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7547092
目 录
【原出版者的话】我们生命里的“七七” /高希均
章 抗战是为了树立能够抬头见人的国格 /许倬云
第二章 每逢“七七”倍思亲 /郝柏村
第三章 一代人的情结 /何兆武口述 文靖执笔
第四章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齐邦媛
第五章 焦土仍留几点红 /王鼎钧
第六章 忆“七七”初战 /星云大师
第七章 走在滇缅公路上,怀想为救中国而捐躯的壮士们 /张作锦
第八章 “南京大屠杀”灾难下的成长,使我向往的是:和平 /高希均
第九章 抗战带给我的“流亡三部曲” /邵玉铭
第十章 勿再陷入“愚蠢的循环” /陈长文
第十一章 “七七”卢沟桥事变:七十七年后的探索 /郭岱君
附 录 “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大事年表
二哥当时只是初三的年龄,在沙市加入了湖北联中,徒步撤退到恩施。当学校的队伍,列队走过家门口时,每一个年轻的孩子,身穿制服,就像行军的军人一样,背一个背包和口粮,两双草鞋,列队进行。祖母看见二哥在队伍之中,实在舍不得,哭着要我的母亲将二哥从队伍中撤出来。母亲回答:“我们的孩子,能留一个,就是一个。国家快亡了,这些留下的种子,也许可以为我们再造中国,扳回自由和独立,不做日本人的奴隶。”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承受多少次的外患,才铸炼成的一种悲剧情怀。
——许倬云《抗战是为了树立能够抬头见人的国格》
我于深夜返抵家门,敲门一声即开,见到双亲及弟妹。母亲说,早年父亲从东北回家,深夜喊“妈妈开门”,祖母应声而起,以此责我为什么不也喊“妈妈开门”。直至今日,我未忘这句话。
……
一九三八年十月,广州战役时,我头部受伤,当然不能直率禀告双亲,仅在信中说,头部生了小外症,但已痊愈,一切安好。父亲当然了解其中含意,复信说:“汝头痛,余心痛。”并且说:“汝母倚闾,望汝早归。”但是,母亲患病一事,父亲从未提及,以免我挂念在心。
一九三九年,我在炮十四团,任中尉排长,原驻广西兴安。是年冬,参加皖南攻势后,仍回广西驻地。一九四〇年,时值端午,忽接父亲来电,说:“母故,速回”,直如晴天霹雳,立刻泪如泉涌。父亲并谓,母亲弥留时,频呼我的乳名。天下的至痛,莫过于闻此讯息了。当时故乡沦陷,不可能奔丧,亦为长官所不许。此后岁月中,不知梦到母亲多少回,真如京剧“四郎探母”中所唱,“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此剧在抗战期间是禁演的,现在我学会这一段,实亦宣泄思母之情。
一九四四年初,我在重庆陆军大学受训,接到父亲来信,谓“闻汝等有东归之说”,可见当时敌后地区,已预知抗战即将胜利。父亲的来信自然暗示,胜利归来的欢聚在望,我也盼能及早拜见久别的父亲,并为母亲扫墓。孰知未及数月,父亲不待抗战胜利而病逝了,我闻噩耗痛哭,一如母故之时。
——郝柏村《每逢“七七”倍思亲》
中国三大火炉之一南京的夏天还没有过完,八月十五日起日机已经开始轰炸了,枚炸弹投在明故宫机场。
三天前,我的母亲在机场对面的中央医院分娩,生了我的小妹星媛。医院在强震中门窗俱裂,全院纷纷逃生,她抱着婴儿赤足随大家奔往地下室,得了血崩之症。两天后全院疏散,她被抬回家,只能靠止血药与死亡搏斗。
……
为了躲避白天的轰炸,船晚上开,码头上也不敢开灯,只有跳板上点了几盏引路灯。我们终于走到码头,跌跌撞撞地上了船。蜂拥而上的人太多,推挤之中有人落水;船已装不进人了,跳板上却仍有人拥上。只听到一声巨响,跳板断裂,更多的人落水。
黑暗的江上,落水的人呼救、沉没的声音,已上了船的呼儿唤女的叫喊声,在那个惊险、恐惧的夜晚,混杂着白天火车顶上被刷下的人的哀叫,在我成长至年老的一生中常常回到我的心头。那些凄厉的哭喊声在许多无寐之夜震荡,成为我对国家民族,渐渐由文学的阅读扩及全人类悲悯的起点。
——齐邦媛《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母子两人,于一九四五年一月,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万里寻亲之旅,母亲时年三十,我六岁。
走路对母亲是很大的折磨,因为她有双“解放脚”(即裹脚后又放开者),不良于行,一路疼痛不堪。加上环境卫生差,有时得喝河水,所以她在路上开始打摆子(即疟疾),饱受忽冷忽热、上吐下泻的煎熬,她仍咬紧牙根,白天鸡鸣即起赶路,天黑投宿。
沿途经过十八盘乡时,旅程开始更加艰难,一路上除了上山就是下山,海拔达一千多公尺,素有“九山三水十八弯”之称,境内大小山头有一百多座。……我想母亲后有毅力走完全程,一是她对父亲的热爱,二是她一定要将我交给父亲,以尽到做母亲的责任。
……母亲到西安时,人瘦了一大圈。由于一路打摆子,加上喝的都是河水,以后一生再无月事,无法怀孕,这也注定我一生为独子的命运。
……
我六岁随母亲从哈尔滨赴西安,八岁从西安返回沈阳,九岁又从沈阳到上海,四年之内,我的小脚追随母亲的“解放脚”,走过大江南北,甚至跨过了台湾海峡,所以我跟母亲的情感特别深厚。而在这些逃难的过程中,我自母亲身上学到了两件一生受用无穷的事:一是果断,只要认清方向,必定勇往直前,这可见于她万里寻夫的决心;二是吃苦耐劳,在旅途中,无论跋山涉水,无论饥寒交迫,她都坚定地携着我的小手,走到我们的目的地。
——邵玉铭《抗战带给我的“流亡三部曲”》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