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40225094
◆“*位真正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被阅读*多的经典小说
◆新课标推荐必读名著
◆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一百年还忘不掉的幽默与讽刺,他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本书为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短篇讽刺小说集,书中收入了他的代表作,如《百万英镑》、《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三万元的遗产》等。,马克?吐温的作品表达了对普通人、小人物的一种爱。即便是嘲笑揶揄,也常常是善意的,富于同情的。
译序 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
坏孩子的故事
火车上的嗜人事件
我*近辞职的事实经过
田纳西的新闻界
好孩子的故事
我怎样编辑农业报
大宗牛肉合同的事件始末
竞选州长
我给参议员当秘书的经历
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
神秘的访问
一个真实的故事
法国人大决斗
稀奇的经验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他是否还在人间
和移风易俗者一起上路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狗的自述
三万元的遗产
译序(节选)
马克·吐温原名塞缪尔·朗荷恩·克莱门斯,一八三五年生于密苏里州的佛罗里达村,小的时候随家迁居到密西西比河边的小镇汉尼伯尔。马克·吐温的父亲收入不多,且命运不济,买了田地未见收益,开店又赔本,“逼得他子女长期为生活而在世上挣扎”。马克·吐温在这样的家境里没有受多少正规的教育,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只好去印刷所当学徒,生活清苦。大约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有机会在密西西比河航行的轮船上干活,因此他学会了领港的本事。这一段生活是他*难忘的。他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从船长、水手到南方各州的绅士、移民、人贩子,等等,为他今后的创作积累了许多素材。但好景不长,南北战争爆发(1861年)后,密西西比河航运业停止,他只得去西部发展。他先
去淘金,后去报馆当记者,这是他写作生涯的起点。他写幽默滑稽小品,故事出了名以后便去了东部。不几年他发表了《傻子国外旅行记》(1869年)和《过苦日子》(1872年)两部作品,前者是他为报馆所写的旅欧报道,所谓“傻子”,是指天真无知的美国人。他们到了欧洲,嘲弄欧洲的文化古迹,而自己又土头土脑,举止粗俗。这些报道写得滑稽、有趣,很受读者欢迎。《过苦日子》是回忆他在西部的生活,从随他哥哥到内华达写到他开始做幽默演讲为止。
从八十年代末开始,马克·吐温的创作进入后期,幽默、滑稽的笑声少了,讽刺、批判的成分多了,主题也趋向严肃的社会问题。《亚瑟王朝上的康涅狄格美国人》(1889年)被誉为当代“黑色幽默”的先驱。这部小说把一个十九世纪的美国人打发到六世纪的英国去,用一种特有的幽默风格揭露专制独裁的社会体制。《傻瓜威尔逊》(1893年)通过两个婴儿调包的故事批判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冉·达克》(1896年)歌颂法国民族英雄,浪漫气氛浓重。
总的来说,马克·吐温的“笑”是对普通人、小人物的一种爱。即便是嘲笑揶揄,也常常是善意的,富于同情的。他说:“我从来没想过要去教化那些有教养的阶级,我无论从天性上还是从训练上都不具备那种本领。而且我也从来没有产生过那种野心。我总是想猎取更大的猎物——群众。”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马克·吐温创作思想的发展,除首篇《百万英镑》外,本书各篇小说大致按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时间的跨度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二十世纪初。董衡巽
马克吐温著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是一部很好的作品。文章对“金钱就是一切”“金钱是**的”的想法进行了讽刺,揭穿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容和黑暗的统治。
——媒体评论
《百万英镑》是马克·吐温著名的讽刺小说代表作。小说通过小办事员的种种“历险”嘲弄了金钱在资产阶级社会叱咤风云、呼风唤雨的作用。作者用漫画笔法勾勒了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幽默滑稽,趣味横生,就如同一幅世态讽刺画,令人忍俊不禁。
——网友评论
我二十七岁时在旧金山一位矿业经纪人手下当雇员,对证券交易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熟悉。当时我在世上无亲无故,除去聪明的头脑和清白的名声,我简直一无指靠;可是,就凭我这些条件,我就能走上一条*终发迹的康庄大道,我对这一前景感到满意。
每星期六下午收盘后的时间由我自己支配,我习惯的休闲方式是在海湾里驾驶小帆船。一天,我胆子太大了,结果把小船远远地驶进了大海。黄昏来临,当我几乎已经绝望时,被一艘开往伦敦的小型方帆双桅船救起来。旅途漫长,风涛险恶,船上管事的没让我出船钱,只是要我不拿工资干普通水手的活,用这个办法来抵账。当我在伦敦登岸时,身上穿的是一堆破烂,口袋里只装着一美元。就靠这一块钱我勉强维持了一天的食宿。第二天,我就既无果腹之粮又无栖身之所了。
第二天上午,大约十点钟左右,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的我步履蹒跚地在波特兰广场附近徘徊。一个小孩子由保姆领着在我身边经过,他把一只甘美无比的大鸭梨——只咬了一口——扔进了阴沟。我当然站住了,充满饥渴的目光死死盯住那沾满污泥的宝贝。我嘴里满是口水,胃里着实需要它,我整个生命都渴求它。然而,每当我挪动身子想把它捡起来时,总会有过路人的目光窥透我的意图,我当然只好站直身子,装出一副冷漠的样子,好像自己对那只鸭梨根本没有起过意。这样的情景重复了多次,我始终未能把那只梨弄到手。当我终于下定决心,准备不顾一切羞耻把梨一把抓起来时,我身后的一扇窗子向上推开了,一位绅士向外喊道:
“请你进屋来。”
我被一名身穿华丽制服的仆人领进一个豪华的房间,屋里坐着两位年长的绅士。他们把仆人支走后,请我坐下来。他俩刚用完早餐,看到吃剩下来的食物,我几乎无法自持。面对着那些好吃的东西,我差点儿失去理智,但是既然主人并没有请我品尝,我就得竭力忍受痛苦。
当时我对不久前在那里发生的事还一无所知,我是过了很多天以后才获悉此情的,不过,我想现在就把这件事告诉你们。两天前,这老哥儿俩曾进行过一场热烈的争辩,*终他俩决定采用英国人解决一切问题的方式——打赌——来决定胜负。
诸君想必还记得:英格兰银行为与某个外国作某项公共交易的特殊需要,曾发行过两张大钞,每张票面都是百万英镑。不知什么原因,实际使用并注销的只有其中一张;而另一张大钞仍躺在银行的保险库里。是这么回事,老哥儿俩在闲谈中偶尔想到:如果有一个非常诚实和聪明的外地人流落到伦敦,他在这里连一个朋友都没有,身边除那张百万英镑大钞外分文全无,并且还无法证明他就是那张大钞的合法所有者,那么他的命运将会怎样?一个说,这人会饿死;另一个说,绝不会。一个说,这人不能把大钞拿到银行或其他地方去用,因为他会当场被捕。于是老哥儿俩继续争论下去,直到那另一个说,他愿意拿两万英镑打赌,他认为这个外地人靠那张钞票,不管怎么说,也能活三十天,并且不会进监狱。他的兄弟接受了他提出的条件。于是他就直奔银行把那张大钞买了回来。你瞧,他像个真正的英国人,浑身是胆雄赳赳。接着他口授了一封信,由他的一名秘书用漂亮的正楷写下来,然后这哥儿俩就在窗前坐了一整天,想物色一名适当人选,把信交给他。
他俩看见许多面相诚实的人走过,但这些人又显得不够聪明;许多面相聪明的人又显得不够诚实;许多人面相既聪明又诚实,但又不像是穷人;还有些人虽然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但又不像是外地人。在我走过之前,他俩看到的人们总是有欠缺;他俩认为我符合全部条件,一致选定了我,现在我就在他们家里等着,想知道他们把我叫进屋来的原因。他们开始问有关我个人的问题,很快就弄清了我的来龙去脉。*后,他们告诉我说,我完全符合他们的意图。我说,我真的很高兴,并打听他们的意图究竟是什么。老哥儿俩之一递给我一只信封,说是我可以从中得到答案。我刚要把它拆开时,他说,别拆;要我带回寓所,然后仔细观看,不要慌不要忙。我满腹狐疑,要求他们把这件事解释得稍微详细一点,但却遭到了拒绝。于是我只得告辞,心里感到很屈辱,这明明是个恶作剧之类,而自己成了他们取笑的对象,然而我必须忍受,因为按照我目前的处境,我是不能对有财有势人物加于我的侮辱表示愤恨的。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