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47562
王晓毅主编的这本《武当山柳树沟墓群(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湖北省考古发掘报告第5号)》可供考古学、历史学研究者,以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和考古爱好者阅读、参考。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墓群概况
第三节 田野工作概况
第四节 墓地发掘的意义和主要收获
第二章 墓葬分布
第三章 战国时期墓葬
第一节 有随葬品墓葬
(一)M23
(二)M32
(三)M15
(四)M16
(五)M25
(六)M36
(七)M44
(八)M49
第二节 无随葬品墓葬
第四章 西汉时期墓葬
第一节 有随葬品墓葬
(一)M63
(二)M64
(三)M65
(四)M69
(五)M66
(六)M67
(七)M68
(八)M70
(九)M75
(一○)M76
(一一)M83
(一二)M85
(一三)M86
(一四)M88
(一五)M14
(一六)M24
(一七)M28
(一八)M29
(一九)M38
(二○)M40
(二一)M41
(二二)M42
(二三)M43
(二四)M46
(二五)M48
(二六)M50
(二七)M55
(二八)M74
(二九)M78
(三○)M79
(三一)M80
(三二)M81
(三三)M82
(三四)M93
(三五)M94
(三六)M127
(三七)M129
(三八)M113
(三九)M114
(四○)M116
(四一)M117
(四二)M2
(四三)M7
(四四)M8
(四五)M9
(四六)M10
(四七)Mll
(四八)M12
(四九)M13
(五○)M17
(五一)M18
(五二)M19
(五三)M20
(五四)M27
(五五)M45
(五六)M31
(五七)M33
(五八)M34
(五九)M57
(六○)M61
(六一)M62
(六二)M77
(六三)M97
(六四)M96
(六五)M100
(六六)M101
(六七)M102
(六八)M104
(六九)M119
(七○)M109
(七一)M110
(七二)M112
(七三)M120
第二节 无随葬品墓葬
(一)M3
(二)M4
(三)M21
(四)M26
(五)M37
(六)M51
(七)M59
(八)M60
(九)M72
(一0)M73
(一一)M84
(一二)M87
(一三)M95
(一四)M98
(一五)M111
(一六)M115
(一七)M130
(一八)M131
(一九)M132
第五章 东汉时期墓葬
(一)M56
(二)M99
第六章 宋代墓葬
(一)M1
(二)M5
(三)M6
第七章 明清时期墓葬
(一)M71
(二)M103
(三)M106
(四)M121
(五)M133
(六)M105
(七)M123
(八)M107
(九)M118
(一0)M128
(一一)M122
(一二)M124
(一三)M126
(一四)M125n
第八章 墓葬研究
第一节 战国时期墓葬研究
一、随葬品组合
二、分期
三、结论
第二节 西汉时期墓葬研究
一、随葬品组合
二、分期
三、结论
附表 柳树沟墓群墓葬统计表
附录 武当山柳树沟墓群出土部分金属器检测分析报告
后记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仙室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丹江口市境内(图一),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属大巴山东段。东接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西连十堰,背倚苍茫
图一武当山位置示意图
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面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汉江盘绕,巴山卓立,山峦起伏。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纵横 400多千米,面积 312平方千米,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重点风景名胜区、道教名山发源地。地理方位为东经 110°56′15″~111°15′23″,北纬 32°22′30″~32°35′06″。整个地形多由山岭、洼地自然形成不同类型区域。
武当山,境内高峰林立,主峰天柱峰海拔 1612米,在丹江口市西南部。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凸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山地两侧多陷落盆地﹐主要水域有丹江口水库及一些季节性河流。
武当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历年平均气温 15.2℃,年降水量 900~1200毫米﹐多集中在夏季﹐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年平均气温 12.8~16℃,光热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 1655~1958小时,无霜期 222~254天。温和气温的形成,是因武当山以隔江相望的秦岭东延伏牛山做屏障,东有起伏的岗峦,减缓了南襄隘道沿汉江西贯的冷空气,中有汉水调节,故水域附近冬暖夏凉。夏初时节,天气变化多端。晴雨交替,大量水汽蒸腾形成缭绕的云雾。 6~8月是全年雨水、热能最丰富的季节。夏季平均气温大都高于 25℃,其中 7月平均气温为 27℃左右,积温较多。 7~8月降水量一般都在 100毫米以上。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影响,气候复杂多样。素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山地小气候的多样性,为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境内原生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合林﹐次生林为针阔混交林,主要有松﹑杉﹑桦﹑栎等。药用植物有 400多种﹐产曼陀罗花﹑金钗﹑王龙芝﹑猴结﹑九仙子﹑天麻﹑田七等名贵药材。元代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武当山“冬寒而不寒,夏热而不热”,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丹江口市,夏、商、西周为豫州所辖,与雍州相邻。春秋属麇。公元前 616年,楚子伐麇,归楚。战国属韩及楚,因境内的均水称均陵。
秦置武当县,属南阳郡。
两汉沿秦制。建安十三年( 208年),曹操得荆州,分南阳郡建南乡郡,武当县属南乡郡;晋武帝太康十年( 289年),改南乡郡为顺阳郡,武当县属顺阳郡; 310年,永嘉之乱后以江左平阳郡(今山西临汾一带)流民寓此,增平阳县,与武当县同属始平郡。
南北朝沿革变动频繁。宋武帝元年( 420年),改始平郡为齐兴郡;梁太清元年( 547年),置均阳县,革齐兴郡为兴州郡,辖武当、平阳、均阳 3县;西魏废帝元年( 552年),改兴州郡为丰州郡,废平阳入武当。
隋开皇三年( 583年),罢丰州郡;隋开皇五年( 585年),改丰州为均州;大业元年(605年),废州置淅阳郡;义宁二年( 618年),割淅阳郡置武当郡,原设武当、均阳、新增平陵 3县皆属。
唐武德元年( 618年),改武当郡为均州。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军政府”裁府、州、厅,一律改县。同年 12月,均州改为均县,直隶湖北省。
1948年3月21日均县解放, 6月2日均县民主县政府成立,隶属陕南行政公署第四专署。 1949年10月1日,均县民主县政府改称均县人民政府,隶陕南行署两郧专区。 1950年,两郧专区划回湖北省改称郧阳专区,均县隶属郧阳专区。 1952年,撤销郧阳专区,均县隶属襄阳专区。 1960年7月,撤销均县并入光化县(今老河口市)。 196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均县建置,属襄阳专区。 1965年,恢复郧阳地区行政公署,均县隶之。 1983年8月19日,撤销均县,设立丹江口市,属省辖(县级)市,由郧阳地区代管。 1994年10月29日,郧阳地区和十堰市合并,成立新的十堰市。
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原为丹江口市武当山街道。 1997年11月18日,撤销武当山街道,随后湖北省唯一的旅游经济特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宣告成立,隶属丹江口市。
第二节墓群概况
柳树沟墓群西南距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政府所在地约 10千米,在行政区划上隶属柳树沟村 3组(图二)。墓群处于丹江口水库沿岸湖滩及山包上,枯水季节为小岛,蓄水期则全部淹没于水面以下。水消退后,地势较平缓,墓葬即分布在沿岸湖滩和湖水中凸出的小山包上。墓群总面积约 250 000平方米,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08′04.8″,北纬 32°32′24.0″,海拔 145~170米(彩版一)。
整个群地四面环水,现存地表覆盖土层较薄,除江边较低部位覆盖着一些风化的紫红色砂岩颗粒与涨水带来的褐黄色泥沙外,其余是以砂岩、页岩等风化形成的红褐色岩石土为主,其土壤颗粒粗大,黏性极差,墓群上的植被多为一种护坡草。由于墓群处于丹江口水库的沿岸,经千百年来江水的侵蚀,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严重,墓群的整个地形凹凸不平,起伏延绵,致使有些墓葬的开口呈斜坡状,多数墓葬的骨架被江水侵蚀得荡然无存,有的随葬品也因江水的长期浸泡而酥软成堆,有的则破碎严重,给后期的修复整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果不是江水的冲刷改变了原有的地势地貌,这应该是一处保存较好的墓群。
第三节田野工作概况
柳树沟墓群于 1994年1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丹江口市博物馆在调查时发现。 1998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丹江口市博物馆在该墓群的西沟地点进行了复查,同时对其中两座较大的封土堆进行了勘探。
图二柳树沟墓群位置示意图
2008年4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受湖北省文物局委托,开始对该墓群进行考古勘探与发掘。本项目共分两期完成,到 2008年8月Ⅰ期工程田野工作结束时止,共勘探面积 10万平方米,发掘 5米× 5米探方 12个、 10米× 10米探方 35个,总计发掘面积 3800平方米,清理墓葬 60座。
Ⅱ期工程是在Ⅰ期统一分区的基础上,继续绕水库低地发掘并向高地推进。前半阶段,根据钻探情况,并结合水势和地形特征,在墓葬分布密集区集中布方,优先发掘河滩等低地墓葬,注重墓群的整体揭露,对单个墓葬详细记录墓葬开口、墓室、墓道及墓底清理前后的情况。同时对发掘区周边进行细致勘探,全面引导下一步的发掘工作。Ⅱ期后半阶段,根据相关钻探情况及以往的发掘显示,该墓群地层比较简单:表土层—墓葬→生土,不见其他遗迹现象,加之库区水势严峻,我们采用了墓葬直接发掘法,即依据钻探所获墓葬大小,适度布方发掘,向下清理寻找墓葬开口,发掘中灵活掌握,根据情况及时扩方。 2009年9月,柳树沟Ⅱ期完成钻探面积 10万平方米,发掘 10米× 10米探方 74个,探沟 265平方米,总计发掘面积 7665平方米,共清理墓葬 74座。发掘期间,由于雨天较多,田野不能工作时就转入室内,初步修复陶器150余件,同步完成了Ⅱ期发掘材料,包括日记、图纸、登记表、发掘记录、照片的核对与汇总工作。
墓葬开口一般距地表较浅,约 0.3米,部分墓葬原始开口已遭破坏,特别是紧邻湖边的墓葬遭流水冲刷严重,甚至人骨已暴露在外,仅残存部分墓坑。同时,各墓葬开口平面也存在普遍向现在湖面倾斜的现象,这可能也与长期的湖水冲刷有关。截至 2009年9月底,总计发掘面积 11 465平方米,清理墓葬 134座,时代跨战国、西汉、东汉、宋代和明清,其中战国墓葬 9座,西汉墓葬 92座,东汉墓葬 2座,宋代墓葬 3座,明清墓葬 28座,出土了一批铜器、陶器、瓷器、铁器、玉器、石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总计 570余件。
在整个发掘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充分运用各种记录手段,全面提取遗存信息,为日后报告的整理及出版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同时,室内修复及相关材料的统计等整理工作也在陆续进行,并设立了专门的整理室、修复室、档案室和文物库房,以加快材料的整理步伐。
柳树沟墓群发掘工作的领队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晓毅,负责工地整体把握与安全管理;执行领队由郭智勇担任,主要负责工地日常管理;高振华负责测绘、摄影、录像;孙先徒负责绘图和库房管理;梁保兴、王广珍等负责勘探;牛秀平、张立强、梁淑红、张海蛟、乔文杰、王潇慧、屈玉蓉、孙丰衍等负责发掘。
第四节墓地发掘的意义和主要收获
柳树沟墓群的发掘首先是在配合利国利民的南水北调工程的基础上展开的,墓地跨战国、西汉、东汉、宋代、明清多个时期,对探索该区域葬俗的发展演变及人群迁徙与构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发掘可以初步确认,柳树沟墓群西汉时期墓葬较多,而且从早到晚形成了一定的规律,鄂西地区这类公开发表的田野资料比较缺乏,本次大面积发掘对于进一步完善鄂西汉代文化遗存的序列,丰富区域文化的内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柳树沟墓群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在受外来文化因素影响的同时,柳树沟墓群也有其独特性,正是这种相互影响与交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本次发掘出土器物主要有铜器、铁器、陶器及各类小件品总计 570余件,其中铜器 43件,铁器 21件,陶器 420件,玉器 1件,石器 2件,瓷器 25件,料器 1件,铜钱、铁钱等 57枚、筒瓦 1件。铜器以鼎、钫、洗及小件品的带钩、镜、环等为主;铁器主要是鍪;陶器有战国中晚期的鬲、鼎、敦、壶、豆、匜、盆、杯等,西汉时期的鼎、豆、壶、双耳罐、匜、釜、鍪等。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