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15401939
编辑推荐
《睿炼: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相对同类书籍,从商业视角较为全面地回溯了互联网的前世今生,并展望未来万物互联的大势,提出了互联网服务逻辑分析框架,并对O2O、P2P网贷、众筹和大数据商业创新的内在规律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书中不乏原创性、新颖性的观点,相信阅读本书带给读者的不只是超越时空的经验之旅更是浓缩精华的思想盛宴。
内容简介
《睿炼: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沿着溯源—审势—寻道—求索的逻辑,首先从互联网应用形态出发,回顾了从桌面互联网、通信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发展历程,并指出演进中的能源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变化趋势,然后从需求和供给侧分别对互联网+时代的解构与重构现象进行了剖析,总结了数字新生代用户的6大行为特征,描述了演进中的“端–管–云–台”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成。其次,以寻道、求索为经纬,提出了互联网+时代的商业逻辑遵从互联网服务逻辑的思想,构建了企业层面的互联网服务逻辑分析框架,给出了价值创造三步曲,价值交付三原则,价值获取四维度,并分别对时下火热的众筹、P2P网贷、O2O和大数据商业创新进行了深入分析。
目 录
目 录
**篇溯源: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章桌面互联网的商业演进历程 4
1.1 桌面互联网商业发展的三段论 4
1.2 海外典型互联网巨头的发展历程 7
1.2.1 雅虎门户网站的兴衰 8
1.2.2 谷歌的搜索引擎之路 11
1.2.3 脸书的社交之路 16
1.3 中国典型互联网巨头的发展历程 24
1.3.1 新浪、搜狐和网易开启门户时代 25
1.3.2 百度、阿里和腾讯争雄生活服务领域 30
1.4 桌面互联网商业历程的启示 48
第二章通信网的商业发展历程 51
2.1 通信网络业务的发展概况 51
2.2 海外典型通信运营商的发展历程 56
2.2.1 AT&T的商业发展历程 57
2.2.2 NTT的商业发展历程 62
2.3 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发展历程 66
2.4 通信网商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68
第三章走进移动互联新时代 73
3.1 移动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 74
3.2 移动互联网商业发展的两阶段 77
3.2.1 封闭型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 77
3.2.2 开放型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 81
3.3 万物互联的未来趋势 85
3.3.1 工业互联网的三国演义 86
3.3.2 能源互联网的前景展望 92
3.3.3 产业互联网的演进方向 96
第二篇审势:互联网+时代的解构与重构
第四章用户侧:Internet Of Me—数字新生代的崛起 102
4.1 数字移民VS数字新生代 103
4.2 移动互联时代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情境 108
4.3 数字新生代用户的行为特征 118
4.3.1 数字新生代用户的移动应用使用行为特征 119
4.3.2数字新生代用户的个人与群体消费行为特征 124
第五章供给侧:“端-管-云-台”格局建立 129
5.1 演进中的“端-管-云-台”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129
5.2 接入侧:移动、智能、泛在连接的终端与产品 137
5.3 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的构建 143
5.3.1 管道侧:从“动车、高铁到磁悬浮”的进化 144
5.3.2 云端侧:数据“公用电厂”的作用与威力 146
5.4 平台侧:新一代互联网应用设施的框架 148
第三篇寻道: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创新逻辑
第六章数字化—颠覆与重塑的力量 156
6.1 渐行渐远的柯达 158
6.2 亟待救赎的诺基亚 162
6.3 走下神坛的索尼 167
6.4 守旧企业之殇的反思与启示 173
第七章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新逻辑 176
7.1 新范式:服务主导替代产品主导逻辑 176
7.2 新思路:互联网服务逻辑分析框架 186
7.2.1 价值创造三步曲 189
7.2.2 价值交付三原则 193
7.2.3 价值获取四个维度 197
第四篇求索: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创新实践
第八章互联网众筹模式及应用 204
8.1 什么是众筹 204
8.2 众筹的缘起与发展 206
8.3 众筹的典型类型 209
8.3.1 实物众筹 210
8.3.2 股权众筹 212
8.3.3 捐赠众筹 214
8.4 众筹模式的商业创新途径 214
8.4.1 基于众筹网站的商业创新 215
8.4.2 基于众筹项目的商业创新 223
第九章互联网P2P借贷模式及应用 226
9.1 什么是P2P网贷? 227
9.2 P2P网贷的发展历程 230
9.3 P2P网贷平台的商业变现方式 240
9.4 典型P2P借贷的成功与失败案例 243
9.4.1 Lending Club的成功经验 243
9.4.2 典型的P2P网贷平台失败案例 248
第十章虚实融合的O2O模式及应用 251
10.1 如何理解O2O模式 252
10.2 O2O模式的应用领域 257
10.3 O2O的典型成功与失败案例 262
10.3.1 租房O2O先驱—空中食宿的成功 262
10.3.2 社区O2O试水—叮咚小区的教训 266
第十一章大数据应用及价值创新 270
11.1 拥抱创新力量—大数据的现象与本质 270
11.2 大数据技术的典型应用行业及领域 276
11.2.1 互联网业的典型大数据应用场景 278
11.2.2 通信业的典型大数据应用场景 280
11.3 大数据驱动的价值创新实践 289
结束语 299
**篇溯源: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章桌面互联网的商业演进历程 4
1.1 桌面互联网商业发展的三段论 4
1.2 海外典型互联网巨头的发展历程 7
1.2.1 雅虎门户网站的兴衰 8
1.2.2 谷歌的搜索引擎之路 11
1.2.3 脸书的社交之路 16
1.3 中国典型互联网巨头的发展历程 24
1.3.1 新浪、搜狐和网易开启门户时代 25
1.3.2 百度、阿里和腾讯争雄生活服务领域 30
1.4 桌面互联网商业历程的启示 48
第二章通信网的商业发展历程 51
2.1 通信网络业务的发展概况 51
2.2 海外典型通信运营商的发展历程 56
2.2.1 AT&T的商业发展历程 57
2.2.2 NTT的商业发展历程 62
2.3 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发展历程 66
2.4 通信网商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68
第三章走进移动互联新时代 73
3.1 移动互联网的内涵与特征 74
3.2 移动互联网商业发展的两阶段 77
3.2.1 封闭型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 77
3.2.2 开放型移动互联网发展阶段 81
3.3 万物互联的未来趋势 85
3.3.1 工业互联网的三国演义 86
3.3.2 能源互联网的前景展望 92
3.3.3 产业互联网的演进方向 96
第二篇审势:互联网+时代的解构与重构
第四章用户侧:Internet Of Me—数字新生代的崛起 102
4.1 数字移民VS数字新生代 103
4.2 移动互联时代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情境 108
4.3 数字新生代用户的行为特征 118
4.3.1 数字新生代用户的移动应用使用行为特征 119
4.3.2数字新生代用户的个人与群体消费行为特征 124
第五章供给侧:“端-管-云-台”格局建立 129
5.1 演进中的“端-管-云-台”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129
5.2 接入侧:移动、智能、泛在连接的终端与产品 137
5.3 新一代数据基础设施的构建 143
5.3.1 管道侧:从“动车、高铁到磁悬浮”的进化 144
5.3.2 云端侧:数据“公用电厂”的作用与威力 146
5.4 平台侧:新一代互联网应用设施的框架 148
第三篇寻道: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创新逻辑
第六章数字化—颠覆与重塑的力量 156
6.1 渐行渐远的柯达 158
6.2 亟待救赎的诺基亚 162
6.3 走下神坛的索尼 167
6.4 守旧企业之殇的反思与启示 173
第七章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新逻辑 176
7.1 新范式:服务主导替代产品主导逻辑 176
7.2 新思路:互联网服务逻辑分析框架 186
7.2.1 价值创造三步曲 189
7.2.2 价值交付三原则 193
7.2.3 价值获取四个维度 197
第四篇求索: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创新实践
第八章互联网众筹模式及应用 204
8.1 什么是众筹 204
8.2 众筹的缘起与发展 206
8.3 众筹的典型类型 209
8.3.1 实物众筹 210
8.3.2 股权众筹 212
8.3.3 捐赠众筹 214
8.4 众筹模式的商业创新途径 214
8.4.1 基于众筹网站的商业创新 215
8.4.2 基于众筹项目的商业创新 223
第九章互联网P2P借贷模式及应用 226
9.1 什么是P2P网贷? 227
9.2 P2P网贷的发展历程 230
9.3 P2P网贷平台的商业变现方式 240
9.4 典型P2P借贷的成功与失败案例 243
9.4.1 Lending Club的成功经验 243
9.4.2 典型的P2P网贷平台失败案例 248
第十章虚实融合的O2O模式及应用 251
10.1 如何理解O2O模式 252
10.2 O2O模式的应用领域 257
10.3 O2O的典型成功与失败案例 262
10.3.1 租房O2O先驱—空中食宿的成功 262
10.3.2 社区O2O试水—叮咚小区的教训 266
第十一章大数据应用及价值创新 270
11.1 拥抱创新力量—大数据的现象与本质 270
11.2 大数据技术的典型应用行业及领域 276
11.2.1 互联网业的典型大数据应用场景 278
11.2.2 通信业的典型大数据应用场景 280
11.3 大数据驱动的价值创新实践 289
结束语 299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