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14837
本辑“专题策划”着重探讨“新媒体的广泛实践”,其中,包括新媒体在学术期刊中的应用,在央视中发展的轨迹、经验及启示,也包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转化与代际共存,以及新媒体“社会共存”的崛起与逻辑嬗变。“学术沙龙”聚焦媒介的使用、社会网络与环境风险感知,以及媒介符号蕴含的文化与符号经济的契约等课题。“个案研究”集中关注的是虚拟社区视角下弹幕传播的社交化,以及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青年亚文化传播等。“他山之石”重点对话新闻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专题策划
学术期刊新媒介应用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张夏恒】
央视新媒体探索二十年(1996~2016):轨迹、经验及启示【沈 静 景义新】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转化与代际共存
——基于“媒介四元律”的傣族乡村田野调查【杨 柳】
新媒体“社会共享”的崛起与逻辑嬗变【张 卓 王 飞】
学术沙龙
媒介使用、社会网络与环境风险感知
——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研究【罗 茜 沈 阳】
网络“中V”的传播特征与治理策略研究【赵路平 刘子潇 钱冠臣】
媒介符号:文化与符号经济的契约【潘天波】
回归、弥散、颠覆、建构:表情包文化解析【钟 靖】
法治视野中的网络反腐【何士青】
商业性下新闻舆论监督的失范及其法治路径【孙 冲】
个案研究
虚拟社区视角下弹幕传播的社交化研究【殷 明】
新媒体语境下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关系再审视
——以弹幕视频“局座B站直播首秀”为例【谭璇璇】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青年亚文化传播
——以“帝吧出征”事件为例【李婷婷 王彬凯】
参与式文本创作:字幕组“神翻译”【沈 忱】
昨日重现:动画纪录片对创伤记忆的建构
——以纪录片《与巴什尔跳华尔兹》为例【陈彦蓉】
基于SNA的公共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网络结构分析
——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张力元】
中美高校电视台培养学生记者的对比研究【徐迎春 刘 慧 孙思琪】
他山之石
对话新闻理论的缘起与发展【王 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前,新媒体研究成为新闻传播学学科关注的热点议题。不过,就某一媒介的传播特征、角色功能、社会地位等进行的研究成果丰富、日趋成熟,但将媒介的发展置于历史的脉络中进行系统考察的相对较少。以媒介形态的演化为线索、以社会思潮的变迁为指导考察新媒体发展脉络与现实走向,可为理解媒介理论与实践、审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转化与共存,提供有力的阐释逻辑与现实参考。本辑“专题策划”聚焦媒介研究的历时性考察,选编的四篇文章分别以学术期刊新媒体应用研究、央视新媒体、傣族乡村的媒介使用及新媒体时代“社会共享”理念为研究对象,从历时性维度梳理当前学术期刊新媒体研究的发展脉络与特征、央视新媒体发展历程与展望、中国乡村地区媒介发展“四元定律”以及“社会共享”三阶段之间的相互叠加关系。
任何一种传播实践都是参与者的能动性与环境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过程中,不仅包含着参与者的个体感知与行为过程,更强调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宏观要素对于传播过程的决定性作用。本辑“学术沙龙”选编的《媒介使用、社会网络与环境风险感知——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研究》《网络“中V”的传播特征与治理策略研究》,从个体的传播实践层面,分别分析媒介使用与社会网络对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网络“中V”的传播特征及其在网络舆论生态中的作用与治理策略。《媒介符号:文化与符号经济的契约》《回归、弥散、颠覆、建构:表情包文化解析》《法治视野中的网络反腐》《商业性下新闻舆论监督的失范及其法治路径》则从宏观影响因素层面,分别以媒介符号、表情包的发展脉络、网络反腐、新闻舆论监督为研究对象,就媒介符号对于文化与经济融合的作用、表情包的传播形态特点和文化意义、网络反腐及其完善的法学解读、商业利益诱导下新闻舆论监督失范及其法治路径等议题展开探讨。
新媒介技术驱动之下,我国社会正在进入一个多元文化共生的时代。一直处于边缘的亚文化开始借助新媒体的崛起,形成以青年群体为主导的亚文化氛围,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社会主流文化。亚文化参与主体用独特的表现方式,依靠弹幕、表情包、文本再生产、微视频、gif动画等新型媒介手段,实现亚文化的传播与表达及其群体的塑造与认同。“个案研究”聚焦新媒体语境下的亚文化传播,分别就弹幕与虚拟社区间的互动关系、弹幕对青年亚文化与主导文化之间关系的影响、以表情包为表现手段的亚文化传播仪式、民间字幕组的传播特征与影响、动画技术对纪录片的作用等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本辑“个案研究”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为例,探讨公共突发事件微博舆情的网络结构;研究电视媒介的人才培养,就中美高校电视台学生记者培养的异同等议题进行讨论。
本辑“他山之石”聚焦对话新闻理论在国内外的起源与发展。作者就理论来源、思想来源、实践来源与技术支撑四个方面,论述对话新闻理论发展的学术地图。通过对国内外对话新闻理论发展现状的梳理,为构建对话新闻的理论体系提供基础性思考。
春兰秋菊,各有所长。多元文化激荡与碰撞中,研究中的新现象提出了新观点,老问题也被赋予新解释。《新媒体与社会》辑刊坚持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原则,致力于在思想上有所建树,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为多学科思想对话提供契机与交流平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