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轻型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50239616
编辑推荐
梁小民的经济散文一直深得大众的喜爱,这与他简朴的叙事风格和深入简出的内容阐释分不开。他的经济学散文已经成为喜欢作者文字和思想的读者期盼。
一直以来,梁小民都希望经济学可以变成一种好玩的东西,经济学知识能够成为闲话。他把这些思想也带进了写书当中,和他的经济学专业融在了一起,让经济学在中国得到普及和推广。
内容简介
梁小民教授认为,寓言讲的是动物或者人,反映的是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用的是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的是人类的行为。无论是寓言还是经济学,人性是共通的,做人或做事的道理也是相通的。寓言用原始质朴的方式表现了当代经济学的许多深奥的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致的方式再现了寓言中的许多简单道理。
本书通过讲述那些家喻户晓的寓言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展示给大家,使读者在阅读风趣生动的寓言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许多深奥道理,从而引发读者学习和接近经济学的兴趣。
本书通过讲述那些家喻户晓的寓言的形式,把生活中的经济学原理展示给大家,使读者在阅读风趣生动的寓言的同时了解当代经济学的许多深奥道理,从而引发读者学习和接近经济学的兴趣。
目 录
第一篇 经济学中的生活之道
如何筛选真实信息
克服人性的缺点
欲望不是贪婪
爱钱不是错
交易为什么是双赢的
当利己心成为财富动力
意外之财的坏处
懂得选择才幸福
理财不是守财
将吃进去的书本消化
学历不是唯一标准
用人力资本创造财富
警惕经济学流言
第二篇 经济学中的经商之道
经营管理有规律无模式
多元化经营的途径
有特色不愁销路
从商不学胡雪岩
大有大的难处
合伙人的分红争吵
妥协与让步的生存之道
鼠盟式的价格联盟
产业链上的合作双赢
互助才有互利
竞争中制胜之道
投入不是越多越好
占小便宜吃大亏
菜好不光在盐
从一个鸡蛋到百万富翁
激励制度的灾难
揠苗助长的失误
企业文化与榜样作用
买椟还珠中的成本控制
朝四暮三的创新意义
负面影响的解决之道
善用利己本性
上层人士的示范效应
计算收益不能刻舟求剑
做个高尚的富人
第三篇 经济学中的治国艺术
杀鸡其实无卵
爱国企也爱民企
酸葡萄心态
平等与效率难两全
让雨下在最需要的地方
政府不能包打天下
良好动机的恶果
弱势群体的平等权利
法律不是稻草人
“狐狸盖鸡舍”现象
没有十全十美的经济制度
别为眼前利益放弃根本原则
别靠绳子留住羊
别拔金天鹅的毛
公平与效率兼顾
公有财产的悲剧
让背信成本大于利益
微调的治国艺术
苦干不如巧干
广开言路才能求医治病
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
滥竽充数错在宣王
盲目套用如东施效颦
将实话请回来
经济中的狼与羊
庄周的交易双赢论
消费的功劳
杞人忧天的先见之明
附录
经济学与读书—北京大学讲座
如何筛选真实信息
克服人性的缺点
欲望不是贪婪
爱钱不是错
交易为什么是双赢的
当利己心成为财富动力
意外之财的坏处
懂得选择才幸福
理财不是守财
将吃进去的书本消化
学历不是唯一标准
用人力资本创造财富
警惕经济学流言
第二篇 经济学中的经商之道
经营管理有规律无模式
多元化经营的途径
有特色不愁销路
从商不学胡雪岩
大有大的难处
合伙人的分红争吵
妥协与让步的生存之道
鼠盟式的价格联盟
产业链上的合作双赢
互助才有互利
竞争中制胜之道
投入不是越多越好
占小便宜吃大亏
菜好不光在盐
从一个鸡蛋到百万富翁
激励制度的灾难
揠苗助长的失误
企业文化与榜样作用
买椟还珠中的成本控制
朝四暮三的创新意义
负面影响的解决之道
善用利己本性
上层人士的示范效应
计算收益不能刻舟求剑
做个高尚的富人
第三篇 经济学中的治国艺术
杀鸡其实无卵
爱国企也爱民企
酸葡萄心态
平等与效率难两全
让雨下在最需要的地方
政府不能包打天下
良好动机的恶果
弱势群体的平等权利
法律不是稻草人
“狐狸盖鸡舍”现象
没有十全十美的经济制度
别为眼前利益放弃根本原则
别靠绳子留住羊
别拔金天鹅的毛
公平与效率兼顾
公有财产的悲剧
让背信成本大于利益
微调的治国艺术
苦干不如巧干
广开言路才能求医治病
共同富裕不是杀富济贫
滥竽充数错在宣王
盲目套用如东施效颦
将实话请回来
经济中的狼与羊
庄周的交易双赢论
消费的功劳
杞人忧天的先见之明
附录
经济学与读书—北京大学讲座
免费在线读
克服人性的缺点
许多失败者,在失败之前都有人劝过,但仍一意孤行。正好读到明代文学家所作《应谐录》中的一则寓言,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有个盲人从一条干河的桥上走过,失足掉了下去。他双手抓住栏杆,怕掉进河里。有过桥者告诉他,松手吧,河里没水,离地也不高。盲人不听,直到筋疲力尽,松手掉到地下,安然无事。他说,早知如此,何必受这个苦。
盲人不肯听别人的话,无非是多累一会儿,但做企业要拒不听别人的话,就会伤筋动骨,甚至灰飞烟灭。这样的盲人过去、现在、将来都有很多。
一位朋友想生产饮料。我知道他并不是实力雄厚的大老板,劝他别做。因为饮料打开市场要靠广告,要花大钱做广告。饮料固然赚钱,但先要投入大把钱,先要“烧钱”,烧不起也就难以成功。我还讲了旭日升、露露等饮料成功的经历。他认为自己的饮料有特色,不用做什么广告,坚持做下去。我无言以对,反正不是我的钱,操那么多心干什么。一年后,我又见到了他,他说到底没成功。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是为什么呢?行为经济学家运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人的行为,发现过分自信是人性的一个弱点,而且男人比女人还严重。一个例子是,当人们在股市投机成功时,都认为自己对股市分析正确,时机把握得好,是个人聪明才智的体现。当人们在股市投机失败时,都抱怨运气不好,非才也,乃命也。另一个原因是,在信息不对称的世界上,发送假信息的信号太多,这就引起人们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往往会把一个人的欺骗作为所有人的欺骗,把偶尔的欺骗作为永久的欺骗。我的朋友大概属于前一种情况,盲人属于后一种情况。我的朋友赤手打出了一片天地,自信一点是正常的。盲人可能是受过骗,而且也许不止一次,所以,他不相信别人也情有可原,何况如果有水还真是性命攸关。
对一般人而言,由于人性的弱点或受过骗,不听别人的劝告是可以的。但对一个企业家来说,这就是危险的。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过辉煌,但历史不代表永远。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企业家的生命周期有五个阶段:创业上升、探索改革、形成风格、全面强化和僵化阻碍。在这个过程中,使企业家业绩上升、持平、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信息量的获取。开始时可以听得进各种意见,信息源宽,但有成就之后,过分自信,外部信息源减少,甚至有信息也听不进去。一个普通人不听别人劝算不得大事,但一个领导几千甚至数万人的企业家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就会酿成大错,受损失的不只是个人,还有员工和社会。因而企业家一定要了解并克服人性中过分自信的缺点。
当然,企业家也不能成为什么话都听的老好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谁的都听,如何做出决策?这就需要善于进行信息筛选,即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正确的信息。也许许多劝说都是善意的,但善意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所以,我的朋友不听我的劝告我并不生气。我有权说,他有权选择。信息的筛选不容易,但并不是不可能。例如,盲人应该从声音来判断信息的正确与错误。如果劝他放下手的是一个苍老诚恳的声音,就应该相信。如果劝他放下手的是一个年轻而有点滑腔的声音,大概就可不听。当然,这只是经验之谈,但每个人从生活经历中都会积累一些判断信息正确与错误的经验,会有某种感觉。对一个成熟的企业家来说,应该有判断信息正误的能力,在多听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千万不要别人的话还没说完就断然拒绝。
我们希望企业家多听别人的意见,别学那个盲人,但我们也应该承认,企业家也是人,有点人性的弱点很正常。问题是如何用一种制度来防止企业家由于没听别人的话而犯错误。这就是要建立董事会决策制度,用制度来避免个人的错误。当企业小时,一个人决策是可以的。这种决策也有灵活、及时的优点,可以避免失去宝贵的商机。当企业做大时,企业家个人的作用也很重要,在许多情况下往往需要有一个敢于拍板的人。但总由一个人独裁,由于个人人性弱点与能力的局限也就很可能会犯下重大的决策错误。这时就需要一种民主决策制度。有董事会,就有董事,重大决策要由董事会做出,即使你贵为董事长,也不得不听别人的意见。不能像我的朋友对待我的意见那样一听了之,不以为然。这就是用制度来改造人性,消除人性中的弱点。我们倡导企业民主决策,不是要那种一致举手的假民主,也不能由于民主贻误时机,而是要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少犯错误。
人们往往同情盲人,觉得他们可怜。像这个寓言中正常人不会犯的错误,却让盲人吃尽了苦头。其实从听不进别人意见的意义上说,我们都是盲人。谁的话也不听,自行其是,对企业家来说,不就是盲人骑瞎马吗?谁都知道盲人会吃亏,但却想不到自己什么人的意见都不听,吃的亏比盲人更大——盲人行事要谨慎得多,记住这个寓言,你就不会吊在桥上吃苦了。
欲望不是贪婪
古今中外有许多寓言都是讽刺人贪得无厌的,随手拣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
明代刘之卿算不上名人,只是万历年间的一个礼部主事,他所著的《贤奕篇》亦不是什么名著,但有一个“王婆酿酒”的寓言还颇有趣。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共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亦没计较。一天,道士说:“我喝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出后,涌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发财了。以后道士又来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道士听说,笑着在墙上题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写完走了,以后这个井也不出酒了。
这个故事与普希金的《金鱼与渔夫》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不过我相信,普希金没有侵犯版权。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写出了相同的寓言故事,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经济学家承认利己是人的本性,即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利己来自人的欲望。人有七情六欲,连一本正经的孔夫子也承认“食色性也”。满足这种欲望需要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有了钱,才能购买满足各种欲望的物品与劳务。所以,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想多赚钱无可厚非。人类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无止境。正是这种欲望的无限性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说,欲望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如果人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满足欲望的追求,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传统的伦理观把欲望作为万恶之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是对人性的扼杀。经济学家对欲望和利己的肯定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特别要强调的是,欲望、利己并不等同于贪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肯定了由欲望产生的利己的合理性,但他严格区分了利己与贪婪。他的另一部名著是《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一词是指人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道德情操论》一书正是要说明利己的人如何在社会中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行为,使得由利己的人构成的社会也是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斯密明确地反对贪婪。他的这两部著作构成既承认利己,又要以道德克制贪婪的理想市场经济社会。
欲望与贪婪有什么不同呢?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应该是匹配的。换句话说,欲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满足的,或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贪婪则是要去满足无法实现的欲望。在上面的寓言中,井里既出酒又出酒糟就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王婆希望有酒还有酒糟就不是正当欲望,而成了一种贪婪。在现实中,一个有能力的人想买一辆车是正当的欲望,还可以促进汽车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想马上要一辆汽车就属于贪婪。不切实际地想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会使欲望变为贪婪。
乍一看,欲望和贪婪都是无限的,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美国心理学家把人由欲望产生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正常来说,一个层次的欲望满足了,再产生新的欲望,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则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人的正常欲望应该随能力的提高而产生。比如,在你的收入满足了基本生活要求之后,就可以产生新的欲望,比如买一辆车。这就是正常的欲望更新。如果连饭也吃不饱就整天想买车,大概只能算贪婪了。
强调把利己、欲望和贪婪分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欲望推动人努力工作,而贪婪则会使人犯罪。再接着上个例子说,当你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想买车,你就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或者在本单位做出业绩,或者去兼职,这都有利于整个社会。但如果是贪婪,每天只想迅速发财致富,就很可能走上犯罪之路。许多人正是被贪婪推上不归路的——从抢劫犯到贪官都是如此。欲望与贪婪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谬误。
人的欲望是很容易变为贪婪的。斯密多次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正是看到这种可能性。一个社会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变为对大自然的掠夺,一个人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不会勤奋工作,而是想歪门邪道了。
防止欲望(勤奋工作的动力)变为贪婪(犯罪的根源)的办法就个人而言是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这也是先贤们经常劝告我们的。但仅仅靠这种劝说是无用的。作为一个社会还需要有制度上的防范,这就是法律的威慑力。对那些贪婪犯罪者的严惩正是要给其他人以警示。正如道士对王婆的惩罚是她连酒也得不到一样。道士不仅是在惩罚王婆的贪心,而且还是在警告后人别学王婆的样子。
现实中的王婆实在太多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读读这则寓言,太有意义了。
许多失败者,在失败之前都有人劝过,但仍一意孤行。正好读到明代文学家所作《应谐录》中的一则寓言,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有个盲人从一条干河的桥上走过,失足掉了下去。他双手抓住栏杆,怕掉进河里。有过桥者告诉他,松手吧,河里没水,离地也不高。盲人不听,直到筋疲力尽,松手掉到地下,安然无事。他说,早知如此,何必受这个苦。
盲人不肯听别人的话,无非是多累一会儿,但做企业要拒不听别人的话,就会伤筋动骨,甚至灰飞烟灭。这样的盲人过去、现在、将来都有很多。
一位朋友想生产饮料。我知道他并不是实力雄厚的大老板,劝他别做。因为饮料打开市场要靠广告,要花大钱做广告。饮料固然赚钱,但先要投入大把钱,先要“烧钱”,烧不起也就难以成功。我还讲了旭日升、露露等饮料成功的经历。他认为自己的饮料有特色,不用做什么广告,坚持做下去。我无言以对,反正不是我的钱,操那么多心干什么。一年后,我又见到了他,他说到底没成功。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是为什么呢?行为经济学家运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人的行为,发现过分自信是人性的一个弱点,而且男人比女人还严重。一个例子是,当人们在股市投机成功时,都认为自己对股市分析正确,时机把握得好,是个人聪明才智的体现。当人们在股市投机失败时,都抱怨运气不好,非才也,乃命也。另一个原因是,在信息不对称的世界上,发送假信息的信号太多,这就引起人们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往往会把一个人的欺骗作为所有人的欺骗,把偶尔的欺骗作为永久的欺骗。我的朋友大概属于前一种情况,盲人属于后一种情况。我的朋友赤手打出了一片天地,自信一点是正常的。盲人可能是受过骗,而且也许不止一次,所以,他不相信别人也情有可原,何况如果有水还真是性命攸关。
对一般人而言,由于人性的弱点或受过骗,不听别人的劝告是可以的。但对一个企业家来说,这就是危险的。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过辉煌,但历史不代表永远。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误。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企业家的生命周期有五个阶段:创业上升、探索改革、形成风格、全面强化和僵化阻碍。在这个过程中,使企业家业绩上升、持平、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信息量的获取。开始时可以听得进各种意见,信息源宽,但有成就之后,过分自信,外部信息源减少,甚至有信息也听不进去。一个普通人不听别人劝算不得大事,但一个领导几千甚至数万人的企业家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就会酿成大错,受损失的不只是个人,还有员工和社会。因而企业家一定要了解并克服人性中过分自信的缺点。
当然,企业家也不能成为什么话都听的老好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谁的都听,如何做出决策?这就需要善于进行信息筛选,即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正确的信息。也许许多劝说都是善意的,但善意的不一定就是正确的。所以,我的朋友不听我的劝告我并不生气。我有权说,他有权选择。信息的筛选不容易,但并不是不可能。例如,盲人应该从声音来判断信息的正确与错误。如果劝他放下手的是一个苍老诚恳的声音,就应该相信。如果劝他放下手的是一个年轻而有点滑腔的声音,大概就可不听。当然,这只是经验之谈,但每个人从生活经历中都会积累一些判断信息正确与错误的经验,会有某种感觉。对一个成熟的企业家来说,应该有判断信息正误的能力,在多听的基础上加以思考,千万不要别人的话还没说完就断然拒绝。
我们希望企业家多听别人的意见,别学那个盲人,但我们也应该承认,企业家也是人,有点人性的弱点很正常。问题是如何用一种制度来防止企业家由于没听别人的话而犯错误。这就是要建立董事会决策制度,用制度来避免个人的错误。当企业小时,一个人决策是可以的。这种决策也有灵活、及时的优点,可以避免失去宝贵的商机。当企业做大时,企业家个人的作用也很重要,在许多情况下往往需要有一个敢于拍板的人。但总由一个人独裁,由于个人人性弱点与能力的局限也就很可能会犯下重大的决策错误。这时就需要一种民主决策制度。有董事会,就有董事,重大决策要由董事会做出,即使你贵为董事长,也不得不听别人的意见。不能像我的朋友对待我的意见那样一听了之,不以为然。这就是用制度来改造人性,消除人性中的弱点。我们倡导企业民主决策,不是要那种一致举手的假民主,也不能由于民主贻误时机,而是要多听各方面的意见,少犯错误。
人们往往同情盲人,觉得他们可怜。像这个寓言中正常人不会犯的错误,却让盲人吃尽了苦头。其实从听不进别人意见的意义上说,我们都是盲人。谁的话也不听,自行其是,对企业家来说,不就是盲人骑瞎马吗?谁都知道盲人会吃亏,但却想不到自己什么人的意见都不听,吃的亏比盲人更大——盲人行事要谨慎得多,记住这个寓言,你就不会吊在桥上吃苦了。
欲望不是贪婪
古今中外有许多寓言都是讽刺人贪得无厌的,随手拣一个大家不太熟悉的。
明代刘之卿算不上名人,只是万历年间的一个礼部主事,他所著的《贤奕篇》亦不是什么名著,但有一个“王婆酿酒”的寓言还颇有趣。王婆以酿酒为生,有个道士常到她家借宿,共喝了几百壶酒也没给钱。王婆亦没计较。一天,道士说:“我喝你那么多酒,也没钱给你,就给你挖一口井吧。”井挖出后,涌出的全是好酒。王婆自然发财了。以后道士又来问王婆酒好不好,王婆说:“酒倒是好,就是没有用来喂猪的酒糟。”道士听说,笑着在墙上题一首打油诗:“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卖,还道无酒糟。”写完走了,以后这个井也不出酒了。
这个故事与普希金的《金鱼与渔夫》的故事有相似之处,不过我相信,普希金没有侵犯版权。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写出了相同的寓言故事,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性。
经济学家承认利己是人的本性,即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利己来自人的欲望。人有七情六欲,连一本正经的孔夫子也承认“食色性也”。满足这种欲望需要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有了钱,才能购买满足各种欲望的物品与劳务。所以,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想多赚钱无可厚非。人类欲望的特点是无限性,一个欲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欲望,永无止境。正是这种欲望的无限性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从这种意义上说,欲望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如果人没有了欲望,没有了满足欲望的追求,社会就无法进步了。
传统的伦理观把欲望作为万恶之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是对人性的扼杀。经济学家对欲望和利己的肯定无疑是历史的进步。但特别要强调的是,欲望、利己并不等同于贪婪。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肯定了由欲望产生的利己的合理性,但他严格区分了利己与贪婪。他的另一部名著是《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一词是指人判断克制私利的能力。《道德情操论》一书正是要说明利己的人如何在社会中控制自己的私欲和行为,使得由利己的人构成的社会也是一个有道德的社会。斯密明确地反对贪婪。他的这两部著作构成既承认利己,又要以道德克制贪婪的理想市场经济社会。
欲望与贪婪有什么不同呢?欲望是人正当的要求,它与人满足欲望的能力应该是匹配的。换句话说,欲望是以自己的能力可以满足的,或通过正当途径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贪婪则是要去满足无法实现的欲望。在上面的寓言中,井里既出酒又出酒糟就是无法实现的,所以,王婆希望有酒还有酒糟就不是正当欲望,而成了一种贪婪。在现实中,一个有能力的人想买一辆车是正当的欲望,还可以促进汽车业发展和经济繁荣。但一个身无分文的人想马上要一辆汽车就属于贪婪。不切实际地想做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事,就会使欲望变为贪婪。
乍一看,欲望和贪婪都是无限的,但实际上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美国心理学家把人由欲望产生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正常来说,一个层次的欲望满足了,再产生新的欲望,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则是无止境的。这就是说,人的正常欲望应该随能力的提高而产生。比如,在你的收入满足了基本生活要求之后,就可以产生新的欲望,比如买一辆车。这就是正常的欲望更新。如果连饭也吃不饱就整天想买车,大概只能算贪婪了。
强调把利己、欲望和贪婪分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欲望推动人努力工作,而贪婪则会使人犯罪。再接着上个例子说,当你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想买车,你就会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或者在本单位做出业绩,或者去兼职,这都有利于整个社会。但如果是贪婪,每天只想迅速发财致富,就很可能走上犯罪之路。许多人正是被贪婪推上不归路的——从抢劫犯到贪官都是如此。欲望与贪婪往往只有一步之遥,但真理跨过一步就是谬误。
人的欲望是很容易变为贪婪的。斯密多次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正是看到这种可能性。一个社会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变为对大自然的掠夺,一个人对财富的欲望一旦变为贪婪就不会勤奋工作,而是想歪门邪道了。
防止欲望(勤奋工作的动力)变为贪婪(犯罪的根源)的办法就个人而言是提高自己的道德自律。这也是先贤们经常劝告我们的。但仅仅靠这种劝说是无用的。作为一个社会还需要有制度上的防范,这就是法律的威慑力。对那些贪婪犯罪者的严惩正是要给其他人以警示。正如道士对王婆的惩罚是她连酒也得不到一样。道士不仅是在惩罚王婆的贪心,而且还是在警告后人别学王婆的样子。
现实中的王婆实在太多了,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读读这则寓言,太有意义了。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