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1372451
一线中青年学者撰写,百家讲坛特邀讲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作序推荐——
丛书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作为宗旨,详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兴亡过程。全稿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并重,在正确的史学理论之下,从史料出发,切实做到了言必有据。相信这套丛书能够在众多大众历史读物中脱颖而出,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历史学*大的社会意义在于知兴替、明得失。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曾产生过诸多王朝,其兴衰过程历来为世人所关注,多少年来引发了无数讨论与思考,是历史学爱好者永恒的话题。帝国的归宿系列丛书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组织了一批具有深厚学养的一线中青年学者撰稿,以正确的史观、翔实的资料、生动的文字,对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兴衰展开分析与阐释,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并引发进一步思考。
本书为丛书的明朝卷,围绕明朝的灭亡过程展开,讲述帝国迟暮之全过程。
开篇 写在前面的话
上篇 万象新——大明定鼎隐患生
辛勤成患 … 013
继往开来 … 064
中兴隐忧 … 092
中篇 天过午——盛世之名蕴危机
平地风波 … 111
山雨欲来 … 147
下篇 大厦倾——大罗金仙难救世
危机已显 … 177
回光返照 … 231
无力回天 … 251
参考文献 … 279
序
钱穆先生说到中华文化的三个特点,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不间断,三是记载详密。环顾全球,恐怕没有哪个民族如中华民族这样重视历史。中国可以说是世界上历史为完备的国家。
学习历史的意义何在?我理解应该有三个层次:,了解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的;第二,了解我们的民族是如何发展、繁衍至今的;第三,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以推动和促进我们当下的生活。很多人在学生时代或多或少对历史都有一点恐惧心理,枯燥的时间地点,乏味的典章制度,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不得不死记硬背。但是,当我们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增长了一些人生阅历之后,却会发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历史的影子在摇曳,那感觉似是而又非、真切而又恍惚,今天好像是昨天的重现,但却又与昨天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这一切,驱动着你想去探寻,是什么造成了昨与今之间的同与不同,是什么导致了今与昨之进步与反动。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前辈学者阐释学习历史的态度时,特别指出,对于本国历史应该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应该有一种理解之同情。只有满怀温情与敬意、抱着理解之同情,才能同时摒弃妄自菲薄与狂妄自大,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我们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并从中有所收获。
新中国成立以前,人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普罗大众的历史知识主要来自两种通俗文艺形式——评书和戏剧。义务教育普及的今天,历史仍然是大众读物乃至大众娱乐的重要内容。充斥银幕的热播剧、各大图书排行榜上的畅销书,许多都是以历史为题材。另外,学者皓首穷经的研究成果,则很少有人问津。冷静一想,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我们大陆,即便在今日之美国、日本以及中国的台湾、香港,也无不如此。在世界华人社会里,是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还是金庸的《鹿鼎记》发行量大?同是“三国”,读《三国志》的有几人,《三国演义》却是家喻户晓。小说《三国演义》《鹿鼎记》乃至电视剧《三国演义》《鹿鼎记》等对培养青少年历史兴趣的功能不容忽视。回想我们这一代历史学者,有多少人是因为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而喜欢上历史并走上专业研究道路,又有多少人一开始就是捧读《史记》《资治通鉴》的?显然是前者。
因此,不必鄙视大众读物,不必轻视大众读物乃至影视作品对于唤起人们对历史、对历史学产生兴趣的作用。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大众读物、影视作品粗制滥造,闹了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造成了不良影响。
《帝国的归宿》丛书出版在即,中国华侨出版社的年轻朋友嘱我为这套通俗历史读物写一篇序言。丛书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作为选题宗旨,详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的兴亡过程。粗读全稿,与一般历史读物相比似乎并无特别之处。细读之下,却感受到了其中的与众不同。丛书作者都是在科研、教育一线的青年史学工作者,他们秉持史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带着一份学术的尊严,投身大众读物创作,其热情与严谨洋溢于字里行间。全稿宏大叙事与历史细节并重,在正确的史学理论之下,从史料出发,切实做到了言必有据。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不少作者将学界的新成果融会贯通,以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和推广,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普及工作。这一点在丛书的唐朝卷、元朝卷、明朝卷中都有很好的体现。
相信,这套丛书能够在众多大众历史读物中脱颖而出,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是为序。
方志远 丁酉秋九月望日
辛勤成患
“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大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十,这样的一份诏书出现在了当时明朝的首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份遗诏。就在这一天,朱元璋作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一代雄主撒手归西, 结束了他轰轰烈烈的一生。后世记述明代历史的历史学家则用以下简练的文字记载了一个时代的结束:“大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崩,年七十一。”至此,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老人走完了自己七十一年的人生旅程。从现存的资料来看,多数都倾向于认为朱元璋走得很安详很踏实。这种说法应该是比较靠谱的,因为朱元璋从进闰五月身体就开始不好了,作为已经年过七旬的老人,而且又是久经沙场、看惯了生死的政治家,对于这种情况应是早有思想准备。从其遗诏看也不像是仓促草就,从自述寒微的出身到立国后的昼夜辛劳,再到身后继承人的问题,甚至于连自己的丧葬仪式都一一安排妥当。这就是朱元璋的行事风格,喜欢事必躬亲,严谨细致,井然有序。在遗诏中人们看到的不像是一位高高在上、威严冷酷的皇帝,倒更像是一位邻家慈祥的祖父,在辛苦操劳一生后,正在尽自己后的心力,给儿孙们把偌大的家业安顿完,自己再安心地告别这个世界。人们仿佛看到,就在这一刻,皇帝和农民的形象渐渐重合了,而且显得是那么和谐。其实事实也就是如此,在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农业国家里,农民们已经这样度过了千年的岁月,这种生活已经深深地浸润在了他们的骨子里。地主不过是发迹后的农民而已,皇帝也就是的地主而已,两者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群体,他们的状态也将影响和左右着社会的总体状态。喜欢把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朱元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殚精竭虑、辛苦劳作在留给子孙和臣民一座蒸蒸日上、一统江山的同时,也亲手给他们挖下了一个个在未来将会置大明江山于死地的隐患,至于能否躲过和填平这些隐患,就要看他朱家子孙的聪明才智和人品运气了。
这个隐患的责任其实是不应该由朱元璋来担的,因为它的名字叫作“土地兼并”。而且它也不是一项政策,而是一项政策的衍生物,而这项政策有个鼎鼎大名──土地私有制,它的版权所有者是同样鼎鼎大名的商鞅。自商鞅变法开始,土地私有制开始推行,到朱元璋告别这个世界,这个制度已经运行了一千多年,而它的衍生物“土地兼并”也差不多伴生了同样长的时间,其间的每次发作,都埋葬了一个又一个的王朝,明朝既不是它的个也不是后一个牺牲品。从商鞅定制,历朝沿用,就从法律层面确认了土地私有的合理合法性,土地作为商品可以自由买卖与转让,继承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就使地主追求土地数量的行为具有了来自于法理层面的支持,而如果这种行为具有了巧取豪夺的色彩,多也不过是违背了道德准则而已,事实上能够起到制约因素的只有地主的财力程度。从理论上分析,商鞅所制定的制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上,这种制度存在的隐患非常严重:它可以直接引发土地兼并问题,这个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直接颠覆一个王朝。
在承天太后、圣宗统治下的近半个世纪里,是辽朝发展到极盛的时期,统治集团也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稳定。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圣宗在大福河之北行帐病死。长子耶律宗真继位,辽兴宗统治时期是辽朝历史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王朝内部统治阶级的权力斗争愈发残酷,对西夏的军事征讨遭到惨败,对西北鞑靼的长期镇戍,造成人民的生活困窘不堪,辽王朝的颓势明显显露。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