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20113090
内容简介
本书以岭南疍民为研究对象,按照文化产生、文化景观、文化扩散、文化分区等板块梳理疍民文化景观,阐述了地理环境对疍民文化景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梳理了疍民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介绍了渔业生产、沙田耕作、珍珠采集等疍民生产活动,展示了疍民婚俗、饮食、服饰、居住等生活方式和相关精神信仰,阐述了与疍民相关的征兵、编户等管理制度,并介绍了疍民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相互影响和地域差异。现代社会,疍民逐步上岸居住,疍民文化逐步消失。
目 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范围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概要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7 相关理论
1.8 疍民相关研究综述
1.9 研究展望
第2章 疍民“亲水”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基础
2.1 自然地理环境
2.2 历史人文环境
第3章 岭南疍民文化发展与区域分布的历史变迁
3.1 秦汉六朝时期的水居族群
3.2 唐宋时期岭南疍民文化的产生
3.3 元明清时期疍民文化的发展
3.4 鸦片战争之后近代潮流对疍民文化的影响
3.5 新中国成立后疍民文化的转型
第4章 岭南疍民“亲水”农业文化景观
4.1 疍民耕海农业文化景观
4.2 疍民耕河农业文化景观
4.3 疍民耕作农业文化景观
4.4 城乡运输文化景观
4.5 疍民生计方式的转变
第5章 岭南疍民“亲水”风俗文化景观
5.1 服饰文化景观的“亲水”个性
5.2 疍民饮食文化景观
5.3 婚俗文化景观
第6章 岭南疍民方言文化景观
6.1 疍民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
6.2 疍民方言的空间分布及其文化景观
6.3 疍歌文化景观
6.4 疍民地名文化景观
6.5 疍民姓氏与命名文化
第7章 岭南疍民“亲水”居住文化景观
7.1 疍民舟居文化景观
7.2 疍民临水聚落景观
7.3 疍民居住文化的“离水”发展
7.4 疍民居住的环境适应
7.5 问题与讨论
第8章 岭南疍民“亲水”崇拜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
8.1 疍民崇拜的“亲水”特征
8.2 疍民崇拜的地理分布
8.3 疍民精神崇拜的“离水”转变与崇拜空间再造
第9章 岭南疍民的水上管理
9.1 疍民的管理制度
9.2 疍民的管理机构
9.3 疍民与官府的对抗
9.4 女性在疍民文化中的特殊角色
第10章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的扩散与演变
10.1 疍民文化景观扩散的类型与模式
10.2 疍民文化景观扩散的动力与特点
第11章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的地域分异与分区
11.1 疍民文化区的划分原则
11.2 广府疍民文化区
11.3 福佬疍民文化区
11.4 客家疍民文化区
第12章 疍民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12.1 疍民文化评价
12.2 疍民文化资源保护
12.3 疍民文化资源开发
地名索引
人名索引
后 记
1.1 研究范围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背景
1.4 研究概要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意义
1.7 相关理论
1.8 疍民相关研究综述
1.9 研究展望
第2章 疍民“亲水”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基础
2.1 自然地理环境
2.2 历史人文环境
第3章 岭南疍民文化发展与区域分布的历史变迁
3.1 秦汉六朝时期的水居族群
3.2 唐宋时期岭南疍民文化的产生
3.3 元明清时期疍民文化的发展
3.4 鸦片战争之后近代潮流对疍民文化的影响
3.5 新中国成立后疍民文化的转型
第4章 岭南疍民“亲水”农业文化景观
4.1 疍民耕海农业文化景观
4.2 疍民耕河农业文化景观
4.3 疍民耕作农业文化景观
4.4 城乡运输文化景观
4.5 疍民生计方式的转变
第5章 岭南疍民“亲水”风俗文化景观
5.1 服饰文化景观的“亲水”个性
5.2 疍民饮食文化景观
5.3 婚俗文化景观
第6章 岭南疍民方言文化景观
6.1 疍民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
6.2 疍民方言的空间分布及其文化景观
6.3 疍歌文化景观
6.4 疍民地名文化景观
6.5 疍民姓氏与命名文化
第7章 岭南疍民“亲水”居住文化景观
7.1 疍民舟居文化景观
7.2 疍民临水聚落景观
7.3 疍民居住文化的“离水”发展
7.4 疍民居住的环境适应
7.5 问题与讨论
第8章 岭南疍民“亲水”崇拜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变
8.1 疍民崇拜的“亲水”特征
8.2 疍民崇拜的地理分布
8.3 疍民精神崇拜的“离水”转变与崇拜空间再造
第9章 岭南疍民的水上管理
9.1 疍民的管理制度
9.2 疍民的管理机构
9.3 疍民与官府的对抗
9.4 女性在疍民文化中的特殊角色
第10章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的扩散与演变
10.1 疍民文化景观扩散的类型与模式
10.2 疍民文化景观扩散的动力与特点
第11章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的地域分异与分区
11.1 疍民文化区的划分原则
11.2 广府疍民文化区
11.3 福佬疍民文化区
11.4 客家疍民文化区
第12章 疍民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12.1 疍民文化评价
12.2 疍民文化资源保护
12.3 疍民文化资源开发
地名索引
人名索引
后 记
前 言
序 言
疍民是中国南方一个很古老的族群,历代漂流、生活在江河湖海,形成特殊的水上社会。疍民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诉求、风俗习惯等迥异于陆上居民。千百年来,疍民被视为贱民,生活在社会底层,备受多种社会势力的欺凌和压迫,是一个被侮辱和损害的社会族群。但疍民在恶劣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下,能顽强地生存,繁衍至今,归根结底,在于这个族群具有适应江海环境的强大能力、应对逆境的坚韧心态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正因如此,他们形成了坚强的内聚力,展示出冒险、勤劳、刻苦、知足、乐天的精神风貌。另外,疍民不仅在适应环境、开发利用内河海洋资源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在维护国家领海主权,反抗外来势力入侵方面曾有过重要贡献。疍民创造的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为疍民文化。
岭南是中国疍民人数多、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的地区。珠江水系和南海沿岸,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大小江河和海港海湾,既是他们的物质家园,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疍民借此创造的疍民文化,是岭南文化及珠江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岭南的文化地图上占有一席之地。疍民文化内涵丰富,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并延续到近代,在一些地区仍保持其原生态,被认为是水上社会的“活化石”。正因为如此,疍民文化研究近世以来渐受重视。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新中国成立前陈序经先生《疍民的研究》,近年张寿祺先生《蛋家人》,出版的伍锐麟先生《民国广州的疍民、人力车夫和村落》,以及一些关于疍民体质、社会生活的调研报告、学术会议论文集等,都在不同层面上再现了疍民文化的历史变迁、性质、特点和风貌。但这未能改变疍民文化研究的薄弱局面。正因为如此,吴水田博士主持撰写的这部专著,选择岭南疍民的文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可谓有的放矢,深得要领。这不仅为这一族群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建设,而且对于疍民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也提供了决策上的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概括起来,该著作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其内容突出疍民生产生活的“亲水”环境,由此展开疍民的耕海、风俗、居住、民间崇拜等文化景观研究,揭示疍民适应江海环境所采取的方式,反映疍民水文化的本质特征。故“亲水”可谓登堂入室,直奔主题,而无旁骛。其次,该著作在全面深入了解疍民文化研究成果和问题基础上,发端于疍民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历史过程,总结其经验和启示,继而言及疍民门类文化景观的个性、空间格局和扩散规律,不但在纵向即时间维度上,而且在横向即地域维度上提供一系列地理景观剖面,从而清楚地展示了岭南疍民文化的系统的整体风貌。再次,该著作根据疍民文化特征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划分岭南广府、客家、福佬三大疍民文化区、若干文化板块或文化小岛,形成完整的疍民文化空间格局体系,彰显它们的空间差异和联系。这一框架结构,可供文化地理同类研究比照参考,也体现了地理研究开始于区域,也归结于区域的规律。此外,该著作对疍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提的建议,眼光独到,特别重视疍民适应江海水环境方式的文化价值,这常为已有研究所忽视或未及,是该著作一大文化亮点。后,作者除了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精细爬梳,小心考证以外,还多次深入岭南江海洲岛,实地访谈,考察疍民生活、文化遗址遗存,取得许多手资料,从而使其结论更加坚挺有力,不由人不信。这也说明,即使当今网络技术发达,信息科学一日千里,只可减轻而不能也不可能代替野外考察工作。地理学作为又古又今的学科,既要读书又要走路的研究之道在该著作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诚然,个人作为吴水田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以上所言,难免有偏爱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是为序。
司徒尚纪
2017年2月23日 于中山大学望江斋
疍民是中国南方一个很古老的族群,历代漂流、生活在江河湖海,形成特殊的水上社会。疍民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诉求、风俗习惯等迥异于陆上居民。千百年来,疍民被视为贱民,生活在社会底层,备受多种社会势力的欺凌和压迫,是一个被侮辱和损害的社会族群。但疍民在恶劣的自然和社会背景下,能顽强地生存,繁衍至今,归根结底,在于这个族群具有适应江海环境的强大能力、应对逆境的坚韧心态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正因如此,他们形成了坚强的内聚力,展示出冒险、勤劳、刻苦、知足、乐天的精神风貌。另外,疍民不仅在适应环境、开发利用内河海洋资源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在维护国家领海主权,反抗外来势力入侵方面曾有过重要贡献。疍民创造的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为疍民文化。
岭南是中国疍民人数多、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的地区。珠江水系和南海沿岸,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这些大小江河和海港海湾,既是他们的物质家园,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疍民借此创造的疍民文化,是岭南文化及珠江文化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岭南的文化地图上占有一席之地。疍民文化内涵丰富,特点鲜明,风格独特,并延续到近代,在一些地区仍保持其原生态,被认为是水上社会的“活化石”。正因为如此,疍民文化研究近世以来渐受重视。代表性研究成果,有新中国成立前陈序经先生《疍民的研究》,近年张寿祺先生《蛋家人》,出版的伍锐麟先生《民国广州的疍民、人力车夫和村落》,以及一些关于疍民体质、社会生活的调研报告、学术会议论文集等,都在不同层面上再现了疍民文化的历史变迁、性质、特点和风貌。但这未能改变疍民文化研究的薄弱局面。正因为如此,吴水田博士主持撰写的这部专著,选择岭南疍民的文化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可谓有的放矢,深得要领。这不仅为这一族群文化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建设,而且对于疍民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也提供了决策上的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概括起来,该著作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其内容突出疍民生产生活的“亲水”环境,由此展开疍民的耕海、风俗、居住、民间崇拜等文化景观研究,揭示疍民适应江海环境所采取的方式,反映疍民水文化的本质特征。故“亲水”可谓登堂入室,直奔主题,而无旁骛。其次,该著作在全面深入了解疍民文化研究成果和问题基础上,发端于疍民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历史过程,总结其经验和启示,继而言及疍民门类文化景观的个性、空间格局和扩散规律,不但在纵向即时间维度上,而且在横向即地域维度上提供一系列地理景观剖面,从而清楚地展示了岭南疍民文化的系统的整体风貌。再次,该著作根据疍民文化特征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划分岭南广府、客家、福佬三大疍民文化区、若干文化板块或文化小岛,形成完整的疍民文化空间格局体系,彰显它们的空间差异和联系。这一框架结构,可供文化地理同类研究比照参考,也体现了地理研究开始于区域,也归结于区域的规律。此外,该著作对疍民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提的建议,眼光独到,特别重视疍民适应江海水环境方式的文化价值,这常为已有研究所忽视或未及,是该著作一大文化亮点。后,作者除了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精细爬梳,小心考证以外,还多次深入岭南江海洲岛,实地访谈,考察疍民生活、文化遗址遗存,取得许多手资料,从而使其结论更加坚挺有力,不由人不信。这也说明,即使当今网络技术发达,信息科学一日千里,只可减轻而不能也不可能代替野外考察工作。地理学作为又古又今的学科,既要读书又要走路的研究之道在该著作中得到充分的验证。
诚然,个人作为吴水田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以上所言,难免有偏爱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是为序。
司徒尚纪
2017年2月23日 于中山大学望江斋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