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44816
编辑推荐
《趣味科学》是畅销全球的世界科普大师别莱利曼科普经典力作。 凡是读过别莱利曼的趣味科学读物的人,无不为其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他从生活中寻找有趣的科学现象,深入浅出地解读科学原理,让孩子迅速爱上科学。他将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完美地结合,把原本抽象的科学原理叙述得既缜密简洁又妙趣横生,使人仿佛在听一个个新奇迷人的故事。
内容简介
《趣味科学》是苏联科普大师雅科夫·伊西达洛 维奇·别莱利曼(1882 ~1942年)经典作品的汇编。包括《趣味物理学》《 趣味物理学(续编)》 《趣味几何学》《趣味力学》《趣味天文学》等几部 作品。
别莱利曼一生致力于趣味科学的教育及写作,作 品被翻译成十几种语 言。深受全球读者的青睐。凡是读过别莱利曼的趣味 科学读物的人。无不为 他作品的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他将文 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完美 地结合。将生活实际和科学理论巧妙地联系,能把一 个个科学原理叙述得既 缜密简洁又妙趣横生。因此,他被誉为“数学的歌手 、物理学的乐师、天文 学的诗人”。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 命名的。
《趣味物理学》、《趣味物理学(续编)》和《趣 味力学》介绍了物理 学的基本知识。如速度、运动、重力和压力、能量和 功、热的现象、光线的 反射和折射、声音和听觉等,旨在引发读者的科学想 象力。培养他们用物 理学观点进行思考、广泛应用既有知识的习惯。《趣 味几何学》把几何学 从学校教室里引到户外去,在那里摆脱教科书,应用 几何知识重新认识我 们生活的美丽世界。《趣味天文学》帮助读者们了解 一些最基本的天文学 现象。很多人们半懂不懂的日常现象。会用一种不同 寻常的方式给予重新 阐释。
本书翻译在忠实于原版的基础上,语言更为贴近 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并且配置大量准确生动的解析图。图文并茂。让读者 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感受 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别莱利曼一生致力于趣味科学的教育及写作,作 品被翻译成十几种语 言。深受全球读者的青睐。凡是读过别莱利曼的趣味 科学读物的人。无不为 他作品的优美、流畅、充实和趣味化而倾倒。他将文 学语言与科学语言完美 地结合。将生活实际和科学理论巧妙地联系,能把一 个个科学原理叙述得既 缜密简洁又妙趣横生。因此,他被誉为“数学的歌手 、物理学的乐师、天文 学的诗人”。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 命名的。
《趣味物理学》、《趣味物理学(续编)》和《趣 味力学》介绍了物理 学的基本知识。如速度、运动、重力和压力、能量和 功、热的现象、光线的 反射和折射、声音和听觉等,旨在引发读者的科学想 象力。培养他们用物 理学观点进行思考、广泛应用既有知识的习惯。《趣 味几何学》把几何学 从学校教室里引到户外去,在那里摆脱教科书,应用 几何知识重新认识我 们生活的美丽世界。《趣味天文学》帮助读者们了解 一些最基本的天文学 现象。很多人们半懂不懂的日常现象。会用一种不同 寻常的方式给予重新 阐释。
本书翻译在忠实于原版的基础上,语言更为贴近 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并且配置大量准确生动的解析图。图文并茂。让读者 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感受 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在线试读
1.3 “眨眼之间”我们可以做什么 千分之一秒对于你我而言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也许一眨眼睛千分之一秒就过去了。
然而这样微不足道的时间却随着科技发展渐渐开始影 响着我们的生活。
曾经我们以为一分钟很短暂,不值得计量。对于 古代人而言,日晷、沙漏、漏刻根本没 有分钟这个刻度(下页图1和图2),人们甚至最初仅仅 是根据太阳的高度或者太阳照在物体 上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下页图3)。到了18世纪初 ,人们的计时工具钟表上出现了分针, 又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人们有了秒的概念。随着时间 的推移,人们能测量的最小时段的值也 越来越小。不过平常人还是需要一些数字才能直观地 感受到短暂时间的威力。
区别于人类,生活在人们身边的昆虫它们能感知 到的时间要短得多。蚊子在一秒钟之内 它的翅膀能够上下扇动500~600次,对于它们而言, 或许千分之一秒就是举起或者垂落一次 翅膀的时间。然而对于人来说,千分之一秒是火车移 动3厘米、声音传播33厘米等这些无法 直接感知的事情。
对于人来说千分之一秒和一眨眼一样,都是无法 直接感受到的时间单位。眨眼已经是人 体能做出的动作极快的动作之一,然而事实上如果用 千分之一秒做衡量单位,眨眼是一个进 行得相当缓慢的事情。这一点却很少有人知道,在经 过数次的精确测量后,人们终于发现 “眨眼”这个动作完成需要的时间大概是0.4秒,然 而人自身是感觉不到视野受到遮蔽的,所 以认为很快。0.4秒也就是400个千分之一秒,当你垂 下眼睑时,你已经花费了大概75~90 个千分之一秒,垂落后的眼睑大概静止130~170个千 分之一秒,才能再次抬起,再次抬起的 过程大概又将花费大约170个千分之一秒。这样漫长 的过程却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 神经系统无法感应到这一切,所以很多人都在想如果 能够发明出一种东西使人们的神经系统 能够捕捉到千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是不是对于我们而言这个世界就会大 不相同。
在小说《最新加速剂》中,英国作家威尔斯用丰 富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能感知转瞬即 逝现象之后人类眼中的世界。当人们的感觉器官能够 敏感地捕捉千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 发生的事情时,世界将变得大不相同。书中的主人公 在服用一种称之为加速剂的神奇药水后, 被风吹起的窗帘在主人公的眼中像是冻在了空中一样 ,一角微微卷起一动不动。从空中坠落 的玻璃杯也不会一下子跌在地上,而是停在空中缓缓 地下落。
虽然千分之一秒已经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单位了, 然而并不是人们能测量的最小时段的极 限。早在20世纪初,人们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就能够测 量到1/10000秒,而现在在实验室中, 物理学家能够测量出1/100000000000秒,相信在不久 的未来这个数据还会被刷新。
1.4 时间放大镜 《最新加速剂》的作者威尔斯在创作这个小说的 时候,他一定想象不到他小说中创作的一 些情景时至今日会在电影银幕上展现。也许你曾经在 电影中看到过那些慢镜头拍摄的情景, 或者时间的停滞,这样的画面不是跟威尔斯小说中提 到的服用加速剂后的情景一样吗?这样 的情景能够出现在屏幕上要归功于一种叫作“时间放 大镜”的装置。
“时间放大镜”,顾名思义,就是以放慢的速度 展示通常极快的许多现象,让人们更细致 地看清这些稍瞬即逝的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它实际上 是摄影机的一种,通常我们拍摄电影的 普通摄影机每秒钟只能拍摄24张照片,这同人眼能识 别的速度相一致。也就是说当一秒钟快 速播放24张照片时,在人们眼中展现的情景同现实生 活中人看到的几近相同。这种叫作“时 间放大镜”的摄影机拍摄速度要高许多,所以当这样 拍摄下来的景物以一秒钟24个镜头的普 通速度播放时,原来一样的动作需要播放更多镜头, 动作就会被拉长,看上去像是时间变慢 一样。如果借助一些更复杂的类似装置提高拍摄速度 ,人们几乎可以再现威尔斯在小说《最 新加速剂》中想象的场景。
1.5 什么时候我们绕太阻运行得更快——白天 还是夜间 曾经在巴黎报纸上有一则广告,说是只要公众愿 意提供25个生丁(生丁是法国辅币名 称,过去法国货币的一法郎等于100生丁),就能得到 一个不花钱旅行而且不会感到疲倦的方 法。这个广告一时之间在人们中流传开来,许多好奇 的人向发布广告的人寄去了25个生丁, 希望能够掌握这个秘密。可是这些付过钱的人只收到 一封让人气愤的回信,上面写着“请您 静静地躺在床上,然后尽情欣赏窗外的美景,记住我 们所在的地球无时无刻不在旋转,在巴 黎所在的维度上,您每昼夜都行走了25000千米,请 享受您的旅行吧!”
……P4-5
然而这样微不足道的时间却随着科技发展渐渐开始影 响着我们的生活。
曾经我们以为一分钟很短暂,不值得计量。对于 古代人而言,日晷、沙漏、漏刻根本没 有分钟这个刻度(下页图1和图2),人们甚至最初仅仅 是根据太阳的高度或者太阳照在物体 上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下页图3)。到了18世纪初 ,人们的计时工具钟表上出现了分针, 又过了将近一个世纪,人们有了秒的概念。随着时间 的推移,人们能测量的最小时段的值也 越来越小。不过平常人还是需要一些数字才能直观地 感受到短暂时间的威力。
区别于人类,生活在人们身边的昆虫它们能感知 到的时间要短得多。蚊子在一秒钟之内 它的翅膀能够上下扇动500~600次,对于它们而言, 或许千分之一秒就是举起或者垂落一次 翅膀的时间。然而对于人来说,千分之一秒是火车移 动3厘米、声音传播33厘米等这些无法 直接感知的事情。
对于人来说千分之一秒和一眨眼一样,都是无法 直接感受到的时间单位。眨眼已经是人 体能做出的动作极快的动作之一,然而事实上如果用 千分之一秒做衡量单位,眨眼是一个进 行得相当缓慢的事情。这一点却很少有人知道,在经 过数次的精确测量后,人们终于发现 “眨眼”这个动作完成需要的时间大概是0.4秒,然 而人自身是感觉不到视野受到遮蔽的,所 以认为很快。0.4秒也就是400个千分之一秒,当你垂 下眼睑时,你已经花费了大概75~90 个千分之一秒,垂落后的眼睑大概静止130~170个千 分之一秒,才能再次抬起,再次抬起的 过程大概又将花费大约170个千分之一秒。这样漫长 的过程却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 神经系统无法感应到这一切,所以很多人都在想如果 能够发明出一种东西使人们的神经系统 能够捕捉到千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是不是对于我们而言这个世界就会大 不相同。
在小说《最新加速剂》中,英国作家威尔斯用丰 富的想象力向我们展示了能感知转瞬即 逝现象之后人类眼中的世界。当人们的感觉器官能够 敏感地捕捉千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 发生的事情时,世界将变得大不相同。书中的主人公 在服用一种称之为加速剂的神奇药水后, 被风吹起的窗帘在主人公的眼中像是冻在了空中一样 ,一角微微卷起一动不动。从空中坠落 的玻璃杯也不会一下子跌在地上,而是停在空中缓缓 地下落。
虽然千分之一秒已经是一个很短的时间单位了, 然而并不是人们能测量的最小时段的极 限。早在20世纪初,人们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就能够测 量到1/10000秒,而现在在实验室中, 物理学家能够测量出1/100000000000秒,相信在不久 的未来这个数据还会被刷新。
1.4 时间放大镜 《最新加速剂》的作者威尔斯在创作这个小说的 时候,他一定想象不到他小说中创作的一 些情景时至今日会在电影银幕上展现。也许你曾经在 电影中看到过那些慢镜头拍摄的情景, 或者时间的停滞,这样的画面不是跟威尔斯小说中提 到的服用加速剂后的情景一样吗?这样 的情景能够出现在屏幕上要归功于一种叫作“时间放 大镜”的装置。
“时间放大镜”,顾名思义,就是以放慢的速度 展示通常极快的许多现象,让人们更细致 地看清这些稍瞬即逝的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它实际上 是摄影机的一种,通常我们拍摄电影的 普通摄影机每秒钟只能拍摄24张照片,这同人眼能识 别的速度相一致。也就是说当一秒钟快 速播放24张照片时,在人们眼中展现的情景同现实生 活中人看到的几近相同。这种叫作“时 间放大镜”的摄影机拍摄速度要高许多,所以当这样 拍摄下来的景物以一秒钟24个镜头的普 通速度播放时,原来一样的动作需要播放更多镜头, 动作就会被拉长,看上去像是时间变慢 一样。如果借助一些更复杂的类似装置提高拍摄速度 ,人们几乎可以再现威尔斯在小说《最 新加速剂》中想象的场景。
1.5 什么时候我们绕太阻运行得更快——白天 还是夜间 曾经在巴黎报纸上有一则广告,说是只要公众愿 意提供25个生丁(生丁是法国辅币名 称,过去法国货币的一法郎等于100生丁),就能得到 一个不花钱旅行而且不会感到疲倦的方 法。这个广告一时之间在人们中流传开来,许多好奇 的人向发布广告的人寄去了25个生丁, 希望能够掌握这个秘密。可是这些付过钱的人只收到 一封让人气愤的回信,上面写着“请您 静静地躺在床上,然后尽情欣赏窗外的美景,记住我 们所在的地球无时无刻不在旋转,在巴 黎所在的维度上,您每昼夜都行走了25000千米,请 享受您的旅行吧!”
……P4-5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