确实存在的,仅仅是书法作品。然而墨迹会通过笔触,将笔尖与纸(对象)的接触状况(速度、深度、力度、角度、距离等)生动地再现。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可能连写字的人自己都没有察觉,却能通过笔触展现出来。
“东坡肉”是妇孺皆知的名菜,留下这道菜的是宋代诗人、书法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他的笔迹就生动再现了书法家挥毫的笔触现场。因此,只要解读了他作品的笔触,就能惟妙惟肖地还原苏轼的书体,甚至能还原那个时代的书体。
笔触这出戏,在速度与深度,也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点处上演。在这个交点上,有着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笔触的角度经历了这样一段历史:先以笔毫或笔管与纸之间的角度为起点,后经历了横画向右上方偏,后是文字本身有了角度,与单纯的对象脱离。并且,相对于历史或存在的“天”等现实世界而言,笔触还有着表现世界的角度,导演着书体。实际上,书法的美就在于书体。
归根结底,解读书法史就是解读笔触的速度、深度、角度,也就是解读笔触这出戏。笔触编织出的戏剧内容丰富,扣人心弦,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吧。
日本书法受中国的影响,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变革。而与此不同的是,中国书法史一直围绕着“刻”与“书”这两个主题平稳发展,不受外力左右。
初唐楷书三大名品
从隋代进入初唐,逼真还原毛笔文字的笔触再现刻法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变得更为精密。接下来让我们从刻法发展的角度,来看一下代表初唐的3 块石碑。
1.《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被赞“刚柔内含”,其文字由向势构成,即相对两竖画的中间部分向外膨胀。整体带有行书风,同时又温顺平稳。不过,《孔子庙堂碑》之所以能给人此印象,恐怕多是因为它还不具备精密的刻法。此碑还停留在忠实还原毛笔文字的笔触再现型刻法尚未成熟的阶段。
将刻下的文字升华为统一的表现形态,或是通过在石头上篆刻,来表现文字的美——如果不实现其中之一,刻字就失去了意义。如果仅是忠实还原毛笔文字笔画的轮廓,即使刻得惟妙惟肖,那也不过是形骸。刻字时需要有意识地明确“毛笔笔锋中重要的是什么”“该如何将其再现”这两个问题。因此,《孔子庙堂碑》让人觉得尚有不足,无法作为楷书的典范。
2. 《九成宫醴泉铭》
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被誉为“楷法之极则”。它的整齐和屹然而立之感,可谓是“楷书”。此碑在初唐众多杰出作品中,也是艳压群芳。然而,让它成为千古名品的,不仅是其笔锋,刻触(刻风)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除了《九成宫醴泉铭》,欧阳询还留下了《皇甫诞碑》(627~649 年)(图7.6)、《化度寺碑》(631 年)(图7.7)、《温彦博碑》(637
年)(图7.8)等楷书作品。
中国书法界对《皇甫诞碑》的评论是“险劲”;《化度寺碑》为“藏锋”“淳古无上”;《九成宫醴泉铭》是“遒劲之中不失婉润……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温彦博碑》是“风骨”“奇险度少”。的确,《皇甫诞碑》险峭而有劲,《化度寺碑》少了险峭的笔画,而多了如稻穗包穗尖般的藏锋。《九成宫醴泉铭》有力而坚硬的美中暗含温润。《温彦博碑》比起欧阳询的其他碑更能让人从中感受到骨格。
不过,这些碑上的文字并不是完全按照毛笔字,将起笔、收笔、撇、捺、转折的形状、笔画的粗细都忠实还原的。刻并不是复制,而是在“努力还原毛笔字”和“让刻字自成一体”中选择一种。此时,刻法的方针会给刻下的文字带来微妙的差别。起收笔角度的差别,是否保留尖角,强化起收笔而弱化行笔,还是反过来强调行笔……这些想法上的不同,都会给刻下的文字带来细微的差别。而这些又被当作是“书风”,为方家所鉴赏。
恐怕,其实这4 块碑参照的毛笔字(书丹)几乎没有区别。书风的不同,大多是刻法上细微的不同导致的。《皇甫诞碑》中刻字的表现较强,因此有着石刻的“险劲”;倾向于忠实再现毛笔字的《化度寺碑》更有纸的味道,因此“淳古无上”,像以“藏锋”技法写成;《温彦博碑》虽是刻字,却有着毛笔字的形态,重点看其刻字表现时便会觉得“风骨”,看其写字表现则又觉得“奇险度少”,逊色于《九成宫醴泉铭》。
而《九成宫醴泉铭》之所以“遒劲之中不失婉润……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是因为刻字人试着再现毛笔字的笔触,同时又不止步于此,而探寻刻法上的突破。虽不与毛笔字完全一致却有毛笔的感觉,不全是刻字的形态却有刻字的感觉,《九成宫醴泉铭》中的文字形态从未在毛笔字中出现过,也不存在于刻字,是一种非现实的形态。这就是它被评为“神气充腴”的理由。
刻并没有成为写的奴隶,牢牢抓住刻法,动用过去的所有刻法,有战略地还原毛笔字,由此诞生了只应天上有的绝妙刻字书法。因此,《九成宫醴泉铭》是楷法的极则,至今仍威严耸立于我们眼前。
3.《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也有4 块代表性的石碑:《伊阙佛龛碑》(641 年)(图7.9)、《孟法师碑》(642 年)(图7.10)、《房玄龄碑》(图7.11)、《雁塔圣教序》。
《伊阙佛龛碑》“古雅”,《孟法师碑》“古拙幽深”,《雁塔圣教序》“空明飞动”“如散花空中”。关于《房玄龄碑》,日本学者伏见冲敬在《书法的历史》(二玄社)中这样说道:“想到了一种绝技。其笔意流动看似行书。”《伊阙佛龛碑》与《孟法师碑》都“古雅”“古拙幽深”,而《雁塔圣教序》和《房玄龄碑》则让人一致觉得“空明飞动”“如散花空中”,是“流动”的。不过,拓本中书风的差别,来自刻法的不同。仔细分析就能发现,作为参照的毛笔字,其笔锋几乎没有改变。明代学者王世贞甚至写道,如果不知道《孟法师碑》出自褚遂良之手,大多数人都会认为那是欧阳询的字。当然,如果细心辨别文字结构,是不可能把它看成欧阳询之书的,但这也是刻法左右书法印象的一个证据。
话虽如此,《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和《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的书风在表面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其实,《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这两块碑,在刻法上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
《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中可见笔画的断裂、重复、修改和奇妙的点等多种不可思议的篆刻痕迹,这就是刻法进步的证据。对于这一刻法研究颇深的津田幸太郎认为,《雁塔圣教序》中带有这种痕迹的有339 个字、390 处,除去破损的文字,占全碑1463 个字中的近四分之一。数字如此之大,肯定是另有含义,而非简单的修改补刻。
《雁塔圣教序》中的“三”(图7.12),其第三画中间可见倾斜的断裂,证明这个笔画是分为前半和后半刻成的。斜二分刻法的发明,让刻法能够表现笔画微妙的曲线和笔势。而且,两端的起笔形态和收笔形态,让起收笔细微的不同都得到了再现。这种刻法将一个笔画分为起笔、行笔前半上部、行笔前半下部、行笔后半上部、行笔后半下部、收笔等部分进行篆刻。“之”和“而”中的补刻也不只是简单的补刻,而是一种用直接显露刻法的方式来再现写字力度的尝试。《雁塔圣教序》中,刻法成功再现了带有书写的力度、速度、节奏的笔触。此时,刻刀不再是刻刀,而成为了和毛笔对等的表现手段。《雁塔圣教序》超越了将字刻在石头上的范围,而在我们面前展现文字正在被书写的情景,从这一点上来说,它略胜《九成宫醴泉铭》半筹。
打个比方说,《雁塔圣教序》是刻在石头上的碑,也是写在纸上的碑,也可以称其为“纸碑”。其中不仅包含了写字人褚遂良的成就,也包含了刻字人万文韶的心血。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碑尾刻有“万文韶刻字”,记录了刻字人的姓名。
另外,与《九成宫醴泉铭》相比,《雁塔圣教序》中文字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距离较大。其实,如此一来,字与字的间隔不再是无意义的空白,而成为背景(留白)。也就是说,《九成宫醴泉铭》中,笔画组成的文字是贴在背景上的,文字和背景是可以分离的。而《雁塔圣教序》中,笔画、笔触与背景是不可能分离的,我们无法从背景中剥离出文字,如果剥离了,文字也就失去了意义。这一点象征着成熟的“书法”诞生了。
然而,分割细分刻法虽然再现了《雁塔圣教序》速度和角度的细微变化,在深度(存在感)的再现上却不及《九成宫醴泉铭》。因此,就算有着如此杰出的表现,《雁塔圣教序》也无法成为“楷法之极则”。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