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293870
编辑推荐
在通信领域看马化腾,他是这个时代的霸主; 在这个时代看马化腾,他是一个真实的传奇!
内容简介
马化腾是一个工程师,但是他比任何一个工程师都更能把握市场。马化腾是一个企业家,但是他又比任何一个企业家更懂得高深的技术。正是凭借着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和独特的商业智慧,马化腾才抓住了时代机遇。不仅实现了与数亿人的心灵相通,也成功缔造了一个世界性的腾讯帝国。腾讯帝国的形成,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某种意义上也是这个时代的必然。马化腾牢记着比尔? 盖茨的一句警语——微软离倒闭只有短短18个月的时间。显然,真正的强者才会深谙成功的哲学。而与之相伴的,必然是一部传奇的创业历史。
目 录
目 录
引 子………………………………………………. 1
第1 章 火热的帝国神话………………………………. 5
1.秒收入过千元…………………………6
2.火爆的移动游戏……………………….9
3.总书记的QQ 号………………………14
4.总书记的微信缘………………………18
5.桌面之王……………………………21
第2 章 小马哥的成长路……………………………………..25
1.顺风顺水的童年………………………26
2.就读深圳大学………………………..28
3.次赚钱………………………….29
4.在润讯的日子………………………..31
5.兼出来的Ponysoft 站长……………….34
6.初识ICQ……………………………38
7.互联网世界的诱惑…………………….41
第3 章 冷眼中诞生的企鹅………………..45
1.腾讯公司成立………………………..46
2.腾讯的五大创始人…………………….50
3.腾讯靠什么生存………………………55
4.OICQ 成长记 ………………………..58
5.烧钱的OICQ…………………………61
6.QQ 名字的由来………………………63
7.“十二护卫”助力腾讯发展………………68
第4 章 一波三折Q 之路………………….71
1.用户激增的苦恼………………………72
2.卖不掉的企鹅………………………..74
3.艰难的融资路………………………..76
4.天上掉下两个“林妹妹”………………..78
5.“外人”开始空降腾讯………………….82
6.腾讯“鸟枪换炮”……………………..83
7.腾讯的第二次融资…………………….86
8.注册收费制遭人谩骂…………………..92
第5 章 多元化屡掀狂澜…………………..99
1.多元化发展战略……………………..100
2.进军门户网站……………………….104
3.SOSO 其实不马虎…………………..108
4.挺进C2C 市场………………………111
5.腾讯的品牌营销策略………………….116
6.Q 式产品的盈利模式………………….122
7.分享游戏的果实……………………..127
第6 章 恶战中后来居上………………….133
1.负面舆论来袭……………………….134
2.赢得微软之战……………………….140
3.二马之争…………………………..143
4.与庞升东的智慧较量………………….148
5.陈一舟的突然来袭……………………154
6.与快播的恩怨情仇……………………158
7.赢得3Q 大战………………………..160
第7 章 不骄知礼摆脱困境……………….169
1.Q 币引发的事端……………………..170
2.“盗号”让马化腾头疼…………………177
3.QQ 被称为“网络诈骗”的温床…………179
4.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184
5.腾讯自治大企业病……………………187
6.勇担社会责任……………………….193
7.腾讯的慈善之路……………………..196
第8 章 帝国神话之秘笈………………….201
1.五人智囊团组成的腾讯决策组…………..202
2.移动梦网让腾讯盈利………………….204
3.创新模仿出多款产品………………….208
4.腾讯的几大利器……………………..210
5.庞大用户背后的巨额利润………………211
6.品牌带来的高收入……………………213
7.成功后的深刻反思……………………215
第9 章 领跑者的共赢模式……………….221
1.腾讯4.5 亿元“迎娶”华谊兄弟…………222
2.腾讯跨界做“旅游”…………………..224
3.腾讯借道金山软件……………………226
4.腾讯加入“王老吉加多宝之争”………….227
5.腾讯入股……………………….230
6.腾讯与58 同城之“闪婚”………………236
7.腾讯与新东方联姻……………………238
第10 章 帝国的Q 式文化………………241
1.腾讯的企业文化……………………..242
2.腾讯的人才文化……………………..245
3.全力打造Q 文化…………………….251
4.腾讯的大数据背后……………………257
5.微信的架构秘密……………………..261
6.开放为合作者带来收益………………..263
7.腾讯开放云平台……………………..268
第11 章 马化腾式创新哲学……………..271
1.帝企鹅之创新模仿……………………272
2.解读小企鹅的商业发展模式…………….277
3.腾讯的创新事例……………………..283
4.腾讯的创新三部曲……………………286
5.年轻化的人才创新管理………………..291
6.疯狂投资多产业……………………..296
7.在求变中超越……………………….298
第12 章 帝国走向何方…………………303
1.腾讯的品牌优势……………………..304
2.即时通信市场的波澜………………….307
3.腾讯的“泛娱乐”战略………………..309
4.腾讯搜索之新格局……………………311
5.马化腾的移动分发梦………………….314
6.后微博时代的腾讯策略………………..317
7.大数据服务或将是方向………………..319
8.互联网 时代……………………….321
后 记………………………………………………. 325
附 录………………………………………………. 327
参考文献……………………………..327
参考报纸和期刊………………………..328
参考网站……………………………..328
引 子………………………………………………. 1
第1 章 火热的帝国神话………………………………. 5
1.秒收入过千元…………………………6
2.火爆的移动游戏……………………….9
3.总书记的QQ 号………………………14
4.总书记的微信缘………………………18
5.桌面之王……………………………21
第2 章 小马哥的成长路……………………………………..25
1.顺风顺水的童年………………………26
2.就读深圳大学………………………..28
3.次赚钱………………………….29
4.在润讯的日子………………………..31
5.兼出来的Ponysoft 站长……………….34
6.初识ICQ……………………………38
7.互联网世界的诱惑…………………….41
第3 章 冷眼中诞生的企鹅………………..45
1.腾讯公司成立………………………..46
2.腾讯的五大创始人…………………….50
3.腾讯靠什么生存………………………55
4.OICQ 成长记 ………………………..58
5.烧钱的OICQ…………………………61
6.QQ 名字的由来………………………63
7.“十二护卫”助力腾讯发展………………68
第4 章 一波三折Q 之路………………….71
1.用户激增的苦恼………………………72
2.卖不掉的企鹅………………………..74
3.艰难的融资路………………………..76
4.天上掉下两个“林妹妹”………………..78
5.“外人”开始空降腾讯………………….82
6.腾讯“鸟枪换炮”……………………..83
7.腾讯的第二次融资…………………….86
8.注册收费制遭人谩骂…………………..92
第5 章 多元化屡掀狂澜…………………..99
1.多元化发展战略……………………..100
2.进军门户网站……………………….104
3.SOSO 其实不马虎…………………..108
4.挺进C2C 市场………………………111
5.腾讯的品牌营销策略………………….116
6.Q 式产品的盈利模式………………….122
7.分享游戏的果实……………………..127
第6 章 恶战中后来居上………………….133
1.负面舆论来袭……………………….134
2.赢得微软之战……………………….140
3.二马之争…………………………..143
4.与庞升东的智慧较量………………….148
5.陈一舟的突然来袭……………………154
6.与快播的恩怨情仇……………………158
7.赢得3Q 大战………………………..160
第7 章 不骄知礼摆脱困境……………….169
1.Q 币引发的事端……………………..170
2.“盗号”让马化腾头疼…………………177
3.QQ 被称为“网络诈骗”的温床…………179
4.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184
5.腾讯自治大企业病……………………187
6.勇担社会责任……………………….193
7.腾讯的慈善之路……………………..196
第8 章 帝国神话之秘笈………………….201
1.五人智囊团组成的腾讯决策组…………..202
2.移动梦网让腾讯盈利………………….204
3.创新模仿出多款产品………………….208
4.腾讯的几大利器……………………..210
5.庞大用户背后的巨额利润………………211
6.品牌带来的高收入……………………213
7.成功后的深刻反思……………………215
第9 章 领跑者的共赢模式……………….221
1.腾讯4.5 亿元“迎娶”华谊兄弟…………222
2.腾讯跨界做“旅游”…………………..224
3.腾讯借道金山软件……………………226
4.腾讯加入“王老吉加多宝之争”………….227
5.腾讯入股……………………….230
6.腾讯与58 同城之“闪婚”………………236
7.腾讯与新东方联姻……………………238
第10 章 帝国的Q 式文化………………241
1.腾讯的企业文化……………………..242
2.腾讯的人才文化……………………..245
3.全力打造Q 文化…………………….251
4.腾讯的大数据背后……………………257
5.微信的架构秘密……………………..261
6.开放为合作者带来收益………………..263
7.腾讯开放云平台……………………..268
第11 章 马化腾式创新哲学……………..271
1.帝企鹅之创新模仿……………………272
2.解读小企鹅的商业发展模式…………….277
3.腾讯的创新事例……………………..283
4.腾讯的创新三部曲……………………286
5.年轻化的人才创新管理………………..291
6.疯狂投资多产业……………………..296
7.在求变中超越……………………….298
第12 章 帝国走向何方…………………303
1.腾讯的品牌优势……………………..304
2.即时通信市场的波澜………………….307
3.腾讯的“泛娱乐”战略………………..309
4.腾讯搜索之新格局……………………311
5.马化腾的移动分发梦………………….314
6.后微博时代的腾讯策略………………..317
7.大数据服务或将是方向………………..319
8.互联网 时代……………………….321
后 记………………………………………………. 325
附 录………………………………………………. 327
参考文献……………………………..327
参考报纸和期刊………………………..328
参考网站……………………………..328
前 言
引 子
古今中外,时代造就着英雄。
18 年前的1998 年,Internet 在中国还是新兴事物,全国互联网用户数也仅有100 万。即便如此,网民们还时常因为网速太慢和收费太贵发着牢骚。
这一年的11 月,一个年轻人拉着朋友,靠着凑起来的几十万元投身Internet,并创办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次年2 月,这位年轻人带领的小团队就开发出了“中国风味”的ICQ——网络即时通信工具QQ。
ICQ 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多种功能于一身。当用户将其安装在个人电脑上时,它就会嵌入Windows 系统,成为桌面上的图标。用户每次打开计算机,它就是一个固定设备,互联网用户可借此知道朋友是否在上网,并可进行直接交流。
不过,当QQ 诞生时,与其类似的即时通信产品已经有了好几款。而在腾讯公司,QQ 也仅属于副产品,并时常陷入靠借钱供养、随时可能被变卖的尴尬境地。
至今,笔者依旧清晰记得,QQ 诞生之际,央视某个节目里有着这样的一幕:一位年轻人站在讲台上,热情奔放地演讲着QQ。台下除了众多的观众外,还坐着柳传志等数位商界大佬。设计这一节目的目的,便是这位年轻人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说服大佬和观众们接受QQ。
那个时候,为了给客户留下有实力的印象,这位年轻人从不在名片上印“总经理”的字样,只带着“工程师”的头衔。而能让腾讯公司生存下来,也是年轻人当时的期望。
当年的那位年轻人,正是今天名贯全球的新经济领袖人物——马化腾。
15 年后的2013 年9 月,《胡润IT 富豪榜》在上海发布,42 岁的马化腾以560 亿元财富超过了李彦宏,成为中国IT 新首富。
半年后的2014 年2 月,一个重磅消息再次吸引了国内外舆论。
刚过不惑之年的马化腾,以840 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荣登《胡润财富排行榜》大中华地区第八名。
2014 年10 月,仅仅半年后,福布斯又发布了“2014 年中国富豪榜”,马化腾紧随马云、李彦宏之后,以144 亿美元的身价跻身于中国富豪榜第三位。
2014 年初,腾讯市值首次越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时候,国内外舆论一致惊呼,腾讯公司造就了5 个亿万富翁和7 个千万富翁,已超过英特尔、思科等国际老牌科技巨头。《华尔街日报》在当时即表示,如果腾讯保持这种上升势头,那么其市值可能很快超越美国运营商AT&T。该报甚至高调提醒,腾讯的规模和市值,加上其不断上升的海外扩张雄心,在提醒那些忽视该公司的企业,这么做将给自己带来麻烦。
2015 年4 月,腾讯股票收盘价超过170 港元,市值达到15 984亿港元。在BAT 格局中,腾讯的市值直逼阿里巴巴,素有“帝企鹅”之称的腾讯在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有人就此评论说,马化腾是一个工程师,但是他比任何一个工程师都更能把握市场;马化腾是一个企业家,但是他又比任何一个企业家更懂得高深的技术。正是凭借着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和独特的商业智慧,马化腾才抓住了时代机遇。不仅实现了与数亿人的心灵相通,也成功缔造了一个世界性的腾讯帝国。
然而,但凡成功的人,往往都需要一些好运气,马化腾似乎也不例外。
从借钱推销QQ 的寒酸场景开始,到曾经月末为了员工工资屡屡犯愁的苦涩经历,再到乞求大佬赐予机会……在腾讯多次徘徊于失败边缘之际,幸运之神好像在刻意眷顾着马化腾,推动着腾讯得以屡屡逃过厄运。当色情、赌博、抄袭等道德问题不断困扰着腾讯成长时,他也常常能弯道超车反败为胜,力挽狂澜,直至成为当今全球瞩目的IT 巨鳄。
如同阿里巴巴一样,腾讯帝国的形成,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用“机会窗口”的理论来说,马化腾之所以能够与马云、李彦宏一起跻身2014 年中国富豪前三甲,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即使到了今天,为了让自己和团队时刻警醒,马化腾依然牢记着比尔?盖茨的一句警语——微软离倒闭只有短短18 个月的时间。
显然,真正的强者才会深谙成功的哲学。而与之相伴的,必然是一部传奇的创业历史。
古今中外,时代造就着英雄。
18 年前的1998 年,Internet 在中国还是新兴事物,全国互联网用户数也仅有100 万。即便如此,网民们还时常因为网速太慢和收费太贵发着牢骚。
这一年的11 月,一个年轻人拉着朋友,靠着凑起来的几十万元投身Internet,并创办了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次年2 月,这位年轻人带领的小团队就开发出了“中国风味”的ICQ——网络即时通信工具QQ。
ICQ 集寻呼、聊天、电子邮件和文件传输多种功能于一身。当用户将其安装在个人电脑上时,它就会嵌入Windows 系统,成为桌面上的图标。用户每次打开计算机,它就是一个固定设备,互联网用户可借此知道朋友是否在上网,并可进行直接交流。
不过,当QQ 诞生时,与其类似的即时通信产品已经有了好几款。而在腾讯公司,QQ 也仅属于副产品,并时常陷入靠借钱供养、随时可能被变卖的尴尬境地。
至今,笔者依旧清晰记得,QQ 诞生之际,央视某个节目里有着这样的一幕:一位年轻人站在讲台上,热情奔放地演讲着QQ。台下除了众多的观众外,还坐着柳传志等数位商界大佬。设计这一节目的目的,便是这位年轻人需要用自己的方式说服大佬和观众们接受QQ。
那个时候,为了给客户留下有实力的印象,这位年轻人从不在名片上印“总经理”的字样,只带着“工程师”的头衔。而能让腾讯公司生存下来,也是年轻人当时的期望。
当年的那位年轻人,正是今天名贯全球的新经济领袖人物——马化腾。
15 年后的2013 年9 月,《胡润IT 富豪榜》在上海发布,42 岁的马化腾以560 亿元财富超过了李彦宏,成为中国IT 新首富。
半年后的2014 年2 月,一个重磅消息再次吸引了国内外舆论。
刚过不惑之年的马化腾,以840 亿元人民币的身价荣登《胡润财富排行榜》大中华地区第八名。
2014 年10 月,仅仅半年后,福布斯又发布了“2014 年中国富豪榜”,马化腾紧随马云、李彦宏之后,以144 亿美元的身价跻身于中国富豪榜第三位。
2014 年初,腾讯市值首次越过一万亿元人民币的时候,国内外舆论一致惊呼,腾讯公司造就了5 个亿万富翁和7 个千万富翁,已超过英特尔、思科等国际老牌科技巨头。《华尔街日报》在当时即表示,如果腾讯保持这种上升势头,那么其市值可能很快超越美国运营商AT&T。该报甚至高调提醒,腾讯的规模和市值,加上其不断上升的海外扩张雄心,在提醒那些忽视该公司的企业,这么做将给自己带来麻烦。
2015 年4 月,腾讯股票收盘价超过170 港元,市值达到15 984亿港元。在BAT 格局中,腾讯的市值直逼阿里巴巴,素有“帝企鹅”之称的腾讯在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有人就此评论说,马化腾是一个工程师,但是他比任何一个工程师都更能把握市场;马化腾是一个企业家,但是他又比任何一个企业家更懂得高深的技术。正是凭借着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和独特的商业智慧,马化腾才抓住了时代机遇。不仅实现了与数亿人的心灵相通,也成功缔造了一个世界性的腾讯帝国。
然而,但凡成功的人,往往都需要一些好运气,马化腾似乎也不例外。
从借钱推销QQ 的寒酸场景开始,到曾经月末为了员工工资屡屡犯愁的苦涩经历,再到乞求大佬赐予机会……在腾讯多次徘徊于失败边缘之际,幸运之神好像在刻意眷顾着马化腾,推动着腾讯得以屡屡逃过厄运。当色情、赌博、抄袭等道德问题不断困扰着腾讯成长时,他也常常能弯道超车反败为胜,力挽狂澜,直至成为当今全球瞩目的IT 巨鳄。
如同阿里巴巴一样,腾讯帝国的形成,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用“机会窗口”的理论来说,马化腾之所以能够与马云、李彦宏一起跻身2014 年中国富豪前三甲,某种意义上就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即使到了今天,为了让自己和团队时刻警醒,马化腾依然牢记着比尔?盖茨的一句警语——微软离倒闭只有短短18 个月的时间。
显然,真正的强者才会深谙成功的哲学。而与之相伴的,必然是一部传奇的创业历史。
媒体评论
要了解腾讯,必先了解马化腾。
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对Pony(马化腾)一味抨击的各路人马们,应该坐下来好好了解一下Pony这个人。
从当年Pony尚未创业,就已经付出工作收入的不菲部分无偿给国内的首批电脑爱好者提供网络服务好几年时间,从中可以看到Pony对社会有不一般的大爱。
到他为了一个目标毅然放弃高薪厚职而组队创业,接下来如噩梦一样的创业经历,他都在一个人默默全力承受。这个艰苦的历程,就是腾讯的血泪史。
腾讯今天的成功,我认为和Pony的个人性格特质有直接关系:执著细节、内敛、宽怀、自信,对事物和人物有着远超常人的洞察力。这些特质也同时表现在腾讯的产品上——用户体验。
他的成功无法复制,创业过程承受的屈辱也许无人可以理解。但是他的品格,他对朋友的关心和善意,值得所有人去学与习,因为这才是他成功的真正原因!
——李宗桦 QQ:10101
编者按:各位看官想知道李宗桦是谁,百度一下,书里也有他和PONY的轶事。
在线试读
腾讯一般会选择有第二者出现后再进行模仿,因为一家开创者加一家跟进者的形势,表示这个市场即将启动。此时一定要派几个人跟一下,一旦能看清楚,马上大部队跟进去,超第二,拼。
稳健而不冒进,成熟而不张扬,模仿并超越,借鉴并创新,这些构成了腾讯一贯的行事作风。因为没有什么所谓的冒险之举,所以腾讯在商业策略上很少犯错,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
腾讯到底有多少产业,这个问题或许没有人能回答。只有马化腾自己心里清楚,他究竟掌控着多少产业。
马化腾从骨子里却从未停止过改变。多年来,他的竞争力一直来自坚信“事缓则圆”的渐进革命。
腾讯三位一体策略:产品精准、项目敏捷、技术支撑。
如果我们再留恋舒适区的话,我们就会错过未来。
稳健而不冒进,成熟而不张扬,模仿并超越,借鉴并创新,这些构成了腾讯一贯的行事作风。因为没有什么所谓的冒险之举,所以腾讯在商业策略上很少犯错,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
腾讯到底有多少产业,这个问题或许没有人能回答。只有马化腾自己心里清楚,他究竟掌控着多少产业。
马化腾从骨子里却从未停止过改变。多年来,他的竞争力一直来自坚信“事缓则圆”的渐进革命。
腾讯三位一体策略:产品精准、项目敏捷、技术支撑。
如果我们再留恋舒适区的话,我们就会错过未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