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1596127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高职高专“十一五”机电类规划教材《电路基础》第二版的基础上编写及修订而成的。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直流电路的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谐振与互感电路;三相电路;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二端口网络;控制电器和电动机。本书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按照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编写,教材内容以适量、实用为度,不贪求多、难。在编写中力求叙述简练,概念清晰,通俗易懂,便于自学。对于电路的分析求解,做到步骤清楚,结果正确,举例结合实际并具有典型性,例题、习题安排合理,为方便教学和自学,书后附有习题答案。
目 录
前 言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1 1 电路及电路模型 1
1. 1. 1 实际电路 1
1. 1. 2 电路模型 1
1. 1. 3 电路的分类 2
1. 2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2
1. 2. 1 电流 2
1. 2. 2 电压 3
1. 2. 3 电功率 4
1. 3 电阻元件 5
1. 3. 1 线性非时变电阻 5
1. 3. 2 电阻元件吸收的功率 5
1. 4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6
1. 4. 1 电容元件 6
1. 4. 2 电感元件 8
1. 5 电路中的独立电源 10
1. 5. 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0
1. 5. 2 实际电压源模型和实际电流
源模型 12
1. 5. 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13
1. 6 无源网络的等效化简 15
1. 6. 1 电阻的串并联 15
1. 6. 2 电阻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
等效变换 17
1. 7 基尔霍夫定律 18
1. 7.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8
1. 7.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9
1. 8 受控源 21
1. 8. 1 受控源的种类 21
1. 8. 2 含受控源二端电路的等效
化简分析 22
本章小结 24
习题一 25
第 2 章 直流电路分析 28
2. 1 支路电流法 28
2. 2 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 30
2. 2. 1 叠加定理 30
2. 2. 2 替代定理 32
2. 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33
2. 3. 1 戴维南定理 33
2. 3. 2 诺顿定理 37
2. 4 节点分析法 38
2. 4. 1 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 38
2. 4. 2 电路中含理想电压源支路的
处理方法 40
2. 5 网孔分析法 41
2. 5. 1 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 41
2. 5. 2 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支路
的处理方法 43
本章小结 45
习题二 46
第 3 章 正弦交流电路 49
3. 1 正弦量 49
3. 1. 1 正弦量的三要素 49
3. 1. 2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51
3. 1. 3 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52
3.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53
3. 2. 1 复数及运算规律 53
3. 2.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55
3. 3 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 56
3. 3. 1 基本元件电压、 电流关系
的相量形式 56
3. 3. 2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60
3. 4 复阻抗与复导纳 61
Ⅴ
3. 4. 1 R、 L、 C 串联电路与复阻抗 61
3. 4. 2 R、 L、 C 并联电路与复导纳 64
3. 4. 3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66
3. 5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67
3. 5. 1 网孔电流法 67
3. 5. 2 节点电压法 68
3. 6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69
3. 6. 1 瞬时功率 69
3. 6. 2 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 71
3. 6. 3 无功功率 72
3. 6. 4 视在功率 72
?
3. 6. 5 复功率 73
3. 6. 6 功率因数的提高 73
本章小结 75
习题三 76
第 4 章 谐振与互感电路 79
4. 1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79
4. 1. 1 串联谐振 79
4. 1. 2 并联谐振 82
4. 2 耦合电感元件 84
4. 2. 1 耦合电感的概念 84
4. 2. 2 耦合电感线圈的电压、 电流
关系 84
4. 2. 3 耦合电感线圈的等效受控源
电路 86
4. 2. 4 耦合电感线圈电压、 电流关
系的相量形式 87
4. 3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87
4. 3. 1 耦合电感的串联等效 88
4. 3. 2 耦合电感的 T 形等效 89
4. 4 空心变压器 92
4. 5 理想变压器 95
4. 5. 1 理想变压器两个端口电压、
电流关系 95
4. 5. 2 理想变压器变换阻抗的作用 96
本章小结 97
习题四 98
第 5 章 三相电路 101
5. 1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101
5. 2 三相电源的联结 102
5. 2. 1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 102
5. 2. 2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结 103
5. 3 三相负载的联结 104
5. 3. 1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104
5. 3. 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105
5. 4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06
5. 5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09
5. 6 三相电路的功率 111
5. 6. 1 有功功率 111
5. 6. 2 无功功率 112
5. 6. 3 视在功率 112
本章小结 113
习题五 114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16
6. 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分析 116
6. 2 有效值、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20
6. 2. 1 有效值 120
6. 2. 2 平均值 121
6. 2. 3 平均功率 121
6. 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122
本章小结 125
习题六 125
第 7 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28
7. 1 换路定律及电路初始条件的
确定 128
7. 1. 1 换路定律 128
7. 1. 2 初始条件的确定 129
7. 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1
7. 2. 1 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1
7. 2. 2 R
第 1 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1 1 电路及电路模型 1
1. 1. 1 实际电路 1
1. 1. 2 电路模型 1
1. 1. 3 电路的分类 2
1. 2 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2
1. 2. 1 电流 2
1. 2. 2 电压 3
1. 2. 3 电功率 4
1. 3 电阻元件 5
1. 3. 1 线性非时变电阻 5
1. 3. 2 电阻元件吸收的功率 5
1. 4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6
1. 4. 1 电容元件 6
1. 4. 2 电感元件 8
1. 5 电路中的独立电源 10
1. 5. 1 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 10
1. 5. 2 实际电压源模型和实际电流
源模型 12
1. 5. 3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13
1. 6 无源网络的等效化简 15
1. 6. 1 电阻的串并联 15
1. 6. 2 电阻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
等效变换 17
1. 7 基尔霍夫定律 18
1. 7. 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8
1. 7. 2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9
1. 8 受控源 21
1. 8. 1 受控源的种类 21
1. 8. 2 含受控源二端电路的等效
化简分析 22
本章小结 24
习题一 25
第 2 章 直流电路分析 28
2. 1 支路电流法 28
2. 2 叠加定理与替代定理 30
2. 2. 1 叠加定理 30
2. 2. 2 替代定理 32
2. 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33
2. 3. 1 戴维南定理 33
2. 3. 2 诺顿定理 37
2. 4 节点分析法 38
2. 4. 1 节点电压方程的一般形式 38
2. 4. 2 电路中含理想电压源支路的
处理方法 40
2. 5 网孔分析法 41
2. 5. 1 网孔电流方程的一般形式 41
2. 5. 2 电路中含有理想电流源支路
的处理方法 43
本章小结 45
习题二 46
第 3 章 正弦交流电路 49
3. 1 正弦量 49
3. 1. 1 正弦量的三要素 49
3. 1. 2 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差 51
3. 1. 3 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 52
3.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53
3. 2. 1 复数及运算规律 53
3. 2.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55
3. 3 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 56
3. 3. 1 基本元件电压、 电流关系
的相量形式 56
3. 3. 2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60
3. 4 复阻抗与复导纳 61
Ⅴ
3. 4. 1 R、 L、 C 串联电路与复阻抗 61
3. 4. 2 R、 L、 C 并联电路与复导纳 64
3. 4. 3 复阻抗与复导纳的等效变换 66
3. 5 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67
3. 5. 1 网孔电流法 67
3. 5. 2 节点电压法 68
3. 6 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 69
3. 6. 1 瞬时功率 69
3. 6. 2 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 71
3. 6. 3 无功功率 72
3. 6. 4 视在功率 72
?
3. 6. 5 复功率 73
3. 6. 6 功率因数的提高 73
本章小结 75
习题三 76
第 4 章 谐振与互感电路 79
4. 1 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 79
4. 1. 1 串联谐振 79
4. 1. 2 并联谐振 82
4. 2 耦合电感元件 84
4. 2. 1 耦合电感的概念 84
4. 2. 2 耦合电感线圈的电压、 电流
关系 84
4. 2. 3 耦合电感线圈的等效受控源
电路 86
4. 2. 4 耦合电感线圈电压、 电流关
系的相量形式 87
4. 3 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87
4. 3. 1 耦合电感的串联等效 88
4. 3. 2 耦合电感的 T 形等效 89
4. 4 空心变压器 92
4. 5 理想变压器 95
4. 5. 1 理想变压器两个端口电压、
电流关系 95
4. 5. 2 理想变压器变换阻抗的作用 96
本章小结 97
习题四 98
第 5 章 三相电路 101
5. 1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101
5. 2 三相电源的联结 102
5. 2. 1 三相电源的星形联结 102
5. 2. 2 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联结 103
5. 3 三相负载的联结 104
5. 3. 1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 104
5. 3. 2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 105
5. 4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06
5. 5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09
5. 6 三相电路的功率 111
5. 6. 1 有功功率 111
5. 6. 2 无功功率 112
5. 6. 3 视在功率 112
本章小结 113
习题五 114
第 6 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116
6. 1 非正弦周期信号的谐波分析 116
6. 2 有效值、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20
6. 2. 1 有效值 120
6. 2. 2 平均值 121
6. 2. 3 平均功率 121
6. 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 122
本章小结 125
习题六 125
第 7 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128
7. 1 换路定律及电路初始条件的
确定 128
7. 1. 1 换路定律 128
7. 1. 2 初始条件的确定 129
7. 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1
7. 2. 1 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131
7. 2. 2 R
前 言
本书是在高职高专 “十一五” 机电类专业规划教材 «电路基础» 第 2 版的基础上编写及修订而成的ꎮ 考虑到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ꎬ 第 3 版增加了一章内容: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ꎻ 同时对其他章节进行了适当的修改ꎮ 全书共 10 章ꎬ 主要内容有: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ꎻ 直流电路分析ꎻ 正弦交流电路ꎻ 谐振与互感电路ꎻ 三相电路ꎻ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ꎻ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ꎻ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ꎻ 二端口网络ꎻ 低压电器与电动机ꎮ本书充分考虑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ꎬ 按照循序渐进、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编写ꎬ 教材内容以适量、 实用为度ꎬ 不贪求多、 难ꎮ 在编写中力求叙述简练ꎬ 概念清晰ꎬ 通俗易懂ꎬ 便于自学ꎮ 对于电路的分析求解ꎬ 做到步骤清楚ꎬ 结果正确ꎬ 举例结合实际并具有典型性ꎬ 例题、 习题安排合理ꎮ 为方便教学ꎬ 本书附有习题详细解答ꎬ 并重新制作了教学 PPTꎮ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电子信息、 通信、 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电路理论课教材ꎮ本书由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赵辉担任主编ꎬ 并编写了第 1、 2、 4、 5 章ꎻ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王琳担任副主编ꎬ 并编写了第 6、 7 章ꎻ 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王鹏宇编写了第 8 章并参与了 PPT 的重新制作ꎻ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仲文祥编写了第 9、 10章ꎻ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孙凯编写了第 3 章ꎮ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储克森副院长担任主审工作ꎮ本书在编写和修订过程中ꎬ 查阅和参考了相关的文献资料ꎬ 得到许多教益和启发ꎬ 在此向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ꎮ 本书得到了中国机械教育发展中心的支持和帮助ꎬ 在此表示忠心的感谢ꎮ由于编者水平有限ꎬ 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ꎬ 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ꎮ编 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