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6679329
内容简介
成语典故是我国语言文化中所特有的、浓缩的精品,是彰显中华民族灿烂历史和文化的特殊载体,是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的厚重积淀。度量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代度量衡到现代计量的整个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中国甚至人类历史发展的缩影;从古代度量衡到现代计量所孕育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及精神内涵*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度量衡与成语典故结合起来,在成语典故中探寻度量衡光影,在度量衡中体现成语典故精髓,是弘扬度量衡文化、弘扬汉语言文化很好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由郑颖、刘海鹏和陈昂共同编*的《成语典故中的度量衡》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通过成语典故这个特定的语言文化载体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度量衡的博大精深。对度量衡文化建设与弘扬均是很有意义的事。
目 录
章 度量衡要略
节 历代度量衡略
■炎黄五帝
■夏商周
■春秋战田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民国
第二节 度量衡单位
■度制单位
■量制单位
■衡制单位
■时间单位
第三节 度量衡人物
■商鞅
■秦始皇
■刘歆
■祖冲之
■一行
■沈括
■郭守敬
■朱载堉
■邹伯奇
■吴承洛
第四节 度量衡器具
■商鞅方升
■禾石铜权
■千章铜漏
■新莽卡尺
■新莽嘉量
■被中香炉
■戥秤
■记里鼓车
■指南车
第五节 度量衡典籍
■《汉书·律历志》
■《唐律疏议·杂律门》
■《梦溪笔谈》
■《授时历》
■《天工开物》
■《律吕正义》
第二章 成语典故中的“度”
1.百步穿杨
2.步步为营
3.五十步笑百步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布手知尺
6.尺幅千里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8.垂涎三尺
9.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0.近在咫尺
11.累黍定尺
12.六尺之孤
13.玉尺量才
14.寸步不离
15.寸步难行
16.寸木岑楼
17.得寸进尺
18.三寸之舌
19.鼠目寸光
20.入木三分
2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2.毫厘丝忽
23.一丝一毫
24.举足为跬
25.跬步千里
26.跛鳖千里
2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8.一泻千里
29.宫墙重仞
30.为山九仞,功亏一箦
31.退避三舍
32.福生于微
33.火冒三丈
34.墨丈寻常
35.一落千丈
第三章 成语典故中的“量”
36.不失圭撮
37.不为五斗米折腰
38.才高八斗
39.车载斗量
40.斗斛之禄
41.斗筲之器
42.斗升之水
43.海水不可斗量
44.二缶钟惑
45.斟然一概
46.一概而论
47.十斛量珠
48.一斛凉州
49.掬手成升
50.以升量石
51.朝升暮合
52.家无儋石
第四章 成语典故中的“衡”
53.不差累黍
54.曹冲称象
55.称心如意
56.称薪而爨
57.半斤八两
58.斤斤计较
59.拈斤播两
60.雷霆万钧
61.千钧一发
62.擘两分星
63.比权量力
64.权衡轻重
65.锱铢必较
66.铢积寸累
67.铢两悉称
第五章 成语典故中的“时”
68.寸阴若岁
6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0.三更半夜
71.奉为圭臬
72.焚膏继晷
73.日不移晷
74.刻不容缓
75.一刻千金
76.立竿见影
77.漏尽更阑
78.钟鸣漏尽
79.日理万机
80.一刹那间
81.寅吃卯粮
82.千载难逢
83.晨钟暮鼓
84.卜昼卜夜
第六章 成语典故中的其他古代测量
85.一成一旅
86.唱筹量沙
87.腰缠万贯
88.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9.规矩准绳
90.循规蹈矩
91.百里之才
92.半亩方塘
93.炉火纯青
94.结绳记事
95.绳趋尺步
96.绳之以法
97.悬羽与炭
98.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后记
参考书目
节 历代度量衡略
■炎黄五帝
■夏商周
■春秋战田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代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民国
第二节 度量衡单位
■度制单位
■量制单位
■衡制单位
■时间单位
第三节 度量衡人物
■商鞅
■秦始皇
■刘歆
■祖冲之
■一行
■沈括
■郭守敬
■朱载堉
■邹伯奇
■吴承洛
第四节 度量衡器具
■商鞅方升
■禾石铜权
■千章铜漏
■新莽卡尺
■新莽嘉量
■被中香炉
■戥秤
■记里鼓车
■指南车
第五节 度量衡典籍
■《汉书·律历志》
■《唐律疏议·杂律门》
■《梦溪笔谈》
■《授时历》
■《天工开物》
■《律吕正义》
第二章 成语典故中的“度”
1.百步穿杨
2.步步为营
3.五十步笑百步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布手知尺
6.尺幅千里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8.垂涎三尺
9.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10.近在咫尺
11.累黍定尺
12.六尺之孤
13.玉尺量才
14.寸步不离
15.寸步难行
16.寸木岑楼
17.得寸进尺
18.三寸之舌
19.鼠目寸光
20.入木三分
2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2.毫厘丝忽
23.一丝一毫
24.举足为跬
25.跬步千里
26.跛鳖千里
2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8.一泻千里
29.宫墙重仞
30.为山九仞,功亏一箦
31.退避三舍
32.福生于微
33.火冒三丈
34.墨丈寻常
35.一落千丈
第三章 成语典故中的“量”
36.不失圭撮
37.不为五斗米折腰
38.才高八斗
39.车载斗量
40.斗斛之禄
41.斗筲之器
42.斗升之水
43.海水不可斗量
44.二缶钟惑
45.斟然一概
46.一概而论
47.十斛量珠
48.一斛凉州
49.掬手成升
50.以升量石
51.朝升暮合
52.家无儋石
第四章 成语典故中的“衡”
53.不差累黍
54.曹冲称象
55.称心如意
56.称薪而爨
57.半斤八两
58.斤斤计较
59.拈斤播两
60.雷霆万钧
61.千钧一发
62.擘两分星
63.比权量力
64.权衡轻重
65.锱铢必较
66.铢积寸累
67.铢两悉称
第五章 成语典故中的“时”
68.寸阴若岁
69.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70.三更半夜
71.奉为圭臬
72.焚膏继晷
73.日不移晷
74.刻不容缓
75.一刻千金
76.立竿见影
77.漏尽更阑
78.钟鸣漏尽
79.日理万机
80.一刹那间
81.寅吃卯粮
82.千载难逢
83.晨钟暮鼓
84.卜昼卜夜
第六章 成语典故中的其他古代测量
85.一成一旅
86.唱筹量沙
87.腰缠万贯
88.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89.规矩准绳
90.循规蹈矩
91.百里之才
92.半亩方塘
93.炉火纯青
94.结绳记事
95.绳趋尺步
96.绳之以法
97.悬羽与炭
98.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后记
参考书目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