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8676586
★
开车也考验情商,别再让交通耗时又伤神。
我们每天在路上耗费数小时,我们总在抱怨车太多,马路太窄,行人太鲁莽,电动车太不守规矩。《开车心理学》告诉我们,了解堵车成因,了解变道、并线、超速、停车等行为背后的心理驱动力,了解交通中的人,我们的交通效率才会更高。
★
有趣、有料、有道理。
不讲汽车原理,不讲开车技巧,以方向盘后面的司机为主线,以道路上的各色行人为分析对象,还能看到异国他乡和历史进程中的交通变迁,让你的交通逻辑更加清晰,路上的漫漫时光不再无聊。
★
视角新奇、脑洞大开。
为了研究开车这件事情,汤姆•范德比尔特跨越欧美,访问亚洲,充分发挥了新闻记者追根溯源的本性。开车本是件平常到无聊的事情,却被他写出了人性。汤姆•范德比尔特擅长以新锐的眼光看待周边事物,长期为《纽约时报》《连线》等媒体撰写设计、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文章,并著有畅销书《生还的城市》。
我们总想往车流快的车道上并线
我们痛恨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人超车
等红绿灯时我们不喜欢被别人盯着
熟悉的驾驶环境让我们难以专注
开车时候的我们完全变了样:易怒、暴躁、斤斤计较。封闭的车内空间和网络聊天室一样,“匿名性”让司机变得自私自大、唯我独尊:每个人都想走在队伍前列;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驾驶技术比别人好;对于熟悉的日常路线,我们默认没有突发事件,照常加速通过。
事实上,我们过度关注自我感受,从未意识到我们也在超车,也在抢占人行道。我们的大脑本能地将事故责任归咎于他人,开车时眼睛传递给大脑的信息是有缺陷的,不断变道反而导致堵车,我们为停车耗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每一次避免的小事故都为*终可能遭遇的大事故埋下了伏笔。
《开车心理学》,一本分析交通心理、交通行为的书,从人们日常的交通习惯着笔,探索人类为何难以形成蚂蚁式的合作交通,探索堵车、道路设施、事故、男女司机、不同国家的交通。作者新奇的视角和脑洞大开的描述让你在了解交通的同时,也看到了其折射出来的鲜活人性。
序 聆听交通话语∣被忽视的交通和它难以捉摸的一面
第一章
为什么总是旁边车道的车快?
任性的暴脾气司机
眼神交流和身份特征
排队还是插队?
变道并线的秘密
第二章
为什么每个人都自以为开车技术比别人好?
机器人能取代司机吗?
自负司机的真实能力
第三章
眼睛和大脑的背叛
开车时的注意力分配
眼见不一定为实
第四章
蚂蚁比人类更懂交通
动物的合作交通
被操控的洛杉矶司机
聪明的司机懂得“慢即是快”
第五章
女司机更易引发拥堵吗?
通勤路上的男女司机
停车效率之殇
第六章
再多的路也不够车走
自私的通勤者
迪士尼解决拥堵有妙招
第七章
危险意识让司机更安全
道路传递的安全/危险信息
交通标志不一定都有用
是宽容还是纵容?
第八章
从交通知世界
德里的交通旋涡
纽约的交通文化
从交通看腐败
第九章
道路风险认知
下意识的害怕
为什么道路风险如此复杂?
道路中隐藏的危机
后记
驾驶课程
聆听交通话语│被忽视的交通和它难以捉摸的一面
你开着车在拥堵的公路上缓慢移动,眼看着身边的车一辆辆都向前开了,你变得越来越沮丧。这时候你一定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为什么旁边车道的车似乎总是比自己这条车道上的车快?
你手指敲着方向盘,不断给收音机换台。你盯住一辆同样缓慢的汽车,把它作为你的参照物。你试图弄清楚后车窗除霜器旁边那个奇怪的按钮是做什么用的。
我曾以为这不过是高速路上自然随机性的一部分。有时命运就是会把我引入快车道,而有时候它又撒手不管,把我扔进慢车道。
直到最近,一次经历让我重新思考过去我对于道路的消极看法,也挑战了一直以来指导我驾驶方式的一系列假设。
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开始插队。
在公路上开车时,你有可能会发现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你所在的左车道将在前方1 英里a处关闭,你必须并入右车道。
你发现右车道有足够的空隙,便迅速并了过去,你松了口气,庆幸自己不会被困在封闭的车道上。接着,你所在的车道越来越拥堵,你越开越慢,最后停了下来,懊恼地发现之前那条车道上的汽车不断飞驰而过,驶出你的视野。你心里暗暗恼火,盘算着怎样才能回到速度快得多的左车道上——但没有足够的空隙供你并线,你只能沮丧地接受现状。
不久前的一天,我开车行驶在新泽西州的一条公路上,这次经历令我幡然醒悟。当时我正谨慎地行驶在新泽西北区风景优美的储油仓库和化工厂之间,当临近普拉斯基高架桥时,我突然看见了一块告示牌,上面写道:本车道将在前方1 英里处封闭,请并入右车道。
直觉告诉我应该并入本已拥堵无比的右车道,但我一时冲动,没有听从直觉。“照着告示牌说的做”,有个声音这样对我说,而实际上我却听从了另一个更加坚决的声音:“别上当,你还有更好的选择。”我故意继续沿左车道向前行驶,对其他司机充满敌意的目光视而不见,我用眼角的余光看见妻子有点儿不安。超了几十辆车后,我开到了左车道的尽头,趾高气扬地右转并入右车道,前方是畅通无阻的柏油路。我的心跳得飞快,妻子则双手捂着脸。
之后的几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罪恶感,同时感到困惑不解。我那样做错了吗?
还是说我之前一直都做错了?
为了寻找答案, 我在Ask
MetaFilter 网站上匿名提了一个问题。Ask MetaFilter 是一个问答网站,人们可以随意提问,依靠一群高学历且极有主见的匿名用户的集体智慧来找到答案。我想知道,为什么某条车道比另一条车道快?为什么直到最后一刻才插队并线的人会享受到更快的车速?还有我那崭新的生活方式——直到最后才插队并线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儿离经叛道?
在极短的时间内,洪流一般的回复向我涌来,这让我大吃一惊。人们讨论各自经历时的热情与坚定的立场令我深受触动。似乎有很多人认为我做错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我做得对。我无意中涉足了这个领域,看来人们针对这一问题的态度无法调和,难以达成共识。
我们且依照保险杠贴纸的文字称其中一个阵营为“
随手行善”派——认为早早并线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做的正确的事,晚并线插队的人都是些狂妄自大的粗人。“很不幸,总有些烂人,”一个“随手行善”的人评论道,“他们想尽办法超过你,就为了在你前方几辆车的地方享受塞车的乐趣……那些自认为有急事,或者自认为自己的事情更重要的人会继续向前开,没骨气的人还会让他们插队,这进一步减慢了你的速度。这太糟糕了,但没办法,恐怕全世界都这样。”
另一个人数较少的阵营——此处我们借用新罕布什尔州车牌上的文字,称之为“不自由,毋宁死”派——反驳说,晚并线插队的人是在理性地将道路的通行能力最大化,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在他们看来,另一阵营试图保持礼貌和公平的做法实际上不利于所有人。
情况变得更复杂了。一些人认为晚并线会引发更多的交通事故;一些人说这种制度在德国效果更佳,并暗示说我的困境也许体现了全体美国人性格上的某种弱点;也有一些人担心自己在最后关头“并不进去”;还一些人则说他们会效仿卡车司机的行为,故意妨碍试图并线的车辆。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行驶在同样的道路上,学的是同一套交规,不是吗?令我感到迷惑的不仅是回复者众说纷纭的观点,还有每个人为自己的公路行为赋予的道德正义性,以及他们对于反对意见的尖酸刻薄的态度。大多数时候,人们并不援引交规或实际证据来做出评判,而是诉诸自己认为正确的观念。
我甚至发现有些人的转变经历和我正好相反。“就在不久前,我还支持晚并线。”一家软件公司的主管在一份商业杂志上这样写道。他为什么会改头换面,成为一名早并线的人呢?“因为我后来意识到,并线越早,车流越快。”他以此来说明美国企业成功的团队建设问题。他写道,在企业中,“晚并线者”一贯将自己的观点和动机置于企业之上,而“早并线者”有助于推动企业达到“最大的集体速度”。
然而并线越早,车流真的越快吗?还是说,这种想法仅仅是看上去更高尚而已?
你也许会想,这种让人们早早并线、不去影响他人的做法,与其说是交通问题,不如说是社会问题。道路不仅仅是一个由规则和标识组成的系统,还有千百万我们这样的人穿行其中,而社会对于交通行为只靠松散的参考标准来规范。我们被扔进庞大的培养皿中,一些神秘的、我们尚不确知的因素在其中起着作用。除了道路,还有哪个地方能让这么多拥有不同背景的人——不同的年龄、种族、阶层、信仰、性别、政治倾向、生活方式、选择方式、心理素质——如此随机地汇聚在一起?
有关它的运作方式,我们到底了解多少?我们在道路上的行为方式原因何在?这些行为又透露出我们自身的哪些信息?是否某些人天生就倾向于某种驾驶习惯?女性和男性的行为方式一样吗?如果的确如传统观点所说,司机在最近几十年变得越来越不文明了,那么原因又何在呢?道路究竟是社会的缩影,还是有其自身的一套规则?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一名羞怯的拉丁语教师。他告诉我,他曾经开着一辆低调的丰田花冠,坚决遏止了一个企图挡路的货车司机。某种神秘的力量把这名文雅的郊区教师变成了高速公路上的特拉维斯•比克尔(你胆敢追我的尾?)。这是交通的力量使然,还是他内心本就潜伏着一头巨兽?
越是深入思考——或者说,你被堵在路上无所事事时考虑这个问题的时间越长——这类令人费解的问题就越容易被发现。一个人为什么会身陷毫无头绪的交通堵塞之中?一起10 分钟的“事故”为何会引发100 分钟的堵车?有旁人在场的时候把车开出车位真的会需要更多时间吗,还是说只是看起来如此?公路上的共乘车辆专用道究竟是缓解了交通堵塞还是加剧了堵车程度?大卡车有多危险?车型、行车地点和乘车人如何影响我们的驾驶方式?为什么纽约人喜欢横穿马路,而哥本哈根人则很少这么做?新德里的交通的确如看上去那样混乱,还是看似疯狂,实则秩序井然?
你也许和我一样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我们停下来仔细倾听,交通会向我们诉说些什么?
你听到的第一个词是“交通”(Traffic)。这个词让你想到了什么?十有八九是一条拥堵的公路上挤满了挡路的车辆,令人十分不快。有意思的是,自诞生以来,“交通”一词在大部分时间里的含义都是积极的。它起初的意思(现在也有此意)是贸易及商品的流动。这一含义慢慢扩展,将从事贸易的人以及人们之间的交易也包含了进去——莎士比亚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写的序言就描述了“舞台上的人来人往”(traffic of the stage)。后来这个词被用于指称“流动”本身,譬如,道路上的车辆“流动”。到了某一时刻,这个词既可指人,也可指事物。货物和人的运动在单一组织中交织在一起,毕竟,如果某人要去向某地,目的多半是寻求贸易。这在今天仍然适用,因为交通事故多数发生在我们上班的路上,然而我们似乎并不常从运动和流动的角度将交通看作一条充满机会的长河,相反,我们认为交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令人头疼。
现在,我们和过去一样,视交通为抽象的概念,认为它是一系列事物的集聚,而不仅仅是单独个体的集合。我们会说“beating the traffic”(避开拥堵的高峰)或“getting stuck in traffic”(堵车了),但我们——起码在文明的场合——绝不会说我们要“beating people”(避开人群)或“getting stuck in people”(被困在人群中)。新闻会把“交通”和“天气”联系在一起报道,仿佛它们都是我们不可掌控的消极因素。虽然我们每次都抱怨路况,但往往自己就是造成拥堵的一分子。(公平地说,我认为我们也是造成恶劣天气的一分子,这得“感谢”开车时汽车排放的尾气。)我们会说“交通太拥挤”,却并不完全明白“交通太拥挤”是什么意思。它指的是人太多还是路太少?抑或是人们过于富裕,于是买车的人太多?
我们经常听说“交通问题”。可到底什么是交通问题?对于道路工程师而言,“交通问题”可能是指某条街道道路承载能力未被充分利用。对于住在那条街上的为人父母者而言,“交通问题”可能是指车太多或者车速过快。对于街上的商贩而言,“交通问题”可能指的是路上的客流量不足。针对交通问题,17 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Blaise Pascal)提出了唯一一个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法:待在家里。“我发现,人类一切的不幸福都源自一个事实,”他写道,“那就是他们无法在自己的房间里安静地待着。”历史上首个城市公交车服务就是由帕斯卡发明的。巧合的是,仅仅5 个月后,他就与世长辞。是巴黎的交通毁灭了他吗?
“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道路上那些反直觉的事实,也让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会这样。”——《商业周刊》
“本书抽丝剥茧地分析了人类复杂的交通行为,其详实程度令人惊异。”——《纽约客》
“交通是一个发达的社会*应该统筹规划的项目……范德比尔特先生精于此道,他在每一页都列举了系列客观的事实。”——《金融时报》
“一本融合了交通行为和交通心理的伟大著作。那些关于交通拥堵的文字,读来妙趣横生,任何一位每天都要在路上耗去19分钟的人,都应该花点时间读读这本书。”——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作者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