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哲学/宗教哲学先秦儒墨关系研究

先秦儒墨关系研究

作者:孔德立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ISBN: 9787514708820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19.99

类别: 哲学 SKU:5d8560d65f98491045433cf3 库存: 有现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4708820

内容简介
      先秦儒家代表春秋时期以来的精英阶层思想,墨家代表战国时期一般社会阶层的思想。墨子学于儒家,又不满儒家的仁爱等主张,遂展开对儒家的批判。孟子与荀子站在儒家仁义的核心价值立场上,对墨子“非儒”进行了回应。孟子重点批判了墨家的兼爱学说,又对墨学有所吸收,融入其性善论与仁政学说中;荀子侧重批评墨家的节葬与非乐学说,重点阐发了礼治思想。墨家与儒家后来“穷”“达”的根本原因,在于儒家在坚持思想主体性的同时,善于根据时代需要回击异端的批判,又可以吸收包括异端在内的思想学说。先秦儒墨的思想纠葛,使得墨学精华皆入于儒。《先秦儒墨关系研究》揭示了影响孔子、孟子、荀子之间思想的变迁的墨学因素,这有助于澄清先秦儒家与墨家思想的演进历程,进而把握早期儒家与墨家思想的发展脉络。先秦儒墨关系史是精英思想与社会思想的互动与交融,构成了古代“精神觉醒”时期思想史发展的主线,开创了中国文化包容传承创新之路。
作者简介
      孔德立,男,1974年10月出生于山东曲阜,孔子第77代孙,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后,现任北京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学院党委委员、文化教育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处特聘专家、中华孔子学会副秘书长,世界孔子后裔联谊总会副秘书长,孔子世家谱常态化续修工作协会副秘书长,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学术委员,山东省高端儒学研究人才“尼山学者”,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兼职教授等职务。

      主要从事孔子、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在《哲学研究》《光明日报》《南京大学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曾应邀赴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法国、日本、泰国、越南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与演讲,曾应邀为教育部国培计划、交通部党校、中国保利集团、深圳海事局、诺言财富、运城永济农商银行等单位进行传统文化培训,多次承担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专项教学任务等。 
目  录
目 录

绪 论 …………………………………………………………………… ( 1 )

一、问题的提出……………………………………………………… ( 2 )
二、研究现状………………………………………………………… ( 4 )
上篇 综合研究
第一章 先秦诸子的起源与儒墨异途………………………………… ( 15 )
第一节 精神觉醒时期的先秦诸子………………………………… ( 15 )
第二节 从继承传统与关注现实看诸子的起源…………………… ( 20 )
第三节 从天道到人道的思想发展看儒墨异途…………………… ( 30 )
第二章 儒家的兴起与重建礼仪之道的努力………………………… ( 38 )
第一节 孔子建立礼仪之道的努力………………………………… ( 38 )
第二节 “七十子”与儒家传统的初步形成… …………………… ( 44 )
第三章 墨家的崛起及主要学说……………………………………… ( 53 )
第一节 儒家学说是墨家的重要思想来源………………………… ( 53 )
第二节 墨子与墨家的主张………………………………………… ( 56 )
第四章 墨子非儒与孟子辟墨………………………………………… ( 76 )
第一节 墨孟的天命鬼神观…………………………………………( 77 )
第二节 墨孟的丧葬与礼乐观……………………………………… ( 81 )
第三节 墨孟的命运观……………………………………………… ( 84 )
第四节 墨孟的论辩术与社会责任………………………………… ( 87 )
第五节 墨孟的贤人观……………………………………………… ( 89 )
第五章 荀子辟墨与儒学的新发展…………………………………… ( 93 )
第一节 荀子辟墨…………………………………………………… ( 93 )
第二节 荀子对墨子思想的吸收…………………………………… ( 98 )
下篇 专题研究
第六章 从“和”“同”关系看先秦儒墨政治学的演进…………… ( 103 )
第一节 弃同求和:西周到春秋时期政治学的演进……………… ( 103 )
第二节 和而不同:孔子的协调政治论…………………………… ( 106 )
第三节 尚同:墨子的服从政治学………………………………… ( 108 )
第四节 子思的“和”“同”思想… ……………………………… ( 112 )
第五节 人性之“同”与政治之“和”:孟、荀的政治学… …… ( 113 )
第七章 “神道”何以“设教”— 先秦儒墨的宗教思想… ……… ( 118 )
第一节 从“神道设教”到“人道教化”… ……………………… ( 119 )
第二节 孔子以“人道”为核心的“神道设教”… ……………… ( 123 )
第三节 墨子的神道设教思想……………………………………… ( 130 )
第四节 子思的“神道设教”思想………………………………… ( 137 )
第八章 先秦儒墨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 142 )
第一节 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体系的伦理学说……………… ( 142 )
第二节 墨子的兼爱伦理学………………………………………… ( 145 )
第三节 见善如不及:孟子之善根于心…………………………… ( 148 )
第四节 礼以经纶、学以明理:荀子的伦理学…………………… ( 150 )
余 论…………………………………………………………………… ( 159 )
附 录…………………………………………………………………… ( 163 )
参考文献………………………………………………………………… ( 169 )
索 引…………………………………………………………………… ( 178 )
后 记…………………………………………………………………… ( 183 )
前  言
序

      战国诸子里面,儒墨道法四家是为主流,他们之间的关系,绝非“争鸣”一词可以概括得了的。法家登上思想理念主流的时间较晚,若暂不考虑的话,儒、墨、道三家的关系,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令人炫目的问题。今试粗浅地说一说我的看法。先说儒与道。道家有精致玄妙的哲思理论,相传孔子曾向老子问礼,对于老子的学说非常敬佩,认为老子的理论如飞龙般高远,是自己无法掌握的。① 纵观儒家理论,其入世、救世的理念特色至为鲜明,与道家的出世、遁世的态度形同泾渭敬,传说中孔子对于老子的敬佩,也只是伟大理论家对于道不同者的礼敬而已。再说儒与墨。除了庄子对于孔子师徒的戏谑之处,儒、道两家相互间彬彬礼让,并不攻讦和指斥。与此不同的是,墨家竭力斥儒,率先向儒家发难,《墨子·非儒》篇批评儒者为“大奸”之人、“贼天下之人”,并且说“儒者”:繁饰礼乐以淫人,久丧伪哀以谩亲,立命缓贫而高浩居,倍本弃事而安怠傲,贪于饮食,惰于作务,陷于饥寒,危于冻馁,无以违之。②墨家心目中的“儒者”好吃懒做,高帽博袍,不事产业,简直没有侧身于“士林”的资格。儒学大师孟子自然不甘示弱,他站出来斥责墨家的“兼爱”之说无视对父的孝敬,所以类同“禽兽”,①连做人的资格也不配拥有。简言之,墨家说儒者是坏人,儒家则说墨者连做人也不配。后世的文学作品里写言辞犀利者能将敌人骂死于阵前,使挨骂者立刻一命呜呼。孟子骂墨子不在阵前,墨翟也没有因此一命呜呼。然而,孟子的这番话还真的厉害,随着儒学的兴盛,墨家的影响日渐式微,跟孟子对墨子的批评应当是有关系的。战国末年冷眼看世界的庄子以为儒、墨两家看似吵得很凶,其实两家的核心理论则是相通的。他曾经讲了这么一个寓言故事,说老聃让孔子解释什么是“仁义”,孔子说道:“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 ②兼爱即仁义之实情,这不可能是儒家理念,但在庄子看来,儒、墨两家核心理论并无二致。庄子曾反问道,儒家之辞和墨子讲的兼爱,“将有别乎?” ③能找得到两者的区别吗?以上这些似可说明,战国诸子有些看似相敬如宾的学派,却在理念上形同陌路,有些相互指斥的学派,倒可能在理论上有着很大的相似性。战国诸子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争鸣、借鉴、融汇、攻击等情况。研究战国诸子学当需进行比较研究,才能将学派理念的来龙去脉厘析清楚。“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较易,而深入细致地分析两者的区别则比较麻烦。战国诸子学是我国思想史的显学,大家林立,多有精见。但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还比较少。孔德立同志学养深厚,专注于研究思想史多年,善于发现问题,并在坚实的基础上提出创新性的认识,是为其学术研究的特色之一。这部《先秦儒墨关系研究》就是他数年矻矻钻研的一个成果,对于儒墨关系的研究翔实而深入,多发前人所未发,是近年思想史研究的一部佳作。此书出版,必将推动相关研究的进展。
晁福林 谨识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2019 年2 月1 日
免费在线读

抢先评论了 “先秦儒墨关系研究”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EUR €48.99
阅读更多
缺货

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平和喜乐地成就事业

EUR €20.99
评分 5.00 / 5
阅读更多
缺货

孙中山评传——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

EUR €54.99
加入购物车

菜根谭—中华经典藏书

EUR €28.99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