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1306877
单元1 概述 1
1.1.1 正确书写财经数字的重要性 1
1.1.2 财经数字的分类 2
单元2 阿拉伯数字的书写 3
1.2.1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具体要求 4
1.2.2 记数方法及币值符号 4
1.2.3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订正 5
单元3 中文大写数字的书写 6
1.3.1 中文大写数字的具体要求 7
1.3.2 大小写换写方法 7
1.3.3 中文大写数字的订正 8
模块2 货币知识与人民币的识假技术 10
单元1 货币基本知识概述 10
2.1.1 货币的含义 11
2.1.2 货币的形式演变及发展 11
2.1.3 中国货币的发展 13
2.1.4 中国纪念币的发展 15
单元2 人民币的基本常识 18
2.2.1 人民币的基本常识概述 18
2.2.2 第一套人民币 18
2.2.3 第二套人民币 21
2.2.4 第三套人民币 23
2.2.5 第四套人民币 25
2.2.6 第五套人民币 27
单元3 人民币的人工识假技术 31
2.3.1 假币的基本知识 32
2.3.2 识别真假纸币的技巧 33
2.3.3 第五套人民币的防伪特征 34
2.3.4 发现假币的处理方法 37
2.3.5 残缺人民币的兑换标准 38
模块3 外汇常识与外币识假技术 40
单元1 外汇概述 40
3.1.1 外汇初识 40
3.1.2 外汇的分类 41
单元2 常见外币初识 43
3.2.1 港币 43
3.2.2 美元 47
3.2.3 日元 49
3.2.4 欧元 50
3.2.5 其他国家及地区货币一览 51
单元3 常见外币鉴别 53
3.3.1 港币防伪特征 54
3.3.2 美元防伪特征 55
3.3.3 日元防伪特征 56
3.3.4 欧元防伪特征 57
模块4 钞票清点技术 60
单元1 点钞技术概述 60
4.1.1 点钞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61
4.1.2 点钞技术的基本要求 61
4.1.3 点钞技术的方法 63
4.1.4 点钞的操作流程 63
单元2 手持式点钞技术 64
4.2.1 手持弹拨式单指单张点钞法 65
4.2.2 手持刀削式单指单张点钞法 66
4.2.3 手持式多指多张点钞法 67
4.2.4 扇面清点技术 68
4.2.5 手工清点硬币方法 70
4.2.6 手持式点钞技术的训练方法与考核标准 71
单元3 手按式点钞技术 74
4.3.1 手按式单指单张食指点钞法 74
4.3.2 手按式拇指点钞法 75
4.3.3 手按式多指多张点钞法 76
单元4 钞票的捆扎技术 77
4.4.1 钞票捆扎的要求 77
4.4.2 手工捆扎钞票的方法 78
4.4.3 机器捆扎钞票的方法 80
单元5 机器点钞技术 81
4.5.1 纸币点钞机的使用 82
4.5.2 硬币清点器的使用 85
模块5 数据与文字录入技术 87
单元1 数据录入技术概述 87
5.1.1 数据录入概述 87
5.1.2 数据录入常用工具—计算器 88
5.1.3 数据录入的基本要领与程序 90
5.1.4 数据录入的基本指法与训练 92
单元2 数据加减法的录入 95
5.2.1 基本加减法录入 95
5.2.2 账表算录入 95
5.2.3 数据综合录入—传票算 98
单元3 票币计算的录入 108
5.3.1 单倍速乘心算 108
5.3.2 账表式票币计算 110
5.3.3 币值计算 111
单元4 英文录入技术 113
5.4.1 初识键盘 113
5.4.2 键盘操作规则 115
单元5 中文录入技术 118
5.5.1 常用输入法 119
5.5.2 五笔字型汉字编码基础 119
5.5.3 汉字的3种字型 122
5.5.4 简码录入 125
5.5.5 词组录入 126
模块6 珠算技术 128
单元1 概述 128
6.1.1 珠算的起源与发展 128
6.1.2 算盘的种类和结构 129
6.1.3 打好算盘的基本要领与指法 130
单元2 珠算加减法 133
6.2.1 口诀加减法 134
6.2.2 无诀加减法 137
6.2.3 简捷加减法 140
单元3 珠算乘法 142
6.3.1 乘积的定位 142
6.3.2 乘法口诀 143
6.3.3 空盘前乘法 144
单元4 珠算除法 146
6.4.1 商除法 147
6.4.2 定位置数 147
6.4.3 估商置商 147
6.4.4 减积 148
6.4.5 运算结果 148
6.4.6 继续求商 149
单元5 珠算账表算 150
6.5.1 账表算的题型 150
6.5.2 珠算账表算的运算方法 151
单元6 珠算传票算 152
6.6.1 传票算的题型与命题方法 152
6.6.2 珠算传票算的运算方法 153
模块7 电子收银机的操作技术 155
单元1 收银工作系统 155
7.1.1 收银工作系统概述 155
7.1.2 电子收银机 156
7.1.3 商品条码与商品编码 158
单元2 收银机操作及维护常识 160
7.2.1 条码扫描 160
7.2.2 条码消磁 161
7.2.3 收银工作常用术语和名词 162
7.2.4 收银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165
单元3 收银机操作流程 166
7.3.1 营业前的收银准备工作流程 166
7.3.2 营业中的收银工作流程 168
7.3.3 营业结束后的工作流程 169
单元4 百威商业POS管理系统软件操作 170
7.4.1 百威9000商业POS软件简介 170
7.4.2 收银台工作程序 172
7.4.3 前台收银操作 172
附录A 财经数字书写练习纸 179
附录B 北京地区部分金融机构当前运用的技能项目及部分项目考核办法简介 180
附录C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术 182
附录D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 183
附录E 中国人民银行假币收缴、鉴定管理办法 187
附录F 中国珠算协会珠算珠算式心算鉴定比赛规程 190
附录G 全国会计技能大赛(中职组)点钞比赛细则 200
附录H 全国比赛账表算样题 203
附录I 全国珠算技术等级鉴定模拟题 204
前 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及近几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各行各业对财经从业人员的需求增加,对财经人员专业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为此,作为财经类职业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就是根据行业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既懂专业又有较高水平的实际操作技术的技能型人才。本书充分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及财经基本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需要,在内容、结构和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很注重通俗易懂、生动活泼,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言简意赅的语言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训练方法等融为一体,在总体设计上力争体现广泛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在版式设计上力求创新、活泼、趣味性,更利于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财经的基本技能。
财经基本技能对于全国各地的财经专业的学生都是必备的通用知识和能力,因此,本书尽可能考虑到全国各地的基本要求,并在第2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上的更新,突破传统教材模式,着眼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就业能力,每个模块都注明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很好地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更便于使用者的学习与选用,较全面地反映了当前从事财经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技能。本书既注重财经基础知识的传授,又面向实际应用,书中每个模块都附有单元检测,适合教学应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职业院校财经类、营销类和企业管理等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银行、商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等的会计与出纳岗位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各类财经工作者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各单元均配有二维码,读者可以通过扫描观看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此外,本书配有独立成册的《财经基本技能(第3版)学习指导与练习》,便于与教材同步训练。
为方便教师教学,本书还配有电子教案、教学指南和习题答案,请有此需要的教师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免费注册后再进行下载,有问题请在网站留言板留言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E-mail:)。
本书包括7个模块的内容:财经数字书写、货币知识与人民币的识假技术、外汇常识与外币识假技术、钞票清点技术、数据与文字录入技术、珠算技术和电子收银机的操作技术。
本书由高级讲师蔡宝兰担任主编,王立永担任副主编,撰写分工如下:颜惠玲编写模块1和模块6;蔡宝兰编写模块2;赵凤玲、王力编写模块3;蔡宝兰、韩静编写模块5的1~3单元;李莉编写模块4和模块7;张旖旎编写模块5的4~5单元;王立永对全书进行了统稿,由蔡宝兰定稿。
课时建议安排如表0所示。
表0 课时建议安排
序 号 模 块 名 称 讲 授 学 时 实 训 学 时
第1模块 财经数字书写 4 6
第2模块 货币知识与人民币的识假技术 6 8
第3模块 外汇常识与外币识假技术 4 10
第4模块 钞票清点技术 12 20
第5模块 数据与文字录入技术 12 20
第6模块 珠算技术 10 16
第7模块 电子收银机的操作技术 6 10
合 计 144 54 90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除了得到北京市教委职教学会金融事务专业委员会领导的大力支持外,还得到电子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的热情帮助,以及北京商贸学校的学生李召敏和沈思、中国银行江西南昌分行南湖支行银苑分理处等的帮助,本书的图、表技术处理等得到了网络工程师蔡国梁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本书内容如有引用,由于疏忽未做注明之处,在此一并致歉。
本书作为再版,虽已进行了改进,但限于时间仓促,编者水平不一,疏漏之处在所难免,今后我们还会在使用中继续收集听取各方意见,不断改进、完善,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如有疑问、建议或意见,欢迎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到。
编 者
2016年6月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