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7066736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从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实际需求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媒体素养、教学媒体与信息化学科工具、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教学系统设计与评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及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模式、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变革等。
为了易于学习,《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以培养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为主线,章节编排合理,知识讲解系统。
《新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程/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内容新颖、实践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师范类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参考书。
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节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
第二节 教育技术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第三节 师范生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
第二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节 学习理论
第二节 教学理论
第三节 视听与传播理论
第四节 系统科学理论
第三章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
节 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及其对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要求
第三节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第四节 教师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五节 教师TPACK知识框架
第六节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第四章 教学媒体、教师媒体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工具
节 现代教学媒体概述
第二节 听觉媒体及其教学应用
第三节 视觉媒体及其教学应用
第四节 视听觉媒体及其教学应用
第五节 交互媒体及其教学应用
第六节 其他媒体及其教学应用
第七节 教师媒体素养
第八节 信息化教学工具
第五章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节 数字化学习资源概述
第二节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第三节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第四节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第六章 教学系统设计与评价
节 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 三种主要教学设计理论
第四节 微课教学设计
第五节 教学系统评价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领域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第五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
第六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模式变革
节 教育模式概述
第二节 信息化教育
第三节 网络教育
第四节 慕课(MOOC)
第九章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学模式变革
节 教学模式概述
第二节 基于案例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节 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四节 基于项目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五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第十章 教育信息化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节 学习方式概述
第二节 网络学习
第三节 混合学习
第四节 移动学习
参考文献
(4)同化和顺应是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途径或方式。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在的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以丰富和加强已有的思维倾向和行为模式;顺应是指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与新的外在信息产生冲突,引发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或变化,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同化是认知结构的量变,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的质变。同化一顺应一同化一顺应……循环往复,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一不平衡……相互交替,人的认知水平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样看来,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1日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也就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之间互动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学生观
(1)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是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
(2)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积累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是知识的呈现者,也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
(3)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需要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不可避免,学习者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经常是千差万别的。其实,在学生的共同体中,这些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现象资源。建构主义虽然非常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但是他也不否认外部引导,亦即教师的影响作用。
4.师生角色的定位及其作用
(1)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是紧密相吻合的。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地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
(2)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