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398215丛书名: 公众核科学技术知识问答丛书
编辑推荐
内容简介
目 录
前言
1.放射诊疗包括哪些内容?/2
2.核医学科是什么科?/4
3.核医学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6
4.核医学诊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什么特点?/8
5.医院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哪里来的?/10
6.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措施有哪些?/12
7.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4
8.为什么X 射线可以用于诊断?/16
9.孕妇可以接受牙科拍片检查吗?/18
10.儿童接受放射治疗时要注意什么?/20
11.孕妇做了胸部拍片检查,胎儿会受到辐射损伤吗?/22
12.放射治疗会引起哪些并发症?/24
13.什么是伽玛刀?主要适应症是什么?/26
14.放射诊疗室外安全吗?/28
15.放射工作者的安全是如何保证的?/30
16.去医院检查或治疗时服用了放射性药物的病人需要注意些什么?/32
17.核医学检查的基本流程是什么样的?/34
18.核医学检查与X 射线影像检查有何不同?/36
19.什么是CT?其原理是什么?/38
20.CT 与核磁共振?超声检查有什么区别?/40
21.核医学的放射性废物是怎么处理的?/42
22.碘-131 是怎样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44
23.什么是PET 检查?/46
24.什么是肿瘤的介入治疗?/48
25.SPECT?PET 和CT 的区别是什么?/50
26.放免药盒是做什么用的?/52
27.我国每年有多少人接受核医学检查?/54
28.医院里的电离辐射场所有标志吗?/56
29.接受放射性核素诊疗患者的家属也有可能受到照射吗?/58
30.医疗照射有些什么特点? 60
1.放射诊疗包括哪些内容?/2
2.核医学科是什么科?/4
3.核医学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6
4.核医学诊断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什么特点?/8
5.医院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哪里来的?/10
6.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措施有哪些?/12
7.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4
8.为什么X 射线可以用于诊断?/16
9.孕妇可以接受牙科拍片检查吗?/18
10.儿童接受放射治疗时要注意什么?/20
11.孕妇做了胸部拍片检查,胎儿会受到辐射损伤吗?/22
12.放射治疗会引起哪些并发症?/24
13.什么是伽玛刀?主要适应症是什么?/26
14.放射诊疗室外安全吗?/28
15.放射工作者的安全是如何保证的?/30
16.去医院检查或治疗时服用了放射性药物的病人需要注意些什么?/32
17.核医学检查的基本流程是什么样的?/34
18.核医学检查与X 射线影像检查有何不同?/36
19.什么是CT?其原理是什么?/38
20.CT 与核磁共振?超声检查有什么区别?/40
21.核医学的放射性废物是怎么处理的?/42
22.碘-131 是怎样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44
23.什么是PET 检查?/46
24.什么是肿瘤的介入治疗?/48
25.SPECT?PET 和CT 的区别是什么?/50
26.放免药盒是做什么用的?/52
27.我国每年有多少人接受核医学检查?/54
28.医院里的电离辐射场所有标志吗?/56
29.接受放射性核素诊疗患者的家属也有可能受到照射吗?/58
30.医疗照射有些什么特点? 60
前 言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1 放射诊疗包括哪些内容?
电离辐射自宇宙诞生起就一直存在,但直到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在实验室发现了X射线之后,人类才对这种有穿透能力的射线及电离辐射有了认识,并逐步将其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之中。放射诊疗是电离辐射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核医学、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四部分。
核医学是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它集合了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放射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医学诊疗方法不仅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是重要的医学研究手段。通常新药在试用于临床之前,都要用放射性同位素加以标记,以研究药物代谢的规律。
X射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在伦琴发现X射线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被用于医学成像检查。X射线诊断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我们经常听说过的胸透、拍胸片、CT检查等都属于X射线诊断的范畴。由于X射线对不同密度物质的穿透性有差异,我们通过X射线诊断能够发现身体内部的疾患。
电离辐射还对生物细胞有杀伤作用,人们利用这一特性来治疗疾病,这就是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虽然电离辐射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都有损伤,但是肿瘤细胞因其修复机制残缺,损伤程度较正常组织更严重,因此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报告,目前大约有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贡献构成为手术22%、放疗18%、化疗5%。自2000年以来,随着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放疗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三维适形放疗、适形调强放疗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同时,减轻了副作用。
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人体有很多固有的管道,如大血管、食管或气管-支气管等,如果这些管道或其临近的组织器官出了问题,按照传统的方法,我们需要求助于外科来开刀治疗,这样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很大。而介入治疗则是充分利用了人体的固有管道来进行治疗,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专门的器械通过人体固有的管道,在人体内部进行操作,不用开刀,创伤小,恢复快。
2 核医学科是什么科?
当我们身体不适走进医院,大多数人都知道感冒发烧要看内科,摔伤了要去看外科或骨科,得了脑出血有专门的神经科,检验科是做化验的,放射科是拍片的,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甚至去一些规模较小的医院看病,逛遍了整个医院也没有找到核医学科。那么核医学科是什么科?得了什么病要去看核医学科呢?
核医学又称原子核医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电离辐射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核医学科是荟萃了许多前沿科技的科室,也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科室,限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三甲医院才设置了核医学科。在诊断方面,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诊断主要是了解组织、器官的结构,而核医学诊断则不同,它能够反应器官的功能、血流和代谢。核医学能了解心脏、肾脏、肝脏、胆囊、甲状腺等主要脏器的功能;能了解心肌、脑、肺等脏器的血流灌注;能了解和判定肿瘤的存在以及淋巴转移和骨转移等。核医学检查通常是无创或微创的,无痛苦,副作用小,检查的准确性较高。
核医学科在诊断中的作用如此重要,但我们平时去医院却几乎不会挂核医学科的号,这是因为核医学科与化验科一样,是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的科室。核医学科一般不是我们看病时的首诊科室,也就是说我们次去看病一般都不会挂核医学科,同时核医学科也不是做出终诊断的科室。虽然很多核医学科的检查对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但终的诊断还是要由临床科室,比如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神经科等来做出。因此核医学科其实是很多疾病得以正确诊断的幕后英雄,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我们就诊时还是应该首先求助于内科、外科等临床科室,如果病情需要,临床医生会推荐我们去核医学科检查,以便协助诊断。
核医学科还能治疗某些疾病,常见的包括甲亢、甲状腺癌、骨转移癌等。
3 核医学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核医学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为基础,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为示踪剂,并将其引入人体内,在体外利用射线探测装置,标记示踪剂在特定脏器一定时间内放射性强度的变化过程,获得特定脏器的放射性核素分布数据或图像来达到诊断的目的。此技术具有方法简便、安全、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可获得脏器形态和功能两方面的信息,并可动态观察和定量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核医学诊断的原理,这里介绍一下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其中,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为同一种元素,而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可以是不同的,我们把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在元素周期表中处在同一个位置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有些同位素的原子核是稳定的,称之为稳定性同位素,而有些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衰变而发射出射线,对这些不稳定的同位素我们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例如:含8个质子、8个中子的是16O原子,而含8个质子、10个中子的是18O原子,它们互为同位素,18O要比16O重一些,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一致,16O是稳定性同位素,而18O则是放射性同位素。自然界中的氧原子绝大部分都是16O,而我们利用人工方法可以生产出18O。当我们用18O代替药物分子中所含的16O,就相当于给药物分子打上了标记。在核医学诊断中,为了便于测量,我们常用一些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
电离辐射自宇宙诞生起就一直存在,但直到1895年德国科学家伦琴在实验室发现了X射线之后,人类才对这种有穿透能力的射线及电离辐射有了认识,并逐步将其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之中。放射诊疗是电离辐射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核医学、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和介入放射学四部分。
核医学是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它集合了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是放射诊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医学诊疗方法不仅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能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也是重要的医学研究手段。通常新药在试用于临床之前,都要用放射性同位素加以标记,以研究药物代谢的规律。
X射线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在伦琴发现X射线后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内就被用于医学成像检查。X射线诊断是重要的诊断方法,我们经常听说过的胸透、拍胸片、CT检查等都属于X射线诊断的范畴。由于X射线对不同密度物质的穿透性有差异,我们通过X射线诊断能够发现身体内部的疾患。
电离辐射还对生物细胞有杀伤作用,人们利用这一特性来治疗疾病,这就是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虽然电离辐射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都有损伤,但是肿瘤细胞因其修复机制残缺,损伤程度较正常组织更严重,因此放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于1998年报告,目前大约有4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贡献构成为手术22%、放疗18%、化疗5%。自2000年以来,随着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工程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放疗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三维适形放疗、适形调强放疗等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进一步提高疗效的同时,减轻了副作用。
介入放射学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人体有很多固有的管道,如大血管、食管或气管-支气管等,如果这些管道或其临近的组织器官出了问题,按照传统的方法,我们需要求助于外科来开刀治疗,这样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很大。而介入治疗则是充分利用了人体的固有管道来进行治疗,简单地说就是利用专门的器械通过人体固有的管道,在人体内部进行操作,不用开刀,创伤小,恢复快。
2 核医学科是什么科?
当我们身体不适走进医院,大多数人都知道感冒发烧要看内科,摔伤了要去看外科或骨科,得了脑出血有专门的神经科,检验科是做化验的,放射科是拍片的,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甚至去一些规模较小的医院看病,逛遍了整个医院也没有找到核医学科。那么核医学科是什么科?得了什么病要去看核医学科呢?
核医学又称原子核医学,是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电离辐射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核医学科是荟萃了许多前沿科技的科室,也是一个需要高投入的科室,限于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只有一些规模较大的三甲医院才设置了核医学科。在诊断方面,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诊断主要是了解组织、器官的结构,而核医学诊断则不同,它能够反应器官的功能、血流和代谢。核医学能了解心脏、肾脏、肝脏、胆囊、甲状腺等主要脏器的功能;能了解心肌、脑、肺等脏器的血流灌注;能了解和判定肿瘤的存在以及淋巴转移和骨转移等。核医学检查通常是无创或微创的,无痛苦,副作用小,检查的准确性较高。
核医学科在诊断中的作用如此重要,但我们平时去医院却几乎不会挂核医学科的号,这是因为核医学科与化验科一样,是协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的科室。核医学科一般不是我们看病时的首诊科室,也就是说我们次去看病一般都不会挂核医学科,同时核医学科也不是做出终诊断的科室。虽然很多核医学科的检查对于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很高,但终的诊断还是要由临床科室,比如说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神经科等来做出。因此核医学科其实是很多疾病得以正确诊断的幕后英雄,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我们就诊时还是应该首先求助于内科、外科等临床科室,如果病情需要,临床医生会推荐我们去核医学科检查,以便协助诊断。
核医学科还能治疗某些疾病,常见的包括甲亢、甲状腺癌、骨转移癌等。
3 核医学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核医学诊断的基本原理是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为基础,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描述为:选择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为示踪剂,并将其引入人体内,在体外利用射线探测装置,标记示踪剂在特定脏器一定时间内放射性强度的变化过程,获得特定脏器的放射性核素分布数据或图像来达到诊断的目的。此技术具有方法简便、安全、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等优点,可获得脏器形态和功能两方面的信息,并可动态观察和定量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核医学诊断的原理,这里介绍一下什么是放射性同位素。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原子,其中,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为同一种元素,而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中中子数可以是不同的,我们把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在元素周期表中处在同一个位置的原子互称同位素。有些同位素的原子核是稳定的,称之为稳定性同位素,而有些同位素的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衰变而发射出射线,对这些不稳定的同位素我们称之为放射性同位素。例如:含8个质子、8个中子的是16O原子,而含8个质子、10个中子的是18O原子,它们互为同位素,18O要比16O重一些,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完全一致,16O是稳定性同位素,而18O则是放射性同位素。自然界中的氧原子绝大部分都是16O,而我们利用人工方法可以生产出18O。当我们用18O代替药物分子中所含的16O,就相当于给药物分子打上了标记。在核医学诊断中,为了便于测量,我们常用一些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