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807362289丛书名: 国学大书院
安步当车 / 2
安然无恙 / 3
安如泰山 / 4
按图索骥 / 5
拔苗助长 / 6
百步穿杨 / 6
百折不挠 / 8
班门弄斧 / 9
半途而废 /10
抱薪救火 /10
杯弓蛇影 /11
背水一战 /12
鞭长莫及 /13
宾至如归 /14
兵不厌诈 /15
病入膏肓 /16
捕风捉影 /17
不耻下问 /18
不寒而栗 /19
不拘一格 /20
不堪回首 /21
不求甚解 /22
不学无术 /23
不遗余力 /24
不自量力 /25
才高八斗 /26
残杯冷炙 /26
草船借箭 /27
草菅人命 /28
草木皆兵 /29
朝三暮四 /30
车水马龙 /31
乘风破浪 /32
乘兴而来 /33
惩前毖后 /34
程门立雪 /35
出类拔萃 /36
出奇制胜 /37
唇亡齿寒 /38
从容不迫 /39
打草惊蛇 /39
大公无私 /40
大逆不道 /41
呆若木鸡 /42
箪食瓢饮 /43
党同伐异 /44
道不拾遗 /45
道听途说 /46
得陇望蜀 /47
东施效颦 /48
杜渐防微 /49
对牛弹琴 /49
多多益善 /50
尔虞我诈 /52
废寝忘食 /53
分道扬镳 /54
奋不顾身 /55
风声鹤唳 /56
负荆请罪 /57
负隅顽抗 /58
赴汤蹈火 /59
覆水难收 /60
改过自新 /61
肝脑涂地 /62
高屋建瓴 /62
功亏一篑 /63
苟延残喘 /64
孤注一掷 /65
刮目相待 /66
管中窥豹 /67
骇人听闻 /68
邯郸学步 /69
汗流浃背 /70
沆瀣一气 /71
鹤立鸡群 /72
鸿鹄之志 /73
后生可畏 /74
囫囵吞枣 /75
狐假虎威 /75
怙恶不悛 /76
画饼充饥 /77
画虎类犬 /78
画龙点睛 /79
画蛇添足 /80
黄粱一梦 /81
讳疾忌医 /82
击楫中流 /82
鸡鸣狗盗 /83
鸡犬不宁 /84
鸡犬升天 /85
寄人篱下 /86
渐入佳境 /87
江郎才尽 /88
骄奢淫逸 /89
狡兔三窟 /90
矫枉过正 /91
嗟来之食 /92
竭泽而渔 /92
近水楼台 /93
噤若寒蝉 /94
惊弓之鸟 /95
精疲力尽 /96
精卫填海 /97
居安思危 /98
鞠躬尽瘁 /99
举案齐眉 /100
举足轻重 /101
卷土重来 /102
开诚布公 /103
开卷有益 /104
开天辟地 /105
侃侃而谈 /106
克己奉公 /107
克勤克俭 /108
刻舟求剑 /109
**** /109
空中楼阁 /110
口蜜腹剑 /111
口若悬河 /112
脍炙人口 /113
旷日持久 /114
滥竽充数 /115
狼狈不堪 /116
狼狈为奸 /116
劳而无功 /117
老当益壮 /118
老莱娱亲 /119
老马识途 /120
老牛舐犊 /121
老生常谈 /121
乐不可支 /122
乐不思蜀 /123
乐此不疲 /124
李代桃僵 /125
力不从心 /126
厉兵秣马 /127
励精图治 /128
连篇累牍 /129
梁上君子 /130
两袖清风 /131
量力而行 /132
量体裁衣 /132
令行禁止 /133
流言蜚语 /134
柳暗花明 /135
鹿死谁手 /136
洛阳纸贵 /137
马革裹尸 /138
买椟还珠 /139
满城风雨 /140
毛遂自荐 /140
每况愈下 /142
门可罗雀 /143
门庭若市 /143
名落孙山 /144
明察秋毫 /146
明哲保身 /147
明珠暗投 /148
摩肩接踵 /149
目不识丁 /150
南柯一梦 /151
南辕北辙 /152
囊萤映雪 /153
鸟尽弓藏 /154
怒发冲冠 /155
呕心沥血 /156
攀龙附凤 /157
旁若无人 /158
抛砖引玉 /159
鹏程万里 /160
披坚执锐 /161
披荆斩棘 /162
疲于奔命 /163
匹夫之勇 /164
平易近人 /165
萍水相逢 /166
破釜沉舟 /167
破镜重圆 /168
扑朔迷离 /169
七步之才 /170
欺世盗名 /171
漆身吞炭 /172
其貌不扬 /174
奇货可居 /175
骑虎难下 /176
旗鼓相当 /177
杞人忧天 /178
起死回生 /179
千金市骨 /180
千钧一发 /181
千人所指 /181
千载难逢 /183
前车之鉴 /184
前功尽弃 /185
前倨后恭 /186
黔驴技穷 /187
强弩之末 /188
巧取豪夺 /189
锲而不舍 /189
秦晋之好 /190
倾国倾城 /192
请君入瓮 /193
罄竹难书 /194
穷兵黩武 /195
茕茕孑立 /196
秋毫无犯 /197
趋炎附势 /198
群策群力 /199
人人自危 /200
人言可畏 /201
忍辱负重 /202
任人唯贤 /203
如火如荼 /204
如释重负 /205
如鱼得水 /206
孺子可教 /207
入木三分 /208
塞翁失马 /209
三顾茅庐 /210
三令五申 /211
三人成虎 /212
三生有幸 /213
丧家之犬 /214
丧心病狂 /215
杀身成仁 /216
姗姗来迟 /216
神机妙算 /217
生灵涂炭 /218
声名狼藉 /219
声色俱厉 /220
盛气凌人 /221
世外桃源 /222
势如破竹 /223
视死如归 /224
舐犊情深 /225
手不释卷 /225
守株待兔 /226
首鼠两端 /227
熟能生巧 /227
束之高阁 /228
数典忘祖 /229
水滴石穿 /230
吮痈舐痔 /230
死灰复燃 /231
四面楚歌 /232
贪得无厌 /233
贪生怕死 /234
贪天之功 /235
谈笑自若 /236
叹为观止 /237
探骊得珠 /237
探囊取物 /238
螳臂当车 /239
螳螂捕蝉 /240
天罗地网 /240
天衣无缝 /242
同仇敌忾 /242
同工异曲 /243
痛定思痛 /244
痛心疾首 /245
投笔从戎 /246
投鞭断流 /247
投鼠忌器 /248
图穷匕见 /249
推心置腹 /250
退避三舍 /251
外强中干 /252
完璧归赵 /253
玩物丧志 /254
亡羊补牢 /255
惘然若失 /256
望尘莫及 /257
望梅止渴 /258
望洋兴叹 /259
危如累卵 /260
为虎作伥 /261
韦编三绝 /262
围魏救赵 /263
未雨绸缪 /263
畏首畏尾 /265
闻鸡起舞 /265
刎颈之交 /266
卧薪尝胆 /267
无出其右 /268
吴下阿蒙 /269
惜墨如金 /270
洗耳恭听 /271
先声夺人 /272
相敬如宾 /273
削足适履 /274
笑里藏刀 /275
心旷神怡 /276
信口雌黄 /277
信誓旦旦 /277
胸有成竹 /278
栩栩如生 /279
言不由衷 /280
掩耳盗铃 /281
叶公好龙 /282
夜郎自大 /283
一鼓作气 /284
一箭双雕 /285
一鸣惊人 /286
一诺千金 /287
一字千金 /288
一字之师 /289
以卵投石 /290
饮鸩止渴 /290
迎刃而解 /291
庸人自扰 /292
愚公移山 /293
鹬蚌相争 /294
缘木求鱼 /295
越俎代庖 /296
运筹帷幄 /296
凿壁偷光 /297
债台高筑 /298
招摇过市 /299
枕戈待旦 /300
郑人买履 /301
纸上谈兵 /301
指鹿为马 /302
趾高气扬 /303
至死不悟 /304
炙手可热 /305
置之度外 /306
忠言逆耳 /307
众志成城 /308
重蹈覆辙 /308
专心致志 /309
捉襟见肘 /310
纵虎归山 /311
走马看花 /312
【解释】
“爱屋及乌”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由于爱某个人而连带地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非常喜爱某人,从而也连带爱及和他有关的人或物。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尚书大传?牧誓?大战》: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何如?”
【故事】
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欲,残暴无道。西方诸侯国的首领姬昌决心推翻商朝统治,积极练兵备战,准备东进,可惜他没有实现愿望就逝世了。姬昌死后,他儿子姬发继位称王,世称周武王。周武王在军师姜尚(太公)及弟弟姬旦(周公)、姬●(召公)的辅佐下,联合诸侯,出兵讨伐纣王。双方在牧野交兵。这时纣王已经失尽人心,军队纷纷倒戈,终于大败。周朝军队很快占领了商朝都城朝歌。纣王自焚,商朝灭亡。
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感到天下还没有安定。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墙壁篱笆。那么,杀尽全部敌对分子,一个也不留下。大王你看怎么样?”太公说。
武王认为这样不行。这时召公上前说:“我听说过:有罪的,要杀;无罪的,让他们活。应当把有罪的人都杀死,不让他们留下残余力量。大王你看怎么样?”武王认为也不行。这时周公上前说道:“我看应当让各人都回到自己的家里,各自耕种自己的田地。君王不偏爱自己旧时朋友和亲属,用仁政来感化普天下的人。”武王听了非常高兴,心中豁然开朗,觉得天下可以从此安定了。
后来,武王就照周公说的办,天下果然很快安定下来,民心归附,西周也更强大了。
安 步 当 车
【解释】
“安步当车”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慢慢地走,当做坐车。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战国策?齐策四》,曰:“●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齐宣王听说了他的好名声,把他召进宫来。颜●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走过来!”不料颜●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怎么能叫大王走过来呢?”颜●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王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恼怒地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神色自若地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 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过来! 颜●,过来! 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车)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 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太卑鄙了!”颜●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 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王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请您当我的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