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0181585丛书名: 布莱克韦哲学指导丛书
编辑推荐
斯蒂芬·P·斯蒂克、特德·A·沃菲尔德主编的《心灵哲学》是布莱克韦尔哲学指导丛书中的又一卷。它收录了16篇新文章,涵盖了当代心灵哲学中很多领域的问题。作者们应邀就他们的专题作出有见地的综述,并以他们认为的合适方式来处理这个专题。这使他们在介绍所承担的专题的同时,能自由地对所讨论的问题作出个人的学术贡献。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广泛,收录了由一流学者撰写的许多具 有特殊使命的篇章,它为心灵哲学中的核心主题给出 了一种*的审视。
斯蒂芬·P·斯蒂克、特德·A·沃菲尔德主编的 《心灵哲学》引领读者穿越范围广阔的主题,包括人 工智能、意识、二元论、情绪、民间心理学、自由意 志、个体主义、人格同一性和心身问题。
总体而言,本书恰逢其时,它对于有兴趣更深入 地理解这个领域的任何人都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它对 大学生是通俗易懂的导论,而对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也 提供了新颖、有趣的见解。
斯蒂芬·P·斯蒂克、特德·A·沃菲尔德主编的 《心灵哲学》引领读者穿越范围广阔的主题,包括人 工智能、意识、二元论、情绪、民间心理学、自由意 志、个体主义、人格同一性和心身问题。
总体而言,本书恰逢其时,它对于有兴趣更深入 地理解这个领域的任何人都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它对 大学生是通俗易懂的导论,而对研究生和研究人员也 提供了新颖、有趣的见解。
目 录
导论特德·A·沃菲尔德
第1章 心身问题:一个综述柯克·路德维希
第2章 心身问题威廉·G·莱肯
第3章 物理主义安德鲁·梅尔尼克
第4章 二元论霍华德·鲁宾逊
第5章 意识及其在自然中的位置大卫·J·查默斯
第6章 思维及其内容:自然化语义学弗雷德·亚当斯
第7章 认知建筑学:诸认知表征的结构肯尼斯·艾扎瓦
第8章 概念埃里克·马戈利斯,斯蒂芬·劳伦斯
第9章 心理因果关系约翰·海尔
第10章 民间心理学斯蒂芬·P·斯蒂克,肖恩·尼科尔斯
第11章 个体主义罗伯特·A·威尔逊
第12章 情绪保罗·E·格里菲思
第13章 人工智能与理性的多面性安迪·克拉克
第14章 心灵哲学与神经科学约翰·比克尔
第15章 人格同一性埃里克·T·奥尔森
第16章 自由意志伦道夫·克拉克
索引
译后记
第1章 心身问题:一个综述柯克·路德维希
第2章 心身问题威廉·G·莱肯
第3章 物理主义安德鲁·梅尔尼克
第4章 二元论霍华德·鲁宾逊
第5章 意识及其在自然中的位置大卫·J·查默斯
第6章 思维及其内容:自然化语义学弗雷德·亚当斯
第7章 认知建筑学:诸认知表征的结构肯尼斯·艾扎瓦
第8章 概念埃里克·马戈利斯,斯蒂芬·劳伦斯
第9章 心理因果关系约翰·海尔
第10章 民间心理学斯蒂芬·P·斯蒂克,肖恩·尼科尔斯
第11章 个体主义罗伯特·A·威尔逊
第12章 情绪保罗·E·格里菲思
第13章 人工智能与理性的多面性安迪·克拉克
第14章 心灵哲学与神经科学约翰·比克尔
第15章 人格同一性埃里克·T·奥尔森
第16章 自由意志伦道夫·克拉克
索引
译后记
前 言
教哲学和学哲学的方法指南 ——《布莱克韦尔哲学指导丛书》中译本序 冯俊 每一个民族和每一种文化都会有自己的哲学思想 ,而作为成熟的理论 形态的哲学在世界的几大文明中都同样散发着智慧的 光辉。哲学并非像黑 格尔和德里达所言只是西方人的专利——只是起源于 古代希腊,并用希腊 文、拉丁文和德文等西方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独特的 概念思维,哲学的形 态、风格和语言表达都应该是多元的。19世纪末和20 世纪初中国人从西 方引进“哲学”一词和西方哲学时,只是把它作为与 中国传统哲学不同的 另一种新奇的哲学,而从未把它看做是世界上唯一的 哲学。一百多年来, 中国人在不断地引进、移植和改造着西方哲学并将其 本土化,在对西方哲 学的理解中渗透了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从中国社会 的现实和独特发展中 对于西方哲学产生了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应该说,中 国人在引进和研究西 方哲学的过程中对于西方哲学也是有理论贡献的。
然而,在我们引进和研究西方哲学的过程中更多 地是注意哲学的内容 和学理,而很少去注意西方人是怎样学习和教授哲学 的,实际上,哲学研 究的方法和哲学教学的方法是两种不同的但是相辅相 成的方法,学习哲学 和教授哲学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哲 学的精神实质和学理 路径。早在17世纪,笛卡儿就注意到,研究者自己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与他把这些发现表述出来告诉别人的方法是不同 的,而霍布斯还专门 研究了发现的方法和教导的方法之间的区别,这表明 他们在研究哲学的同 时还是十分注重哲学的教学方法,把自己的哲学表述 清楚、传扬出去、教 授给别人也是哲学家研究哲学的重要目的。因此,对 于西方哲学的教学方 法的研究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哲学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如 何教,二是如何学, 三是学什么,即教学的组织形式、学习形式和教材。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 中,我们教授哲学和学习哲学的方法日显僵化,主要 是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像是在宣示真理,学生却是在死背教条,丰富鲜 活的哲学变成了枯燥 无味的说教。没有辩驳、讨论,更谈不上与哲学家对 话。哲学教科书,一 方面远离社会现实,不能对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作 出回应,无法反映现时 代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远离学术前沿,大多是已成定 论老生常谈,知识结 构陈旧。同时,“教科书文化”大行其道,每一个学 校、每一个地区甚至全 国都在编写同一门课的教材,编者更多关心的是市场 占有份额。教科书千 书一面,大同小异,大多是介绍性、转述性的二手资 料,学生通过教科书 根本就不能了解哲学家本人的原著和思想理路,哲学 系的学生学习了几年 的哲学,没有读过几本原著,更没有读过原文原著, 甚至不知道某位哲学 家的名字原文该如何书写、如何发音。这种现状是否 也值得哲学教育者们 警醒呢?在我们大力引进和研究西方哲学的同时,是 否也需要研究西方的 哲学教育方法和教材的编写方法呢? 中国古代的哲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 ,就教学方法而言, 古时学哲学也不是靠一些导论性的教科书、二手的介 绍材料,重视哲学家 的原著,背诵、注解原著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学生在 熟读和牢记哲学家原 文原著的基础上,可以自然地体悟和阐释这些哲学的 意蕴。而这种传统的 方法也被我们丢掉了。今天我们是否需要借鉴西学或 是反观传统来重新审 视和检讨我们该如何教哲学、如何学哲学呢? 我在此想以在牛津大学的一些体验来简要地考察 一下西方大学里成熟 的哲学教学方法。
首先,哲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多种 多样的,大致分为: (1)个别辅导(tutorial)。牛津大学的本科生是导师 制,在学院里生活, 学生每周和导师见面一次,导师布置书目,列出思考 题,学生去图书馆借 书、看书,一周之后学生和导师再次见面时,学生向 导师汇报读书心得, 导师答疑解惑,与学生讨论切磋,再布置新的书目和 新的思考题。周而复 始,几年下来,学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思考了大量 的问题,与导师也进 行了充分的交流,导师在辅导和答疑中也在不断收集 新的问题、不断思考 和提高,做到了教学相长。(2)讲座课程(lecture)。
除了在学院里有导师 个别辅导外,学生还要听全校公开开设的大课。课堂 小则几十人,多则几 百人;课程提纲挈领,统观全局,给学生以该学科的 概貌、前沿问题和争 论热点的梗概,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指引。课程不照 本宣科、不面面俱 到,浓缩凝练,一门课一般只有八讲。当然,也有几 个老师开同一门课的 现象,但是它们的内容和侧重点必定是有区别的,用 不同的号码、代码区 别开来以便学生选课。每一个老师,既需要在学院里 做导师对学生进行个 别辅导,也需要在学校里对全校开设大课。不管资格 多老的教师或多有名 的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直到退休为止。(3)讨 论班(seminar)。讨 论班是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围 绕着问题或原著,由 学生们轮流主讲或宣读小论文,老师只是一个旁观者 、参与者或引导者, 在学生们讨论完之后稍做总结和归纳。讨论班中学生 们都是主动地学习、 研究型学习,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收 获非常大,表述自己 的研究心得,与他人开展辩驳和争论,在争论中擦出 思想的火花。参加一 次讨论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是一次全面 的锻炼。(4)学术报 告会(colloquium)。学术报告会往往是提前一个学期 或数月就安排好、隔 周一次或定期性的学术活动,一般是以聘请校外名家 为主就学术热点问题 和前沿问题作学术报告,一般在报告人报告完后,还 有评论人对学术报告 进行评论,然后学生们再自由提问,报告人回答问题 。往往一些好的学术 报告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为学生提供了与名人见面 和现场讨教的机会。
(5)学术研讨会(symposium)。研究生经常会和导师一 起参加学术研讨 会,宣读自己的学术论文,回答学者们提出的问题, 和大家一起研讨,这 是研究生走进学术圈,认识学术界朋友,同时也让学 术界认识自己的一个 很好的场所。(6)学术大会(conference)。各个学会 、协会一年一度的学 术大会,或全国性、国际性的专业大会,往往是围绕 一个主题,多学科的 学者多角度地进行研讨,规模宏大。一般说来,只有 极少数学生或研究生 在学习期间才有幸参加这样的大会。以上六种方式, 经过几百年的实践, 已经成为一种学术规范,被西方的大学和学术界广泛 地采用。近几年来, 我国学术界也已经部分地采用了这种规范,进行学术 研讨或进行教改实 验,但是,对于哲学教学特别是本科生的教学影响很 小。
其次,就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与国 内通行的教学相比, 西方大学哲学系里开设的导论性、通史性的课程较少 ,专题课、原著研读 课较多。例如,他们不会花大片的时间学习西方哲学 通史,而是读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笛卡儿、洛克 、休谟、康德、黑格 尔、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等人的代表作,或开设专 题讲座,他们更注重 专深,而不太注重全面。由于名师名家与学生见面的 机会多,学生参与学 术活动的机会多,以及交流沟通工具和旅行的便利, 在西方著名的大学里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名师名家面对面地交流、讨教、 对话,甚至向名家追 问、质疑。学生们学习和研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 开始学习时起就能走 入学术的前沿,参与学术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对话。而 我们的学生则是经过 漫长的打基础的过程,读二手书,昕二手课,讨论二 手问题,上学几年没 有见过本校名牌教授、没见过国内名家,更难设想与 世界级学者对话。
再次,西方大学里很少组织编写教材,既没有统 一的教材编写大纲, 也没有教育部推荐教材,他们更多地是把哲学家的原 著作为教材、把那些 经过时间检验或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学术专著选作教 材,而这些都是由老 师来定的,一些导论性的教材也是老师个人多年的讲 义,而不是由官方或 校方要求或组织写的。他们不做重复建设,如果哪本 书好,被大家选作教 材广泛使用,就可以不断修订,一版再版,没有人再 去编写地方版、地区 版、高教版、成教版、职教版等,不再做花样翻新、 遍地开花的工作。教 科书不要求人手一本,不要求每年新生来都要买教科 书,既节约了纸张能 源,也节约了经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主要是 在图书馆借书看,或 者新生向老生借书看。
当然,不能因此就说在西方没有成系列的大学教 科书。但是这些教科 书不是由官方或大学来组织编写的,而是由出版社来 主导编写的,他们组 织作者队伍,有计划、有目的地编写系列教材供大学 选用或列为参考书。
他们通过教科书体系的完备、品种的齐全、体例的新 颖、作者的影响力、 内容的丰富和较高的质量来影响大学的教学。
在这里我想以英国著名的Blackwell出版公司的 哲学教科书系列为例, 来考察一下英语世界的哲学教材编写的特点和风格。
Blackwell的哲学教材 分为五个系列:(1)一般导论(gemml introducti’on)系列,主要是给大 学本科生教授基本哲学概念和哲学线索的导论性教材 ,例如《哲学导论》, 《哲学家的工具箱》,《以哲学的方式思维——批判 反省和理性对话导论》, 《从笛卡儿到德里达——欧洲哲学导论》,尽管是导 论性的教材,但是在写 法上专著的味道还是很浓。(2)著作选读(readers)系 列,主要是哲学家 的著作选集,以人为线,原著选读。(3)专题文选 (anthology)系列,例 如,Blackwell Philosophy Anthologies(《布莱克 韦尔哲学专题文选》),该 系列以不同的理论热点为线来编纂,其中包含有《从 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 义》、《心灵和认知》、《心灵、大脑和计算机—— 认知科学的基础》、《当代 政治哲学》、《后殖民话语》、《形而上学》、《认 识论》、《分析哲学》、《逻辑 哲学》、《数学哲学》、《技术哲学》、《宗教哲学 》、《生命伦理学》、《环境伦 理学》、《美国哲学》、《非洲哲学》等。(4)指南 (guide)系列,例如, Blackwell Philosophy Guides(《布莱克韦尔哲学 指导丛书》),这是论文 选集,但基本上按照哲学的学科体系来分册,将该学 科最具前沿性和代表 性论文收集整理成一个体系,让它基本上能反映出该 学科的前沿问题。
(5)伴读(companion)系列,例如,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 phy(《布莱克韦尔哲学伴读丛书》),该系列有两种 体例,一种是类似专题 词典,对于该学科内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列出词条, 按字母顺序排列,进 行详尽阐释,每一个条目后还附有参考书目,全书后 面附有索引,如同专 业词典;一种是专题综述文章,文章涵盖了学科体系 的方方面面,每一篇 文章后面都附有参考书目,类似于专业辅导书,一书 在手,就可以对于这 个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上五大系列,构成了一 个完整的教材体系, 蔚为大观,供各大学选用,供学生参考。当然,出版 社只能靠教材的质量 取胜,而不可能通过某种行政的力量或手段来推广。
我们在这里组织翻译了其中的一个系列, Blackwell Philosophy Guides,该系列一共十余本,包括《形而上学》、《 认识论》、《科学哲学》、 《社会科学哲学》、《哲学逻辑》、《心灵哲学》、 《教育哲学》、《伦理学理 论》、《社会政治哲学》、《古代哲学》、《近代哲 学家》、《大陆哲学》、《工商 伦理学》等。该丛书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学术含量 高。每一章都是由该 领域的著名专家所写的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编者按照 文章所涉及的主题将 这些文章编成体系章节,看上去是一本完整的书,但 是它比一般的教科书 有更高的学术含量和更密集的学术信息。其次,学科 前沿性。每一本书都 涉及了该学科的学术热点、前沿问题和学科发展方向 ,能够将读者一下子 带到学术的前沿,让读者了解该学科的新进展、新动 态。再次,专业性和 可读性相兼顾。该丛书讨论的问题专业性较强,适合 作为研究生包括硕士 生和博士生的参考教材,但是,作者也十分注意丛书 的可读性,力争让非 哲学专业的读者也能读懂,让他们了解哲学领域内争 论的问题和兴趣取 向,从而扩大了该丛书的读者面和社会影响。最后, 指导书和工具书相统 一。该丛书由于前述的学术含量高、学科前沿性和专 业性,因而它是读者 学习哲学的指南、指导书,同时,它也给我们提供了 非常全面的参考书 目,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向导,使他们能够进一步地学 习和研讨,是难得的 工具书。
引进此套丛书并不仅仅是为了,介绍一种新的教 学方法和教材编写方 法,可能更有用处的是,这套丛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我们学生的知识 结构。几十年来我们哲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已经陈旧 老化,对于当代哲学 的前沿问题知之甚少,与西方哲学界流行的话语体系 距离越来越远。我们 希望该丛书能够给我们学哲学的学生带来一些新的东 西,改变一下哲学在 他们心中的面目,让他们知道当代哲学正在讨论什么 问题、用什么方法研 究问题。我们期望,通过这套丛书潜移默化的作用, 能够为中国新一代的 哲学学人进行哲学的自主创新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提供一些有益的启 示。如果能够达到此目的,那么该丛书的“指南”或 “指导丛书”的名字 也就名副其实了。当然,该丛书也有明显的缺陷,它 主要表现的是英语世 界的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思潮的主要内容,而对于大 陆哲学特别是现象学 思潮、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 思潮等则很少涉及。
因而,还必须指出,该丛书提供的哲学及其知识结构 也是不全面的,对于 哲学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观照也是有偏颇的。可 以设想,如果是德国 哲学家或法国哲学家编辑出来的哲学指导丛书,必定 是给读者不同的指引 和不同的向导。如前所述,文化是多元的,哲学是多 元的,那么哲学的指 南或指导丛书也会是多元的,就不难理解了。
2002年春我率代表团访问了剑桥大学出版社、牛 津大学出版社和布莱 克韦尔出版公司,在访问期间就产生了翻译该套丛书 的想法,2002年底正 式提出出版计划,2003年初签订了版权合同。我组织 我的一些同事、同 学、朋友和我自己的博士生参与了该套丛书的翻译工 作,对整套丛书的体 例和质量要求提出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我所做的工 作更多地是一种行政 组织管理工作,他们都是不同领域的专家,他们自己 会对他们所翻译的东 西负责的,我希望他们的翻译不要给读者留下太多的 遗憾。
然而,在我们引进和研究西方哲学的过程中更多 地是注意哲学的内容 和学理,而很少去注意西方人是怎样学习和教授哲学 的,实际上,哲学研 究的方法和哲学教学的方法是两种不同的但是相辅相 成的方法,学习哲学 和教授哲学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哲 学的精神实质和学理 路径。早在17世纪,笛卡儿就注意到,研究者自己发 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方法与他把这些发现表述出来告诉别人的方法是不同 的,而霍布斯还专门 研究了发现的方法和教导的方法之间的区别,这表明 他们在研究哲学的同 时还是十分注重哲学的教学方法,把自己的哲学表述 清楚、传扬出去、教 授给别人也是哲学家研究哲学的重要目的。因此,对 于西方哲学的教学方 法的研究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哲学的教学方法一般说来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如 何教,二是如何学, 三是学什么,即教学的组织形式、学习形式和教材。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 中,我们教授哲学和学习哲学的方法日显僵化,主要 是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像是在宣示真理,学生却是在死背教条,丰富鲜 活的哲学变成了枯燥 无味的说教。没有辩驳、讨论,更谈不上与哲学家对 话。哲学教科书,一 方面远离社会现实,不能对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作 出回应,无法反映现时 代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远离学术前沿,大多是已成定 论老生常谈,知识结 构陈旧。同时,“教科书文化”大行其道,每一个学 校、每一个地区甚至全 国都在编写同一门课的教材,编者更多关心的是市场 占有份额。教科书千 书一面,大同小异,大多是介绍性、转述性的二手资 料,学生通过教科书 根本就不能了解哲学家本人的原著和思想理路,哲学 系的学生学习了几年 的哲学,没有读过几本原著,更没有读过原文原著, 甚至不知道某位哲学 家的名字原文该如何书写、如何发音。这种现状是否 也值得哲学教育者们 警醒呢?在我们大力引进和研究西方哲学的同时,是 否也需要研究西方的 哲学教育方法和教材的编写方法呢? 中国古代的哲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 ,就教学方法而言, 古时学哲学也不是靠一些导论性的教科书、二手的介 绍材料,重视哲学家 的原著,背诵、注解原著是一个突出的特点,学生在 熟读和牢记哲学家原 文原著的基础上,可以自然地体悟和阐释这些哲学的 意蕴。而这种传统的 方法也被我们丢掉了。今天我们是否需要借鉴西学或 是反观传统来重新审 视和检讨我们该如何教哲学、如何学哲学呢? 我在此想以在牛津大学的一些体验来简要地考察 一下西方大学里成熟 的哲学教学方法。
首先,哲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多种 多样的,大致分为: (1)个别辅导(tutorial)。牛津大学的本科生是导师 制,在学院里生活, 学生每周和导师见面一次,导师布置书目,列出思考 题,学生去图书馆借 书、看书,一周之后学生和导师再次见面时,学生向 导师汇报读书心得, 导师答疑解惑,与学生讨论切磋,再布置新的书目和 新的思考题。周而复 始,几年下来,学生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思考了大量 的问题,与导师也进 行了充分的交流,导师在辅导和答疑中也在不断收集 新的问题、不断思考 和提高,做到了教学相长。(2)讲座课程(lecture)。
除了在学院里有导师 个别辅导外,学生还要听全校公开开设的大课。课堂 小则几十人,多则几 百人;课程提纲挈领,统观全局,给学生以该学科的 概貌、前沿问题和争 论热点的梗概,为学生继续学习提供指引。课程不照 本宣科、不面面俱 到,浓缩凝练,一门课一般只有八讲。当然,也有几 个老师开同一门课的 现象,但是它们的内容和侧重点必定是有区别的,用 不同的号码、代码区 别开来以便学生选课。每一个老师,既需要在学院里 做导师对学生进行个 别辅导,也需要在学校里对全校开设大课。不管资格 多老的教师或多有名 的教授,都要给本科生上课,直到退休为止。(3)讨 论班(seminar)。讨 论班是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围 绕着问题或原著,由 学生们轮流主讲或宣读小论文,老师只是一个旁观者 、参与者或引导者, 在学生们讨论完之后稍做总结和归纳。讨论班中学生 们都是主动地学习、 研究型学习,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收 获非常大,表述自己 的研究心得,与他人开展辩驳和争论,在争论中擦出 思想的火花。参加一 次讨论班,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是一次全面 的锻炼。(4)学术报 告会(colloquium)。学术报告会往往是提前一个学期 或数月就安排好、隔 周一次或定期性的学术活动,一般是以聘请校外名家 为主就学术热点问题 和前沿问题作学术报告,一般在报告人报告完后,还 有评论人对学术报告 进行评论,然后学生们再自由提问,报告人回答问题 。往往一些好的学术 报告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为学生提供了与名人见面 和现场讨教的机会。
(5)学术研讨会(symposium)。研究生经常会和导师一 起参加学术研讨 会,宣读自己的学术论文,回答学者们提出的问题, 和大家一起研讨,这 是研究生走进学术圈,认识学术界朋友,同时也让学 术界认识自己的一个 很好的场所。(6)学术大会(conference)。各个学会 、协会一年一度的学 术大会,或全国性、国际性的专业大会,往往是围绕 一个主题,多学科的 学者多角度地进行研讨,规模宏大。一般说来,只有 极少数学生或研究生 在学习期间才有幸参加这样的大会。以上六种方式, 经过几百年的实践, 已经成为一种学术规范,被西方的大学和学术界广泛 地采用。近几年来, 我国学术界也已经部分地采用了这种规范,进行学术 研讨或进行教改实 验,但是,对于哲学教学特别是本科生的教学影响很 小。
其次,就课程设置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言,与国 内通行的教学相比, 西方大学哲学系里开设的导论性、通史性的课程较少 ,专题课、原著研读 课较多。例如,他们不会花大片的时间学习西方哲学 通史,而是读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奎那、笛卡儿、洛克 、休谟、康德、黑格 尔、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等人的代表作,或开设专 题讲座,他们更注重 专深,而不太注重全面。由于名师名家与学生见面的 机会多,学生参与学 术活动的机会多,以及交流沟通工具和旅行的便利, 在西方著名的大学里 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名师名家面对面地交流、讨教、 对话,甚至向名家追 问、质疑。学生们学习和研究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从 开始学习时起就能走 入学术的前沿,参与学术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对话。而 我们的学生则是经过 漫长的打基础的过程,读二手书,昕二手课,讨论二 手问题,上学几年没 有见过本校名牌教授、没见过国内名家,更难设想与 世界级学者对话。
再次,西方大学里很少组织编写教材,既没有统 一的教材编写大纲, 也没有教育部推荐教材,他们更多地是把哲学家的原 著作为教材、把那些 经过时间检验或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学术专著选作教 材,而这些都是由老 师来定的,一些导论性的教材也是老师个人多年的讲 义,而不是由官方或 校方要求或组织写的。他们不做重复建设,如果哪本 书好,被大家选作教 材广泛使用,就可以不断修订,一版再版,没有人再 去编写地方版、地区 版、高教版、成教版、职教版等,不再做花样翻新、 遍地开花的工作。教 科书不要求人手一本,不要求每年新生来都要买教科 书,既节约了纸张能 源,也节约了经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生主要是 在图书馆借书看,或 者新生向老生借书看。
当然,不能因此就说在西方没有成系列的大学教 科书。但是这些教科 书不是由官方或大学来组织编写的,而是由出版社来 主导编写的,他们组 织作者队伍,有计划、有目的地编写系列教材供大学 选用或列为参考书。
他们通过教科书体系的完备、品种的齐全、体例的新 颖、作者的影响力、 内容的丰富和较高的质量来影响大学的教学。
在这里我想以英国著名的Blackwell出版公司的 哲学教科书系列为例, 来考察一下英语世界的哲学教材编写的特点和风格。
Blackwell的哲学教材 分为五个系列:(1)一般导论(gemml introducti’on)系列,主要是给大 学本科生教授基本哲学概念和哲学线索的导论性教材 ,例如《哲学导论》, 《哲学家的工具箱》,《以哲学的方式思维——批判 反省和理性对话导论》, 《从笛卡儿到德里达——欧洲哲学导论》,尽管是导 论性的教材,但是在写 法上专著的味道还是很浓。(2)著作选读(readers)系 列,主要是哲学家 的著作选集,以人为线,原著选读。(3)专题文选 (anthology)系列,例 如,Blackwell Philosophy Anthologies(《布莱克 韦尔哲学专题文选》),该 系列以不同的理论热点为线来编纂,其中包含有《从 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 义》、《心灵和认知》、《心灵、大脑和计算机—— 认知科学的基础》、《当代 政治哲学》、《后殖民话语》、《形而上学》、《认 识论》、《分析哲学》、《逻辑 哲学》、《数学哲学》、《技术哲学》、《宗教哲学 》、《生命伦理学》、《环境伦 理学》、《美国哲学》、《非洲哲学》等。(4)指南 (guide)系列,例如, Blackwell Philosophy Guides(《布莱克韦尔哲学 指导丛书》),这是论文 选集,但基本上按照哲学的学科体系来分册,将该学 科最具前沿性和代表 性论文收集整理成一个体系,让它基本上能反映出该 学科的前沿问题。
(5)伴读(companion)系列,例如,Blackwell Companion to Philoso- phy(《布莱克韦尔哲学伴读丛书》),该系列有两种 体例,一种是类似专题 词典,对于该学科内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列出词条, 按字母顺序排列,进 行详尽阐释,每一个条目后还附有参考书目,全书后 面附有索引,如同专 业词典;一种是专题综述文章,文章涵盖了学科体系 的方方面面,每一篇 文章后面都附有参考书目,类似于专业辅导书,一书 在手,就可以对于这 个学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上五大系列,构成了一 个完整的教材体系, 蔚为大观,供各大学选用,供学生参考。当然,出版 社只能靠教材的质量 取胜,而不可能通过某种行政的力量或手段来推广。
我们在这里组织翻译了其中的一个系列, Blackwell Philosophy Guides,该系列一共十余本,包括《形而上学》、《 认识论》、《科学哲学》、 《社会科学哲学》、《哲学逻辑》、《心灵哲学》、 《教育哲学》、《伦理学理 论》、《社会政治哲学》、《古代哲学》、《近代哲 学家》、《大陆哲学》、《工商 伦理学》等。该丛书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学术含量 高。每一章都是由该 领域的著名专家所写的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编者按照 文章所涉及的主题将 这些文章编成体系章节,看上去是一本完整的书,但 是它比一般的教科书 有更高的学术含量和更密集的学术信息。其次,学科 前沿性。每一本书都 涉及了该学科的学术热点、前沿问题和学科发展方向 ,能够将读者一下子 带到学术的前沿,让读者了解该学科的新进展、新动 态。再次,专业性和 可读性相兼顾。该丛书讨论的问题专业性较强,适合 作为研究生包括硕士 生和博士生的参考教材,但是,作者也十分注意丛书 的可读性,力争让非 哲学专业的读者也能读懂,让他们了解哲学领域内争 论的问题和兴趣取 向,从而扩大了该丛书的读者面和社会影响。最后, 指导书和工具书相统 一。该丛书由于前述的学术含量高、学科前沿性和专 业性,因而它是读者 学习哲学的指南、指导书,同时,它也给我们提供了 非常全面的参考书 目,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向导,使他们能够进一步地学 习和研讨,是难得的 工具书。
引进此套丛书并不仅仅是为了,介绍一种新的教 学方法和教材编写方 法,可能更有用处的是,这套丛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我们学生的知识 结构。几十年来我们哲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已经陈旧 老化,对于当代哲学 的前沿问题知之甚少,与西方哲学界流行的话语体系 距离越来越远。我们 希望该丛书能够给我们学哲学的学生带来一些新的东 西,改变一下哲学在 他们心中的面目,让他们知道当代哲学正在讨论什么 问题、用什么方法研 究问题。我们期望,通过这套丛书潜移默化的作用, 能够为中国新一代的 哲学学人进行哲学的自主创新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提供一些有益的启 示。如果能够达到此目的,那么该丛书的“指南”或 “指导丛书”的名字 也就名副其实了。当然,该丛书也有明显的缺陷,它 主要表现的是英语世 界的哲学特别是分析哲学思潮的主要内容,而对于大 陆哲学特别是现象学 思潮、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 思潮等则很少涉及。
因而,还必须指出,该丛书提供的哲学及其知识结构 也是不全面的,对于 哲学的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的观照也是有偏颇的。可 以设想,如果是德国 哲学家或法国哲学家编辑出来的哲学指导丛书,必定 是给读者不同的指引 和不同的向导。如前所述,文化是多元的,哲学是多 元的,那么哲学的指 南或指导丛书也会是多元的,就不难理解了。
2002年春我率代表团访问了剑桥大学出版社、牛 津大学出版社和布莱 克韦尔出版公司,在访问期间就产生了翻译该套丛书 的想法,2002年底正 式提出出版计划,2003年初签订了版权合同。我组织 我的一些同事、同 学、朋友和我自己的博士生参与了该套丛书的翻译工 作,对整套丛书的体 例和质量要求提出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我所做的工 作更多地是一种行政 组织管理工作,他们都是不同领域的专家,他们自己 会对他们所翻译的东 西负责的,我希望他们的翻译不要给读者留下太多的 遗憾。
在线试读
第2章 心身问题 威廉·G·莱肯(William G.Lycan) 人类,可能还有其他生靳,都既有心灵也有身体 。但什么是心是?它 与身体,或者与一般的物理之物是什么关系? 2.1 心身二元论 中世纪以来,首先对心身问题作出回答的是笛卡 尔,他认为:心灵同 身体和任何一种物理的东西都完全不同。根据笛卡尔 二元论,心灵是纯精 神性的,根本不占有空间,它既无广延也无居所。根 据这种观点,一个有 生命的正常人具有两重性,即一个心灵和一个与之相 对应的身体(尽管身 体能脱离心灵而存在,而心灵也能在其对应的身体毁 灭以后存在)。令人 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心灵与身体截然不同,但它们相 互间却有因果作用: 身体的行为在人的心灵中产生感觉、经验和思想;反 过来,心理的活动也 会导致行动和言语,造成肢体或嘴唇的物理运动。
笛卡尔二元论有强烈的直觉魅力,因为从内部看 ,我们的心灵在感觉 上根本不是物理的东西,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想象它们 能离体(disembod— led)存在,甚至能想象它们在没有任何物理世界时存 在。事实上,20世 纪50年代以前,心灵哲学一直为笛卡尔的“第一人称 ’’观点所主宰。所谓 第一人称观点,指的是从内部观察我们自己的观点, 除了少数例外,哲学 家们都接受下列主张:(1)人对自己的心灵比对身体 有更好的认识; (2)从形而上学上说,心灵是身体的驾驶员;(3)即使 对这一问题有了令 人信服的回答,但关于我们的理智如何能够知道“外 部的”日常物质对象 存在,至少仍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我们人类主体被 囚禁在心灵的剧场 中,不过我们也有一些可靠的途径来推测剧场之外发 生的事情。
到20世纪中叶,所有这一切都由于两个原因而突 然改变了。第一个原 因是逻辑实证主义和意义的证实理论日益增大的影响 。主体间的可证实性 或可检验性变成了科学诚实和语言意义本身两者的标 准,特别是,如果心 灵要么从科学上来考虑,要么甚至首先作为有意义的 描述来考虑,那么, 心理归属将不得不被限制在公开的、能从物理上检验 的证实条件之中。科 学对任何事物都采取主体间的、第三人称的观点,为 了科学的目的,研究 者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第一人称观点,而且他们可以感 觉到,这也是为了严 肃的形而上学的目的。
第二个原因是出现了很多反对笛卡尔二元沦的哲 学观点,这些观点都 是咄咄逼人的,下面是其中的几种: 1.非物质的笛卡尔心灵和幽灵般的非物理事件 就像鬼魂和灵质 (ectoplasm)一样令人不安,它们看上去越来越 不符合我们其他方面 的物理的和科学的世界图景。对于解释任何众所 周知的可观察事实来 说,它们都是不需要的,因为神经生理学有望对 它们作出彻底的解 释,尤其是在我们身体的运动方面。的确,幽灵 般的心灵(ghost— minds)在这种解释中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从未 听说过鬼的任何属 性会影响公开的物理事件。
2.从诸如没有心灵的单细胞有机体等原始生物 开始,由于通过 纯粹物理的变异过程和自然选择,人类已经过千 百万年的进化。因 此,那种认为除了细胞和物理器官之外,大自然 还在某个时刻(以种 群遗传的形式)以某种方式创造了非物质的笛卡 尔式的心灵的观点是 不合逻辑的。依据单个人的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 儿、婴儿,最后到一 个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得出相同的观点。
3.如果心灵真是非物质的、完全不占有空间, 那么它们如何能 同空间中的物质对象发生因果作用呢?(笛卡尔本 人对此也甚感不安。
在一个地方,他提出把重力当作非物质的东西作 用于物理身体的模 型,但是,重力本质上是占有空间的,虽然它不 像身体那样是有 形的。) 4.总之,非物质的实体能引起物理的运动,这 似乎不符合物理 学的守恒定律,例如关于运动和物质一能量转换 的守恒定律,物理能 量将不得不消失又重现在人脑之内。
2.2 行为主义 什么会取代二元论?首先,卡尔纳普(Carnap, 1932–1933)和赖尔 (Ryle,1949)提出:就心理归属来说,明显的证实条 件或者测试是行为。
在身体可能受到损伤的情况下,我们其他人除了根据 你脸部扭曲和呻吟的 行为之外,如何能说你感觉疼痛呢?或者除了根据你 的言语表白和你躲避 防风草的行为之外,又如何能说你相信防风草有害呢 ?如果检验方法是行 为,那么(人们认为)这些归属的意义(或者至少是真 正被描述的事实) 并不是幽灵般的或难以言传的东西,而是行为。这就 是作为一种心灵理论 和心理学范式的行为主义。
在理论心理学中,行为主义主要采取一种方法论 形式,心理学家们没 有正式地提出形而上学的主张。但是在哲学中,行为 主义确实(自然地) 采用了一种形而上学形式:其中主要是分析的行为主 义,即认为心理归属 仅仅指对环境影响的行为反应。因此,“利奥感觉疼 痛”不是指利奥假定 的幽灵般的自我,甚至也不是指利奥体内发生的任何 事件,而是指利奥实 际表现出的脸部扭曲和呻吟的行为,或者指他倾向于 作出这样的行为(因 为若没有什么事情阻止他,他就会作出这样的行为) 。“利奥相信防风草有 害”不过是指:当有人问他时,他会同意那个命题; 并且当遇到防风草 时,他会避开,如此等等。
任何行为主义者都会赞成所谓的图灵测试。对于 “机器能思维吗”这 个持续多年的流行问题,阿兰·图灵(Alan Turing, i964)回答说,更好 的问题应该是:精巧的计算机能否通过一组文字测试 达到这样的程度—— 能骗得受限的观察者(比如说,通过邮件与之通信的 一个人)相信它是有 感情的人。如果一台机器真的通过了这些测试,那么 ,不管人们如何迷恋 于形而上学分析,“机器是否真的能够思维”这个假 定的进一步的问题就 会变得毫无意义。除了图灵对机器的文字行为——与 非文字的反应相对 应——所作的倾向性限制之外,任何行为主义者,不 论是心理学的还是哲 学的,都同意心理学的差异不会超出行为的测试,实 际行为和假设行为都 相同的有机体(包括机器在内)在心理学方面也会完全 一样。
…… P56-58
笛卡尔二元论有强烈的直觉魅力,因为从内部看 ,我们的心灵在感觉 上根本不是物理的东西,我们能够很容易地想象它们 能离体(disembod— led)存在,甚至能想象它们在没有任何物理世界时存 在。事实上,20世 纪50年代以前,心灵哲学一直为笛卡尔的“第一人称 ’’观点所主宰。所谓 第一人称观点,指的是从内部观察我们自己的观点, 除了少数例外,哲学 家们都接受下列主张:(1)人对自己的心灵比对身体 有更好的认识; (2)从形而上学上说,心灵是身体的驾驶员;(3)即使 对这一问题有了令 人信服的回答,但关于我们的理智如何能够知道“外 部的”日常物质对象 存在,至少仍是一个理论上的问题。我们人类主体被 囚禁在心灵的剧场 中,不过我们也有一些可靠的途径来推测剧场之外发 生的事情。
到20世纪中叶,所有这一切都由于两个原因而突 然改变了。第一个原 因是逻辑实证主义和意义的证实理论日益增大的影响 。主体间的可证实性 或可检验性变成了科学诚实和语言意义本身两者的标 准,特别是,如果心 灵要么从科学上来考虑,要么甚至首先作为有意义的 描述来考虑,那么, 心理归属将不得不被限制在公开的、能从物理上检验 的证实条件之中。科 学对任何事物都采取主体间的、第三人称的观点,为 了科学的目的,研究 者不得不放弃传统的第一人称观点,而且他们可以感 觉到,这也是为了严 肃的形而上学的目的。
第二个原因是出现了很多反对笛卡尔二元沦的哲 学观点,这些观点都 是咄咄逼人的,下面是其中的几种: 1.非物质的笛卡尔心灵和幽灵般的非物理事件 就像鬼魂和灵质 (ectoplasm)一样令人不安,它们看上去越来越 不符合我们其他方面 的物理的和科学的世界图景。对于解释任何众所 周知的可观察事实来 说,它们都是不需要的,因为神经生理学有望对 它们作出彻底的解 释,尤其是在我们身体的运动方面。的确,幽灵 般的心灵(ghost— minds)在这种解释中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从未 听说过鬼的任何属 性会影响公开的物理事件。
2.从诸如没有心灵的单细胞有机体等原始生物 开始,由于通过 纯粹物理的变异过程和自然选择,人类已经过千 百万年的进化。因 此,那种认为除了细胞和物理器官之外,大自然 还在某个时刻(以种 群遗传的形式)以某种方式创造了非物质的笛卡 尔式的心灵的观点是 不合逻辑的。依据单个人的受精卵到胚胎再到胎 儿、婴儿,最后到一 个儿童的发展过程,也可以得出相同的观点。
3.如果心灵真是非物质的、完全不占有空间, 那么它们如何能 同空间中的物质对象发生因果作用呢?(笛卡尔本 人对此也甚感不安。
在一个地方,他提出把重力当作非物质的东西作 用于物理身体的模 型,但是,重力本质上是占有空间的,虽然它不 像身体那样是有 形的。) 4.总之,非物质的实体能引起物理的运动,这 似乎不符合物理 学的守恒定律,例如关于运动和物质一能量转换 的守恒定律,物理能 量将不得不消失又重现在人脑之内。
2.2 行为主义 什么会取代二元论?首先,卡尔纳普(Carnap, 1932–1933)和赖尔 (Ryle,1949)提出:就心理归属来说,明显的证实条 件或者测试是行为。
在身体可能受到损伤的情况下,我们其他人除了根据 你脸部扭曲和呻吟的 行为之外,如何能说你感觉疼痛呢?或者除了根据你 的言语表白和你躲避 防风草的行为之外,又如何能说你相信防风草有害呢 ?如果检验方法是行 为,那么(人们认为)这些归属的意义(或者至少是真 正被描述的事实) 并不是幽灵般的或难以言传的东西,而是行为。这就 是作为一种心灵理论 和心理学范式的行为主义。
在理论心理学中,行为主义主要采取一种方法论 形式,心理学家们没 有正式地提出形而上学的主张。但是在哲学中,行为 主义确实(自然地) 采用了一种形而上学形式:其中主要是分析的行为主 义,即认为心理归属 仅仅指对环境影响的行为反应。因此,“利奥感觉疼 痛”不是指利奥假定 的幽灵般的自我,甚至也不是指利奥体内发生的任何 事件,而是指利奥实 际表现出的脸部扭曲和呻吟的行为,或者指他倾向于 作出这样的行为(因 为若没有什么事情阻止他,他就会作出这样的行为) 。“利奥相信防风草有 害”不过是指:当有人问他时,他会同意那个命题; 并且当遇到防风草 时,他会避开,如此等等。
任何行为主义者都会赞成所谓的图灵测试。对于 “机器能思维吗”这 个持续多年的流行问题,阿兰·图灵(Alan Turing, i964)回答说,更好 的问题应该是:精巧的计算机能否通过一组文字测试 达到这样的程度—— 能骗得受限的观察者(比如说,通过邮件与之通信的 一个人)相信它是有 感情的人。如果一台机器真的通过了这些测试,那么 ,不管人们如何迷恋 于形而上学分析,“机器是否真的能够思维”这个假 定的进一步的问题就 会变得毫无意义。除了图灵对机器的文字行为——与 非文字的反应相对 应——所作的倾向性限制之外,任何行为主义者,不 论是心理学的还是哲 学的,都同意心理学的差异不会超出行为的测试,实 际行为和假设行为都 相同的有机体(包括机器在内)在心理学方面也会完全 一样。
…… P56-5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