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94853
◆作者实地走访、调研*村、*镇近20个,亲历的图文总结,值得阅读
作者崔丽丽是目前国内较为活跃的农村电子商务研究学者之一,先后实地走访 各地“*村、*镇”近20 个 ;曾在 2013 年年底首届中国“*村” 高峰论坛上发布丽水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报告,2014 年年初有关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获得业内的一致认同。
◆从案例到模式,把农村电商由浅入深地讲来
农村电商属于起步阶段,很多从业者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本书中讲解的案例,有助于读者了解农村电商的现状和模式。
第1 章 植根于乡土的互联网创新 P1
一、当古旧乡村遇到了互联网(发展背景)
二、互联网创新在乡村的生根发芽(发展现状)
三、农村电子商务生态解析:类型、构成与阶段
四、本书方法、结构与思路
第2 章 中国涉农电商原生态P19
第一节 安溪尚卿乡淘宝镇腾飞模式解析
一、安溪尚卿乡淘宝镇发展背景
二、安溪尚卿乡电子商务发展要素
三、安溪尚卿乡电子商务发展过程
四、安溪尚卿乡电子商务经验总结
五、安溪尚卿乡电子商务发展展望
六、结束语
第二节 原生态最美淘宝村——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培斜村 P40
一、发展背景
二、发展历程
三、发展要素
四、发展经验
五、发展问题
六、发展建议
七、结束语
第3 章 中国涉农电商半生态 P57
第一节 山东菏泽曹县大集镇:互联网 演出服饰城镇
一、大集镇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二、大集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要素
三、发展建议
第二节 浙江丽水缙云县壶镇镇北山村
一、发展背景
二、发展历程
三、发展要素
四、发展经验
五、问题与建议
六、结束语
第4 章 中国涉农电商全生态
第一节 江苏徐州睢宁县沙集镇
一、互联网时代的“小岗村”
二、电子商务“原生态”阶段的沙集镇
三、解读沙集镇电子商务“半生态”
四、“全生态”沙集镇处处是亮点
五、未来与挑战
第二节 浙江丽水遂昌县
一、发展背景
二、发展历程
三、发展要素
四、发展经验
五、问题与建议
六、结束语P129
当古旧乡村遇到了互联网(发展背景)
改革开放30 年以来,城市地区的发展较快,而农村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很多农村居民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而选择去城市工作,赚取更多的收入。这个潮流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2000 年以后,直到近几年才开始慢慢出现一些回流的风潮。这一波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口跨区域流动带来的是农村区域的凋敝,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打工,留下的人群俗称“613890”部队,即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这在很多地区暴露出 一些社会问题,诸如空巢家庭、留守儿童、农村社区空心化等。由此,纯粹经济上的城乡差距问题带来了更多的社会问题。
当前,业已进入信息时代,农村地区的居民又一直被定义为数字化的边缘群体。由于地域限制、知识技能及基础设施的差距,除了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外,在农村人群的面前又多了一道难以跨越的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这使得原来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偏远地区在信息时代面临更大的城乡差距。然而,我们看到国际社会也一直在与“数字鸿沟”相关的议题进行争论,并不遗余力地缩小“数字鸿沟”。其中有一种声音是,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通过信息技术为偏远地区提供教育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及便捷的购物服务已经得以实现,信息技术被看作改善农村地区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一条可行的出路。到这里,思路又转回到2013 年。
作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我们也一直身体力行地做一名新技术、新应用的使用者。从2013 年开始,我们发现了在新浪微博上有一些热门的转发,内容是在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农村居民通过淘宝网开展网络销售。在这些农村地区,少数居民在淘宝网平台网络销售的成功之举带动了其他村民的效仿,出现了一个村子甚至一个乡镇的居民在淘宝网平台开设网店的现象。这些带头的居民通过自己的慧眼寻找商机,并带领当地的其他居民实现了由网络销售引领当地产业从无到有的跨越式发展。比如,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镇“三剑客”之一——孙寒,先是在网上卖电话卡,后来发现大城市中受欢迎的简约木制家具具有发展前景,就结合当地的一点点木工基础发展了起来,并且慢慢形成产业一发而不可收,带领这个苏北小村镇一跃成为国内第一个知名的“淘宝村”。这个现象激发了我们浓厚的兴趣和无穷的想象力。试想,当古旧乡村遇到互联网会发生什么,会带来什么,能够为后来者提供什么,这也是我们在这两年不断地走访、观察和调研中期望去寻找和发掘的答案。
二、互联网创新在乡村的生根发芽(发展现状)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与古旧乡村发生碰撞,首先得益于我国近几年实施的“村村通”工程。“村村通”工程是一个超级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内容涵盖了人们生活所需的所有基础设施,具体包括: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及电话、有线电视网络和互联网等。截至2007 年上半年,全国行政村总数为691510 个,自然村数量超过71 万个。2006 年年底,这些村落中的95.5% 通了公路、98.7% 通了电、97.6% 通了电话、81.1% 的乡镇有邮电所,并且还有57.4% 的村安装了有线电视网络。2017 年年底,一些比较偏远的省区,如贵州,都将实现农村地区较大规模的光纤入户。互联网创新在乡村地区的生根发芽首先是以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普及作为土壤的。而且,各种互联网应用的滋养也成为类似“淘宝村”这样的互联网创新在乡村发芽成长的重要因素。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