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4680785丛书名: 名老中医的经典验案解析丛书
目 录
章 呃 逆
刘沈林医案
刘沈林医案
杨幼新医案
赵清理医案
徐炳琅医案
颜正华医案
藏堃堂医案
高忠英医案
高忠英医案
夏锦堂医案
郭士魁医案
陈景河医案
王绵之医案
胡建华医案
第二章 消化不良
危北海医案
赵荣英医案
张介眉医案
王培利医案
路志正医案
任继学医案
徐景藩医案
张泽生医案
赵国东医案
刘沈林医案
金洪元医案
孟澍江医案
刘献琳医案
张元素医案
方良骏医案
刘赤选医案
杨百弗医案
王生义医案
王白立医案
张介眉医案
第三章 胃脘痛
朱文元医案
李寿山医案
夏洪生医案
张德喜医案
于家军医案
蒋健医案
俞慎初医案
胡毓恒医案
刘渡舟医案
吴军医案
张镜人医案
方和谦医案
周仲瑛医案
李振华医案
李玉奇医案
颜德馨医案
徐景藩医案
朱良春医案
裘沛然医案
何任医案
刘沈林医案
刘沈林医案
周仲瑛医案
周仲瑛医案
朱良春医案
朱良春医案
第四章 消化性溃疡
徐景藩医案
任应秋医案
郭利亚医案
施今墨医案
张小萍医案
邓铁涛医案
刘谦医案
吉良晨医案
周辅同医案
任应秋医案
黄文东医案
董建华医案
姜春华医案
焦树德医案
赵绍琴医案
刘志明医案
赵清理医案
张 琪医案
宋孝志医案
俞尚德医案
王乐善医案
李振华医案
何 任医案
高辉远医案
高辉远医案
刘运耀医案
邱健行医案
邱健行医案
第五章 急性胃炎
李修圆医案
李玉奇医案
刘星元医案
张子琳医案
路志正医案
朱良春医案
赵清理医案
赵清理医案
王占玺医案
颜正华医案
第六章 慢性胃炎
马晓华医案
马骏医案
王自立医案
印会河医案
印会河医案
许鑫梅医案
李培医案
余振声医案
周乐年医案
张振中医案
何晓辉医案
王道坤医案
王道坤医案
王怀义医案
俞尚德医案
俞尚德医案
俞尚德医案
俞尚德医案
陈福如医案
陈伯咸医案
李佃贵医案
方和谦医案
吴大真医案
高寿永医案
高丹枫医案
刘沈林医案
颜正华医案
颜正华医案
任继学医案
第七章 胃下垂
王春生医案
王振声医案
王绵之医案
马琳兰医案
张迪蛟医案
赵清理医案
丁光迪医案
裴慎医案
张羹梅医案
张子琳医案
黄一峰医案
颜正华医案
颜正华医案
颜正华医案
颜正华医案
第八章 胃粘膜脱垂
张羹梅医案
侯生芹医案
张琪医案
班秀文医案
刘致高医案
余绍源医案
沈英森医案
徐志飞医案
赵希明医案
张振中医案
夏度衡医案
王占玺医案
张德超医案
刘惠民医案
第九章 上消道出血
姜琴医案
张镜人医案
冷廷芳医案
汪济南医案
周燕麟医案
张耀卿医案
李斯炽医案
宋爱仁医案
宋爱仁医案
徐恕甫医案
赵钦波医案
李裕怀医案
周 锦 医案
第十章 食管癌
臧堃堂医案
周仲瑛医案
朱良春医案
颜德馨医案
徐景藩医案
何任医案
何任医案
张琪医案
刘沈林医案
刘沈林医案
方和谦医案
李振华医案
朱良春医案
施今墨医案
第十一章 胃癌
郭子光医案
朱良春医案
张琪医案
颜正华医案
路志正医案
刘沈林医案
刘沈林医案
刘沈林医案
李玉奇医案
徐景藩医案
张镜人医案
周仲瑛医案
周仲瑛医案
李玉奇验案
第十二章 溃疡性结肠炎
周信有医案
徐景藩医案
张伯臾医案
朱良春匡案
任继学医案
李乾构医案
颜正华医案
王永炎医案
杨继荪医案
张学文医案
张学文医案
张学文医案
方和谦医案
李辅仁医案
路志正医案
刘沈林医案
邓铁涛医案
第十三章 慢性泄泻
徐景藩医案
徐景藩医案
徐景藩医案
周仲瑛医案
朱良春医案
单兆伟医案
姜春华医案
周亚萍医案
黄一峰医案
刘沈林医案
刘沈林医案
刘沈林医案
刘沈林医案
戴裕光医案
张珍玉医案
张磊医案
张磊医案
第十四章 便秘
颜正华医案
方和谦医案
王绵之医案
路志正医案
李玉奇医案
邓铁涛医案
任继学医案
李辅仁医案
朱良春医案
何任医案
段富津医案
高忠英医案
焦树德医案
颜正华医案
周耀庭医案
戴裕光医案
戴裕光医案
刘沈林医案
何任医案
班秀文医案
张镜人医案
李玉奇医案
李济仁医案
前 言
名老中医是中医队伍中继承和创新的典范。他们以传统的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将前人的经验与自己的临床实践相结合,济世救人,服务民生。他们经过几十年的刻苦钻研,艰难探索,在诊治各科疾病方面,分别创立了见解精辟、独具特色的临证体系。其成果代表着中医领域的学术水平,也是当今中医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在治疗胃肠病方面有其独到的特点和优势。
胃肠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总发病率约占人口的2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为多见,男性高于女性,如不及时治疗,长期反复发作,极易转化为癌症。中医历来特别重视胃肠病的诊治。认为“胃司受纳脾司运化,一纳一运化生精气”,故脾胃和成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说明脾胃功能状态对人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在治疗过程中,十分强调保护胃气,调理脾胃,总结出了“脾旺则四季不受邪”, “保住一份胃气,留住一份生机”“有胃气则生”等重要治病经验。
中医治疗胃肠病以顾护正气、调理脾胃、清肠通腑为要,运用温、清、攻、补法,维持脾胃升降、运化平衡,从而使正存邪去病愈。胃肠病的发生与转归,无不与脾胃相关,正如李东垣云:“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积滞而元气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又说:“诸病由脾胃生。”治疗胃肠病时,必先察脾气的强弱,用药必先顾脾气之盛衰,以调理脾胃阴阳为要。
本书医案中精选药方380首,所选方剂突出两个特点:一是有效。经中医医生临床运用观察,有效率都在8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二是可验。所选方剂经得起检验,多验多效,常验长效。书中详细介绍了大师们的诊疗过程,除了记载方剂的药物组成、功效主治、使用要点外,在解析中还详尽地阐释了方剂的用药特点和中医理论依据,并着重讲解中医名家独到的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让广大读者和中医爱好者从中获得裨益。
本书在编写时得到了许多同仁及学者的帮助和支持,并提供了许多期刊、杂志和资料,在此谨致以真诚的谢意。由于我们水平有限,加之时间紧张,编写过程中难免有谬误之处,敬希同仁及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乃笔者殷切之期望。
编 者
章呃逆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呃为象声词,形容气逆喉间发出的一种声音;逆为病机,指胃气上逆。本病病情轻重程度差别极大,如系偶然发作,大多轻浅,常常可以自行消失,或刺鼻取嚏,或闭气不令其出入,或突施惊吓,皆可取得较好的止呃效果。如果持续不断,反复出现,则须给以适当的辨证施治,始能渐平。若在其他疾病的危重阶段出现呃逆,常为病势转向危重的表现之一,应予重视。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无明显性别差异。
中医认为,胃气上逆动膈为呃逆的主要病机特点,而引起胃失和降的病理因素有寒气蕴蓄、燥热内盛、气郁痰阻、气阴亏虚等方面。病变部位在膈。膈居肺、胃之间,两者皆有经脉与膈相连,且均以和降为顺,故相关脏腑主要为肺与胃。其病理性质不外虚、实两方面。凡寒积于胃、燥热内盛、气逆痰阻等皆属实证,而脾胃虚弱或胃阴不足者则属虚证。呃逆持续,经久不愈,可由实转虚。实证易治,虚证难调。
刘沈林医案
【辨证治则】食积内停,胃失和降,气机不畅,由脾胃之疾由生。治则健脾行气,消食和胃。
马某,男,41岁。2009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半月前因聚餐,饮酒较多,且过食肥甘,遂致呕吐,第二天起呃逆不止,腹部饱胀,不思纳谷,口服过西药和中成药亦不能止,影响工作和睡眠,嗳腐吞酸,口有异味,尿黄,舌苔淡黄浊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为胃气上逆。
【辨证】酒食伤中,胃气上逆。
【治法】消食导滞,清化和中。
【处方】川连3g,姜半夏10g,陈皮5g,枳壳10g,茯苓15g,川朴10g,连翘l0g,莱菔子l0g,木香l0g,砂仁(后下)3g,焦楂曲(各)15g,炒谷麦芽(各)15g。
二诊:2009年10月25日。服药后腹部饱胀感已减轻,呃逆渐止,食欲欠振。舌苔薄白腻,脉细弦。拟再健脾消食。
【处方】姜半夏l0g,陈皮5g,茯苓15g,枳壳l0g,佛手l0g,木香6g,砂仁(后下)3g,莱菔子l0g,炙鸡金l0g,焦楂曲(各)15g,远志5g,夜交藤15g。
【解析】本案以呕吐,嗳腐吞酸,腹胀,纳差为主要症状,盖由饮食停滞所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初诊时,因食滞热阻,胃气上逆,故治以消食导滞,清热和胃,方选保和丸、连朴饮加减。药后饮食积滞渐除,热清湿化,呕吐亦止。再诊时,转以健脾行气,消食和胃,以助运化。因夜卧少寐,又伍远志、夜交藤安神定志。
【引自】《刘沈林医案精选》
刘沈林医案
【辨证治则】病久气阴两伤,胃气失于和降,而生痞满、呃逆之症。治疗以理气和胃,健脾消食为主。
陈某,男,22岁。2004年9月14日初诊。患者呃逆不止半年余,服药已多,时轻时剧,终未能止。曾查胃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近月来发作较频,胃部微微作胀,口干喜冷饮,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中医诊断为胃气上逆。
【辨证】气阴两虚,胃气上逆。
【治法】补益气阴,降逆止呃。
【处方】旋覆花(包煎)10g,代赭石(先煎)30g,橘皮6g,炒竹茹l0g,枳壳l0g,太子参15g,北沙参15g,麦冬12g,白芍l0g,炙甘草3g,佛手l0g,炒谷芽15g。
二诊:2004年9月21日。药后呃逆如故,舌红口干,脉细。胃虚有热,阴液已伤,再予原法加减。
【处方】大生地15g,北沙参15g,麦冬12g,肥玉竹l0g,橘皮l0g,炒竹茹l0g,太子参15g,枳壳l0g,旋覆花(包煎)10g,代赭石(先煎)30g,蜈蚣2条,炙甘草3g,生姜2片(自备),大枣l0g。
三诊:2004年9月28日。诉服药后,呃逆间隔时间已长,舌质偏红,脉细。气机上逆之势已缓,原法再进。
四诊:2004年10月14日。经养阴益气,降逆和胃之法调治以来,呃逆已止,口干欲饮症状改善,胃中较舒,舌苔薄白,脉细。上方去生姜、大枣;加佛手l0g,炒谷芽15g,续服以冀巩固。其后偶来复诊,诉呃逆未再发作。
【解析】此案患者为呃逆所苦,病程达半年之久。朱丹溪曰:”人之阴气,因胃为养,土伤则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上作呃逆。”呃逆,古称”哕”。《内经》云:”胃为气逆为哕。”故治以降逆和胃,理气畅中,养阴清热。方取橘皮竹茹汤、旋覆代赭汤、沙参麦冬汤加减,共奏养阴清热,降逆和胃之功。旋覆代赭汤源自《伤寒论》,是仲景为治疗”痞硬噫气”而设。《本草新编》云:”代赭石,虽能旋转逆气,然非旋覆花助之亦不能成功,二味并用为佳。”橘皮竹茹汤主治久病虚赢之呕逆、呃,沙参、麦冬生津养胃,白芍柔肝敛肝,木香、砂仁理气和胃,谷麦芽健脾消食。然虽经甘寒养阴,降逆和胃治疗,症状减而未已,呃逆未止。后加蜈蚣二条,呃逆方渐平而止。蜈蚣为祛风、定惊、攻毒、散结要药,古今医籍均未见有治呃逆记载。此案乃取前贤医家曹鸣高先生治呃经验用药,认为蜈蚣有”镇静止痉”之效,确非虚言。
【引自】《刘沈林医案精选》
杨幼新医案
【辨证治则】本例患者由于受凉、饮冷而出现呃逆频作,治疗以暖胃散寒为主。
姚某,男,41岁,农民。1997年7月10日初诊。患者因受凉、饮冷,呃逆频作已持续10天,寝食不安,十分痛苦,西医治疗数日无效,求治于杨老。诊见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中医诊断为胃气上逆。
【辨证】寒遏中阳,胃气不舒,
【治法】治拟温中止呃,
【处方】予加味丁香散。丁香2g,柿蒂10g,桂枝10g,吴茱萸2g,干姜3g,姜半夏10g,砂仁(后下)3g,陈皮10g,生甘草2g。
水煎服,每天1剂,5剂。5天后复诊,述服前药2剂,呃逆即止。目前食欲尚未完全恢复。继拟香砂六君丸方5剂善后。
【解析】本方是治疗呃逆的常用方,而呃逆又是慢性胃炎常见的症状。本例患者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杨老辨其证属寒遏中阳,胃气不舒,故用丁香散温中祛寒,降逆止呃。方中丁香温中祛寒止呃,为君药;臣以柿蒂降逆止呃,干姜温中祛寒,杨老又酌加桂枝、吴茱萸增强温中祛寒、下气止呃的作用;配伍半夏降逆和胃,陈皮、砂仁理气和胃;加之甘草调和诸药。如此配伍,使中焦得温,气机得畅,寒散气降,故诸症得缓。但由于其食欲尚未恢复,故杨老继续为其调理脾胃,选用香砂六君丸方使脾胃升降气机正常,故诸症自除。
【引自】《河南中医》2001年第5期。
赵清理医案
【辨证治则】久病脾胃受损,水谷不化,遇寒加重,阳虚之症。治则温中补虚,驱寒健脾。
王某,男,54岁。1991年3月18日就诊。病人经常呃逆不舒,遇寒则重,重则呃逆连连而低沉,睡眠、饮食受影响。近日来,饮食渐减,日食不到半斤。查之面色萎黄,形体瘦弱,双手按胸,懒于言语,舌质淡,体胖,苔薄白,脉沉弱难触及。脉症合参,乃属脾胃虚寒,中气不守,上逆动膈所致。中医诊断为胃气上逆。
【处方】人参9g,干姜6g,白术9g,熟附子(先煎)12g,丁香6g,柿蒂5枚,炙甘草6g。
水煎服。上药服1剂后,呃逆明显减轻,3剂后呃逆基本控制,后调理脾胃,胃气渐复,经年之苦得除。
【解析】本案为赵清理验案之一。《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脾胃为后天之源,气血生化有赖之于此,病久脾胃受损,水谷精微失于布散,四肢肌肉失于濡养,则见面色萎黄,形体瘦弱,懒于言语,舌质淡,体胖等脾气虚弱之症。故以附子理中汤温脾阳,益气祛寒。经曰”寒者热之”,”虚则补之”。方中干姜、附子辛热温中祛寒,助阳;人参、白术、甘草益气温中补虚。诸药相合,共奏温中驱寒,补气健脾之功。加丁香、柿蒂仿丁香柿蒂汤之义止呃降逆,相须相使也。
【引自】《赵清理验案实录》
徐炳琅医案
【辨证治则】此病发为热病且日久失治,则呈现气津两伤,治则清热生津,益气和血。
陈某,男,26岁,1977年8月23日初诊。呃逆月余。两月前热病失治。二旬后热退,隧生呃逆,初服阿托品类药可暂安,后渐失效。诊见:呃逆急促,频频发作,声音低沉,低热心烦,渴喜冷饮,嘈杂不食,气短难续,语言无力,怠惰嗜卧,呵欠连作,形赢肉脱,面唇俱红,舌赤、无苔、中有裂纹,扪之无津,脉数无力。中医诊断为胃气上逆。
【辨证】热病后期,津伤气损,胃失濡润,气失和降。
【处方】竹叶石膏汤。竹叶6g,生石膏100g,红参、法半夏、炙甘草、柿蒂各10g,粳米50g,麦门冬、鲜石斛各20g,玉竹15g,5剂。药尽呃止。
【解析】此为徐炳琅医案。患者热病后气阴两伤,胃气上逆,切合本方证机,数投即效。热病后期,津气损伤,患病日久,胃气上逆动膈则发为呃逆,病本属胃,方用竹叶石膏汤。有名家经验论证本方也可用于久病初愈,病人身体尚且虚弱需进补,而胃口不开之期,此时投以本方,能够清补气津又和胃,有助于病后康复,收效良好。
【引自】《竹叶石膏汤治验》徐炳琅.新中医,1987,(10):16.
颜正华医案
【辨证治则】久患呃逆不愈,当属气机不畅日久,久病入络,血行瘀阻,气滞血瘀之证。故治疗除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之外,当结合应用活血化瘀之法,调理气血,使血行气顺,膈间快利,呃逆自止,临证以血府逐瘀汤加减。
吴某,女,27岁。因呃逆5年、加重1个月来诊。2011年2月27日初诊。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始见呃逆,多因情绪激动或饱食后诱发,亦受气候变化影响,多能自行缓解,未予系统诊治。近1个月来呃逆频,每日俱发,声响,伴胃脘胀闷不舒。纳馨,眠安。大便2~3日一行,质偏干,排便困难。小便黄,平时不欲饮水。晨起口苦,咳嗽,痰量少、色黄、易咳。月经后期10余日,末次月经为2011年1月23日,色黯、量少、有血块,伴痛经,经前乳房胀痛及腰酸。舌质暗红,苔微黄厚腻,脉弦细。中医诊断为胃气上逆。
【治法】和胃降逆,疏肝理气,化瘀消痰。
【处方】旋覆花l0g,代赭石30g,紫苏子15g,紫苏梗15g,制香附15g,北柴胡l0g,清半夏l0g,炒陈皮10g,木香l0g,砂仁6g,佩兰15g,白芍20g,炒枳实15g,炒枳壳15g,虎杖10g,益母草15g,当归15g,生甘草6g。
2011年3月6日二诊:服药5剂,呃逆渐止,仍每日俱发,但频率渐减,程度渐轻。大便1~2日一行,质软成形。咳嗽咳痰不著。仍诉餐后胃脘胀闷不舒、晨起口苦、小便黄。纳馨,眠安。值经期第三天,色黯、量有增、血块减少,痛经较前月减轻,经前乳房胀痛仍作。舌质暗红,苔微黄厚腻,脉弦细。继服原方,嘱其规律饮食,避风寒。配合针灸治疗,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内关、中脘用泻法。1周后复诊,诉呃逆未作。
【解析】患者为青年女性,呃逆病史5年,慢性病程。呃逆多由情绪激动、饱食诱发,可知其肝胃不和,胃失和降,他因引动而上逆成呃。疾病初发,未及时诊治调护,虽可自行缓解,但迁延日久,终酿顽疾。此次就诊,患者呃逆频作,每日俱发,声音响亮,以实证为主;胃脘胀闷不舒,晨起口苦,可见肝气失于条达、中焦气机壅滞之证。大便2~3日一行、质干、排便困难,小便黄,咳嗽,痰色黄、易咳,可知其肺胃蕴热,肺气不宣,腑气难下。多月经后期,量少、色黯,夹血块,伴痛经,由气滞血瘀、冲任不畅而致。方中旋覆花性温而能下气消痰,降逆止呃,是为君药;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是为臣药;佐以紫苏子、紫苏梗、香附宽中理气,行气开郁;北柴胡条达肝气,疏肝解郁,升举脾胃清阳之气;清半夏燥湿化痰,助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呕;陈皮、木香、砂仁行气疏肝;佩兰辟秽和中;白芍柔肝缓急;炒枳实、炒枳壳行气消痞,消积化痰;虎杖通利腑气;益母草、当归养血调经;甘草调和诸药。
【引自】《山东中医》2012年第8期。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