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302576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
第一讲性与天道:孔子的哲学/
一关于《论语》/
二“不可得而闻”/
三“性相近也”/
四说和乐/
五通向幸福的道路/
六立与达/
七论仁/
八天何言哉/
第二讲以无为用:《老子》的哲学/
一从《老子》第一章说起/
二有生于无/
三无之以为用/
四企者不立/
五无为/
第三讲尽心知性:孟子的哲学/
一心之官则思/
二尽心知性/
三性善/
四知言/
五养气/
六仁政/
第四讲真知之路:庄子的哲学/
一庄子哲学的关键词:知/
二知的不同层次/
三是非/
四以明与因是/
五知与我/
六不知/
七齐物/
八“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九真知与无待/
第五讲有无之辨:王弼的哲学/
一解释学原则/
二言意之辨/
三本体论突破/
四王弼的政治哲学/
第六讲自然之理:嵇康的哲学/
一自然之理/
二释私/
三养生/
四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五声无哀乐/
第七讲性分自然:郭象的哲学/
一关于郭象《庄子注》/
二郭象的本体论/
三郭象的政治思想/
第八讲太极诚体:周敦颐的哲学/
一形而上学/
二治教与修身/
第九讲易兼体用:邵雍的哲学/
一观物/
二体用/
三体以四立/
四用因三尽/
第十讲自立吾理:程颢的哲学/
一对佛教的批判/
二道学话语的建构/
三天理/
四生之谓性/
五以觉言仁/
六定性/
第十一讲一物两体:张载的哲学/
一虚与气/
二形与象/
三参两/
四神化/
五感/
六人性论/
七性与心/
第十二讲形上定体:程颐的哲学/
一形上形下/
二体用一源/
三生生之理/
四道无无对/
五公与仁/
六人性论/
七主敬/
八格物致知/
第十三讲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
一体用/
二太极/
三理与气/
四心性论/
五涵养/
六致知/
第十四讲自作主宰:陆九渊的哲学/
一本心/
二心即理/
三收拾身心,自作主宰/
四格物与静坐/
五义利之辨/
第十五讲心外无理:王阳明的哲学/
一心外无理/
二心外无物/
三格物/
四知行合一/
五致良知/
哲学家总有其无法超越的时代性。通过揭示哲学家的时代关切与其思想的关联,从而赋予哲学思想以历史的具体性,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如果因此忽视了哲学思考的普遍意义和价值,历史的具体性就成了完全意义上的过去的遗存。历史的遗物最多只是当代的镜鉴——一种有益的提醒,而不能成为塑造今天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力量。哲学史的工作如何才能更具当代性,如何让伟大的先哲们成为我们的同时代人,对我而言,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这本小书只是对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哲学体系的阐释,而不是通史意义上的哲学史写作。在代表性的选择上,明显有个人趣味的痕迹。揭示每一位哲学家的根本问题,呈显其思想展开的脉络和结构,明确其概念内涵以及具体的问题指涉,是本书各章的着力所在。问题的根源性、解决问题的路径的典型性以及具体展开中思理的普遍性,使得这些已经“过去了”的思想能保有恒久的生机。思想的具体性同时就意味着普遍性。从时代的历史细节中曲折地生长出来的普遍之思,总能克服“客观”历史的外在性,获得更为鲜活的当代品格。而只有通过经典文本的深细解读,才有可能在思的道路上与曾经的伟大心灵相遇。
本书是我多年来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阶段性总结。以历年的讲稿、课堂录音的整理稿为基础,统一了行文风格和论述结构,并对关键问题做了更为深入和明确的阐发。将每一概念、命题的内涵清晰地表述出来,克服不同程度的语焉不详或含糊其辞,既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也是写作中始终贯彻的自觉。
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佟欣然同学对近几年课堂录音的整理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此特致感谢。同时也要感谢“凯风公益基金会”对我的工作的支持。对我而言,“凯风学者”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2000年春季学期,我为北大哲学系98级学生讲授“中国哲学史”。那时候文人气重,常失眠,黑夜中会有些诗样的文字在眼前纷乱。结课的当晚,照例睡不着,次陆象山《鹅湖诗》韵,撰七言近体一首:
道崇自然德崇钦,
竹林伊洛两关心;
每寻嵇阮狷狂迹,
更慕程朱德业岑;
无意埃尘纷起落,
有心名相任浮沉;
惟期暗夜承薪火,
不因微薄忘古今。
诗本身无足观。但多年过去,当时的志趣竟还在那里。二十年的岁月,并没有改变什么。于是,我心底里多了份坚实的喜悦。
2018年9月13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