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29045845
这部约翰·克拉克关于生命与工作的**作品,颠覆职场人士对生命意义的传统认知。
这本积极的反思之书,并非鼓励我们放弃现在的职业,而是教会我们享受工作,理解生命,把握生活。
对于那些在工作者迷失自我以及那些中年困惑的人,将会从此书中得到反思、温暖和感动,更为关键的是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通向快乐生活与事业成功的方法。
约翰·克拉克,一名优秀的职业律师,33岁就成为新西兰最好律师事务所的执行合伙人,客户包括很多重要的公共和私人机构。现在,他享受着多种多样的工作角色:管理咨询师、职业顾问、作家、志愿者和父亲。感受着生活的快乐、家庭的幸福与事业的成功。
英文版序 这就是你面临的选择
Part 1 职业不是人生的赌场
工作是为了追求超越食物、住所、生儿育女和财富的心灵体验。
别再忍受职场焦虑的煎熬
追求你的幸福源泉
用使命衡量你的职业
Part 2 通往快乐成功的职业要素
你应该参与有能力做、喜欢做并且重视的活动,这样你就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完整的人生。
认知你的核心自我
关于技能:水手打开的一个木箱
关于乐趣:打高尔夫的骗子
关于意义:一动不动的圣雄甘地
工作的三个圆圈组合
Part 3 将工作纳入你生活的轨道
事业是个方向而不是地点,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你就必须成为一个探索者—那核心自我就是为你导航的北极星。
在探索中走向幸福
寻找属于你自己的白石头
在改变中期待成熟
Part 4 工作环境与你的人生之旅
今天的环境其实为我们创造了大量的自由选择权,你最好选择一个“事业组织”,至于能否成为职业核心,这不是最重要的。
审视你与一个组织的关系
你始终有选择的自由
Part 5 如何克服工作与人生中的六种障碍
生活中的一切都会受到约束,努力克服这些约束正是探索的本质所在。
关于缺乏自信:追求一种附加效果
关于他人的否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关于自欺欺人:积极探索自己的人生
关于喧闹:聆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召唤
关于金钱:把工作当做一种滋润生命的活动
关于家庭:不要把约束当做借口
Part 6 把握身心合一的职业机会
将天赋运用到追逐内心深处的召唤中去,你就能使自己或他人受益。
尽情施展你的天赋
你所可能的贡献
这就是你面临的选择
很早以前,大约还是10多年前吧,那时,我还是一个商务诉讼律师(如果说那是我自己选择的职业可不正确,我只是不假思索就站在了一条输送带上,它把我从中学送到了大学,然后又送到了法律界),我呈现给世界的却是一个事业有成者虚假的外表。我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在纽约、伦敦和底特律当过律师,是一家赫赫有名的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董事会成员。我手中有一大批忠实的客户,名声越来越大,当然,还有一份很高的收入。这是世界看到的我—外在的我。
对于我的很多同事来说,从事律师这一行业就像是度假。但是对我而言,这仅仅是一个职业而已。外在的我和内在的我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内心深处,我觉得自己一无所成,并为此感到焦虑、孤单、缺乏自信、疲惫不堪。我隐约感觉到,真正的我与这个世界所见证的、扮演着各种不同角色的我相去甚远,虽然我自己也并不知道真正的我是什么样子。我只是觉得,当律师的每一天里,我都在违背自我。
不可否认,当一名律师也有它的乐趣。我喜欢并尊重我的同事和客户,并且对下属的栽培以及团队合作给我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我时常深陷于解决法律问题所面临的挑战,当然,还有那些外在的标志,那就是财富、声望、社会的认可以及他人的尊重。
当时,这些标志对我似乎很重要,我需要以它们作为支撑。但是它们不能给我带来内心的快乐和充实。年复一年,时光流逝,空虚甚至死亡的感觉在我的体内滋生,好像我的灵魂正在枯萎死去。
当时我以为,这种由职业带来的焦虑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只局限于我和少数几个不幸之人。但是,我错了,它正吞噬着整个经理人和专业人士的圈子—从美国到加拿大乃至英国,事实上,它存在于所有的社会角落之中。每一天,我都会遇到一些杰出的人,他们埋头于(通常是非常成功的)自己并不热爱的工作,只是利用了聪明才智的一小部分。这些人感到空虚、没有安全感,尽管他们在事业上的成就在他人看来可能已经闪耀着辉煌夺目的光芒。
事实上这种痛苦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过去人们几乎没有选择,只能接受一辈子一个职业这么一种固定的模式—年轻时候选择的工作将一直维持到五六十岁的退休之日;现在工作境况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人们挑选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并且适合个人特点的工作机会还将猛增。如果你能根据这一点武装自己的头脑和技术,就有机会建立一个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富有成就感的职业生涯。否则,你将无法为自己寻找一个躲避风雨的港湾。
不幸的是,人们对工作的传统观念陷入了一个时间的盲角,忽视了新选择的存在。如果你也认同这种观念(很难不做到这一点,因为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被灌输这种观念),那么,你可能会有如下的表现:
▲把工作看成是生活中一个突兀的、相对静止的一个领域。它很难与剩余部分和谐共存,却常常占据着主导地位。
▲为了经济目的而工作:赚钱过富有的生活。
▲把工作看成是闲暇的对立面。闲暇是令人愉快的,工作是迫不得已的。即使得到一些快乐,那也是意外的收获。
这些观念在100年、50年,甚至是25年前都还可以理解。但现在是该把它们抛弃的时候了。
《职场反思录》一书把职业的概念—包括金钱、社会地位和职责这些无结果的含义—与“使命”作了比较。如果你在“追逐你的使命”,也就是追逐你内心的召唤,那么,用约瑟夫?坎贝尔的话说,就是“追寻你的幸福源泉”:
▲你的工作是自由选择的、流动的、升华生命的活动,它与生活的经纬紧密交织、融合在一起。
▲你为了实现自身的目标而工作,为个人的成长、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工作。
▲你的工作是另一种形式的闲暇,工作本身充满乐趣。
无论你以哪一种原则定位自己,都是有得也有失。如果你信奉传统的择业观念,坏消息是你很有可能会品尝焦虑不安的滋味,才智遭到浪费,机会丧失,最终人生白活一场的感觉会把你拖垮;好消息是你可以期待在经济上得到丰厚的回报,而且,你将拥有很多的同伴,因为这是一条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会选择的阳关大道。
如果你选择追寻来自内心深处的召唤,坏消息是你的生活可能不会那么风光;好消息是你将享受充满朝气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这远比那些拥有大笔银行存款但自我遭到摧残的可怜虫更觉得充实。
这就是你面临的选择。你将会选择哪一条道路?是工作?还是你的生活?
而我自己呢?在过去的10年里,我已踏上了一条人生征途。我离开了法律界,担任管理工作,接着又兼顾起咨询、顾问、研究、写作以及自愿者等多项工作。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条充满自我发现的道路,今后也将如此。
如今,我热爱我的工作。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即使动一动这个念头对我来说都觉得那么愚蠢。现在我知道,只要去探索,这是一个正当的、可以实现的目标—你也可以实现它,只要你以一个探索者的勇气和头脑,从今天就开始,去探寻来自你内心世界的召唤。
我预测这本书一定会成为不太喜爱自己职业的专业人士的经典。书中的每一页都充满着睿智和启迪。
——克尔·乔希杰森(亚马逊读者)
我极力推荐《职场反思录》这本书。我二十多年来为职业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所纠缠,不要像我一样等了二十年才幡然醒悟。探讨成功的书多的是——唯独这本书告诉你如何既获得成功又做回快乐真实的自己。
——勒布朗·钱德勒(亚马逊读者)
我读过一些转行的图书,这些书要么篇幅冗长,要么是一堆新名词,使我望而却步。再有就是大多数的职业指南都出自一些空谈理论的高人或指点人生迷津的专家,这些人毫无职场与生意的经验。而这本书最实用。
——查尔斯·汉德(亚马逊读者)
Part 5?如何克服工作与人生中的六种障碍
关于缺乏自信:追求一种附加效果
当我处在最绝望的时刻,从我的潜意识中冒出一串词语,就像是一个不属于我自己的声音向我传达一个怪异而神秘的神谕:“人生唯一真正的信心在于尽情体验生活的不确定。”即使这意味着疯狂,意味着将与显得那么神圣的周围的一切不再合拍,我还是决定成为我自己。
—M?司各特?佩克
“冒名顶替”综合症
玛格丽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经济分析师。她的客户认为她很了不起,她的同事也如此认为。你即使觉得她自己如此认为也不足为怪,因为她一直保持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自信外表。
然而,玛格丽特的动力来源于打败内心的自我不信任。私下里,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冒名顶替者。“我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她曾经向我坦白,“他们认为我对从事的工作很在行,其实并不是。我是一个冒名顶替者。他们迟早会发现的,这只是时间问题。”
她当然不是唯一有如此想法的人。缺乏自信—感觉到自己不能胜任工作、自身没有优点、不配拥有现有的一切、不受欢迎或者不讨人喜欢—是最常见的一种焦虑。它属于“冒名顶替”综合症的具体表现—这是一些职业成功人士常常持有的一种荒谬的想法,认为自己不配接受已经取得的荣誉。
很自然,这些人将尽力去找回自己的信心。如何才能做到呢?他们认为答案就在于自己的职业之中—尤其是在为了攀登职业的阶梯而不断努力奋斗的情况下,将更是如此。事实上,他们的职业就是问题所在。对于那些没有听从内心召唤而从事着某个职业的人们来说,紧紧抓住这一点来消除不自信,那就像为了解渴而喝盐水一样。
“是的,我能理解。”玛格丽特对我说,“我必须脱离这个职业,我必须去探索人生。我会这么做的。但是,现在我还不想,因为我现在对自己太没有信心了。让我首先建立自尊,然后我才会有信心放弃这个工作。”
玛格丽特还是没有明白。她把马车中的车和马的位置颠倒了。自我信任、自信心、自尊—在她去探索之前,她怎么可能获得这些呢?它们只能是作为探索的结果来到她的身边。
获取自信心的错误方式
如果你想让自己越来越丧失自信心,那么你就把自信心本身当做目标来追求。在我们的职业和生活里,有许多人在许多时候错误地认为,外在的表象会改变内在的真实。而真相则是,表象常常蒙蔽心灵的眼睛。如果你认为下面的三种策略可以帮助你获取真实的自信心,那你就错了,因为你所解决的表面问题只是自欺欺人罢了,你将受到轻视核心自我的惩罚。
追求经济上的安全感
第一个错误的策略是将你对自身的不信任与经济上的不足等同起来。这样你就不必再去面对自信不足的真正原因。相反,它允许你将目光转移到一个替罪羊身上:你的银行存款。
经济上的不足可以有多种形式,其中两种比较突出。一种是,你觉得自己必须挣更多的钱。如果你能让自己相信,你之所以缺乏自信心,是因为没有挣到足够的钱,那么,你轻易地就能让自己相信:如果筑起一道经济上的马其诺防线,一切都会变好的。将你的目标锁定在一次薪水的增加、职位的升迁或工作的变换上。这样,你的苦恼就有了具体的转移目标。但是,转移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当你有了经济上的进展之后,你的苦恼以及各种焦虑又会不停袭来,你的自信心将会遭受更致命的打击。
另一种经济上的不足是把重点放在收入的不确定性上,而不是收入的水平上。如果你担心失业的可能性,那么,让自己相信,如果能找到或维持一个看来不太可能受到裁员或解雇威胁的工作,你就是安全的。但是,你要付出的代价是:这个职业表面上风平浪静,却会让你的灵魂饱受饥饿之苦。
追求社会的认可
想让自己无法有效地增强自信心,第二个错误的策略是将自己的信心不足怪罪于社会地位不高。你不是因为听从心灵的召唤而选择或维持某一个职业,而是因为它会带来社会名望或堂皇的大房子、昂贵的小轿车,还有其他一些供他人观赏的标志。这条策略是如此诱人地合情合理:“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名之辈。我将追求一个会给我带来荣耀的职业,荣耀可以证明我不是一个无名小卒;这样,我就会获得自信心。”
和第一条策略一样,这第二条也被大多数人广泛地采用。如果你是一个缺乏自信的销售人员,你可以安慰自己,当你被提拔为销售经理时,一切都会好的。如果你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会计师,你只需等待着自己成为公司的合伙人的那一天。如果你是一个缺乏自信的CEO,你只需等待一个经营更大的公司的机会。如果你是一个缺乏自信的国王呢,你只需让自己成为上帝。但是,你的确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需要正视自我的内心,成为真正的自己。只有得到自我的认可,才能够得到真正的自信心。
阅读“如何增强自信心”之类的书籍
第三条错误的策略是读那些没完没了的“如何增强自信心”之类的书。不过你要牢记一个诀窍,充满智慧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并把它们推荐给其他人,但是,千万不要按照书中提供的建议去实践。如果你是一个真正上瘾的读书虫,那么,你会阅读关于这个方面所有的书籍,然后获得一种高尚的感觉和一个庞大的图书收藏。但是,你永远也不会改变自己生活的方式,阅读只是你自欺欺人的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如何让自信主动找到你
那些错误的追求自信心的策略不仅不会奏效,而且完全是危险的。它们要求你轻视你的核心自我。它们诱导你满足于按照他人为你规定的方式生活,进而带来的没有生命力的自信。它们将你囚禁在一个职业中,吞噬你的精力,以致你对自己的认识更受摧残,缺乏自信的感觉更加无情地煎熬你的心灵。
如果你打算按照上述的策略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那么,你不妨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富有的、受到羡慕的人们遭到如此严重的缺乏自信的折磨,相比之下,你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为什么这么多既不富有也不受重视的人们却对自己有着坚不可摧的自信心?
这两个问题有着相同的答案。自信不是财富或他人尊敬的产物,自信源自于你的内心。自信是一个附带产品。当你知道自己是谁,活出自我,追逐内心深处的召唤,自信就会随之而来。因此,你必须去探索、去试验、去体验生活,通过走一条英雄般的充满自我发现的探索之路,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食尸鬼。
自我信任,简单地说,就像一只难以捕捉的美丽蝴蝶。当你伸手去捕捉它,它却飞走了。回转身,继续自己的生活,它却可能不请自来,栖落在你的肩膀上。
追求自信
汤姆?彼特斯和罗伯特?沃特曼在他们的《追求卓越》一书中,提醒商业世界不要忘却一个简单却往往遭到忽略的道理。他们告诫大家,不要把利润本身当做目标来追逐。利润应该是一个附带产品,它是你关心照料你的客户和员工的结果。
10多年来,经理们已经把这条哲理铭记在心。他们经营的公司不断壮大。然而,同样是这些经理人,在个人生活中,他们却受到自信心不足的摧残与煎熬。
他们应该重新理解彼特斯和沃特曼的话:“不要把自信本身当做目标来追逐。自信是一个附带产品,它是你关心照料你的心灵和灵魂的结果。”
我们不仅仅要为自信心,还应该为自由作准备,如果只有自由才能使自信心得到保障的话。
—卡尔?珀帕
关于他人的否定: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那些评头论足的人,那些喜欢指点强者如何跌倒或者实干家应该如何做得更好的旁观者,他们都不重要。荣誉属于那些真正生活着的人:他的脸上被汗水、鲜血和灰尘玷污,他顽强地奋斗,尽管会一次次地犯错误;他知道什么是激情和奉献,并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有意义的事业中;他即使失败,也是失败在勇敢冒险的时候,他所在之处永远不会出现那些冷漠而怯懦的灵魂,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胜利、什么是失败。
—西奥多?罗斯福
艰难的日子
回避走上职业道路并不是一件符合传统观念的事。忠实于你的核心自我并不是一件符合传统观念的事。追逐你个人特有的幸福源泉并不是一件符合传统观念的事。确定并将自己投身于内心召唤的事业中并不是一件符合传统观念的事。
“人们”(我指的是那些在任何群体中坚持主流正统信仰的人),一般不会友好对待那些与他们不同的人。从定义来看,“人们”是由那些循规蹈矩的人组成—一些“遵守游戏规则”、按照常规办事的人;一些根据这个群体的标准判断是属于有鉴别力的、理智的、有责任心的、恭敬孝顺的人们。他们不喜欢,甚至有时候谩骂攻击那些不循规蹈矩的人。
这就是几个世纪以来那些不循规蹈矩的人一直过着艰难的日子的原因。他们受到排斥与驱逐,被逐出基督教会,受到严厉辱骂,遭到流放或被清除出去。这些还是幸运的。那些更不走运的人则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被烧死在火刑柱上或被施以石块砸死的酷刑。(我承认的确也有一些获得了赞颂,但经常是在遭遇了多年甚至是几十年不太愉快的对待之后。)
总之,如果你正在考虑追寻你的幸福源泉,你有充分的理由担忧会受到他人的否定。
罪孽与惩罚
萧伯纳曾经提到“一个拥有丰富常识与举止得当的人,意味着他是一个缺乏创造力与道德上的勇气的人。”循规蹈矩的人—即“拥有丰富常识和举止得当的人”—感到自己受到那些不循规蹈矩的人的威胁,不断地被提醒自己缺乏创造力和道德勇气让他们感到不安。于是,他们运用一系列的手段将那些不愿意循规蹈矩的人推向社会的边缘。
这样会给这些人带来伤害。事实上,这些“智者”组成的社会群体渴望获得归属感。与众不同或者不能被他人理解是令人痛苦的,被排除在社会之外则更是如此。没有人能够幸免。想想那些带有英雄色彩的伟大人物是多么的吸引人,想象他们漠视群体的排斥,对他人的批评与嘲笑无动于衷,不在乎他人的反应,勇敢地走上历史舞台。而现实却复杂得多,接下来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些实例。
排斥
19岁的时候,甘地决定远渡重洋去英国学习法律。他的族人不赞成。族长告诫他:“我们这个族姓阶层认为,你想去英格兰的提议是不恰当的。我们的宗教信仰不允许我们离开故土去遥远的异国他乡。我们还听说如果不对我们的信仰作出让步去那里是不可能的。到那里去的人都必须像欧洲人那样吃饭喝酒。”甘地发誓去了英国之后仍然坚持在印度时的生活习惯,但是,这还是没有消除族人的怒气。最后,他们把他逐出了社交圈子。族长宣布,“从今天开始,我们再也不要理睬这个男孩了。无论谁去帮助他或者到码头为他送行,都要罚款1卢比4安那。”
批评
贝多芬非常尊敬他的老师兼导师海顿。但是海顿是19世纪初欧洲音乐界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当他的这位门生开始探索激进的新音乐风格时,海顿感到很不满意。据一位知情的朋友委婉地透露,海顿的批评态度给贝多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他知道自己开创了一种海顿必定不会赞同的音乐风格。事实上,贝多芬深受伤害,他与海顿亲密的个人关系从此也断绝了。
得不到支持
奈杰尔?肯尼迪并不符合一个古典小提琴演奏家应该具备的要求:他是英国人,而且还是一个朋克乐迷。所以在他年轻的时候,虽然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正如他后来写到:“他们认为,由于我不是以色列人或俄罗斯人,所以,不必拿我当一回事。”
不被理解
由于保罗?塞尚脱离艺术规范,他甚至遭到了艺术界同仁们的疏远。“很多年来,几乎一直到他离开人世,”一位传记作家写到,“他都没有被公众、画商和评论家们所理解;甚至他的朋友们也怀疑他是否具备一个真正艺术家的素质。”众人的否定给他造成了伤害,因此保罗一直过着孤傲的、与世隔绝的生活。
敌意
毕加索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在《亚威农少女》的创作上,这幅画非常激进,现在已经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在即将完成的时候,毕加索向他的朋友们展示了这幅画。他们受到极大的震惊。这幅画不仅藐视传统手法,而且也藐视那些所谓的艺术先驱。一位传记作者写道,“即使他最虔诚的崇拜者马克斯?雅各布和纪尧姆?阿波利内尔,在这幅画中也找不到丝毫可赞美之处……马蒂斯认为这幅画是对现代艺术潮流的蓄意嘲弄,并且发誓要将毕加索‘置之死地’。”
嘲笑
见到《亚威农少女》这幅画时,毕加索的朋友雷奥?斯坦因嘲笑他说:“你是在努力画第四维空间呢。真是太可笑了!”弗罗伊德也曾遭到他人的讥笑。1896年,弗罗伊德在维也纳给一群医学界的听众作关于他的新理论“过早的性体验可能会引发歇斯底里症”的报告时,台下的听众反应非常冷淡,弗罗伊德描述当时自己简直是在“对牛弹琴”。报告会的主持人也很不屑地认为他的理论是一个“科学界的童话故事”。这个遭遇使弗罗伊德感到非常沮丧,以致在剩余的42年生活中他在维也纳只作了一场公开的医学报告。
庆祝你的与众不同
那么你呢?如果你放弃从众的生活,为自己独辟蹊径,也许你不会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烧死在火刑柱上或是被石块砸死,但是,也不要期望他人会为你喝彩。你也会遇到令你痛苦的来自他人的否定,有时甚至来自于家人或朋友。
有时,你可能会希望自己仍然是大众中的一员。这时候,与独自一人开辟艰难险径相比,循规蹈矩的生活—虽然会带着一丝消极的抵抗情绪—将是显得如此轻松易行。
但是,请牢记:随大流会让你付出代价。你必须禁锢你的核心自我,这是对你身上独一无二的、与他人不同的潜质的扼杀。结果怎么样?—对你,是焦虑;对社会,是丧失了的机会。
所以,不要因他人的否定而丧失勇气,你应该从中受到鞭策,勇往直前。在《具有创新精神的头脑》一书中,霍华德?加德纳介绍了7位20世纪最伟大的开创进取、不墨守成规的人,他们是爱因斯坦、弗罗伊德、毕加索、斯特拉文斯基、T.S.艾略特、圣雄甘地、玛莎?格雷厄姆(注:美国现代舞蹈的鼻祖)。霍华德?加德纳解释说,他们中每一个人都把受到的冷遇看作是工作上的一种动力。他们不仅在研究领域和工作方式上利用他人的疏远,而且,每当有成为保守派中的一员的危险时,他们就立刻调整航向以保持至少是思想上的差距。他总结到,他们都是坚定的不追随大流的人,为了保持这种与他人的距离,他们甚至愿意放弃很多。
事实上,被他人疏远意味着你通过了一次考验。它表明你仍然在向前发展,在成长,在展示你的个性,在冒险,在拓宽你的视野,在实现自己的潜力。而随大流—做人群中循规蹈矩的一份子—却正好相反。
所以,为了保持自我,你应该把与他人的不同看做是力量的源泉,而不是懦弱的理由。这是值得庆祝的事情。请记住卡尔?荣格的话:“一个有价值的人胜过10个没有价值的人。”人类社会的进步依靠优秀人物:他们有勇气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理想,从而造福于整个社会。如果成为一个优秀人物的代价是被他人疏远,那么也未尝不可。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并为此感到自豪吧!
如果一个人的步调与他的同伴不一致,那可能是因为他听到的是不同的鼓声。让他随着他自己听到的音乐前进吧,不论是何等的缓慢还是超前。
—梭罗
关于自欺欺人:积极探索自己的人生
真诚是一把钥匙。如果你能仿造它,那么你就拥有了它。
—格劳乔?马克斯
谎言与真相
说谎的家伙!
不,不要走开。我说的就是你。你就是一个爱说谎的家伙。
你向谁说谎?当然是对你自己。你一直在向自己说谎。(不过,你并不孤单。因为我们所有的人都在欺骗自己。幻觉可以为我们掩盖令人不快的真相。)
当你开始对自己撒谎,试图否认自己应该欣然接受一个真相,即真实的你或者栖息在核心自我中的你,渴望获得自我表达的真相时,麻烦就开始出现了。你甚至很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这么做。如果你在谎言里生活足够长的时间,那么,谎言也会变成事实。最初迫使你说谎的恐惧感将会一直持续,从而维持着谎言,使你忘却那个真实的你,宁愿相信自己是另外一个人。
为什么这事关重大呢?因为你通过探索来学习,你通过探索来洞视内在的自我,因此,你可以通过重新确定自己的工作来逃避焦虑,寻找到自己的幸福源泉。探索要求你是一个诚实的人。最重要的是,它要求你不再为自己的烦恼而自欺欺人。
自我欺骗的焦虑
瑞士伟大的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喜欢这样说起他的一些病人,“感谢上帝让他成了一个精神病患者!”他不是一个有施虐狂的人,那么,为什么他会如此幸灾乐祸?因为这些病人不愿意看到自己过一种虚假的生活,不愿意背叛自己的核心自我。神经官能症使得这种谬误变得明显,它使这些病人进行深深地内省,这样就提供了把一切事情摆正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卡尔?荣格会为此而感到庆幸的原因。
同样,你的焦虑是事实真相的传达者。它从你的内心深处带来一个信息:“嗨!这不是你应该过的生活。你快要使我窒息了。该换一种方式生活了。”这就是焦虑表示的含义,如果你诚实得能够这样来理解它,那么,你应该欢迎它的到来。
不幸的是,引诱你欺骗自己的诱惑是如此强烈,而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神秘信息又是如此吓人。它承诺引导你离开安全熟悉的生活轨道,将你引向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它要求你藐视传统,不在乎他人的愤怒或嘲笑。它敦促你撕下受人尊敬或成功者的虚饰外表,也许,里面隐藏着一个吃人的巨妖!总之,它威胁到颠覆你的整个世界。
于是,你干脆就欺骗自己。你的自欺欺人有三种方式。
欺骗自己一切都已经很好
问题?哪有什么问题?人类拒绝承认的能力是超常的,即使混乱或痛苦的证据已经很充分。
你是不是不能确定自己正处于拒绝承认之中?那么试试脱光衣服赤裸裸地站在镜子前。冷静地、毫不怜悯地看看镜中的人。假设自己是一个调查员,你的任务是就凭外观对镜中人的健康(精神上的、情感上的还有生理上的)做一个评估。你看见了什么?看看眼睛—是两眼无神还是炯炯有神?看看嘴角、颈部还有肩部的肌肉—是结实的还是松弛的?看看脸和表情—是否能看出这个人是激动不安还是心态平和?是疲沓还是充满活力?是停滞不前还是不断成长?看看姿态—是一个不自信的、意志不坚定的人的姿态,还是一个胸有成竹、有着坚定自我的人的姿态?如果你愿意冷酷而诚实地对待自己,那么,那些迹象是逃不过你的眼睛的。
独自一人去野外无人的地方走一走—沿着沙滩,穿过森林,爬上一个小山顶,或者顺着蜿蜒的溪流而下。用你所有的感觉体验身边那未经修饰的、自然的、美丽的风景。聆听鸟儿在沙沙作响的树叶间的鸣唱。欣赏那不断起伏、泛着泡沫的波浪,感觉生命在波涛中激荡。闻一闻雨点落在潮湿的土地上的气息。感觉微风轻抚肌肤的惬意。品尝花蕊沁人的花蜜。然后再把注意力转向你的内心世界,你可能发现自己收到了从内在自我传来的信息,它向你指出你的生活是多么虚假,与你所面对的真实与美丽是多么的不协调。
欺骗自己表面症状就是问题所在
即使承认你的生活有问题存在,你却自欺欺人地认为,那些表面的症状就是问题所在。你不愿意相信自己的生活是虚假的,也不想去改变它,相反,你企图做一件永远不可能完成的事情—直接消除那些表面的症状。你去找那些如何消除压力的书籍来阅读;你脚步匆匆参加各类辅导班,学习如何轻轻松松做一个管理人员,如何合理有效安排时间,如何提高自信心,如何积累财富或寻找快乐,等等;你吞服安眠药。这些措施通常只能缓解一时的痛苦,几天内或几个月内,你可能会庆幸地发觉所有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这些症状最终又会回来找你,因为更深层的不安—对自我的背叛,工作与你内心召唤之间的鸿沟—依然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
为自己找一个替罪羊
为自己找一个替罪羊也不失为一个转移视线的策略,但是,效果令人怀疑。你认定一切都会转好,只要你的生活能有所改变:如职位升迁,或者换一个部门,或者换一个上司,或者换一个公司,或者换一个配偶,或者换一处住所。你作出这些改变,这样你就需要重新安顿自己,使你无暇顾及对生活的失败作深刻的反省。同样的事情又发生了,你的痛苦得到了暂时的缓解,但是,烦恼很快又会返回,只是时间迟早而已。到那个时候,你将比以往更加绝望,因为你再也不能寄希望于这样一个改变就能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拒绝承认问题存在,仅仅处理表面的症状,或是寻找替罪羊—如果你迷恋这些小把戏,那么,你的探索人生之旅将会进展缓慢。因此,你必须选择残酷的诚实。
真实地生活
和我们所有的人一样,你为自己打造了一系列华美而虚假的装饰。你让这些使你周围的世界对你真正是谁这个问题摸不着头脑。
这些装饰包括你想归属或想引起他们注意的小团体特有的生活方式。你是否影响了他们的特殊习惯?你是否和他们有相同的癖好?你是否和他们读着相同的报刊,与他们提出相同的观点?你是否已经成了他们中的一员,而不再是你自己?
这些装饰还包括物质生活上的成功。你努力奋斗是否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你是否总在与他人攀比,认为你的物质生活不能落后于他人,甚至要超过他人?你是否用一些吸引他人目光的象征成功的标志来点缀自己,即使你实际上无力承担?你是否生活在公众羡慕的目光之中,尽管关上门后,你的生活可能是一塌糊涂(不是指物质上,而是指你深陷于忧虑不安之中)?
要想过真实的生活,你必须粉碎这些虚假的装饰。它们存在的时间越长,摧毁他们的任务也就越艰难、越可怕。几十年间建立起来的虚饰外表可能需要多年的时间才能将它们拆毁。你可能会觉得有一个吃人的巨妖潜伏在背后—如果你揭示太多真实的你,其他人会见到一个可鄙的丑陋的怪物,更谈不上受喜爱或尊敬了。当然,事实真相是,唯一的巨妖恰恰潜伏在你无视自己灵魂存在而过着的虚假的生活之中。
探索人生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剥下谎言的面纱,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摧毁所有的虚饰的外表,那就是努力地去探索你的人生。如果你选择放弃探索,或者你只是流于形式,你将生活在谎言之中。是谁受到了欺骗?其他人很可能已经看穿了你的谎言。最后,唯一受到欺骗的还是你自己。
所以,不要再让自己陷于谎言的包围之中。去寻求真相吧,它会使你获得自由。
你必须放弃什么?所有不属于真实的你的一切,所有未经选择而选择的一切,所有未经估量就被你重视的一切,鉴于别人的判断而接受的一切……你将会获得什么?就是你自己,真实的你。
—伊丽莎白?库布勒罗丝
关于喧闹:聆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召唤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老子
一台收音机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测试。你需要做的就是:集中注意力,连续做10次深呼吸,且要做到心无杂念。除了10次深呼吸,其他什么也不要想。就是这些。
我敢打赌你一定没有成功。这很难做到,非常难。你的大脑不愿意静止不动,它喜欢四处游走,想想昨天,想想明天,想想除了此时此刻以外的任何事情。
只有上帝知道为什么总有想不完的事情,比如像手头项目的最后期限,图书馆借的书已经过期,你儿子的生日,阿尔巴尼亚的暴乱,前一天晚上看的连续剧《海岸救护队》,同事对你的苛刻态度,要洗的脏衣服,为什么你的妻子脾气这么暴躁,破损的轮胎,要是能换一个上司该多好,今天晚上的球赛,堵塞的马桶,延误的提薪,对女儿咆哮而感到的内疚,即将来临的节日,等等。短短几秒钟之内,你的脑海中可以闪过这么多念头,却还在继续搜寻。
蒂莫西?沃德曾在泰国的一个寺庙里学习打坐,他将人的大脑比作是一台收音机。不过,这不是一台普通的旧收音机,这台收音机调台的旋纽被掌握在一只猴子的手中。猴子“握着旋纽的曲柄转了一圈又一圈,从一个电台换到另一个电台。收音机里传来一连串混乱而嘈杂的不相干的声音,一个词语,忽然成了电磁波噪音,忽然又成了一句歌词中的一两个字。这就是人的大脑中意识活动的真实写照。听觉意识删除了大部分的嘈杂的声音,从整个波段的这里或那里挑选出其中的某些片段。”
那又如何?这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关系。因为它使你无法继续听下去。
你要明白,你的核心自我知道一切。它知道你现在身在何处。它知道你的身体想去哪里。它知道你在哪里可以寻找到幸福源泉。它一直在告诉你。它此刻也正在告诉你。但是,你能听到吗?不能。因为这里有太多刺耳的噪音,太多的混乱,太多的喧闹声。
但是,你总得将这些喧闹声调低。你总得让你的大脑得到休息,让它回到家。你总得学会让你的心思停留在现在。只有在这种时候,你才有机会聆听到来自于你的内心深处无声的呼唤。
教授与年轻人
理查德?阿尔珀特博士,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20世纪60年代的“平民英雄”(与他的同事蒂莫西?利瑞一起),迷幻药运动的发言人,研究泛意识行为的专家。一些人尊敬地奉他为“获知真理的人”。
而他还在印度到处游荡,正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希望能寻找到一些答案。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看上去的确像一个领悟真理的人。不论是印度教宗教导师,还是喇嘛,各个门派的圣人都向他致以兄弟般的欢迎。这就是他想成为门徒追随其后的那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他披着白色围布,就像圣雄甘地那样。他留着胡子,长长的金色头发。身高2米。只有23岁。他是个加利弗尼亚人!
“多么荒唐!”阿尔珀特思忖,“是谁在编写这蹩脚的剧本?我来到这里—我游历了大半个地球,却要在印度追随一个23岁的来自加利弗尼亚拉古纳海滩的年轻人。”
于是,这位前任哈佛大学教授追随着这个小伙子在印度各地四处漂泊。这个年轻人是一个古鲁(注:印度的宗教领袖),而教授是一个尽心尽职的伺僧。
教授抱怨痢疾带来的痛苦。年轻人只是说:“那就斋戒几天吧。”
教授在打坐,抱怨臀部酸疼。年轻人说:“人的心情就像是大海上的波浪。看看它们是如何消失在那漫无边际的平静的海面的。”
教授说:“我有没有跟你说过以前我和蒂莫……”年轻人打断说,“不要想过去,就想现在。”
沉默片刻之后,教授又问:“你认为我们这趟旅行需要多少时间?”传来的回答是,“不要想将来,就想现在。”
正如阿尔珀特—就是现在著名的精神导师拉姆?达斯—后来所写的,“他几乎要抹去我心中任何一丝杂念。这是它—这是我的整个旅程—饱含着激情、过去的经历和将来的计划。”
这个年轻人却是一个得道之人。他总是聚精会神于“现在”,而且一贯如此。阿尔珀特受到深深的感动,他这样写道“我从未如此亲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这就是消除心中喧闹之后获得的力量。
把猴子关起来
那么,如果将那只拨弄收音机旋纽的猴子关起来,将会怎么样?或者至少是让它把音量调低?有一件事你是必须做到的。你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一些空间—这些空间里没有任何喧闹—只是为了你自己的存在。最理想的是,在你每天的生活中至少应该有一个这样的空间。
在这些寂静无声、独自一人的时刻,你可以练习静坐沉思或是瑜珈功。这些训练将唤醒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咬紧牙关,收拢双肩,收缩腹部;思绪,恐惧,希望;你的痛苦、幸福、孱弱、力量、内疚、厌倦、狂喜,或者时不时会涌上你心头的任何事物。它们帮助你向自己的直觉靠拢—这是一种由内而生的感觉,里面包含的智慧却常常被你“理性的”大脑抛弃了。简单地说,它们可以帮助你的思想凝聚在此时此刻,这样,你就可以听到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唤。
“静坐沉思”是一个让很多人都感到畏惧的词语。在他们眼中,这牵涉到一些奇怪而神秘的东西。或者他们不知该如何做才能掌握最好的技巧。但是,这跟技巧没有关系:你只是独自一人体验沉默,静静地度过一段沉思的时光。
如果你认为自己需要一些帮助,那就读一读让?卡巴特?金的《每日静思》。或者,你也可以参加传授禅定法或瑜珈功的训练班。
静坐沉思或瑜珈功都需要大量的训练。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你必须将它们纳入你的日常生活,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那么,至少你应该抽出一些时间好好放松自己。如果有假期,就痛快地去度假吧。(你简直无法相信,居然有那么多饱受焦虑折磨的人做不到这一点。)在周末为自己安排尽情放松的娱乐活动。日常生活中也尽可能时不时地插入片刻独自放松的时间。例如,就在公园或花园里静静地坐上一会儿,只考虑在你眼前和身边的事物—深深浅浅的颜色、各种不同的形状、质地、芳香的气息、光线的舞蹈、鸟儿的歌唱—它们可以沉静你的心情、敏锐你的触觉,因此,你开始接收到来自内心深处无声的呼唤。
为猴子注入活力
练习静坐沉思或瑜珈功,或者采取休闲的方式可以让那只猴子平静下来。但是,很多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现代生活习惯却正好起到相反的作用。下面我们来举两个例子。
首先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脂肪、精制的糖、兴奋剂(茶和咖啡中的咖啡因、香烟中的尼古丁)、酒精—这一切将毒素输入了我们体内或者促使毒素在体内沉淀下来,使那只猴子比以往更加活跃。
再者就是缺乏锻炼。居然有那么多受焦虑所困的人健康状况是如此糟糕,你会再次感到震惊。他们的整个身心都受到折磨,如果失去了常态,那么,那只猴子的力量将更强大。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关于健康饮食或锻炼身体的经验,我建议你读一读《迪安?奥尼西博士关于消除心脏病的计划》。这本书的书名容易让人对内容产生误解。其实书中介绍的是健康生活的基本方法,其中也提到了我们在这一章里讨论的三个重要的方法,它们是静坐沉思、饮食和锻炼。
口渴的鱼
在杨维勒姆?范德韦特林的《空镜子》一书中,讲述了一个日本青年的故事。这个青年的父母都是医生,他是家中受到宠爱的独生子。可是在一次车祸中父母双亡,他成了孤儿。他感到迷失、体会到人情冷淡,想要反抗,觉得生活苦涩,非常生气,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漂泊不定,但是,他想理解父母之死的真正含义,于是,他去向一个禅宗大师请教。
“我什么也不会告诉你的,”大师说,“你自己知道答案。”
这个男孩把大师的话理解为他应该出家当一名和尚,通过打坐沉思来揭开答案。“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他问道,“我很有钱,我有一所大房子。我很聪明,可以上大学,成为和我父母一样的医生。我可以交女朋友,可以有孩子,我的孩子也会很富有。为什么我要放弃所有的一切来换取一个你说我已经知道的答案?”
“好吧,那就算了,”大师回答,“我并没有要求你出家。你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果我真的做了和尚,”男孩又问,“你会帮我找到那个你说我已经知道的答案吗?”
“我想应该会的,”大师回答,“不过现在,你就像是一条喊着口渴的鱼。”
你是否也是一条口渴的鱼,答案就在于你自身,你却仍然四处寻找?只要你能消除忧虑不安情绪带来的喧闹,你就会听到那些答案。请聆听你的心声吧,因为它正在向你指出通往幸福源泉的道路。
他真是一个让人产生怜悯的人,一个可怜虫。看到他步履蹒跚,生活变得一团糟,而其实生活中的幸福唾手可得,这真是让人感到可怜。
无论你在哪里—如果你在追寻自己的幸福源泉,你就可以享受到身心的惬意与爽快,还有你体内的生命,从始到终都是如此。
—约瑟夫?坎贝尔
关于金钱:把工作当做一种滋润生命的活动
金钱真的很重要,几乎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想要一个忠告吗?现在就去找一家能为你提供医疗保险和退休保险的公司上班,不管它是什么公司,什么工作,也不管你有多讨厌它,一直坚持下去,直到你老得无法动弹。这是唯一的走向自我腐朽的生活之路。
—约瑟夫?海勒
永不满足
我知道,不需要你来告诉我。如果你可以,你会做的。你会很乐意去探索,你会很乐意去寻找你的心灵向你发出的召唤。但是,你就是无法做到。
西恩也做不到。西恩是一名牙科医生,40岁出头,也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他的收入可以证明这一点。他和妻子住在镇上高级住宅区的一套漂亮的房子里。他开的是最新款的宝马车,两个孩子在私立学校上学。他们的家中到处都是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装备:三台电视机、两台录像机、两台电脑、两台CD机、四台电子刷牙器、摆满了酒的酒窖、瑞典整体厨房……他们在海边有一个度假小屋,一艘小船,还是两个高尔夫俱乐部的成员。所有的这一切,而且还没有债务。
西恩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富有的牙医,但却是一个感到厌烦的牙医。“我已经烦透了每日在这里和牙齿打交道。”几年前他就告诉我。
“那你为什么不换一个行当?”我问他,“你一直在说,有一天想去当一个捕鱼的向导。为什么不从现在就开始呢?况且,你已经为自己筹足了退休后花销的钱。”
“这可不行。”他回答道,“我现在还不能停。不过,告诉你吧,就快了。我已经好好地算了一笔账。只要再存一半的钱,再苦干上两三年,我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
可是5年已经过去了,西恩还在干着牙医的工作。他的存款已经翻了一番,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他还得继续存“另一个25万美元”。
我预测西恩永远也不会从牙医行业退下来。他已经上了瘾:无论他有了什么,他总想得到更多。他永远也不会有知足的一天。
知足
“那又怎么样?”我听到你尖刻地说,“我和西恩可完全不同。我和他差远了。尽管他那么说,但他的确已经拥有够多的了。不过,我还没有。”
可笑的是,西恩也是这么对我说他的朋友亚瑟的。亚瑟想得到更多,虽然西恩认为他已经够富有的了。你想要更多,虽然……好吧,让我们这么说吧,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职业,你的收入毫无疑问会高于—甚至可能高出几倍—全国的平均收入水平。至少有一半的人口将会为挣到被你归类为“不够”的收入而感到兴奋不已。
“如果你追逐‘不知足之神’,”查尔斯?汉迪写道,“你永远也不会赢。因为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更多的东西,使你无法知足。”相反,你应该信奉“凡事有个够”的信条。“‘凡事有个够’是指如果你能为自己定下一个知足的目标,那么当你达到目标时,你就可以歇手不干了。”这样,你就有时间追逐“唯一永远不够的事”—那就是个人的成长。
想为自己挣一个更好的生活并没错。破产不是有趣的事。我想是罗西恩在对梅?韦斯特的话稍做改动后这么说,“我曾经为富有而痛苦过,我也曾经因贫穷而痛苦过。请相信我,富有而痛苦会更好一些。”但是我们的选择并不是只有两个。我们来看下表:
富有而痛苦?—那是A1;贫穷而痛苦?—那是A3。西恩认为A1比A3更好;我觉得她是对的。让我们假设它也比A2更好。但是,它比B3也更好吗?与富有而痛苦相比,你难道不是宁愿选择贫穷而幸福吗?而且B2不也是更好吗?还有B1?也许C.K.切斯特顿的父亲布朗是对的,他说,“要想足够聪明去挣所有的钱,他一定也要足够的愚蠢才会有这个愿望。”
我猜测大多数沉浸于幸福源泉中的人们会把自己划分到B2区内。但是他们对“足够”的理解可能比你的要谦逊得多。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足够是一个相对的标准,不是绝对的,对它的确定取决于你自己。你把标准定得越低,你就有更宽裕的空间重新矫正自己的工作与生活,去追逐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
快乐和金钱的妥协
你可以采纳两个策略中的任何一个,无论你选哪一个,都会与另一个作出一些妥协。在第一个策略的指引下,你主要是为了赚更多的钱而工作,但是你也希望从中获得一些乐趣。追随第二个策略,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你也希望能够挣足够的钱。
工作是出于经济需要
第一个策略—金钱胜于快乐—的追随者们认为,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挣钱过富有的生活。如果你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而工作,那么,你将自动放弃很多选择。即使这些选择可以带你走上一条充满人生体验与快乐的道路—你仍然会摒弃它们,因为它们无法满足你的经济需要。
你为自己任命了一位审查员,他的任务是执行一次经济测试,删除那些没有通过测试的选择。如果结果是你只剩下可以喂饱你的身体却让你的灵魂挨饿的选择,那么就是它了。这一切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很巧妙地进行着。那些被删除的选择有时甚至没有引起你的注意。当你步入中年的时候,在少年时代或20多岁时被淘汰的选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更糟的是,你从工作中收获的快乐越少,你就越不自信,于是,你就更需要金钱的保障。于是,你需要钱,而用钱买到的物质财富将会控制你,形成一股使你无法摆脱的力量,统治你的整个职业生涯。于是,你的测试将会变得越来越严厉。无论你挣到了什么,你总想得到更多。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的收入远远地超过了大多数人,却仍然抱怨着不够富有,而那些收入很低但内心充实的人们却知足于已经拥有的一切。
工作是出于生命需要
第二个策略—快乐胜于金钱—和汉斯?西尔耶的观点一致,如果正确理解的话,工作应该是丰富生命而不是消耗生命的,是一个给你带来快乐和满足的源泉。如果你把工作看做是一个健康、完整的人生的一部分,那么,通过探索,你会发现另外一系列有着天壤之别的选择,它们建立在工作的三大要素之上:即技能、快乐和意义。我们也需要经济上的评判标准,但只是用它来帮助我们对符合基本标准的选择作出二次筛选。
是为了工作而生活,还是为了生活而工作?
帕特里克说过,“我不是为了工作而生活,我是为了生活而工作”。当有人要他作进一步解释时,他很不屑地谈起了他的一些长时间工作的同事。在他眼里,工作占据了他们的全部生活,忽略了家庭和构成一个平衡生活所需要的其他活动。他说,与这些人相反,他为工作在生活中安排了一个“恰当的位置”。
什么是“恰当的位置”?有人这样问。他解释自己工作只是为生活而挣钱。他的工作没有乐趣,但是,至少他尽力不让它主宰自己的生活。
帕特里克很自豪地说着这一切,甚至带着一丝虔诚。但是他的解释出卖了他的信念:工作主要是满足经济上的目的。这个信念和那些受他批评的“为了工作而生活”的人们所持的观念一样,都会破坏你的生活。
不要为了工作而生活。但是,也不要为了生活而工作。我们之所以工作,是因为像呼吸或吃饭一样,工作是一种滋润生命、维持生命的活动。
在你的内心深处有些东西,它知道你什么时候主宰着自己的生活,知道你什么时候遵循内心的意愿生活着,也知道什么时候违背真实的意愿生活着。如果你为了赚钱而偏离了内心的航向,你会失去自己的生活。而如果你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那么即使缺少金钱,你仍然拥有幸福的源泉。
—约瑟夫?坎贝尔
关于家庭:不要把约束当做借口
巴比特站在被盖住的洗衣盆前,蘸着半碟草莓酱,啃着一只鸡腿,抱怨着冰冷、黏糊的水煮土豆。他在思考着。他想,也许他所了解并积极投入的生活毫无价值……他没有感觉到挣钱的快乐;还有生儿育女的意义也让人怀疑,难道就是因为子女、子女的子女可以接着生儿育女?这一切说明什么?他究竟需要什么?
—辛克莱?刘易斯
第二个堂皇的借口
谈到金钱,足够花就知足吧。这样,你将有更多的自由去探索人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找到自己的幸福源泉。其实,这才是珍贵的回报,不是用金钱就可以买到的。
“我没有时间”是放弃探索的第一个借口。那么第二个借口呢?—就是“我有老婆孩子”。两者成双成对、形影不离。
詹姆斯的真实问题
詹姆斯和海伦夫妻的生活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他们都不快乐,而且,无意识中还在继续加深自己的痛苦。他们这么做是因为能从中得到一种回报,可以为自己继续背叛核心的自我,为婚姻的缺乏生气找一个替罪羊—将责任归咎在对方和孩子身上—对他们来说很合适。能为自己不敢面对食尸鬼找到一个借口,这总算可以让他们感到松了一口气。
詹姆斯是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商人。他经验丰富,对工作非常在行,但是,却很少能从工作中得到乐趣。他说自己还没有挣够钱,这会让80%的人感到震惊。问他为什么还想挣更多的钱,他就开始了一段关于妻子和孩子的长篇大论。他说,海伦已经习惯了可以大手大脚花钱的生活。她喜欢不断地给家里变换豪华的装修。她喜欢定期去海外度假。她想要一辆新车。她想搬一套更大的房子。还有三个孩子,分别是15岁、11岁、8岁,他们的穿着要花一大笔钱。他们需要受到教育,私立学校的学费非常昂贵。他必须着手为他们上大学作准备。还有……独白还在继续着。你能想象出那幅情景吗?
基本上,詹姆斯希望让你相信,他如此辛劳地从事着自己不喜欢的职业,原因有两个:为了让妻子快乐,为了让孩子受到良好教育。
结婚了……
海伦又是另一番解释。“詹姆斯总是在抱怨工作,过去如此,将来也会这样。”她对我说,“但是他一定也从中得到了什么,否则他为什么这么辛劳地工作?我们几乎见不着他的面,周末他总是在加班。而在家的时候,他又总是疲惫不堪,脾气暴躁。应该有些什么对这一切作出弥补,所以钱很重要。钱真的对詹姆斯来说很重要,因为他喜欢昂贵的东西,比如小轿车和游艇之类。对我来说,体面的生活是我忍受这一切应该获得的补偿。”
他们两人的因果逻辑存在明显的差异:
归结起来,詹姆斯宣称如果海伦愿意过一种更简朴的生活,他就不会这么辛劳地工作。而海伦却宣称如果詹姆斯不是如此辛劳地工作,她就会满足于过一种更简朴的生活。这如果不是悲剧,那么就是搞笑剧。
……还有孩子?
结婚后,詹姆斯一直为工作而忙碌,几乎没有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孩子们小的时候,每当詹姆斯回到家,他们已经睡着了。现在,孩子们大了一些,詹姆斯也更多地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但是父子之间的关系算不上温暖,用“适当”来形容可能更贴切。有时候他觉得家庭的中心是海伦和孩子们—而他只是处在边缘。这并不是说孩子对他来说不重要。他们对他很重要,他希望自己与孩子们的关系能更靠近一些。
有一次我问他对艾伦有什么期望,艾伦是最大的孩子,他经常自豪地挂在嘴边。“唉,”他回答,“我真的并不在乎,这由他自己决定。我只希望他成为他自己。”他似乎没有注意到一个有讽刺意味的事实,他自己正在树立一个反面的榜样。
至于孩子们的教育,詹姆斯提出两个诡辩的结论:私立学校的教育对孩子们最有利;而他必须保持目前的收入才能支付得起。有人对他的第一个诡辩会有疑问,但因我们拿不出足够的证据,就暂且认同吧。第二个结论简直就经不住推敲。显然,如果全家的收入减少到一定的程度,私立学校的学费可能就支付不起。但是究竟是什么程度?是收入减少1000美元?还是5000美元?还是10000美元?还是20000美元?还是更多?事实很简单,詹姆斯自己也不知道。他从来没有算过这笔账。他从来没有和海伦两人坐下来好好商量商量,为了能让孩子们上私立学校,他们可以在生活享受上作出怎样的牺牲。而且他也不想这么做。因为这样就会又有一个替罪羊可以为自己承担不去探索人生的罪名,他觉得现在很好。
出于同样的原因,詹姆斯永远不会怀疑自己的另一个诡辩。私立学校的教育的确会让孩子们受益匪浅。但是,还有一些东西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好处:那就是一个能看着他们长大、了解他们、更投入地养育他们的父亲。如果必须作出一个选择—孩子们或者去上私立学校,或者有一个更尽职的父亲,但是不能两者兼得—任何一位儿童教育专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海伦的真实问题
海伦,毕业于市场营销专业,先为一个制造商工作,年近三十的时候,到了一个市场营销部门工作。她不太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谁说工作就应该是有趣的呢?在她怀孕6个月后,她为终于辞去工作而松了一口气。从那以后的16年里,她再也没有找过一份带薪水的工作。
她过去经常说,如果孩子们都上了学她就重新去上班。现在她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她就去上班。问题的关键,她说在于孩子们:她想找一个可以自由安排时间的工作,这样她就可以在孩子们放学后或者是学校放假期间呆在家里,但是,很显然任何满足她的条件的工作都是一些杂活而且报酬很低。所以她不再期望自己能找到工作。
海伦也并没有闲着。除了关心孩子们的学习,她还擅长逛街购物、打网球和高尔夫,有一个关系密切的朋友圈子。当然,还有房子和花园需要收拾。如果她能从中获得乐趣,这种生活也不错。不幸的是,她没有。她觉得很无聊,而且表露了出来。她希望自己能够重新找到一个职业。但是,每当与她讨论符合她的兴趣范围的工作机会时,她不是嫌太难就是嫌太简单。
海伦有时想也许能给她带来快乐的工作应该与艺术或设计有关,但是她不想到这个领域去探险。本来几个星期前她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当时,通过朋友她有机会到一个艺术展览馆的书店里担任兼职工作。这将是一个进入这个领域的最佳机会。刚开始的时候,她也为这个前景而激动,但是接下来她却开始为自己找退缩的借口:家人会受罪,这份工作“没有什么技术性”,而且薪水少得让人觉得可怜。
回到问题的本质
詹姆斯和海伦为自己的惰性互相埋怨对方和孩子,但是很显然,如果他们如此在意,他们可以去探索人生。探索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在很多年里,他们的生活将逐渐地改变—而不是像詹姆斯认为的那样,是即刻的、戏剧性的变化和剧减的收入。
他们可以从问一些目前被他们忽略的简单问题人手,单独或是两人一起,(也可以找一位局外的家庭顾问帮忙)。这些问题不仅与工作密切相关(包括工作能力、乐趣和意义之类的问题),还可以覆盖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什么对我们是真正重要的?我们的价值观是怎样的?当务之急是什么?我们想不断成长吗?对我们来说,向婚姻注入新鲜的空气是否重要?有多重要?我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我们想找到令人满足的工作的愿望有多强烈?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来说,什么最重要?为了孩子,我们愿意付出什么物质牺牲?什么是满足?
你的目标是创立一个真正适合你本人的事业,也同时拥有家庭,而且非常热爱你的家庭。在拓展事业的进程中,你不能无视家庭,就像不能无视你的工作能力一样。家庭是现实,是你整个人的一部分。
为了追逐事业而摆脱家庭是你最不愿意的事。但是如果成为家庭的囚犯那也同样荒唐。
是约束,而不是障碍
家庭环境会带来一些约束,这一点不能否认。而且,它们常常是一些具体的约束。(詹姆斯和海伦都不愿去探索人生。但更值得同情的状况是一人想去探索,而另一人却不感兴趣。)但是,说到底它们也只是约束,而不是无法跨越的障碍。
生活的一切都会受到约束,探索也难以避免。实际上,这就是你的探索可能需要历时很多年的原因之一。想要更多地了解自己、想获得安全感、想得到一份收入—这些都是约束。努力克服这些约束正是探索的本质所在。
承担家庭的责任与义务也只是另外一种约束。食尸鬼对此有不同的解释。他们希望你相信,家庭的职责是一个束缚你的圈套,除了使你坚持一个令你忧虑不安的职业之外不会再有其他选择。不要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只有你才能束缚你自己。
不论你的家庭环境怎样,去勇敢地探索你的人生吧。不断采取一些小小的步骤,10年后,你会发现已经真正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