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6067075丛书名: 图说中国历史
编辑推荐
从本体论的角度说,历史发展有其特殊性。历史是有规律的。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而是按照自身规律摧枯拉朽,勇往直前;历史是连续的,任何人都不能割断历史。它的全部轨迹都丝丝入扣,一脉相承;历史是全息的。事事相通。因果相联,它既可以以古鉴今。也可以以今知古。一句话,历史并不是过去的风景、斑驳的履痕和发黄的陈迹,而是今人永远也学不完读不尽的教科书。
内容简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目 录
前言
001.《三国志》、《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
002.短命皇帝与天下大乱
003.智短不可谋强
004.奸雄能去刺董卓吗
005.吕伯奢骑驴沽酒
006.英雄首义与十年军阀混战
007.知难而进定兖州
008.挟天子以令诸侯
009.曹操经略中原的谋略
010.两大集团决战前的外交与斗争
011.官渡决战的前奏
012.袁绍忽略了黄河会结冰封冻
013.袁绍的重兵脱离了主战场
001.《三国志》、《三国演义》与三国文化
002.短命皇帝与天下大乱
003.智短不可谋强
004.奸雄能去刺董卓吗
005.吕伯奢骑驴沽酒
006.英雄首义与十年军阀混战
007.知难而进定兖州
008.挟天子以令诸侯
009.曹操经略中原的谋略
010.两大集团决战前的外交与斗争
011.官渡决战的前奏
012.袁绍忽略了黄河会结冰封冻
013.袁绍的重兵脱离了主战场
免费在线读
袁绍态度过激,缺乏把握大局的能力;何进则缺乏谋断;曹操反对招外 将进京,也包含了对董卓的认识与判断。董卓随着实力的增强和地位的提高 ,政治野心越来越大。朝廷已经有所察觉,本想解除他的兵权,调他到朝廷 担任少府之职,他以所部羌胡兵不听命令为借口,拒不从命。汉灵帝曾让他 将军队交给皇甫嵩,他再次拒绝,驻兵河东,等待局势的变化。当得知何进 要他带兵进京时,董卓大喜,认为时机已到,立即带兵上路,并上书请求惩 治宦官张让等人。
董卓还未到京,何进想要杀尽宦官的图谋泄露,宦官张让、段圭等趁何 进入宫见太后的机会,埋伏在宫门外,将何进杀死。何进部将吴匡、张璋及 袁术等闻讯,带兵攻打宫门,张让、段圭等连忙劫持太后、少希及陈留王刘 协逃往北宫,袁绍等带兵将宫门关闭,搜捕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 杀死宦官二干余人。张让、段圭等数十人困迫无计,只得劫持少帝与陈留王 刘协逃出洛阳北门。
此时,董卓已经到达洛阳,正迎上被劫持出城的少帝与陈留王刘协,一 同回到洛阳,凭借兵威自任司空,专断朝政,疲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 汉献帝,并毒死何太后,进一步控制朝政。
由于何进、袁绍智小而谋强,智术短浅而谋大事,不懂“故大事不与众 人谋”的道理,三人为众,机密大事是不可以让第三人知道的,不仅因事不 机密而招杀身之祸,更是闯下了导致天下大乱的大祸。长期以来,外戚与宦 官两个集团交替执政、互相火并的局面至此结束,东汉王朝也在这火并中土 崩瓦解,名存实亡。此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便主要表现为各个官 僚地主武装集团之间的冲突,也就是所谓的军阀混战。 董卓掌权后,采取 高压政策,一方面凶残地大开杀戒,一方面又企图笼络人心以巩固地位。董 卓有意拉拢曹操,共谋大事,举荐曹操为骁骑校尉,想把他引为心腹。但曹 操不肯与董卓为伍,不肯与董卓同流合污,逃出洛阳,毅然公开与董卓决裂 ,开始了他的英雄人生。家对曹操是有定论的。陈寿的《三国志》是以曹魏 为正统的,陈寿认为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大英雄。
陈寿于《三国志·武帝记》评曰:“唯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矣。” 但是到了宋金元时期,随着讲三国历史故事平话的发展,一种拥刘反曹 的倾向基本形成。特别是在元杂剧中,曹操成了奸雄式的丑角。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中就必须顺应这种倾向,他一方面将曹操写成是大英雄,一方面 又只好让曹操披上奸雄的外套。这样就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的形 象。
罗贯中先在曹操的小传中将曹操说成是奸雄,然后大写特写曹操刺董卓 的义举。
司徒王允见董卓倒行逆施,欺天废主,欲报国效忠,苦思无计。一日, 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俱在,允曰:“今日老夫贱降(生日),晚间敢屈各位到 舍小酌。”众官皆曰:“必来祝寿。”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过 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宫惊问: “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 “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 ,社稷日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 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 ,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操曰:“吾非笑别 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 下。”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 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近董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 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 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 “在小 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何来迟? ”操曰:“马赢行迟耳。”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 拣一骑赐予孟德。”布领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 ,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 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 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此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 。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于恩相。”卓接视之,见其 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 。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 府,加鞭望东南而去。布对卓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 推献刀。”卓曰:“吾亦疑之。”正说话间,适李儒到,卓以其事告之。儒 曰:“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兰人往召,如使无疑而便来,则是献 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卓然其说,差人回报曰: “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同: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 马而去矣。”儒曰:“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卓大怒曰:“我如此 重用,反欲害我!”儒曰:“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卓遂 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
作者写王允与众公唧因苦干无计除董卓而痛哭,如同画众公卿于黑夜中 奔行,盲无目标,雾血腥风,扑面而来。汉室社稷,摇摇欲坠。谁为中流砥 柱?继而唯曹操抚掌大笑,如霹雳闪电,雷霆万钧,大育扫除世间一切丑恶 之力量,动人心魄,真是社稷之臣也。作者以干钧之力写曹操之不凡,写出 曹操大英雄之气概。
历史上并没有曹操刺董卓的故事,曹操不肯与董卓为伍、同流合污,于 是改名换姓,逃出洛阳,公开与董卓决裂。罗贯中认为这一行为还不足以表 现曹操的英雄,因为不肯与董卓为伍、同流合污而与之决裂的人多了,昕以 罗贯中才要创作这刺董卓的故事为曹操正名,这才能表现曹操是大英雄。曹 操忠臣义士的大节一定,义旗一举,则天下响应,于是曹操的事业就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
今人评论曹操,搬用古人旧套,说曹操是一个雄中有奸,奸中有雄的奸 雄。说来说去,还是个奸雄。天下哪有一个奸雄肯去刺董卓!敢去刺董卓, 就肯定不是奸雄而是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气数已尽。曹操世代 食用汉朝俸禄,深受国恩,.如今国家有难,当做赴难死节之臣。曹操怀抱 一尺之刀,抱必死之心,孤身入虎穴,刺杀董卓,拼一死以报汉室,为国已 尽忠心,为臣已尽臣节,其大忠大义已昭然于天下。曹操有此义举,乃大忠 大义之臣,乃天下之大英雄。P18-20
董卓还未到京,何进想要杀尽宦官的图谋泄露,宦官张让、段圭等趁何 进入宫见太后的机会,埋伏在宫门外,将何进杀死。何进部将吴匡、张璋及 袁术等闻讯,带兵攻打宫门,张让、段圭等连忙劫持太后、少希及陈留王刘 协逃往北宫,袁绍等带兵将宫门关闭,搜捕宦官,不论老少,一律杀死,共 杀死宦官二干余人。张让、段圭等数十人困迫无计,只得劫持少帝与陈留王 刘协逃出洛阳北门。
此时,董卓已经到达洛阳,正迎上被劫持出城的少帝与陈留王刘协,一 同回到洛阳,凭借兵威自任司空,专断朝政,疲少帝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 汉献帝,并毒死何太后,进一步控制朝政。
由于何进、袁绍智小而谋强,智术短浅而谋大事,不懂“故大事不与众 人谋”的道理,三人为众,机密大事是不可以让第三人知道的,不仅因事不 机密而招杀身之祸,更是闯下了导致天下大乱的大祸。长期以来,外戚与宦 官两个集团交替执政、互相火并的局面至此结束,东汉王朝也在这火并中土 崩瓦解,名存实亡。此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便主要表现为各个官 僚地主武装集团之间的冲突,也就是所谓的军阀混战。 董卓掌权后,采取 高压政策,一方面凶残地大开杀戒,一方面又企图笼络人心以巩固地位。董 卓有意拉拢曹操,共谋大事,举荐曹操为骁骑校尉,想把他引为心腹。但曹 操不肯与董卓为伍,不肯与董卓同流合污,逃出洛阳,毅然公开与董卓决裂 ,开始了他的英雄人生。家对曹操是有定论的。陈寿的《三国志》是以曹魏 为正统的,陈寿认为曹操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大英雄。
陈寿于《三国志·武帝记》评曰:“唯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矣。” 但是到了宋金元时期,随着讲三国历史故事平话的发展,一种拥刘反曹 的倾向基本形成。特别是在元杂剧中,曹操成了奸雄式的丑角。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中就必须顺应这种倾向,他一方面将曹操写成是大英雄,一方面 又只好让曹操披上奸雄的外套。这样就造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的形 象。
罗贯中先在曹操的小传中将曹操说成是奸雄,然后大写特写曹操刺董卓 的义举。
司徒王允见董卓倒行逆施,欺天废主,欲报国效忠,苦思无计。一日, 于侍班阁子内见旧臣俱在,允曰:“今日老夫贱降(生日),晚间敢屈各位到 舍小酌。”众官皆曰:“必来祝寿。”当晚王允设宴后堂,公卿皆至。酒过 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宫惊问: “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 “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 ,社稷日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 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 ,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允怒曰:“汝祖宗亦食禄汉朝,今不思报国而反笑耶?”操曰:“吾非笑别 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 下。”允避席问曰:“孟德有何高见?”操曰:“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 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近董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 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 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
次日,曹操佩着宝刀来至相府,问:“丞相何在?”从人云: “在小 阁中。”操径入。见董卓坐于床上,吕布侍立于侧。卓曰:“孟德何来迟? ”操曰:“马赢行迟耳。”卓顾谓布曰:“吾有西凉进来好马,奉先可亲去 拣一骑赐予孟德。”布领令而出。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即欲拔刀刺之 ,惧卓力大,未敢轻动。卓胖大不耐久坐,遂倒身而卧,转面向内。操又思 曰:“此贼当休矣!”急掣宝刀在手,恰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衣镜中, 照见曹操在背后拔刀,急回身问曰:“孟德何为?”此时吕布已牵马至阁外 。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于恩相。”卓接视之,见其 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果宝刀也,遂递与吕布收了。操解鞘付布 。卓引操出阁看马。操谢曰:“愿借试一骑。”卓就教与鞍辔。操牵马出相 府,加鞭望东南而去。布对卓曰:“适来曹操似有行刺之状,及被喝破,故 推献刀。”卓曰:“吾亦疑之。”正说话间,适李儒到,卓以其事告之。儒 曰:“操无妻小在京,只独居寓所。今兰人往召,如使无疑而便来,则是献 刀;如推托不来,则必是行刺,便可擒而问也。”卓然其说,差人回报曰: “操不曾回寓,乘马飞出东门。门吏问之,操同:丞相差我有紧急公事,纵 马而去矣。”儒曰:“操贼心虚逃窜,行刺无疑矣。”卓大怒曰:“我如此 重用,反欲害我!”儒曰:“此必有同谋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卓遂 令遍行文书,画影图形,捉拿曹操。
作者写王允与众公唧因苦干无计除董卓而痛哭,如同画众公卿于黑夜中 奔行,盲无目标,雾血腥风,扑面而来。汉室社稷,摇摇欲坠。谁为中流砥 柱?继而唯曹操抚掌大笑,如霹雳闪电,雷霆万钧,大育扫除世间一切丑恶 之力量,动人心魄,真是社稷之臣也。作者以干钧之力写曹操之不凡,写出 曹操大英雄之气概。
历史上并没有曹操刺董卓的故事,曹操不肯与董卓为伍、同流合污,于 是改名换姓,逃出洛阳,公开与董卓决裂。罗贯中认为这一行为还不足以表 现曹操的英雄,因为不肯与董卓为伍、同流合污而与之决裂的人多了,昕以 罗贯中才要创作这刺董卓的故事为曹操正名,这才能表现曹操是大英雄。曹 操忠臣义士的大节一定,义旗一举,则天下响应,于是曹操的事业就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
今人评论曹操,搬用古人旧套,说曹操是一个雄中有奸,奸中有雄的奸 雄。说来说去,还是个奸雄。天下哪有一个奸雄肯去刺董卓!敢去刺董卓, 就肯定不是奸雄而是英雄。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室气数已尽。曹操世代 食用汉朝俸禄,深受国恩,.如今国家有难,当做赴难死节之臣。曹操怀抱 一尺之刀,抱必死之心,孤身入虎穴,刺杀董卓,拼一死以报汉室,为国已 尽忠心,为臣已尽臣节,其大忠大义已昭然于天下。曹操有此义举,乃大忠 大义之臣,乃天下之大英雄。P18-20
书摘插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