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8013734
许三观卖身记
公共空间,趣味生意,一帮媒体人的文化O2O创业历险记。
王微:追光
告别土豆之后,王微投身电影领域,他二次创业以皮克斯为榜样,希望他的追光动画可以做出媲美好莱坞大片的动画电影。“对当下的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能不能做出最好的电影,我都不关心它是不是一部动画电影。”
彭小峰:冒险家再出发
从光伏到电商,再到能源互联网,彭小峰的创业戏剧性在于,每次人们认为他倒下来,但他换了个地方又站了起来。这次前新能源首富能够借助互联网再次撼动新能源产业吗?
决裂陈年
凡客二次创业,陈年坚决地和过去决裂。
唐骏:回到名利场
在“学历门”事件渐渐淡去之后,一度被称为是中国最成功职业经理人的唐骏,摇身一变,成了一名创业者。他自称现在是为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打工,未来要打造50家A股上市公司。
梯子上走下龚海燕
即便是像龚海燕这样的创业明星,也可能会在连环创业的过程中遭遇滑铁卢。关停梯子网和那好网之后,这名以能吃苦和敢想敢干著称的“女版俞敏洪”,能否东山再起?
第二篇 转型
姚明退役这三年:走下篮球场,走上生意场
宣布退役三年以来,姚明并未就此淡出人们视线,而是频频在商业、公益等领域为自己贴上新的标签。这名曾在赛场上叱咤风云的篮球明星,在场下来了个并不怎么华丽的转身。
陈晓后传
离开国美四年,这位充满争议的上海商人并未如一些人所料,渐渐淡出商业世界,而是选择借助“新沪商”重新出发,在金融领域开辟一片新战场。
罗永浩:闯入者怎样做手机
异于常规科技企业创始人,前英语老师罗永浩不是理科生,攻击性强,特别“事儿”,当他宣布做手机后,网络上充满着大量争议和鄙夷。闯入者罗永浩怎样扮演好产品经理和“企业家”的角色,交出他的作品本文抛却争论的口水,还原他历时两年的造机之路。
第三篇 突破
卫哲:寻找风口的猪
他的投资风格和他的性格一样谨慎,“好为人师”——曾经的明星CEO,悲情高管,正努力变成聪明的投资人。
和周鸿祎的两次谈话:枪、手机、偶尔有困惑
中国互联网世界最知名的“反抗者”,如今自己也变成了一名“成功者”。在同周鸿的长谈中,这位已经成了大亨的中国互联网界最知名的斗士,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困惑,他对互联网的看法,以及他对很多问题的重新思考——当然,也谈及他为何重新返回手机行业。
蔡文胜:天使的野心
他高中没毕业,不懂英文,不懂技术,普通话都说不标准。但作为天使投资人,他已经至少投出了3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知名的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现在,作为美图公司董事长,他似乎更想亲自开创一家伟大的公司。
俞敏洪的新合伙人
两位老搭档已成功天使投资人身份示人时,俞敏洪找到了昔日投行大佬盛希泰切入这一热得烫手的领域。两位“新人”能玩出花样来吗?
刘东华:从“关系”到社交网络
封闭式、高门槛、收费制、树标杆,种种反互联网思维之举,却让刘东华建立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商业明星版Linkedin(领英)。
第四篇 挑战
学霸投资人曹毅的独角兽牌局
一部冷酷高效的投资机器,一个活跃的互联网新锐CEO核心圈子,一群共同成长的明日之星,一代创业者的人性冒险故事。
冯鑫:解套
他十年渡过三大难关——创业困境、烧钱大战、IPO(首次公开募股)转板,终于成功赎身。
谢谢观赏,后会有期
立志成为中国漫威的青青树,如何迎接自己的后魁拔时代?
《刀塔传奇》的传奇,一款国民手游的诞生
对史玉柱塑造的游戏世界观说“NO”之后,王信文以史上最快速度成就新游戏王。
捷克作家瓦茨拉夫·哈维尔(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前总统)在1977年为自己出版的剧本集所写的序言中,准确地描述了一个创作者的困境。
“然而很快,一个作家发现自己正来到一个十字路口:他已经耗尽了自己对于世界最初的经验和表达方式,他必须决定如何进一步继续下去。当然,他可以为他已经说过的东西找到更出色的表达途径;也就是说,他可以基本上重复自己。或者,他也可以停留在他最初的喷发所取得的地位上,想方设法保住这个位置,以便确保自己在文坛上的一席之地。
“但是他还有第三种选择,他可以放弃已经取得的一切,超越他到目前为止太熟悉的、最初的世界经验,从他自身小小的传统、公众期待以及已经建立的地位中解放出来,去尝试一种新的和更为成熟的自我界定,与他现在的并且是更为确凿的世界经验相一致,简言之,他可能去发现他的‘第二口气’。任何人选择了这条道路——如果他想继续写作的话,这是真正有意义的——他的日子将不会轻松。在他人生的舞台上,他不再是一张白纸,而是要努力告别某些东西。他起先的热忱、自信和直率已经离去,而真正的成熟尚未到来;事实上他必须重新开始,这次是在更为艰难的条件下。”
每一位写作者都面临着哈维尔所说的去发现“第二口气”的问题,正如每一位写作者在开始时都必然要到他早年的经历中去寻找素材——几乎每一位小说家都有一本讲述一个人如何成长的书,比如,对于毛姆是《人性的枷锁》、对于奈保尔是《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困境真正发生,是作家发现自己已经很难再从自己的经验中寻找素材时。他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不同于早先的热情和经验的“第二口气”。这是作家人生危机的开始。
其实世上所有人和组织的经历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在其他人或组织身上,寻找第二口气的危机是以不同形式出现的。一个画家或音乐家无可避免地会耗尽他赖以成名的经验或方式,他需要找到既能让自己满意,又能让公众兴奋(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公众)的新的方式。在过去的时间里,这样的例子我可见到不少。鲍勃·迪伦是一个例子。在这个伟大的歌手的一生中,他不止一次面对着去寻找“第二口气”的问题。每一次都并不顺利。
格雷尔·马库斯在《老美国志异》中记录过迪伦尝试脱离让他备受欢迎的民谣、转向电声摇滚时的场景。“那是在1965年的7月,这位民谣歌手穿着破旧的棉布衣服,手里拿着电吉他,身上披着时髦的黑色皮夹克出现在新港民谣节的舞台上,身后是一支事后很快就被他抛弃的五人乐队,他用自己最沙哑的声音唱着,唱起那种对很多人而言正是意味着堕落与谎言的电子噪音。尽管如今世界上可能没有人会承认自己当年曾对鲍勃·迪伦发出嘘声,然而在1965年的7月25日,迪伦的演出完全是一场骚动:听众中爆发出叫喊、诅咒、抗拒的声音,但更多的也许还要算是困惑。”可是你猜迪伦当时唱了什么?《像一块滚石》!随后,在1966年5月26日的一次演出中,迪伦的演出是在一片骂声中进行的。“人群中的喊声渐渐大了起来,胆小畏缩的叫喊声逐渐汇聚成高呼:‘叛徒!背叛!傻×!你不是鲍勃·迪伦!’”
当然,今天我们可以舒一口气,用一种轻松的语调说,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些,他就不是鲍勃·迪伦。
对于商业组织而言同样如此,只不过商业记者和管理学家们会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述这种“第二口气”的困境。比如,在2008年前后网络游戏公司最火热的时候,媒体曾提出所谓的第二款游戏困境:第一款游戏大受欢迎之后,公司以同样的团队、更多的资源和投入试图推出第二款游戏,结果却往往不成功。这个困境一直延续到今天,谁能记得《植物大战僵尸》的开发公司Popcap Games(宝开游戏公司)的第二款游戏?不用去搜索了,如果它足够成功,你会知道的。努力在寻找自己的“第二口气”的,也包括我们曾经一期的封面人物朱俊。他曾经凭借着代理《魔兽世界》成为国内一线游戏巨头,也因此有了足够多的钱去买下上海申花。如今,他失去了两者。如果不想就此从舞台中央消失,他也需要找到自己的“第二口气”。
你正在阅读的这本书中,记载了大量的这种“寻找第二口气”的故事。你能看到曾经创办了土豆网并把这家公司送到纳斯达克上市的王微,也在想如何通过动画电影来重新寻回自己的“第二口气”;也有彭小峰,曾经是新能源领域的巨头,如今迫切地希望借助互联网金融再次崛起;包括卫哲和陈晓,曾经阿里巴巴B2B(指企业对企业的营销关系)公司的CEO和国美电器的CEO,如今他们都希望借助投资来再次证明自己;包括俞敏洪,他创办了中国最大的教育公司,现在进入了早期投资领域;包括中国体育的符号式人物姚明,他要在商业领域证明自己可以像在篮球场上那样自如……
杂志的读者会发现我们对杂志也在做一些改变。这也是我们在努力寻找“第二口气”的表现。杂志这种形态发展到今天,它需要做出一些对变化的回应。当然,私心而言,我也希望借助它,找到我自己的“第二口气”。
《财经天下》周刊主编李翔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