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8318391
《新疆东南部中-下侏罗统沉积演化与聚煤规律》可供煤田地质与勘探、沉积学、能源矿产预测等领域的科技人员、大专院校师生等广大地质工作者参考。
1.1 区域构造背景
1.1.1 印支期(三叠纪,250~208Ma)
1.1.2 燕山早期(早-中侏罗世,208~175Ma)
1.1.3 燕山中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5~135Ma)
1.1.4 燕山晚期(早白垩世中期-早始新世,135~52Ma)
1.1.5 早喜马拉雅期(中始新世-渐新世,52~23.3 Ma)
1.1.6 晚喜马拉雅-新构造期(中新世-全新世,23.3 Ma~至今)
1.2 构造格局特征
1.2.1 塔东南坳陷
1.2.2 阿尔金构造带
1.2.3 西昆仑构造带
1.2.4 东昆仑构造带
1.3 区域地层
1.3.1 且末地层小区
1.3.2 江尕勒萨依-安西地层小区
1.3.3 柳什塔格地层小区
1.3.4 肃拉穆宁地层小区
1.3.5 阿羌地层小区
1.3.6 木孜塔格地层小区
1.3.7 库木库里地层小区
1.3.8 柴达木地层小区
1.4 岩浆岩
1.4.1 元古宙侵入岩
1.4.2 加里东期侵入岩
1.4.3 海西期侵入岩
1.4.4 印支期-燕山期侵入岩
1.5 含煤地层
1.5.1 塔东南坳陷
1.5.2 东昆仑构造带
1.5.3 柴西构造带
2 层序地层划分与地层对比
2.1 概述
2.2 露头层序界面识别
2.2.1 布雅煤矿剖面
2.2.2 普鲁煤矿剖面
2.2.3 且末县煤矿
2.2.4 阿拉巴斯套剖面
2.2.5 嘎斯煤矿剖面
2.3 层序划分方案
2.3.1 层序界面标志
2.3.2 初次湖泛面的识别
2.3.3 洪泛面的识别
2.3.4 层序划分方案
2.4 地层划分对比
2.4.1 地层划分现状
2.4.2 地层划分对比标志
2.4.3 地层对比方案
2.5 层序地层格架
2.5.1 布雅煤矿层序地层分析
2.5.2 于田普鲁煤矿层序地层分析
2.5.3 且末县煤矿层序地层分析
2.5.4 吐勒塔格剖面层序地层分析
2.5.5 柴西清水沟剖面层序地层分析
2.5.6 联井对比
3 沉积特征与古地理演化
3.1 概述
3.2 古地理与古气候
3.2.1 中-下侏罗统常见古植物化石
3.2.2 上侏罗统常见古植物化石
3.2.3 古气候特征
3.3 沉积体系及其特征
3.3.1 冲积扇体系
3.3.2 近岸水下扇
3.3.3 扇三角洲体系
3.3.4 湖泊体系
3.3.5 沼泽相
3.4 盆地构造属性与原型盆地
3.4.1 构造破坏
3.4.2 盆地构造属性
3.4.3 原型盆地
3.5 沉积演化
3.5.1 初始断陷期(SQ1 SQ2)
3.5.2 首次聚煤期(SQ3)
3.5.3 坳陷期(SQ4 SQ5)
3.5.4 气候变化期(SQ6)
3.6 盆地充填特征与沉积模式
3.6.1 断陷盆地
3.6.2 坳陷盆地
4 聚煤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分析
4.1 概述
4.2 孢粉、古气候、煤相
4.2.1 孢粉组合特征
4.2.2 煤相特征与演化
4.2.3 地球化学判别
4.3 断坳转换控制聚煤期的形成
4.3.1 断陷期
4.3.2 断坳转换期
4.3.3 坳陷期
4.3.4 挤压反转期
4.3.5 两期聚煤
4.4 层序结构样式与煤层发育
4.4.1 低位体系域的聚煤作用
4.4.2 湖侵体系域的聚煤作用
4.4.3 高位体系域的聚煤作用
4.4.4 主要煤层的分布
4.5 有利沉积相带的发育
4.6 有利聚煤带的发育
4.6.1 布雅有利聚煤带
4.6.2 普鲁有利聚煤带
4.6.3 且末县煤矿有利聚煤带
4.6.4 红柳沟有利聚煤带
4.6.5 艾西有利聚煤带
5 煤岩、煤质变化规律与主控因素分析
5.1 概述
5.2 煤岩、煤质特征
5.2.1 民丰凹陷
5.2.2 瓦石峡凹陷
5.2.3 吐拉-柴西地区
5.2.4 镜质组与惰质组相关性
5.3 煤化指标及煤质特征
5.3.1 民丰凹陷
5.3.2 瓦石峡凹陷
5.3.3 吐拉-柴西地区
5.3.4 主要煤层煤质指标之间的关系
5.4 煤类分布规律
5.4.1 煤类分布特征
5.4.2 古地温变化规律
5.4.3 煤变质成因
5.4.4 讨论
6 典型赋煤构造与找煤方向
6.1 概述
6.2 赋煤构造单元划分
6.2.1 塔东南赋煤带
6.2.2 吐拉-柴西赋煤带
6.3 后期构造改造与煤田勘探范围
6.3.1 塔东南坳陷构造特征
6.3.2 吐拉盆地构造特征
6.3.3 柴西构造特征
6.3.4 东昆仑构造特征
6.4 典型控煤构造
6.4.1 挤压构造样式
6.4.2 伸展构造样式
6.4.3 走滑构造样式
6.4.4 反转构造样式
6.5 勘探建议
6.5.1 艾西-阿拉巴斯套
6.5.2 红柳沟
6.5.3 黄羊沟-两个泉
6.5.4 布雅东部
6.5.5 民参2井北部
6.6 结论和建议
参考文献
新疆东南部地质结构复杂,分布有阿尔金山、昆仑山大型构造带,其间又分布有许多微板块或地块,山前或周缘地区的微板块或地块发育了众多不同成因的盆地。而且长达1600km的阿尔金走滑断裂纵贯其中,分隔了具有坚硬岩石圈的塔里木板块和相对较软的青藏高原(郑剑东,1991;YinandHarrison,2000;MolnarandDayem,2010),是高原上重要、规模的走滑和边界断裂之一。阿尔金走滑断裂后期强烈左旋走滑对中生代的巨大破坏,增加了新疆东南部侏罗纪盆地的研究难度。
针对新疆东南部煤炭资源赋存特点及开发利用实际,寻找煤炭资源分布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主要聚煤期岩相古地理、聚煤规律、赋煤构造等关键核心问题,充分运用层序地层学、现代沉积学、煤田地质、煤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理论方法,通过3个二级层序界面和3个三级层序界面的识别,将中一下侏罗统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恢复了中一下侏罗统古沉积环境及演化;分析了层序地层格架下煤层聚集规律及富煤带分布;探讨了富煤带的形成条件;分析了古气候、湖平面变化、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煤系和煤层的现今赋存状况以及具有控制作用的构造样式、古构造因素对富煤带形成及其展布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富煤带时空展布规律;提出了优质煤炭资源聚集模式并揭示不同构造背景下煤炭资源的聚集和赋存规律。在上述基础上开展了资源预测工作,对其开发利用前景做出了综合评价,优选了5个有利勘探靶区,以期为南疆煤炭资源潜力预测和勘查前景评价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新疆煤炭工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书中涉及的研究工作自2009年已正式启动,针对新疆东南部沉积盆地、煤田地质的研究,先后完成了“塔东南地区含煤地层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南疆三地州遥感解译与聚煤规律研究”“新疆含煤盆地沉积环境、构造演化与聚煤规律”“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新疆煤炭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报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资源赋存及开发利用研究”“新疆煤炭勘查开发现状调研及开发利用对策建议”“新疆和田地区布雅外围阿其克一带遥感解译”等多项研究课题。
本书内容正是在上述理论研究及生产实践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凝练而成。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新疆煤炭系统李瑞民、张国庆、阿布·里提普、杨曙光、尹淮新、黄健明等领导和专家的关心与指导,以及冯烁、石司宇、罗小波、韩旭、张玉垚、陆星宇、王迪、张瑞、王怡然、廖正凯、高北斗、徐传正、李子扬等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尽管本书针对新疆东南部中一下侏罗统沉积演化和聚煤规律进行了系统阐述,并有效指导了该区煤炭的地质勘查工作,但是由于研究区地质条件的复杂多样性,本书还不能把这一地区复杂的煤炭地质特征涵盖完全和彻底搞清楚,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