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2473652
编辑推荐
近年来,本书作者一直关注立法不作为问题的研究,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本书是作者研究这一问题的阶段性成果。本书以立法权是受宪法限制的国家权力为逻辑前提,围绕着立法不作为侵害公民基本权利应承担国家责任这个命题,阐述了什么是立法不作为、如何判断立法不作为成立、当出现立法不作为时如何对其进行控制以及立法不作为侵害公民基本权利时国家应承担何种责任以对受侵害的权利进行救济等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以立法权是受宪法限制的国家权力为逻辑前提,围绕着立法不作为侵害公民基本权利应承担国家责任这个命题,阐述了什么是立法不作为、如何判断立法不作为成立、当出现立法不作为时如何对其进行控制以及立法不作为侵害公民基本权利时国家应承担何种责任以对受侵害的权利进行救济等问题。
目 录
导论
1 问题的提出
2 学界的回应
3 研究意义
4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1章 立法不作为何以成为问题
1.1 立法不作为相关概念考察
1.1.1 法律与立法
1.1.2 法与立法权
1.2 立法不作为的含义及分类
1.2.1 立法不作为的含义
1.2.2 立法不作为的分类
1.3 立法不作为成为问题的原因
1.3.1 由信任到怀疑:对立法者观念的转变
1.3.2 宪法具有最高法地位的确立
1.3.3 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
1.3.4 司法判例本身不能直接填补立法漏洞
第2章 立法不作为之成立要件
2.1 立法者负有立法义务
2.1.1 立法者负有立法义务的宪法根据
2.1.2 通过宪法解释从基本权利条款中推导出来的立法义务
2.2 立法者没有履行立法义务
2.2.1 立法裁量的概念及分类
2.2.2 立法裁量的界限
第3章 立法不作为之控制
3.1 立法不作为控制的必要性
3.1.1 立法不作为控制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1.2 立法不作为控制有利于维护宪法秩序
3.2 立法不作为控制的类型
3.2.1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
3.2.2 立法控制与司法控制
3.3 立法不作为的司法控制
3.3.1 立法不作为司法控制的正当性
3.3.2 立法不作为司法控制的界限
3.3.3 立法不作为司法控制的标准
3.3.4 立法不作为之宪法诉讼
第4章 立法不作为之国家责任
4.1 国家责任之性质
4.2 国家责任趋势之演变
4.2.1 从国家无责任到国家有责任
4.2.2 从行政责任到立法责任
4.2.3 从作为责任到不作为责任
4.3 立法不作为之国家赔偿责任
4.3.1 立法不作为侵权之国家赔偿的可能性
4.3.2 立法不作为侵权之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
4.3.3 立法不作为侵权之国家赔偿要件
第5章 立法不作为在中国:问题、成因及控制
5.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研究立法不作为的意义
5.1.1 研究立法不作为的理论意义
5.1.2 研究立法不作为的实践意义
5.2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不作为状况的实证分析
5.2.1 制定法律方面的不作为
5.2.2 修改法律方面的不作为
5.2.3 解释法律方面的不作为
5.3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不作为的成因及其控制
5.3.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不作为的成因
5.3.2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不作为的控制
(一)内部控制
(二)外部控制
参考文献
附:德国、日本、韩国典型之立法不作为案例
案例一:德国“机场噪音案”判决
案例二:日本“剥夺在外国民之选举权违宪诉讼”判决
案例三:韩国财产补偿立法不作为违宪确认判决
后记
1 问题的提出
2 学界的回应
3 研究意义
4 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1章 立法不作为何以成为问题
1.1 立法不作为相关概念考察
1.1.1 法律与立法
1.1.2 法与立法权
1.2 立法不作为的含义及分类
1.2.1 立法不作为的含义
1.2.2 立法不作为的分类
1.3 立法不作为成为问题的原因
1.3.1 由信任到怀疑:对立法者观念的转变
1.3.2 宪法具有最高法地位的确立
1.3.3 违宪审查制度的建立
1.3.4 司法判例本身不能直接填补立法漏洞
第2章 立法不作为之成立要件
2.1 立法者负有立法义务
2.1.1 立法者负有立法义务的宪法根据
2.1.2 通过宪法解释从基本权利条款中推导出来的立法义务
2.2 立法者没有履行立法义务
2.2.1 立法裁量的概念及分类
2.2.2 立法裁量的界限
第3章 立法不作为之控制
3.1 立法不作为控制的必要性
3.1.1 立法不作为控制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1.2 立法不作为控制有利于维护宪法秩序
3.2 立法不作为控制的类型
3.2.1 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
3.2.2 立法控制与司法控制
3.3 立法不作为的司法控制
3.3.1 立法不作为司法控制的正当性
3.3.2 立法不作为司法控制的界限
3.3.3 立法不作为司法控制的标准
3.3.4 立法不作为之宪法诉讼
第4章 立法不作为之国家责任
4.1 国家责任之性质
4.2 国家责任趋势之演变
4.2.1 从国家无责任到国家有责任
4.2.2 从行政责任到立法责任
4.2.3 从作为责任到不作为责任
4.3 立法不作为之国家赔偿责任
4.3.1 立法不作为侵权之国家赔偿的可能性
4.3.2 立法不作为侵权之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
4.3.3 立法不作为侵权之国家赔偿要件
第5章 立法不作为在中国:问题、成因及控制
5.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研究立法不作为的意义
5.1.1 研究立法不作为的理论意义
5.1.2 研究立法不作为的实践意义
5.2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不作为状况的实证分析
5.2.1 制定法律方面的不作为
5.2.2 修改法律方面的不作为
5.2.3 解释法律方面的不作为
5.3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不作为的成因及其控制
5.3.1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不作为的成因
5.3.2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不作为的控制
(一)内部控制
(二)外部控制
参考文献
附:德国、日本、韩国典型之立法不作为案例
案例一:德国“机场噪音案”判决
案例二:日本“剥夺在外国民之选举权违宪诉讼”判决
案例三:韩国财产补偿立法不作为违宪确认判决
后记
免费在线读
第1章 立法不作为何以成为问题
西方有位文化学者曾经说过,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关键词汇,在这些词汇里沉淀着某些时代的信息,因而分析这些词汇的内涵及其脉络,对了解那个时代将会有极大的帮助。“立法不作为”就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立法不作为”不仅逐渐成为学术文献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概念,而且在一些国家成为违宪司法审查的对象。那么,究竟什么是立法不作为?其为何在当代被作为问题提出来而加以讨论,且在有些国家成为违宪司法审查的对象?这些是本章要加以讨论的问题。
1.1 立法不作为相关概念考察
1.1.1 法律与立法
在英文当中,law通常用来指称两种规则:一种是支配自然界的恒定不变的规则,即自然规律;另一种是支配人们行为的规则,即法律。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人们以审慎刻意的方式制定的,还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对这个问题西方学界存在两种认识路径:一种是建构论唯理主义的认识路径。这种理论以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认为人仅凭理性就能重构社会。法律是人的理性活动的结果,是人经过深入思考而建构起来的,或者至少它们的各种程度的完备形式是人经过深入思考而设计出来的。在历史上,社会契约论者和法律实证主义者都持这种观点。
……
西方有位文化学者曾经说过,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关键词汇,在这些词汇里沉淀着某些时代的信息,因而分析这些词汇的内涵及其脉络,对了解那个时代将会有极大的帮助。“立法不作为”就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立法不作为”不仅逐渐成为学术文献中出现频率较多的概念,而且在一些国家成为违宪司法审查的对象。那么,究竟什么是立法不作为?其为何在当代被作为问题提出来而加以讨论,且在有些国家成为违宪司法审查的对象?这些是本章要加以讨论的问题。
1.1 立法不作为相关概念考察
1.1.1 法律与立法
在英文当中,law通常用来指称两种规则:一种是支配自然界的恒定不变的规则,即自然规律;另一种是支配人们行为的规则,即法律。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它是人们以审慎刻意的方式制定的,还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对这个问题西方学界存在两种认识路径:一种是建构论唯理主义的认识路径。这种理论以笛卡尔的唯理主义作为哲学基础,认为人仅凭理性就能重构社会。法律是人的理性活动的结果,是人经过深入思考而建构起来的,或者至少它们的各种程度的完备形式是人经过深入思考而设计出来的。在历史上,社会契约论者和法律实证主义者都持这种观点。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