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0976647
编辑推荐
方李莉编著的《浮华盛极:清瓷》是一本中国瓷器的随笔文集,主要围绕清朝中国瓷器的发展与表现出的特点书写,讲述了清王朝统一后,采取了一些开明措施,如减免一些赋税,对部分手工工匠废弃“匠籍”制等,使制瓷业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达到了历史上的**水平。
内容简介
《浮华盛极:清瓷》由方李莉编著。
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末的一百年间,随着中国瓷器和制瓷技艺不断输出,欧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在凡尔赛宫的舞会上,国王身着中国服装;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男女老少聚精会神地观看中国皮影;国王的情妇养金鱼,大臣的夫人乘轿子;富人在私家花园的中式亭子里闲聊,文人用景德镇的茶具品茗……欧洲遥望着东方的伟大帝国——中国,满怀着惊羡与向往,而装饰着美丽花草图案和中国戏曲故事人物的中国瓷,浓妆淡抹总相宜……所以欧洲人说,青花瓷是中国送给欧洲文艺复兴的好礼物。
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末的一百年间,随着中国瓷器和制瓷技艺不断输出,欧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在凡尔赛宫的舞会上,国王身着中国服装;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男女老少聚精会神地观看中国皮影;国王的情妇养金鱼,大臣的夫人乘轿子;富人在私家花园的中式亭子里闲聊,文人用景德镇的茶具品茗……欧洲遥望着东方的伟大帝国——中国,满怀着惊羡与向往,而装饰着美丽花草图案和中国戏曲故事人物的中国瓷,浓妆淡抹总相宜……所以欧洲人说,青花瓷是中国送给欧洲文艺复兴的好礼物。
目 录
引子
为皇家制瓷的御窑厂
瓷都景德镇“水土宜陶”
景德镇的街市——一制瓷史的缩影
欧洲人眼中的景德镇
康熙五彩及其他
雍正粉彩的西洋因素
乾隆瓷的繁缛与精巧
清瓷中的“道与器”
繁缛与空录——集大成的清瓷艺术
清末仿古风的盛行
宜兴紫砂壶对欧洲的影响
清代石湾窑的兴盛
德化瓷塑中欧洲人的亚洲想象
出口东南亚的德化青花瓷
铜川陈炉镇的窑火
陈炉镇的器物与装饰民俗
广州港口、黄浦岛与商行
斯特艾斯艾伦堡墙纸、广彩及香港澳门
欧洲瓷商的中国足迹
外贸瓷的中国风格
东南亚红绿彩市场与日本风格的回流
欧洲来中国的定烧瓷
欧美国家的中国热
向世界输出中国制瓷技艺
后记
为皇家制瓷的御窑厂
瓷都景德镇“水土宜陶”
景德镇的街市——一制瓷史的缩影
欧洲人眼中的景德镇
康熙五彩及其他
雍正粉彩的西洋因素
乾隆瓷的繁缛与精巧
清瓷中的“道与器”
繁缛与空录——集大成的清瓷艺术
清末仿古风的盛行
宜兴紫砂壶对欧洲的影响
清代石湾窑的兴盛
德化瓷塑中欧洲人的亚洲想象
出口东南亚的德化青花瓷
铜川陈炉镇的窑火
陈炉镇的器物与装饰民俗
广州港口、黄浦岛与商行
斯特艾斯艾伦堡墙纸、广彩及香港澳门
欧洲瓷商的中国足迹
外贸瓷的中国风格
东南亚红绿彩市场与日本风格的回流
欧洲来中国的定烧瓷
欧美国家的中国热
向世界输出中国制瓷技艺
后记
前 言
中国是世界上早发明瓷器的国家,从商周出现 原始瓷,到 东汉走向成熟,至唐宋瓷器盛行,影响到周边国家, 并出口到东 南亚、西亚,远至非洲埃及。明末万历开始,欧洲地 理大发现促 使了中国向欧洲出口的贸易繁荣。当时中国的瓷器成 为出口到欧 洲的大宗物品,后期又出口到南北美洲,到清代,中 国的瓷器出 口达到高峰,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贸易网。直至十八 世纪末欧洲 人学会自己制瓷,这种瓷器出口贸易的热度才开始下 降。因此, 阅读中国陶瓷史,就是在阅读一部中国瓷器和中国制 瓷技艺不断 输出的历史。其影响从周边国家开始,波及非洲、欧 洲、南北美 洲,直至全世界。
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当出版社约笔者撰写《浮 华盛极—— 清瓷》时,笔者欣然接受了,因为笔者在写《中国陶 瓷史》时 正是将浓重之笔放到了清代。但以往学者写的中国陶 瓷史的重点 往往是宋代,因为宋代中国的瓷窑遍布大江南北,不 仅有“哥汝 官钧定”五大名窑,还有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 景德镇窑、 吉州窑、建窑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盛极一时。而 清代仅仅是 景德镇一花独放,其他窑口都已衰退或熄火。尽管如 此,清代的 景德镇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窑口、一个瓷区,而是一座 的陶 瓷之都,其影响范围不仅是辐射全国及周边国家的陶 瓷市场,而是全球的陶瓷 市场。况且它并不是孤立无援的,与此同时兴旺的还 有福建的德化窑、江苏的 宜兴窑、广东的石湾窑,以及沿海一带仿造景德镇瓷 器出口的潮州窑、泉州窑 等等。
当时欧洲正值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其文化和思 想的革命运动,需要来自 方方面面的启蒙和文化资源,欧洲遥望着东方的神秘 国度——中国,充满着想 象与向往。在欧洲中世纪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盛行时 ,中国科举制就可以让中 国的一介平民通过读书,进入国家的管理阶层,这是 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先进 制度,现在看上去非常平常,但在那一时代却是非常 先进的,走在世界的前 列。中国盛行读书,讲究礼教人伦,其文明成为欧洲 的示范。但在十六七世 纪,由于交通的不便、文字语言的不通,东西方缺乏 了解,相互充满了神秘的 猜测。欧洲人早了解中国,是通过十三世纪的《马 可·波罗游记》。马可·波 罗把中国描述成一个富庶、繁荣的礼仪之邦,让欧洲 人心向往之的同时,加速 了自己文化变革的脚步。十六世纪中国美丽的青花瓷 开始进人欧洲,装饰着美 丽花草图案和木刻版画中戏曲故事的青花瓷,使欧洲 人对其产地——一个神 秘而遥远的国度有了更直观形象的认知。所以欧洲人 说,青花瓷是中国送给欧 洲文艺复兴的好礼物。 , 当曾前往中国的传教士们将展现中国美好图景的 青花瓷呈现在欧洲人面前 时,立刻吸引了整个欧洲的目光。因此在十七世纪末 至十八世纪末的一百年间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欧洲形成了前所 未有的“中国热”。无论在 物质、文化还是政治制度方面,欧洲都对中国极为追 捧,以至于在一七六九年 有欧洲人写道:“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 名。”在“中国热”流 行欧洲期间,人们普遍喜好来自中国的物品,热衷于 模仿中国的艺术风格和生 活习俗,以至成为一种时尚。其具体体现在:凡尔赛 宫的舞会上,国王身着中 国服装出现在满朝文武面前;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 男女老少聚精会神地观看 中国皮影;国王的情妇养金鱼,大臣的夫人乘轿子; 阔人在私家花园的中国式 亭子里闲聊,文人用景德镇的茶具品茶…… 中国的瓷器当时是欧洲上流社会生活品质的体现 ,是平民的奢侈品。国 王路易十五下令:把所有的银质餐具统统熔化掉,派 作他用;餐具一律用瓷器 替代!笔者在德累斯顿的奥古斯陶瓷博物馆,看到十 七世纪末(中国的康熙时 期),奥古斯国王曾用六百个全副武装的骑兵,从普 鲁士国王那里换来一百二 十个青花瓶子,可想而知当时中国瓷器的价格在欧洲 有多昂贵。为了获得更多 的中国瓷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命令他的首相创办中 国公司,专门到广东订制 中国瓷器,凡尔赛宫辟有专室储藏。俄国的彼得大帝 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 亦不例外,更把收藏瓷器作为其财富的标志。中国瓷 器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欧 洲的外贸活动,尤其是荷兰和英国。据统计,一六。
二至一六八二这八十年 间,也就是明末清初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各国输 入的中国瓷器达一千六百 万件!到清代的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更是达到 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当 时的瓷器已经从上层社会走进普通家庭。十七世纪末 ,英国进口的茶叶是两万 磅,至十九世纪初达到两千万磅。增加一千倍!那么 茶具又需要增加多少呢? 从当时的欧洲对中国的称呼用瓷器这个单词“China ”,后来又将全世界的瓷土 都命名为“高岭土” (“高岭”是景德镇出产瓷土 的一座山)等现象,我们就 可以看到中国瓷器对于欧洲的深远影响,可以说欧洲 几乎是通过瓷器来认识中 国的。
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不会是纯物质的,其中必然体 现制作者的精神追求和价 值观。因此,欧洲的中国热不仅表现在民众和王公贵 族疯狂地购买中国商品, 收藏中国器物,模仿中国人的建筑、园林、装饰和衣 着、了解有关中国的奇闻 趣事等等方面。还表现在学者、思想家等知识分子将 中国作为参照物探讨欧洲 的诸多问题,并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且进行理 性的思考上。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席卷了欧洲,其中心在法国, 而法国的启蒙运动又是以 法国百科全书派为核心的,包括狄德罗(《百科全书 》主编)、伏尔泰、卢梭、 孟德斯鸠、霍尔巴哈、拉梅特里、爱尔维修、波维尔 、魁奈等一批杰出思想 家。他们在思想领域的主要矛头是基督教统治,提倡 无神论哲学,主张自然神 论。百科全书学派们当时从传教士那里深入了解中国 的情况,发现中国恰恰是 个属于自然神论的国度,对中国很快产生“热恋”。
其中热烈的当推伏尔泰。
他把中国视为人类社会好的标本,说是“举世 美、古老、广袤、人 口多,而且治理好的国家”。他认为人类文明、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无不从 中国肇始,并且早就遥遥领先。他说,当中国已是泱 泱大国时,“我们还只 是一小撮在阿尔登森林里流浪的野人哩”!他称赞中 国的历史记载“几乎没有 丝毫的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 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 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一开始就写得合乎理性”(“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一面 旗帜)。伏尔泰也高度称赞中国天文学的成就和神奇 ,他说:“世界各民族中, 唯有他们的《史记》持续不断地记下了日食和星球的 交汇。我们的天文学家 验证他们的计算后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的记录都真 实可靠。”伏尔泰把孔子 的儒家学说看做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 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 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 示宗教”。在伏尔泰看来,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啻是道德的准 则,应当成为每个人的座 右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商品的输出,都 必然伴随着制度、文化及 价值观的传播,当时中国瓷器和所有中国物品,在欧 洲能成为品味的象征,也 是来自于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和中国文化 传统的深厚性的尊重。因 此,十八世纪的欧洲中国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追捧, 它是中西文化的一次大规 模接触和交流,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堪称空前。
但任何文化的交流和贸易都不会是单项的,而是 双向和互动的。当中国的 瓷器流入到欧洲后,欧洲人的来样订制,其审美选择 也同样带来了他们的文化 观,甚至他们的技术选择。如中国在元以前,上层社 会的瓷器审美是以一道釉 的单色瓷器为主流。人们欣赏的不是瓷器表面华丽的 装饰,而是自然天成的釉 色与肌理,是以天趣为上的紫口铁足、金丝铁线、冰 裂纹、蚯蚓走泥痕,以及 瓷器自身如玉般的温润感等。元以后,与伊斯兰国家 的交流及贸易产生了青花 瓷,到明代青花瓷的装饰感和表现力打动了欧洲的先 驱者荷兰、葡萄牙、西班 牙以及中国的近邻日本,到明末清初中国的青花瓷已 传遍了欧洲。在清代,中 国人送给欧洲的不仅有青花瓷,还有五彩瓷、粉彩、 珐琅彩、墨彩、铁红彩、 金彩等等,是更加多样化和五彩斑斓的瓷器。而且这 种瓷器的装饰手法不仅来 自中国本土,还表现出欧洲对其的影响,如粉彩、珐 琅彩、墨彩、铁红彩等都 是在欧洲提供的原料及来样加工的基础上出现的,而 金彩则是受到日本的影 响。因此,中国从素瓷时代进入到彩瓷时代,从传统 的追求“天趣”“一色纯 净”的审美主流,进入到追求“人工之美”“华丽之 美”“雕琢之美”的审美 主流,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带来的市民文化的影响,另 一方面也是欧美,包括日 本、西亚等文化的影响所致。因为追求“天工之美” 和“人工之美”是中西方 文化的一个分界点,到清代它们则被融为了一体。至 此,随着世界贸易的快速 流动,文明成为一个个补丁,那种纯而又纯的民族、 地域文化逐渐消失,整个 世界的文化开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描述清代的陶瓷史,令人兴奋的就是这种初期的 全球化的贸易和中西文化 的相互影响与交融。康雍乾时代是中国的盛世,当时 ,中国的疆土世界, 中国的GDP世界,中国GDP的增长速度是欧洲的四 倍,同样那时也是中国 瓷器发展的高峰,只要我们来到欧洲和美国的一些重 要博物馆,就可以看到许 多这一时期的中国瓷器。
这是从中国的瓷器对世界的影响来说的。而对于 当时的中国,清代社会所 面临的状况又是如何呢?一七五九年清帝国达到 的扩张程度,控制着一千 三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中国从未达到,后来也 再未超越的如此广阔的幅 员。清代在十八世纪成功地、尽可能地运用了前 工业时代的技术。当时的 经济发展看来似乎是一次复兴,也就是说继明末清初 一个世纪的内乱、战乱 后,犹如万历时期发展的再恢复,而且此时又以其更 大的规模超越了过去。
当时的上海西南松江的纺织业、长江下游地区的 茶叶种植、福建的造纸、 芜湖的钢铁、广州附近的五金制品、南京的细棉布、 苏州和杭州的丝绸、扬州 的漆器等手工业生产与手工业品的出口,非常兴旺与 发达。而当时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集中了十几万陶瓷工人,他们的劳作既是为 了宫廷和富户的订货,也 是为了出口,大量的瓷器与日俱增地向日本、朝鲜、 俄罗斯、菲律宾、印度支 那半岛、印度尼西亚直至欧洲运出(见图1)。
中国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和商品出口大国,当时 整个世界,特别是欧洲的 审美都受中国影响。十八世纪的欧洲特别盛行康熙年 间的青花瓷器、家具等。
谢耐和写道:“中国的花园和建筑由于钱伯斯的缘故 而在伦敦附近的丘郡颇 为时髦。中国促使人们改变了自然情感,使之趋向于 由浪漫潮流发展起来的方 向。” 清代在十八世纪经济发展显著的事情不仅是大 型手工业工场的增加,生 产基地更加专业化和集中化,出口贸易的繁荣,而且 还有国内贸易潮流规模的 庞大以及受商业行会控制的区域辽阔。当时国内的商 业网不仅包括各行省,而 且蒙古、中亚以及整个东南亚亦在其中。显然本土的 网点则更加密集。在大城 市都拥有地方会馆,作为会堂,拥有供过往人员用的 客栈以及仓库、分支机 构、钱庄,这一切都为商业的繁荣和劳动力的城市化 提供了条件。在这样的背 景中,让我们看到景德镇能成为中国的制瓷中心,是 因为在清代,中国的手工 业开始走向专业化,出现了许多手工业集中并专门化 的城市,而景德镇就是其 中之一。
康雍乾时代是中国的盛世,也是瓷器生产的盛世 ,但盛极转衰。清乾隆初 之前,经济繁荣,世风良好,鲜见腐败。而十八世纪 后二十五年,腐败之风盛 行。皇帝与宫廷豪华奢侈的趣味影响了上层阶级。乾 隆末年及至十九世纪初期 出现了令人忧虑的国家破败、社会失衡征象。
十九世纪的世界格局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欧洲 工业化的早迹象出现于 英国十八世纪末至一八三。年左右。到十九世纪的下 半叶,欧美工业化的技术 明显进步,而中国此时还停留在手工业生产阶段。十 八世纪以至十九世纪上半 叶中国原是成品的制造大国,自十九世纪末起,中国 竟然变成进口国,不仅进 口钢材、机器、铁路技术、武器等,而且还进口日用 品。此时的中国沦为几乎 是纯农业的国度。缺乏工业的殖民地国家要进口工业 成品,这一点标志着历史 上一个转折:构成今天第三世界的地区受制于各富国 。但这转折点只是到了十 九世纪末,随着机械化生产发展才得以实现。
当时的中国面临两大困境:,国内政治与经 济的危机;第二,外国帝 国主义的军事与经济的扩张。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 末,国家白银量大增,表 明财富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白银价值与黄金比较 却不断下跌。十九世纪下 半叶西方列强采取金本位制更加速了白银下跌,而这 一时期中国经济却遭受贸 易竞争之害,而且经受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战争赔款 之负担。内战与暴动引起 的破坏、银价提高而致的贫困化,愈来愈频繁的饥荒 与水灾,致使十九世纪下 半叶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甚或倒退。
自十九世纪末年起,外国便竞相争夺中国。这种 悲剧也是所有受奴役殖民 国家的悲剧。虽然不能把西方对中国接踵而来的侵略 以及外国强行夺取的大量 特权视作中国现代化失败的原因或主要原因,但 此种侵略与特权亦起重大 作用。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只征百分之五十的统一税, 而免收“厘金”(内地 过境税),但中国产品却付厘金甚重。这种极其有利 的条件使进口大增。
《马关条约》之前,赔款数目中国经济尚能负担 ,自一九〇〇年开始,此 类赔款几乎摧毁中国经济。日本战胜后强加于中国的 赔款已相当于国家年收入 的三倍。六年之后的《辛丑条约》赔款终使清政府破 产,陷入混乱之中。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随即向法俄银行团签 约借款四亿法郎,以海关 税为抵押。于是整个国家税务体制(厘金与盐税)转 而由外国人控制,全部收 入落入外国人手中。
自一八九五年起,清政府不得不肩起三重负担: 战争赔款、外国银行贷 款、组建现代军队的开支。除了这类重担之外,还有 一些特别因素起作用,既 改变亦同时削弱中国经济。的确,中国经济变得越来 越受世界市场变化的左 右,因而更为脆弱。农业与手工业都顺应国外需求, 前者发展起新的种植业, 不惜放弃粮食作物,后者开发新型加工业(如进口棉 纱、织布),因此,若干 行业经过一度繁荣随即便突然衰退。在一八九三至一 八九九年间,欧洲(尤其 是英国)布匹大量涌人中国,一八九九至一九〇〇年 间则是美国棉织品进口大 增,中国某些地区的棉纺手工业因而被摧毁。一九二 〇年棉织品进口达到 峰,随后由于国内穷困而减缩。陶瓷本是中国传统的 出口产品,但随着机械化 陶瓷生产的出现,中国的陶瓷产品在当时的国际市场 上不仅挫败于日本,而且 次于欧洲,特别是英、德、法等国的瓷器。《中行月 刊》载《商品贸易要 闻》,民国初期南洋各地中国领事报告说:“南洋人 惯用中国土产……但中 国的瓷器花样既不如欧美,品质价格又较日货为昂, 故现在似已处于苦境。” 在中国手工艺产品失去市场的同时,许多以手工 业生产为主体的城镇也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衰退,包括当时的陶瓷重镇景德镇。
降及光绪季年,明清御窑 久已废圮,全镇虽有民窑一百一十余座,坯房、红店 之工艺皆不惊人。保全国 粹者,仅恃数名画工。每年所制仿古器,尤日趋退化 ,盖以销数少,不求精 也。其他各地的历史名窑,如河北彭城磁州窑、陕西 铜川耀州窑、河南禹县钧 窑、宝丰汝窑,以及广东石湾窑、江苏宜兴窑、浙江 龙泉窑、福建德化窑等, 或奄奄一息,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或窑厂封闭, 技艺失传,甚至有的地方 到了人亡艺息、全面崩溃的边缘。
阅读中国的这段陶瓷历史,既让我们兴奋、痛苦 ,也引人深思。我将这本 书的书名取为“浮华盛极”,是因为清代曾是中国 鼎盛的时期,直到嘉庆二 十五年,即鸦片战争前二十年还是世界经济大国
正是由于这样的缘故,当出版社约笔者撰写《浮 华盛极—— 清瓷》时,笔者欣然接受了,因为笔者在写《中国陶 瓷史》时 正是将浓重之笔放到了清代。但以往学者写的中国陶 瓷史的重点 往往是宋代,因为宋代中国的瓷窑遍布大江南北,不 仅有“哥汝 官钧定”五大名窑,还有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 景德镇窑、 吉州窑、建窑等等,可谓是百花齐放,盛极一时。而 清代仅仅是 景德镇一花独放,其他窑口都已衰退或熄火。尽管如 此,清代的 景德镇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窑口、一个瓷区,而是一座 的陶 瓷之都,其影响范围不仅是辐射全国及周边国家的陶 瓷市场,而是全球的陶瓷 市场。况且它并不是孤立无援的,与此同时兴旺的还 有福建的德化窑、江苏的 宜兴窑、广东的石湾窑,以及沿海一带仿造景德镇瓷 器出口的潮州窑、泉州窑 等等。
当时欧洲正值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其文化和思 想的革命运动,需要来自 方方面面的启蒙和文化资源,欧洲遥望着东方的神秘 国度——中国,充满着想 象与向往。在欧洲中世纪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盛行时 ,中国科举制就可以让中 国的一介平民通过读书,进入国家的管理阶层,这是 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先进 制度,现在看上去非常平常,但在那一时代却是非常 先进的,走在世界的前 列。中国盛行读书,讲究礼教人伦,其文明成为欧洲 的示范。但在十六七世 纪,由于交通的不便、文字语言的不通,东西方缺乏 了解,相互充满了神秘的 猜测。欧洲人早了解中国,是通过十三世纪的《马 可·波罗游记》。马可·波 罗把中国描述成一个富庶、繁荣的礼仪之邦,让欧洲 人心向往之的同时,加速 了自己文化变革的脚步。十六世纪中国美丽的青花瓷 开始进人欧洲,装饰着美 丽花草图案和木刻版画中戏曲故事的青花瓷,使欧洲 人对其产地——一个神 秘而遥远的国度有了更直观形象的认知。所以欧洲人 说,青花瓷是中国送给欧 洲文艺复兴的好礼物。 , 当曾前往中国的传教士们将展现中国美好图景的 青花瓷呈现在欧洲人面前 时,立刻吸引了整个欧洲的目光。因此在十七世纪末 至十八世纪末的一百年间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欧洲形成了前所 未有的“中国热”。无论在 物质、文化还是政治制度方面,欧洲都对中国极为追 捧,以至于在一七六九年 有欧洲人写道:“中国比欧洲本身的某些地区还要知 名。”在“中国热”流 行欧洲期间,人们普遍喜好来自中国的物品,热衷于 模仿中国的艺术风格和生 活习俗,以至成为一种时尚。其具体体现在:凡尔赛 宫的舞会上,国王身着中 国服装出现在满朝文武面前;塞纳河边的戏园子里, 男女老少聚精会神地观看 中国皮影;国王的情妇养金鱼,大臣的夫人乘轿子; 阔人在私家花园的中国式 亭子里闲聊,文人用景德镇的茶具品茶…… 中国的瓷器当时是欧洲上流社会生活品质的体现 ,是平民的奢侈品。国 王路易十五下令:把所有的银质餐具统统熔化掉,派 作他用;餐具一律用瓷器 替代!笔者在德累斯顿的奥古斯陶瓷博物馆,看到十 七世纪末(中国的康熙时 期),奥古斯国王曾用六百个全副武装的骑兵,从普 鲁士国王那里换来一百二 十个青花瓶子,可想而知当时中国瓷器的价格在欧洲 有多昂贵。为了获得更多 的中国瓷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命令他的首相创办中 国公司,专门到广东订制 中国瓷器,凡尔赛宫辟有专室储藏。俄国的彼得大帝 和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 亦不例外,更把收藏瓷器作为其财富的标志。中国瓷 器在当时极大地促进了欧 洲的外贸活动,尤其是荷兰和英国。据统计,一六。
二至一六八二这八十年 间,也就是明末清初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从各国输 入的中国瓷器达一千六百 万件!到清代的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更是达到 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当 时的瓷器已经从上层社会走进普通家庭。十七世纪末 ,英国进口的茶叶是两万 磅,至十九世纪初达到两千万磅。增加一千倍!那么 茶具又需要增加多少呢? 从当时的欧洲对中国的称呼用瓷器这个单词“China ”,后来又将全世界的瓷土 都命名为“高岭土” (“高岭”是景德镇出产瓷土 的一座山)等现象,我们就 可以看到中国瓷器对于欧洲的深远影响,可以说欧洲 几乎是通过瓷器来认识中 国的。
任何物质的东西都不会是纯物质的,其中必然体 现制作者的精神追求和价 值观。因此,欧洲的中国热不仅表现在民众和王公贵 族疯狂地购买中国商品, 收藏中国器物,模仿中国人的建筑、园林、装饰和衣 着、了解有关中国的奇闻 趣事等等方面。还表现在学者、思想家等知识分子将 中国作为参照物探讨欧洲 的诸多问题,并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且进行理 性的思考上。
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席卷了欧洲,其中心在法国, 而法国的启蒙运动又是以 法国百科全书派为核心的,包括狄德罗(《百科全书 》主编)、伏尔泰、卢梭、 孟德斯鸠、霍尔巴哈、拉梅特里、爱尔维修、波维尔 、魁奈等一批杰出思想 家。他们在思想领域的主要矛头是基督教统治,提倡 无神论哲学,主张自然神 论。百科全书学派们当时从传教士那里深入了解中国 的情况,发现中国恰恰是 个属于自然神论的国度,对中国很快产生“热恋”。
其中热烈的当推伏尔泰。
他把中国视为人类社会好的标本,说是“举世 美、古老、广袤、人 口多,而且治理好的国家”。他认为人类文明、 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无不从 中国肇始,并且早就遥遥领先。他说,当中国已是泱 泱大国时,“我们还只 是一小撮在阿尔登森林里流浪的野人哩”!他称赞中 国的历史记载“几乎没有 丝毫的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 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 代言人;中国人的历史一开始就写得合乎理性”(“ 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一面 旗帜)。伏尔泰也高度称赞中国天文学的成就和神奇 ,他说:“世界各民族中, 唯有他们的《史记》持续不断地记下了日食和星球的 交汇。我们的天文学家 验证他们的计算后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的记录都真 实可靠。”伏尔泰把孔子 的儒家学说看做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 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 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神 示宗教”。在伏尔泰看来,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啻是道德的准 则,应当成为每个人的座 右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任何一种商品的输出,都 必然伴随着制度、文化及 价值观的传播,当时中国瓷器和所有中国物品,在欧 洲能成为品味的象征,也 是来自于欧洲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和中国文化 传统的深厚性的尊重。因 此,十八世纪的欧洲中国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追捧, 它是中西文化的一次大规 模接触和交流,其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堪称空前。
但任何文化的交流和贸易都不会是单项的,而是 双向和互动的。当中国的 瓷器流入到欧洲后,欧洲人的来样订制,其审美选择 也同样带来了他们的文化 观,甚至他们的技术选择。如中国在元以前,上层社 会的瓷器审美是以一道釉 的单色瓷器为主流。人们欣赏的不是瓷器表面华丽的 装饰,而是自然天成的釉 色与肌理,是以天趣为上的紫口铁足、金丝铁线、冰 裂纹、蚯蚓走泥痕,以及 瓷器自身如玉般的温润感等。元以后,与伊斯兰国家 的交流及贸易产生了青花 瓷,到明代青花瓷的装饰感和表现力打动了欧洲的先 驱者荷兰、葡萄牙、西班 牙以及中国的近邻日本,到明末清初中国的青花瓷已 传遍了欧洲。在清代,中 国人送给欧洲的不仅有青花瓷,还有五彩瓷、粉彩、 珐琅彩、墨彩、铁红彩、 金彩等等,是更加多样化和五彩斑斓的瓷器。而且这 种瓷器的装饰手法不仅来 自中国本土,还表现出欧洲对其的影响,如粉彩、珐 琅彩、墨彩、铁红彩等都 是在欧洲提供的原料及来样加工的基础上出现的,而 金彩则是受到日本的影 响。因此,中国从素瓷时代进入到彩瓷时代,从传统 的追求“天趣”“一色纯 净”的审美主流,进入到追求“人工之美”“华丽之 美”“雕琢之美”的审美 主流,一方面是商品经济带来的市民文化的影响,另 一方面也是欧美,包括日 本、西亚等文化的影响所致。因为追求“天工之美” 和“人工之美”是中西方 文化的一个分界点,到清代它们则被融为了一体。至 此,随着世界贸易的快速 流动,文明成为一个个补丁,那种纯而又纯的民族、 地域文化逐渐消失,整个 世界的文化开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描述清代的陶瓷史,令人兴奋的就是这种初期的 全球化的贸易和中西文化 的相互影响与交融。康雍乾时代是中国的盛世,当时 ,中国的疆土世界, 中国的GDP世界,中国GDP的增长速度是欧洲的四 倍,同样那时也是中国 瓷器发展的高峰,只要我们来到欧洲和美国的一些重 要博物馆,就可以看到许 多这一时期的中国瓷器。
这是从中国的瓷器对世界的影响来说的。而对于 当时的中国,清代社会所 面临的状况又是如何呢?一七五九年清帝国达到 的扩张程度,控制着一千 三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是中国从未达到,后来也 再未超越的如此广阔的幅 员。清代在十八世纪成功地、尽可能地运用了前 工业时代的技术。当时的 经济发展看来似乎是一次复兴,也就是说继明末清初 一个世纪的内乱、战乱 后,犹如万历时期发展的再恢复,而且此时又以其更 大的规模超越了过去。
当时的上海西南松江的纺织业、长江下游地区的 茶叶种植、福建的造纸、 芜湖的钢铁、广州附近的五金制品、南京的细棉布、 苏州和杭州的丝绸、扬州 的漆器等手工业生产与手工业品的出口,非常兴旺与 发达。而当时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集中了十几万陶瓷工人,他们的劳作既是为 了宫廷和富户的订货,也 是为了出口,大量的瓷器与日俱增地向日本、朝鲜、 俄罗斯、菲律宾、印度支 那半岛、印度尼西亚直至欧洲运出(见图1)。
中国成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和商品出口大国,当时 整个世界,特别是欧洲的 审美都受中国影响。十八世纪的欧洲特别盛行康熙年 间的青花瓷器、家具等。
谢耐和写道:“中国的花园和建筑由于钱伯斯的缘故 而在伦敦附近的丘郡颇 为时髦。中国促使人们改变了自然情感,使之趋向于 由浪漫潮流发展起来的方 向。” 清代在十八世纪经济发展显著的事情不仅是大 型手工业工场的增加,生 产基地更加专业化和集中化,出口贸易的繁荣,而且 还有国内贸易潮流规模的 庞大以及受商业行会控制的区域辽阔。当时国内的商 业网不仅包括各行省,而 且蒙古、中亚以及整个东南亚亦在其中。显然本土的 网点则更加密集。在大城 市都拥有地方会馆,作为会堂,拥有供过往人员用的 客栈以及仓库、分支机 构、钱庄,这一切都为商业的繁荣和劳动力的城市化 提供了条件。在这样的背 景中,让我们看到景德镇能成为中国的制瓷中心,是 因为在清代,中国的手工 业开始走向专业化,出现了许多手工业集中并专门化 的城市,而景德镇就是其 中之一。
康雍乾时代是中国的盛世,也是瓷器生产的盛世 ,但盛极转衰。清乾隆初 之前,经济繁荣,世风良好,鲜见腐败。而十八世纪 后二十五年,腐败之风盛 行。皇帝与宫廷豪华奢侈的趣味影响了上层阶级。乾 隆末年及至十九世纪初期 出现了令人忧虑的国家破败、社会失衡征象。
十九世纪的世界格局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欧洲 工业化的早迹象出现于 英国十八世纪末至一八三。年左右。到十九世纪的下 半叶,欧美工业化的技术 明显进步,而中国此时还停留在手工业生产阶段。十 八世纪以至十九世纪上半 叶中国原是成品的制造大国,自十九世纪末起,中国 竟然变成进口国,不仅进 口钢材、机器、铁路技术、武器等,而且还进口日用 品。此时的中国沦为几乎 是纯农业的国度。缺乏工业的殖民地国家要进口工业 成品,这一点标志着历史 上一个转折:构成今天第三世界的地区受制于各富国 。但这转折点只是到了十 九世纪末,随着机械化生产发展才得以实现。
当时的中国面临两大困境:,国内政治与经 济的危机;第二,外国帝 国主义的军事与经济的扩张。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 末,国家白银量大增,表 明财富持续增长,但与此同时,白银价值与黄金比较 却不断下跌。十九世纪下 半叶西方列强采取金本位制更加速了白银下跌,而这 一时期中国经济却遭受贸 易竞争之害,而且经受侵略者强加给中国的战争赔款 之负担。内战与暴动引起 的破坏、银价提高而致的贫困化,愈来愈频繁的饥荒 与水灾,致使十九世纪下 半叶中国经济停滞不前甚或倒退。
自十九世纪末年起,外国便竞相争夺中国。这种 悲剧也是所有受奴役殖民 国家的悲剧。虽然不能把西方对中国接踵而来的侵略 以及外国强行夺取的大量 特权视作中国现代化失败的原因或主要原因,但 此种侵略与特权亦起重大 作用。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只征百分之五十的统一税, 而免收“厘金”(内地 过境税),但中国产品却付厘金甚重。这种极其有利 的条件使进口大增。
《马关条约》之前,赔款数目中国经济尚能负担 ,自一九〇〇年开始,此 类赔款几乎摧毁中国经济。日本战胜后强加于中国的 赔款已相当于国家年收入 的三倍。六年之后的《辛丑条约》赔款终使清政府破 产,陷入混乱之中。
《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随即向法俄银行团签 约借款四亿法郎,以海关 税为抵押。于是整个国家税务体制(厘金与盐税)转 而由外国人控制,全部收 入落入外国人手中。
自一八九五年起,清政府不得不肩起三重负担: 战争赔款、外国银行贷 款、组建现代军队的开支。除了这类重担之外,还有 一些特别因素起作用,既 改变亦同时削弱中国经济。的确,中国经济变得越来 越受世界市场变化的左 右,因而更为脆弱。农业与手工业都顺应国外需求, 前者发展起新的种植业, 不惜放弃粮食作物,后者开发新型加工业(如进口棉 纱、织布),因此,若干 行业经过一度繁荣随即便突然衰退。在一八九三至一 八九九年间,欧洲(尤其 是英国)布匹大量涌人中国,一八九九至一九〇〇年 间则是美国棉织品进口大 增,中国某些地区的棉纺手工业因而被摧毁。一九二 〇年棉织品进口达到 峰,随后由于国内穷困而减缩。陶瓷本是中国传统的 出口产品,但随着机械化 陶瓷生产的出现,中国的陶瓷产品在当时的国际市场 上不仅挫败于日本,而且 次于欧洲,特别是英、德、法等国的瓷器。《中行月 刊》载《商品贸易要 闻》,民国初期南洋各地中国领事报告说:“南洋人 惯用中国土产……但中 国的瓷器花样既不如欧美,品质价格又较日货为昂, 故现在似已处于苦境。” 在中国手工艺产品失去市场的同时,许多以手工 业生产为主体的城镇也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衰退,包括当时的陶瓷重镇景德镇。
降及光绪季年,明清御窑 久已废圮,全镇虽有民窑一百一十余座,坯房、红店 之工艺皆不惊人。保全国 粹者,仅恃数名画工。每年所制仿古器,尤日趋退化 ,盖以销数少,不求精 也。其他各地的历史名窑,如河北彭城磁州窑、陕西 铜川耀州窑、河南禹县钧 窑、宝丰汝窑,以及广东石湾窑、江苏宜兴窑、浙江 龙泉窑、福建德化窑等, 或奄奄一息,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态;或窑厂封闭, 技艺失传,甚至有的地方 到了人亡艺息、全面崩溃的边缘。
阅读中国的这段陶瓷历史,既让我们兴奋、痛苦 ,也引人深思。我将这本 书的书名取为“浮华盛极”,是因为清代曾是中国 鼎盛的时期,直到嘉庆二 十五年,即鸦片战争前二十年还是世界经济大国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