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2176366
内容简介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的整体 社会—知识制度发生了断裂性转型。而中国的现代建 筑学科,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中国社会和建筑的现 代化过程而发生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讨论建筑的 话语以及关于建筑的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王凯编著的这本《现代中国建筑话语的发生》将 建筑话语的转变放入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中,通过引入 的语言史、社会史、观念史结合的“话语研究”的方 法,注重具体的文本分析与宏观社会背景的分析相结 合、外来影响与本土建筑文化内在转变的结合,并将 结构性转变作为关注的焦点,从建筑话语的社会性发 生机制、话题内容的演变、话语主体的文化转型和话 语现象分析等几个方面,对公共期刊和专业文献中建 筑话语的演变进行描述和分析。
本书试图论证,现代建筑话语的发生与一系列的 社会转变密切相关。在社会的剧烈变迁背景下,中国 社会知识制度中的建筑知识逐渐由传统社会下层工匠 的工作转变成社会改革和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 进而得到主流知识阶层的关心和参与;现代学科制度 体系的建立,使得建筑学知识得以从传统的与礼仪制 度相关的制造知识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知识分类,近 代的工程和建筑学教育的出现,更使之成为新的教育 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晚清公共媒体的出现和现代 出版业的逐步发展,为建筑话语建构了新的传播交流 平台,为建筑学知识和观念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提供了 舞台;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几代工程师—建筑师,实现 了建筑业和建筑学科的“自立”,新的职业社会身份 与新主体建构运作互为因果,为建筑话语的丰富性提 供了历史性的动力和机会。
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近代的新建筑话语,通过 话语形式上和建筑观念上的嬗变,在20世纪30年代形 成了与中国传统营造话语完全不同的现代话语形态, 初步完成了建筑话语的现代转型,为建筑学科的建立 和进一步发展确立了知识和话语基础,为建筑学的发 展和更新提供了最初的话语平台和学科知识结构,开 始了中国的现代的建筑学发展的历程。
王凯编著的这本《现代中国建筑话语的发生》将 建筑话语的转变放入宏观社会文化背景中,通过引入 的语言史、社会史、观念史结合的“话语研究”的方 法,注重具体的文本分析与宏观社会背景的分析相结 合、外来影响与本土建筑文化内在转变的结合,并将 结构性转变作为关注的焦点,从建筑话语的社会性发 生机制、话题内容的演变、话语主体的文化转型和话 语现象分析等几个方面,对公共期刊和专业文献中建 筑话语的演变进行描述和分析。
本书试图论证,现代建筑话语的发生与一系列的 社会转变密切相关。在社会的剧烈变迁背景下,中国 社会知识制度中的建筑知识逐渐由传统社会下层工匠 的工作转变成社会改革和国家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 进而得到主流知识阶层的关心和参与;现代学科制度 体系的建立,使得建筑学知识得以从传统的与礼仪制 度相关的制造知识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知识分类,近 代的工程和建筑学教育的出现,更使之成为新的教育 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晚清公共媒体的出现和现代 出版业的逐步发展,为建筑话语建构了新的传播交流 平台,为建筑学知识和观念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提供了 舞台;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几代工程师—建筑师,实现 了建筑业和建筑学科的“自立”,新的职业社会身份 与新主体建构运作互为因果,为建筑话语的丰富性提 供了历史性的动力和机会。
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近代的新建筑话语,通过 话语形式上和建筑观念上的嬗变,在20世纪30年代形 成了与中国传统营造话语完全不同的现代话语形态, 初步完成了建筑话语的现代转型,为建筑学科的建立 和进一步发展确立了知识和话语基础,为建筑学的发 展和更新提供了最初的话语平台和学科知识结构,开 始了中国的现代的建筑学发展的历程。
目 录
丛书前言 序 本书摘要 一 绪论 1.1 “话语”中的建筑:近代建筑思想研究的“话语”视角 1.1.1 “话语”作为方法和视角 1.1.2 建筑话语与近代建筑观念的演变 1.2 作为历史过程的“发生”与“现代转型” 1.2 1“中国现代性”问题与中国建筑话语转型 1.2.2 “发生”:现代转型的开端 1.3 研究背景、目标与本书内容结构 二 “建筑”作为公共话语的出现 2.1 “内”与“外”:西方技术一文化冲击与建筑体系剧变 2.2 建筑在知识体系分类中地位的变迁 2.2.1 传统中国知识体系中的“工程”与“建筑” 2.2.2 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晚清新学兴起与“工程”地位的变迁 2.2.3 学术分科与知识分类转变中的“工程”与“建筑” 2.2.4 近代辞典/百科全书中的“建筑” 2.3 “建筑”在公共话语中的出现 2.3.1 公共报刊话语中“建筑”的出现 2.3.2 建筑类专业期刊的出现和分化 2.3.3 “建筑”话语的增长及其成因 2.3.4 量变:从边缘到中心 2.3.5 涵变:域外建筑话语的引介和建筑教育 2.4 本章小结:现代“建筑”话语的出现 三 公共话语中的“建筑”——话题演变与建筑观念的变迁 3.1 公共建筑话题的演变与建筑观念的变迁 3.1.1 1900以前:风水,卫生,新闻,猎奇 3.1.2 20世纪初:技术,材料,进步,工程 3.1.3 20世纪10年代:居室工业,城市计划,工程,技术,建筑历史 3.1.4 20世纪20年代:建筑师,建筑艺术,建筑历史,中国建筑 3.1.5 20世纪30年代:建筑学,民族性,科学,艺术,现代 3.2 中西交流与现代性的孕育(1840~1900年):晚清公共媒体中的建筑话语 3.2.1 描述、叙事与体验 3.2.2 “水晶宫”和新闻、猎奇 3.2.3 民间建造程式、“风水”与《鲁班经》 3.3 “风水”、“卫生”与科学观念的建立(1870—1910年) 3.3.1 晚清传教士“格致”期刊与科技启蒙 3.3.2 “风水”与“卫生”:建筑科学观念的建立 3.3.3 《建筑新法》与建筑科学新观念 3.4 “建筑”成为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工程、建设话语的兴起(1870~1925年) 3.4.1 “工程”和“建筑”成为大问题——从洋务运动到1910年 3.4.2 都市计划与居室工业——1910~1925年 3.4.3 从《建筑图案》和《实用建筑学》看“设计”内容的变化 3.4.4 “图案”:早期“打样”师的工作内容 3.4.5 工程图学在近代的兴起 3.4.6 “图案”与结构计算 3.5 “艺术性”、“民族性”到“建筑意”:建筑、工程的分离(1920~1937年) 3.5.1 “建筑是美术” 3.5.2 建筑作为“民族性”的表征 3.5.3 “经典理论”的形成与“建筑意”:建筑学科独立性的端倪 3.6 本章小结:话语演变与现代“建筑”观念的形成 四 现代建筑话语主体的文化身份 4.1 传统话语主体的二元结构与“写作者”的文化身份 4.1.1 《营造法式》与官方营造文献 4.1.2 《鲁班经》与民间营造文献 4.1.3 《园冶》与造园类文献 4.1.4 “写作者”的文化身份 4.2 “建筑师”:一种现代社会身份在公共话语中的出现 4.2.1 从工匠到建筑师:土木工程师与建筑师的出现 4.2.2 从“鲁班殿”到“建筑学会”:工程—建筑现代专业团体的出现与“建筑话语共同体” 4.2.3 公共话语中的“建筑师”:建筑师、工程师的分离与社会身份的确立 4.3 古今—中西—士匠之间:近代中国建筑知识人的知识结构和身份认同 4.3.1 从“士”、“工”到专业知识分子——近代专业知识分子的出现 4.3.2 “建筑师”话语与“中西之间”的身份认同 4.3.3 近代中国建筑师的个人话语与知识结构 4.4 本章小结:建筑话语特征与话语主体的转型 五 建筑话语“现代性”的建构——关于四种现代建筑话语现象的分析 5.1 新术语与学科:术语引入、统一与传统术语的转化 5.1.1 晚清新词语引入的文化意义 5.1.2 “科学名词审查”与工程术语统一 5.1.3 建筑术语的引入与传统营造术语的整理 5.1.4 从“三份术语词表”看学科的现代分化 5.2 “西方”与“新”:时空观念与典范转移 5.2.1 “古今之辨”——作为价值的“进步”观念 5.2.2 从“华夷”到“西方”——建筑话语中的“西方” 5.2.3 “西方”=“新”?——“典范”的转移 5.3 “中国建筑”的发明:传统重构与建筑史写作 5.3.1 “中国建筑”观念的产生 5.3.2 “中国建筑”的形象变迁 5.3.3 “中国建筑史”:历史写作与设计实践 5.4 被译介的“现代”: “卫生”与“现代建筑”的中国论述 5.4.1 “卫生”成为一种话语现象 5.4.2 “现代”与“卫生” 5.4.3 被译介的“现代建筑”:话语旅行与意涵转移 5.4.4 “卫生”与“现代”的中国性 5.5 本章小结:中国建筑话语的“现代性” 六 结语:何谓“现代”的中国建筑话语? 6.1 中国建筑话语的“现代转型” 6.2 现代中国建筑话语的特征 6.2.1 公共性 6.2.2 学科性 6.2.3 现代性 6.3 起点:20世纪的建筑话语发展 附录 附录1 关键词研究:意涵与关联域的演变 附1.1 建筑:居宅—营造—建筑 附1.2 建筑师:打样—工程师—建筑师 附1.3 式样:式样/样式—风格 附1.4 设计:意匠—打样/图案-设计 附录2 重要文献、事件对照年表(1857~1937年) 附录3 近代公共报刊中重要建筑文献列表(1857~1937年) 附录4 晚清以来近代百科全书、辞书中的建筑词条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