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1270653
《工程合同——法律、规则与实践》:工程法律与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工程技术等知识交叉,中国工程法与英国工程法知识交叉。难能可贵。
《工程合同——法律、规则与实践》以工程法律为基础,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及各地方法院的司法指导意见,以及人民法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深度剖析了工程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同时,本书还融合了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工程技术等内容,结合工程实践并对现实环境中理解和运用中国现行的工程合同需要注意的法律和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提示。考虑到英国工程法对国际、国内工程界的影响,本书在阐述中国法律环境下从事工程实务、使用相关工程合同应当注意的事项外,也对英国法中的相关法律原则和法律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对比,并以英国法院的典型判例为依据,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大法官裁判观点英语原文,用以辅助理解相关的法律原则的来源和理由,这些内容可方便从事国际工程的读者作为借鉴,有助于理解国际工程合同中隐含的法律原则和理念。
章 工程合同概述
一、 导语
二、 工程合同的法律属性
三、 工程合同的类型和适用
四、 工程法律实务中常用的工程合同条件
五、 当事人意思自治
六、 工程合同的规制
第二章 工程合同的成立和效力
一、 概述
二、 工程合同的成立和生效
三、 工程合同条款和解释
四、 工程带垫资承包与合同效力
五、 无效的工程合同
第三章 工程合同与招标投标
一、 概述
二、 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的规定
三、 施工招标的条件和程序
四、 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的相关规定
五、 招标投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六、 开标、评标和定标
七、 招标投标活动对工程合同的影响
第四章 工程合同的参与主体
一、 概述
二、 发包人
三、 工程监理
四、 承包人
五、 工程项目的其他主体
六、 工程各参与主体的合作
第五章 工程分包
一、 概述
二、 工程分包的类型
三、 指定分包合同中的法律关系
四、 工程分包和支付方式
五、 与工程分包相关的违法行为
六、 其他与工程分包有关的法律问题
七、 有关工程分包的特殊事项
第六章 工程价款和支付
一、 概述
二、 工程价款的基本原理
三、 工程计量和计价
四、 工程价款的调整
五、 工程价款的支付
六、 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七、 其他与工程价款和支付相关的法律问题
第七章 工期
一、 概述
二、 工程开工
三、 工程竣工
四、 工期原理和相关法律问题
五、 工程进度计划
六、 工期延误和顺延
七、 工程暂停施工
第八章 工程变更与索赔
一、 概述
二、 工程变更
三、 工程索赔
四、 工程索赔的起因
五、 索赔项目和估算
六、 变更和索赔管理
第九章 工程质量、安全与环保
一、 概述
二、 工程质量
三、 安全生产
四、 环境保护
第十章 工程风险、担保和保险
一、 概述
二、 工程风险
三、 工程风险费用的法律问题
四、 工程特殊风险及处理
五、 工程担保
六、 工程保险
第十一章 违约和解除合同
一、 概述
二、 工程合同违约的构成
三、 工程合同的违约情形
四、 合同违约的抗辩和免责
五、 合同违约的法律救济
六、 工程合同的解除
七、 与违约和解除相关的法律问题
第十二章 争议解决方式
一、 概述
二、 和解/调解
三、 工程争议评审
四、 工程仲裁
五、 工程诉讼
六、 证据规则
后记
序言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建筑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而放眼未来,中国国内以PPP模式引领的基础设施、城镇化建设热潮,以及“一带一路”和“走出去”的战略也同样将给工程领域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并可能对整个产业的法治化和规范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复杂性和周期较长的特点,尤其是在建造阶段更能体现承发包双方管理和履约能力。同时,这一过程历来也是承发包双方兵家必争之地和参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各方主体斗智斗勇的舞台。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在工程建设的实务领域中,关于工程施工合同的争议和纠纷向来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尤其是质量和价款争议。政府、司法机构等也一直在努力地从各方面预防、减少和解决工程领域的争议。经过多年的执业实践,笔者发现工程领域的法律事务纷繁复杂,法律关系纵横交错,国际工程也好,国内工程也好,不仅承发包双方会基于不同的利益诉求而对工程合同的含义和履行产生不同的理解,即使是工程师、测量师和律师等专业人士同样也会对同一问题引申出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进而导致争议的发生。分析这些争议不难看出,在工程领域,引发争议的大多数根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于履约管理不到位;其次,工程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和风险分配的不公平;再次,承发包双方的对抗性明显要强于双方的合作关系。这三个影响因素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工程建设行业的公平、正常、有序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从根本上来讲,签订一份好的工程合同,公平合理地在承发包双方之间建立风险分配机制,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时时遵循合同的约定,做好履约管理,有助于防止和减少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另外,实践也证明了,工程法和工程合同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必须将法律和工程管理、工程经济等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综合地加以理解和运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能需要结合工程技术的内容,这也是工程法有难度、有挑战性的地方,同时也是工程法的魅力所在。本书在内容上既是以工程法律为基础,同时也考虑了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工程技术等相关内容和实践做法,并试图将法律和工程两者有机融合在一起,以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工程法和工程合同的特殊性以及应用的特点、难点,用于指导工程法律实务。工程法和工程合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签署、执行和实施都要受到行政主管机关的监督和管理,融合了行政法和民事法的内容,除了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外,各部门、各地方的法规、规章,甚至是一些规范性文件也会对工程合同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本书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也以实务操作为导向,就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工程合同的影响也做了必要的阐述和分析。本书一方面立足于中国工程法的实践,对中国现行工程合同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根据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及各地方法院关于工程合同的司法指导意见,对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提示使用各工程合同条件应注意的事项,同时也引用了相关的司法案例对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补充和说明,这其中主要是人民法院和各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少数案例则选自中级人民法院,以保证所选案例对相关法律问题阐述的权威性,提高司法指导的意义;另一方面,考虑到英国法对国际、国内工程界的影响,因而对英国法中相关的工程法律问题也进行了阐述和对比,援引了英国法院相应的判例,希冀借此帮助理解国际工程合同中包含的法律原则。这些原则和原理对于国内项目、涉外项目以及海外工程建设项目都有借鉴意义,更为重要的是,笔者相信英国法中所蕴含的“公平”“合理”的理念对于中国工程法的实践和发展也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在体例安排上,本书参考了国外有关工程法、工程合同的权威和经典著作的编排方式,针对工程法律实务中的十六大主题内容以及数百个议题和争议进行分类和归纳后撰写,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很强的实务操作指导意义。当然,限于篇幅,本书也仅选取了工程法律实务中的常见问题以供读者探讨,并不能涵盖工程法律的全部问题。此外,由于工程法律的体系和内容纷繁复杂,限于时间和写作水平,以及法律的发展和实践的多变性,笔者以一人之力完成此书,难免会有观点的错误,以及结构上的疏漏等问题,也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中的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理解,并不代表任何机构(本人所在律师事务所或本人所属的专业机构等)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和意见。本书中的观点和建议也不构成法律意见的全部或部分。鉴于工程法律实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读者如需要法律支持,请咨询所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建议和意见。林 立
后记约十年前,笔者机缘巧合在上海开始接触和从事工程法律业务,得以打下扎实的基础并由此对工程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便一直从事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领域的法律实务。其后,笔者又有幸赴英国专门学习国际项目融资、国际工程法、公司并购和争议解决方向的专业知识,而回国之后又得以继续从事与之相关的律师实务工作。一直以来,笔者都想独立、自主地写一本与工程法律相关的专业书籍,阐述对工程法律的理解和看法,并将工程实务中遇到的法律和管理等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中蕴含的法律原理融汇在一起。同时,也希望借鉴西方,尤其是英国有关工程法律的理念、原理和实践,借此对中国的工程法律实务进行梳理,用于帮助合同各方理顺和提高在工程管理上的法律意识,减少工程领域的争端。这一想法在英国求学期间尤为强烈。然而,笔者也深知写作之不易,而且,不论是英国还是中国,前辈们已对工程法律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经典的著作也不胜枚举,因而对于写作一事也颇为迟疑。所以,在此也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垂青以及陆建华、陈晓洁两位编辑老师的支持和辛勤付出,使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实际上,笔者从开始计划写作本书,到实际动笔构思框架,到终完成写作,断断续续前后历经将近两年时间。而在真正着手写作的一年时间里,由于平日工作繁忙,也只能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完成本书。因此,笔者在此要感谢父母和长兄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同时也要特别感谢妻子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精神上莫大的鼓励。作为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律师,多年的实践让笔者相信法律人需要有法律信仰,要有敬仰法律、守护法律的精神和公平理念,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帮助当事人预防和解决工程争议。同样,笔者也深感英国法中的公平理念在工程合同文件的设计、专业人士的执业规范、具体案件的处理等方面的体现和价值取向,相信这些都可以作为中国工程法律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借鉴。后,笔者想借用英国大法官考克伯恩的名言作为本书的结尾:“律师应像一位斗士那样使用自己手中掌握的武器,而不应像一个刺客,他应当知道如何调和委托人的利益同真理和正义的永久利益间的关系。”林立 2015年10月18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