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7513255
章 溯源与流变
一、武士刀:从武器到身份表征
二、西洋柳叶刀:从器械到精神
小结
第二章 交锋与转化
一、战国风云下的武士与金创外科的出现
二、从“兰医学”到国家医学
三、从技艺到学问
小结
第三章 名门与正宗
一、“二天一流”之一:医界的转型
二、“二天一流”之二:药界的演变
三、寒门仍无立锥地:野口英世的悲愿
小结
第四章 瑜亮之争
一、脚气(かっけ)的论战
二、从同窗竞争到医学派阀
三、鼠疫:明治医界的“严流岛之战”
小结
第五章 流转与离乡
一、日本明治医界内的师承系谱与新派阀
二、涟漪效应
小结
终章 弦尽音未竟
一、机械论下的西洋医学:在东亚的本相与皮相
二、尺八与望远镜:洋医精英的期待
三、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医”的社会角色与分类
四、师生伦常:从医家到医阀的基调
五、现代西洋医学里的东亚性?
【附录】 明治初年医界人物与系谱简览
参考书目
自序(初版)
不论从源流抑或形制上来看,武士刀与柳叶刀都应该毫无关系,自然在社会意涵与文化象征上也无所交集。然而,西洋医学传入东亚社会的历史过程,向来是学界注目的议题。有鉴于国内学者精研中国,包括台湾之事例,而日本亦为东亚地区医学西化的先声,且下启台湾医学发展之滥觞,笔者酌以本书勾勒西洋医学在日本之递嬗,并及于尔后之形变与扩张。本书写作之起心动念,深受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Jame Bartholomew教授的著作影响,拟从社会结构(social formation)演化的角度,连结幕府时代封建身份制度、百年传承的武士家风及严格伦理规范,与明治初年日本对西洋医学接受及快速形变之因缘。尽管日本从明治维新以后,医学主流逐渐向西方标准靠拢,但沿袭自幕府时代留下的武士社会特征,仍旧在维新后的日本现代医学上刻下许多历史的烙痕。本书落笔初衷则希望在近世中、日现代化比较之外,另辟观察之蹊径。易言之,如果只从事后成败论的观点来说,由民族或社会价值差异性论断中、日现代化之成败,或许是一个便捷且能满足舆论心态的角度;然而这般说法却不能完全指出医学在中、日社会中的价值有何根本之不同,以及同属东亚儒家社会的晚清与幕府社会,对西洋医学的反应又为何会有所差异。是故,写作本书之目的,不在于论断东亚儒学与日本现代医学源流,谨望为科技中心论或实用主义所影响之东亚现代医学史观,提出一点带些文化趣味的看法与分析。
笔者自2009年出版专书Prescribing Colonization: The Role of Medical Practices and Policies in Japan-Ruled Taiwan,1895-1945以来,陆续接获各种书评、建议与私下讨论。有一篇2011年发表于Japanese Studies 3卷3期上的书评,评者认为书中涉及西洋医学在日本形变的部分,值得另以专书深究之(worthy of an entire book on its own)。此语事实上也应和了笔者撰写该英文专书时,为切合题旨忍痛删减部分论述与材料时的心情。然而,若非2008年有幸参与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的活动,原本的专书计划或将充满医学技术与相关术语,全然略“人”在其中的角色,更遑论文化与传统在日本西洋医学里印刻的足迹。在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期间,笔者才开始有机会在张昆将教授亦师亦友的引导下,将研究的触角伸往更深层的江户社会、儒学与武士道的演化,略为参透过去仅能意会却难以明说及解释的现象。笔者于2009年台大主办的“东亚视野中的日本武士道与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之论文及尔后数度公开演说、报告该论文时所博采到的各方建议,约莫可视为这本小书之源头。其中,书稿涉及1894年香港鼠疫与1896—1897年台湾鼠疫争论者,曾于2010年3月假美国亚洲学会(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AAS)夏威夷年会时发表,幸蒙庆应大学铃木晃仁教授、大阪市立大学胁村孝平教授与旧友青山学院大学饭岛涉教授提携,解决了日本洋医界的人际网络与知识流通特质的疑惑,书稿雏形终于在2011年底方得以浮现。2012年全书定稿后共计六章,结构安排依时叙事且援事为纲,分别起自背景介绍之首章“溯源与流变”,其次依序为第二章“交锋与转化”,第三章“名门与正宗”,第四章“瑜亮之争”,第五章“流转与离乡”,与终章“弦尽音未竟”。全书略论日本西洋医学之文化特质与医学争议,点明日本洋医界之文化及社会传承,侧写与殖民地西洋医学发展之关系。笔者盼以此书呈现幕末侍医门风在明治医学现代化中的演化,并展现部分日本现代医学发展里的文化与传统特质。
尽管笔者资质驽钝,以至于本书篇幅有限且部分论述不过泛泛而已;但书稿历经师友之提点与匿名审查人精辟建议的调整,终能稍稍补偿先天不足,得在“东亚文明丛书”系列里滥竽充数。就是因为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受益多方,因此当笔者后校阅书稿时,不由得笑拟拙著是“丹麦三明治(Smorrebrod)”——一种由隔夜菜改良而来的丹麦风味食品,虽不尽然能登大雅之堂,但仍自有其风味。一如笔者访问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时,得以从容悠闲地完成英文专书初稿;此次能完成拙著,笔者须感谢俄亥俄州立大学历史研究中心(Center for Historical Research)的支持。2011年9月获选为该中心资深研究员以后,主任John Brooke教授宽容地允许笔者专注于书稿之修改,甚且代为接下许多中心的琐事。如果没有他、Christopher Otter以及Philip Brown等人相助,这书稿或许迄今仍在修改中。至于语文上的协助,台湾东华大学郭俊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市川智生教授都不吝于伸出援手,笔者在此一并致谢。若说本书还有一些值得翻阅的地方,真的要衷心感谢上述所有单位的支持与学界同仁的无私,让笔者英文专书未能详论的“前传”得以面世。笔者职务所属之“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也在研究空间与材料上提供莫大的助益。书中部分内容亦曾于台史所讲论会上发表,同事的批评与指教都是增艳本书之处。家人的支持,从来就是研究写作上无形却也关键的支柱。他们的名字虽不在本书中出现,身影却满布在字里行间。
刘士永
2012年2月序于南港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