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中国史宋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全3册)

宋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全3册)

宋史的纪事简要读本,一部轻松读懂《宋史》。中华书局出版。

作者:陈邦瞻 撰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ISBN: 9787101133905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79.97

类别: 传统文化, 中国史 SKU:5d8550c95f98491045430160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1133905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撰。陈邦瞻,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书成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全书按时间编排,历史演变脉络清晰,从《太祖代周》到《文谢之死》,对从赵匡胤称帝到小皇帝赵昺自尽,每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等都讲得有条不紊。尤其是《王安石变法》一卷,收录大量奏折,充分展示出统治阶层内部和下层群众对变法的态度,以及王安石本人对变法的坚决程度,对后世研究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很好的史料。

本次出版的点校本,参照其他宋代史料,采用他校和对校,对以往版本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大量的校勘,并完善部分史实资料。

作者简介

陈邦瞻,字德远,江西高安人。明朝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曾任南京吏部稽勋司郎中,福建按察使后官至兵部左侍郎,《明史·卷二四二》有传。[1]在他之前,冯琦、沈越都用纪事本末体编写过宋代史事,只是均未完成,后来二人的弟子请陈邦瞻将二人之书加以增订。陈邦瞻将二书合为一编,于万历二十二年(1604年)着手编撰,历时约一年完成。除《宋史纪事本末》外,陈邦瞻还编撰有《元史纪事本末》一书。

目  录

出版说明

卷一太祖代周

卷二收兵权

卷三平荆湖

卷四平蜀

卷五平南汉

卷六平江南

卷七太祖建隆以来诸政

卷八礼乐议

卷九治河

卷十金匮之盟

卷十一吴越归地陈洪进附

卷十二平北汉

卷十三契丹和战

卷十四西夏叛服继迁德明

卷十五交州之变

卷十六蜀盗之平

卷十七太宗致治

卷十八营田之议

卷十九至道建储

卷二十咸平诸臣言时务

卷二十一契丹盟好

卷二十二天书封祀

卷二十三丁谓之奸

卷二十四明肃庄懿之事

卷二十五郭后之废温成事附

卷二十六天圣灾议

卷二十七茶盐榷罢

卷二十八正雅乐

卷二十九庆历党议

卷三十夏元昊拒命

卷三十一侬智高

卷三十二贝州卒乱王则

卷三十三浚六塔二股河

卷三十四英宗之立

卷三十五刺义勇

卷三十六濮议

卷三十七王安石变法

卷三十八学校科举之制

卷三十九元丰官制

卷四十西夏用兵

卷四十一熙河之役

卷四十二泸夷

卷四十三元祐更化

卷四十四宣仁之诬

卷四十五洛蜀党议

卷四十六绍述

卷四十七孟后废复

卷四十八建中初政

卷四十九蔡京擅国

卷五十花石纲之役

卷五十一道教之崇

卷五十二金灭辽

卷五十三复燕云

卷五十四方腊之乱宋江附

卷五十五群奸之窜

卷五十六金人入寇

卷五十七二帝北狩

卷五十八张邦昌僭逆

卷五十九高宗嗣统

卷六十李纲辅政

卷六十一宗泽守汴

卷六十二两河中原之陷

卷六十三南迁定都

卷六十四金人渡江南侵

卷六十五苗刘之变

卷六十六平群盗

卷六十七金人立刘豫

卷六十八张浚经略关陕

卷六十九吴玠兄弟保蜀

卷七十岳飞规复中原秦桧害飞附

卷七十一顺昌柘皋之捷

卷七十二秦桧主和桧死附

卷七十三金亮之恶

卷七十四金亮南侵金人杀亮立雍附

卷七十五建炎绍兴诸政朝臣言事附

卷七十六孝宗之立

卷七十七隆兴和议

卷七十八孝宗朝廷议

卷七十九陈亮恢复之议

卷八十道学崇诎

卷八十一两朝内禅孝宗光宗宁宗庙议陵议附

卷八十二韩侂胄专政

卷八十三北伐更盟

卷八十四吴曦之叛

卷八十五蒙古侵金

卷八十六金好之绝

卷八十七李全之乱

卷八十八史弥远废立

卷八十九金河北山东之没

卷九十蒙古取汴

卷九十一会蒙古兵灭金

卷九十二三京之复

卷九十三蒙古连兵

卷九十四余玠守蜀

卷九十五真魏诸贤用罢

卷九十六史嵩之起复

卷九十七董宋臣丁大全之奸

卷九十八公田之置

卷九十九蒙古诸帝之立太宗定宗宪宗世祖

卷一百蒙古立国之制

卷一百一北方诸儒之学

卷一百二蒙古南侵

卷一百三郝经之留

卷一百四李璮之纳

卷一百五贾似道要君

卷一百六蒙古陷襄阳

卷一百七元伯颜入临安

卷一百八二王之立

卷一百九文谢之死

附录一宋史纪事本末叙(陈邦瞻)

附录二刻宋史纪事本末序(刘曰梧)

附录三宋史纪事本末后序(徐申)

附录四宋史纪事本末提要(四库全书总目)

前  言

出版说明

《宋史纪事本末》一○九卷,明陈邦瞻撰。它是继通鉴纪事本末以后,用纪事本末的体裁,记述宋代(960—1279)三百余年历史的书。

陈邦瞻,字德远,高安(今江西高安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曾任南京吏部稽勋司郎中,后官至兵部左侍郎,明史卷二四二有传。在他之前,有山东临朐人冯琦(明史卷二一六有传),曾起草编写此书;另外,南京的侍御史沈越,也用同样的体裁编录宋代的史事,取名《事纪》。这两部书都未完稿。后来就由冯琦的弟子监察御史刘曰梧、应天府丞徐申创议,请陈邦瞻将冯、沈二书加以增订,合为一编,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着手编撰,大约历一年左右的时间,全书完成。清朝编的四库总目提要,说这部书“大抵本于琦者十之三,出于邦瞻者十之七”,漏略了沈越的《事纪》,是不够确切的。关于此书的编撰情况,可以参看我们这次点校本后面所附的几篇序跋。

陈邦瞻在《宋史纪事本末》序中,说史书的编写要“征往而训来,考世而定治”,书中在记叙南北宋历史时,在不少章节中引述了程朱等理学家的议论,作为评价史事的根据。如卷八十七孝宗朝廷议,长篇累牍引了朱熹的奏议,特别强调朱熹的话说:“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而无不本于人主之心者,此自然之理也。”又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这里所说的“理”或“纪纲”,也就是理学家所极力宣扬的一套封建纲常。陈邦瞻等人生活的万历年间(1573—1620),封建统治集团十分腐败,贵族大地主的土地兼并越来越剧烈,田赋、徭役以及各种苛捐杂税,日益加重,广大贫苦农民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加深,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爆发,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风暴正在蕴酿,新的起义高潮就要到来。因此,先后由冯琦、沈越、陈邦瞻这样一些地主官僚以程朱理学为指导思想来编写的这部宋史纪事本末,也就必然要反映这一时代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特点。

书中对于宋代三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即北宋初年的四川李顺王小波起义,北宋末年浙江的方腊起义,南宋初年湖南洞庭湖地区的钟相杨太起义,都有专章叙述。但作者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一概称起义军为“贼党”、“群盗”,对于镇压起义的文武官员,极力推崇。尤其是在卷六十六平群盗中,把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正义斗争与当时四处流窜残害人民的宋朝廷的散兵游勇相提并论,并称“杨太与刘豫通,欲顺流而下,李成既据襄阳,又欲自江西陆行趋浙与太会”。实际上,当时杨太的农民军将刘豫、李成派来说降的奸细严正处死,这在南宋时署名鼎澧逸民的杨幺事迹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其实元朝官修的宋史中也并没有说杨太与刘豫联合攻宋的事,在这个问题上,此书甚至比宋史还倒退了一步。

当然,这部宋史纪事本末在不少地方还是承袭了宋史的观点。譬如宋史在人物列传中特别设立道学传,记载道学家的事迹和言论,本书也就在孝宗朝廷议、道学崇黜等卷中大量记载程颐、程颢、朱熹等人的言行。陈邦瞻编撰此书时,除了参考宋史外,还取材于明薛应旂的《宋元资治通鉴》,而薛应旂的书,连四库提要也说它别无长处,“唯道学家特详尔”。于此可见,这部书的观点与宋史也是一脉相承的。

这部书,记述了宋代历史的大概轮廓,和宋代社会的一些重要事件,对于我们了解那一时期的历史,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元朝修的宋史,有近五百卷之多,份量很大,而且内容芜杂。其他几部有关南北宋历史的书,如王称的《东都事略》,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卷帙也相当大,记述的也非宋代全史。这部《宋史纪事本末》,以较少的篇幅,按历史事件把大量的史料加以剪裁、整理和集中,确实表现出纪事本末体的那种“前后始末,一览了然”的特色。书中涉及的问题也较为广泛,除政治事件外,如治河、茶盐、学术思想等都有专题叙述,还记载了金和蒙古早期的历史情况。

关于《宋史纪事本末》的刻本流传情况,据现在所知,大致是这样的:此书撰成以后,即由刘曰梧、徐申校订刊行,分二十八卷,刻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这个本子,可以称之为原刻本。在这以后,又由徐申动议,请陈邦瞻续编元代部分,约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写成《元史纪事本末》初稿,并由臧懋循(字晋叔)参加订补,分为六卷。万历三十五年,监察御史黄吉士巡抚淮南,就将陈氏的《宋》《元》二书与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合刻,并将《宋史纪事本末》略加合并,改为十卷,《元史纪事本末》改为四卷。另外,明朝崇祯年间,江苏太仓人张溥,就《通鉴纪事本末》各篇写成史论若干篇,并取陈氏二书逐目加以论正,附于各篇之后,改成以篇为卷。这样,从明末以后,《宋史纪事本末》就有二十八卷本、十卷本、一○九卷本三种(四库总目提要把二十八卷误为二十六卷,后来有些目录书也沿袭了这一错误,实际上文津阁和文溯阁本四库全书与提要都作二十八卷)。清初以后,二十八卷本与十卷本传本较稀。张溥的史论在清朝前期虽列为禁书,但颇有影响,而且一○九卷本以篇为卷,是一个重要优点,因此流传较广,后来好些本子就是据一○九卷本刊刻的,如康熙十八年(1679)张闻升重刻本,同治十三年(1874)江西书局刻本,光绪十三年(1887)广州广雅书局重刻江西书局本,等等,大约有十余种。江西书局本系据张闻升的本子重刻,并取《续纲目》等书校勘过,对原书的一些错误有所刊正,是一个较好的本子。

我们这次整理校点,就是以江西书局本为底本,用万历三十三年原刻本和《宋元通鉴》(明嘉靖四十五年刊本)、《续通鉴纲目》(明成化十二年内府刊本)互校,同时参考张溥、张闻升等刻本,以及《宋史》《金史》《元史》《东都事略》《宋史全文》《宋会要辑稿》《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江西书局本对过去刊本的一些错误有所改正,但未注明依据,有时还有误改之处,我们这次就参考有关各书,择善而从,加以订正。凡补正删改的,都注明依据,写成校记,用括号小字排在各句之后。文内圆括号()表示应删之文,方括号〔〕表示应补之文。常用的书名有较长者,采用略称,如薛应旂《宋元通鉴》称为薛鉴等。引用各书都注明卷数,编年体史书年代与本书相同的,就从略,遇有不同的则仍加注明。我们还在分段的起始年代下附加干支纪年和公元,以便于阅读。

本书校点整理工作由河北师范学院(前河北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组担任。书中错误或不当之处,请读者批评指出。

中华书局编辑部

1977年6月撰

2018年7月修订

抢先评论了 “宋史纪事本末(历代纪事本末·简体横排本·全3册)”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2(《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第2部,其实是一本严谨的极简中国史!)

EUR €19.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三国史话:(精装珍藏本)吕思勉、陈垣、陈寅恪、钱穆并称“史学四大家”!易中天讲三国的参照来源,揭开不为人所知的三国秘史!

EUR €20.99
评分 3.50 / 5
加入购物车

老兵口述抗战③:远征缅甸

EUR €27.99
阅读更多
缺货

剑桥中国史(精装全11册 )

EUR €575.8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