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09188187
内容简介
我国癫痫外科近10年发展迅速,极需国外**先进技术参考。目前市场的新书较少,*早的是12年的。除外新的特点,本书还重点阐述癫痫外科各种手术方法、技巧、设备应用、手术规范、术前评估及疗效。临床推广价值大,可有助于推动我国癫痫外科的发展。
目 录
第1章 癫外科的历史
一、20世纪前
二、20世纪
第2章 癫外科手术技巧
一、双极电凝的使用方法
(一)双极电凝的物理学原理
(二)电凝镊前端两极之间的距离
(三)生理盐水冲洗
(四)吸引
(五)棉片
(六)电流的强度
(七)理想电凝的构成要素
二、软膜下切除
(一)脑皮质及软脑膜解剖
(二)软膜下切除手术技巧
(三)常规牵开器的牵引
三、大脑皮质功能区的解剖测量方法
四、强制学习双手操作器械
第3章 局部麻醉状态下外科手术
一、“传统”应用局部麻醉的不同见解
二、患者的准备
三、术前应用局部麻醉药物
(一)局部麻醉药物
(二)术前区域阻滞麻醉
(三)局部阻滞特定的头皮神经
(四)头皮切口的阻滞麻醉
(五)局部麻醉药的剂量
四、患者的铺单
五、术中患者安慰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交流
(二)导尿管的不当应用
(三)术中局部麻醉的应用
(四)颅内疼痛来源的认识
(五)开颅手术中减少疼痛
六、开颅手术(局部麻醉条件下)
(一)术前头皮处理
(二)皮瓣
(三)设备
(四)颅骨钻孔所致痛苦
(五)从颅骨内板分离硬膜
(六)暴露颅中窝前部
(七)关颅术
七、在开颅手术中对传统的保持患者清醒方法的替代方案
(一)传统的术中唤醒操作
(二)新的短效麻醉药物的应用
八、相关的神经镇痛
九、局部麻醉下手术时间的思考
第4章 脑皮质电刺激
一、简介
二、皮质刺激的电生理特征
(一)刺激脉冲波形
(二)刺激参数
(三)电极组成
三、大脑皮质电刺激变量
(一)刺激输出
(二)单灶-双灶刺激,刺激电极
(三)阈值刺激
(四)皮质电刺激的后放电
(五)输入电流的隔离
四、探索性刺激
(一)*小化刺激诱导癫发作的可能性
(二)虚假刺激的应用
五、皮质电刺激反应解析
(一)“抑制性”刺激
(二)无反应刺激
(三)反应可靠性与重复可变性
六、对特殊皮质功能区的刺激反应
(一)语言
(二)运动
(三)感知
(四)视力
(五)记忆
七、当有先天性病变时皮质电刺激的不同解释
八、重要皮质区域的术中记录存档
第5章 脑皮质切除术
一、表面血管的保留(“骨架化”)
二、皮质下白质
三、保留皮质下白质的必要性
四、脑皮质切除术的边界
(一)平行于脑沟
(二)跨脑沟和脑回
(三)“功能区”的邻近皮质
五、确定皮质切除范围
六、病灶切除术
第6章 颞叶癫手术
一、前颞叶切除术
(一)头皮切口
(二)开颅
(三)前颞叶切除的起始
(四)分离前颞叶新皮质
(五)颞后切开线
(六)辨认侧脑室颞角
(七)切除颞叶新皮质
(八)颞叶前内下皮质(边缘叶)的切除
(九)前颞叶切除后术床(腔)的解剖
二、颞叶新皮质切除术
三、海马杏仁核切除术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必要性
五、颞叶切除的局限性
六、并发症
(一)失语
(二)轻偏瘫/偏瘫
(三)视野缺损
(四)认知障碍
第7章 额叶手术
一、额叶皮质切除术
(一)背外侧面的处理
(二)内侧面皮质切除中柔脑膜粘连的处理
(三)内侧面前部皮质切除术
(四)内侧面后部皮质切除术
(五)眶额皮质切除术
二、额极切除术
三、根治性前额叶切除术
四、手术切除的安全范围
第8章 中央区手术
一、中央区皮质的生理功能和外科解剖
(一)生理功能
(二)解剖学注意事项
二、中央区癫的外科治疗策略
三、环中央区切除术
四、中央区下部皮质切除术
(一)中央区下部分皮质切除术的演变
(二)脑皮质切除术
五、中央区上部皮质切除术
六、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
(一)皮质的显微解剖学: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的合理性
(二)手术技术
(三)手术技术的演变
七、切除的安全的边界
第9章 顶叶皮质切除术
一、顶上小叶皮质切除术
(一)解剖结构
(二)顶上小叶皮质切除术
二、顶下小叶皮质切除术
(一)解剖结构
(二)非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皮质切除术)
(三)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皮质切除术)
(四)环侧裂后(颞顶枕叶)皮质切除术
三、切除的安全范围
(一)顶叶上内侧手术入路
(二)外侧裂后入路
第10章 枕叶切除术
一、引言
(一)解剖
(二)生理
二、外科治疗
(一)脑叶切除术
(二)皮质切除术
第11章 胼胝体切开术
一、概述
(一)胚胎学
(二)解剖
(三)胼胝体与癫
二、胼胝体切开术
(一)适应证
(二)开颅术
(三)到达胼胝体的手术入路
(四)胼胝体切开
(五)关颅
(六)潜在的术后并发症
第12章 大脑半球切除术
一、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
(一)历史
(二)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胶质瘤
(三)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婴儿偏瘫抽搐综合征
(四)术后情况
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
(一)适应证
(二)一般注意事项
(三)头皮切口
(四)颞叶切除术
(五)中央区皮质切除术
(六)胼胝体切开术
(七)额叶后下方切开术
(八)顶叶前内侧切开术
(九)大脑半球切除术中岛叶皮质是否要切除
三、大脑半球离断术
第13章 术后病程
一、手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的原因
(一)神经麻痹性水肿
(二)无菌性脑膜炎
(三)手术操作中的机械牵拉
(四)阻断脑血流
(五)出血
(六)脑沟深部功能皮质的损伤
(七)癫发作
(八)神经心理学异常
二、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进程
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的时程
一、20世纪前
二、20世纪
第2章 癫外科手术技巧
一、双极电凝的使用方法
(一)双极电凝的物理学原理
(二)电凝镊前端两极之间的距离
(三)生理盐水冲洗
(四)吸引
(五)棉片
(六)电流的强度
(七)理想电凝的构成要素
二、软膜下切除
(一)脑皮质及软脑膜解剖
(二)软膜下切除手术技巧
(三)常规牵开器的牵引
三、大脑皮质功能区的解剖测量方法
四、强制学习双手操作器械
第3章 局部麻醉状态下外科手术
一、“传统”应用局部麻醉的不同见解
二、患者的准备
三、术前应用局部麻醉药物
(一)局部麻醉药物
(二)术前区域阻滞麻醉
(三)局部阻滞特定的头皮神经
(四)头皮切口的阻滞麻醉
(五)局部麻醉药的剂量
四、患者的铺单
五、术中患者安慰
(一)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交流
(二)导尿管的不当应用
(三)术中局部麻醉的应用
(四)颅内疼痛来源的认识
(五)开颅手术中减少疼痛
六、开颅手术(局部麻醉条件下)
(一)术前头皮处理
(二)皮瓣
(三)设备
(四)颅骨钻孔所致痛苦
(五)从颅骨内板分离硬膜
(六)暴露颅中窝前部
(七)关颅术
七、在开颅手术中对传统的保持患者清醒方法的替代方案
(一)传统的术中唤醒操作
(二)新的短效麻醉药物的应用
八、相关的神经镇痛
九、局部麻醉下手术时间的思考
第4章 脑皮质电刺激
一、简介
二、皮质刺激的电生理特征
(一)刺激脉冲波形
(二)刺激参数
(三)电极组成
三、大脑皮质电刺激变量
(一)刺激输出
(二)单灶-双灶刺激,刺激电极
(三)阈值刺激
(四)皮质电刺激的后放电
(五)输入电流的隔离
四、探索性刺激
(一)*小化刺激诱导癫发作的可能性
(二)虚假刺激的应用
五、皮质电刺激反应解析
(一)“抑制性”刺激
(二)无反应刺激
(三)反应可靠性与重复可变性
六、对特殊皮质功能区的刺激反应
(一)语言
(二)运动
(三)感知
(四)视力
(五)记忆
七、当有先天性病变时皮质电刺激的不同解释
八、重要皮质区域的术中记录存档
第5章 脑皮质切除术
一、表面血管的保留(“骨架化”)
二、皮质下白质
三、保留皮质下白质的必要性
四、脑皮质切除术的边界
(一)平行于脑沟
(二)跨脑沟和脑回
(三)“功能区”的邻近皮质
五、确定皮质切除范围
六、病灶切除术
第6章 颞叶癫手术
一、前颞叶切除术
(一)头皮切口
(二)开颅
(三)前颞叶切除的起始
(四)分离前颞叶新皮质
(五)颞后切开线
(六)辨认侧脑室颞角
(七)切除颞叶新皮质
(八)颞叶前内下皮质(边缘叶)的切除
(九)前颞叶切除后术床(腔)的解剖
二、颞叶新皮质切除术
三、海马杏仁核切除术
四、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必要性
五、颞叶切除的局限性
六、并发症
(一)失语
(二)轻偏瘫/偏瘫
(三)视野缺损
(四)认知障碍
第7章 额叶手术
一、额叶皮质切除术
(一)背外侧面的处理
(二)内侧面皮质切除中柔脑膜粘连的处理
(三)内侧面前部皮质切除术
(四)内侧面后部皮质切除术
(五)眶额皮质切除术
二、额极切除术
三、根治性前额叶切除术
四、手术切除的安全范围
第8章 中央区手术
一、中央区皮质的生理功能和外科解剖
(一)生理功能
(二)解剖学注意事项
二、中央区癫的外科治疗策略
三、环中央区切除术
四、中央区下部皮质切除术
(一)中央区下部分皮质切除术的演变
(二)脑皮质切除术
五、中央区上部皮质切除术
六、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
(一)皮质的显微解剖学: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的合理性
(二)手术技术
(三)手术技术的演变
七、切除的安全的边界
第9章 顶叶皮质切除术
一、顶上小叶皮质切除术
(一)解剖结构
(二)顶上小叶皮质切除术
二、顶下小叶皮质切除术
(一)解剖结构
(二)非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皮质切除术)
(三)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皮质切除术)
(四)环侧裂后(颞顶枕叶)皮质切除术
三、切除的安全范围
(一)顶叶上内侧手术入路
(二)外侧裂后入路
第10章 枕叶切除术
一、引言
(一)解剖
(二)生理
二、外科治疗
(一)脑叶切除术
(二)皮质切除术
第11章 胼胝体切开术
一、概述
(一)胚胎学
(二)解剖
(三)胼胝体与癫
二、胼胝体切开术
(一)适应证
(二)开颅术
(三)到达胼胝体的手术入路
(四)胼胝体切开
(五)关颅
(六)潜在的术后并发症
第12章 大脑半球切除术
一、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
(一)历史
(二)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胶质瘤
(三)解剖性大脑半球切除术治疗婴儿偏瘫抽搐综合征
(四)术后情况
二、功能性大脑半球切除术
(一)适应证
(二)一般注意事项
(三)头皮切口
(四)颞叶切除术
(五)中央区皮质切除术
(六)胼胝体切开术
(七)额叶后下方切开术
(八)顶叶前内侧切开术
(九)大脑半球切除术中岛叶皮质是否要切除
三、大脑半球离断术
第13章 术后病程
一、手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的原因
(一)神经麻痹性水肿
(二)无菌性脑膜炎
(三)手术操作中的机械牵拉
(四)阻断脑血流
(五)出血
(六)脑沟深部功能皮质的损伤
(七)癫发作
(八)神经心理学异常
二、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的临床进程
术后神经功能缺失的时程
前 言
本书作者撰写本书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众多年轻的住院医生和接受神经外科培训的人员反映专注于具体神经外科手术技巧,特别是癫外科手术技巧的综合性资料缺乏。当然并不是说没有优秀的癫外科论文或书籍,只是专门阐述功能区的定位和癫的常用外科治疗方式的书籍少见。
我经常从接受培训的医生那里得到的反馈是绝大部分癫外科的文章主要显示外科疗效,而很少描述手术的相关解剖和显微手术技巧。本书主要阐述神经外科手术中*重要的一些基本手术操作,主要是癫外科相关的操作,尤其是切除性手术的技巧。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本书对许多读者来说过于基础,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所有的年轻外科医生,包括**年的住院医生、具有一定经验甚至经验丰富的癫外科专科医生及部分研修人员。本书内容包括了电凝的合理使用、皮质电刺激功能区描绘、软膜下切除等一些我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手术紧密联系的重要原则。
我没有囊括太多的文献,但却涵盖了许多现在住院医生培训中较少出现的重要原创性论著,其中一些较旧的文章与新近的文献同等甚至更为重要。在过去10年间医学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而且通过互联网或大学医学图书馆可以方便检索到,其中许多地方可以很容易地查到20世纪甚至19世纪的文章。因此,现在的读者应当具备从浩瀚的资料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献的能力。
在一些章节的*后讨论了癫外科常见的皮质位置。我参考了“安全性**切除”的文献。在这些章节中我们应用局部麻醉和传统术中皮质电刺激技术来定位皮质的功能区。我的所有患者手术几乎都是在上述条件下完成的,所以本书中列出单独章节专门描述局部麻醉和皮质电刺激技术。当然随着各种影像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局部麻醉不像几十年前一样重要了,但许多神经外科手术室依然强制要求使用局部麻醉,而且在我看来,每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应当接受并掌握局部麻醉。本书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安全切除的原则,因为这些原则对于紧邻功能区皮质的切除性手术非常有用。这些原则本质上是蒙特利尔癫外科中心对脑功能区定位经验的总结,特别是Penfield、Rasmussen及我本人经验的提炼。
Springer出版社要求每一章后要列出参考文献,为方便读者确定每条参考文献在书中引用的位置,出版社也同意按照我的要求在本书的*后专门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并在每一条文献后的方括号内有一个显示被引用章节和分节的数字。
索引部分与许多其他书一样都是交叉引用,不同类别的索引可以在正文中发现。索引部分在文中的位置与上面所述一样用包括章节和分节的数字显示,重要的会用粗体字,更重要的则用加注星号。
如前所述,本书不是单纯介绍临床治疗效果,单纯统计临床效果的显著性有时意义不大。基于文中叙述的需要,我会介绍一些临床少见病例。
我想对多年来为此书做出过贡献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但由于我怕遗漏一些特别需要致谢的人,所以在此没有完整地列出那些应当被感谢的人。当然,我认为我*应当感谢的是那些我做过手术的患者。我感到有责任去感谢他们对我们神经外科医生在人脑皮质功能区定位知识的理解上所做出的贡献。尽管这种手术中会有难以描述的骇人感受,但患者们的忍耐和理解使得过去和将来都将继续在清醒期进行手术治疗,甚至患者在愿意接受单纯研究为目的的反复皮质电刺激时,常常是一种志愿者的身份。作为外科医生,我们永远感激他们。见证患者的坦然接受以及这些手术中患者的表现,特别是十几岁的年轻人和青少年的表现对我们经常是一种激励,这种行为不禁让人感到作为人类一员的骄傲。
我感谢那些不断提问我们手术的方法和引导一些手术技巧改进的年轻住院医生和研修人员,尽管这些手术方法的改进可能是基于他们支持的良好建议或间接来源于对下面一些章节中内容的讨论。同时我也要感谢所有UWO(现在的西·安大略大学,3年前的西部大学)临床神经科学部及其癫外科工作组的神经外科同事,包括:Howard Reichman医生、Andrew Parrent医生、Ram Sahjpaul医生和David Steven医生,我从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学到了知识。
我特别要感谢Caren Erlichman 女士和Tom Adam先生,他们无偿地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没有他们的帮助这本书可能就无法出版。*后,我感谢我的妻子Bettye,在准备书稿过程中甚至没有时间与她交谈。
*后,特此声明,对于文中解释的错误、书写不够通俗易懂、遗漏对一些论文的引用标注或者对一些文章理解的错误的责任由我承担,事先表示歉意。
我经常从接受培训的医生那里得到的反馈是绝大部分癫外科的文章主要显示外科疗效,而很少描述手术的相关解剖和显微手术技巧。本书主要阐述神经外科手术中*重要的一些基本手术操作,主要是癫外科相关的操作,尤其是切除性手术的技巧。
可能有些人会认为本书对许多读者来说过于基础,但我并不这么认为,因为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所有的年轻外科医生,包括**年的住院医生、具有一定经验甚至经验丰富的癫外科专科医生及部分研修人员。本书内容包括了电凝的合理使用、皮质电刺激功能区描绘、软膜下切除等一些我认为与中枢神经系统手术紧密联系的重要原则。
我没有囊括太多的文献,但却涵盖了许多现在住院医生培训中较少出现的重要原创性论著,其中一些较旧的文章与新近的文献同等甚至更为重要。在过去10年间医学论文数量显著增加,而且通过互联网或大学医学图书馆可以方便检索到,其中许多地方可以很容易地查到20世纪甚至19世纪的文章。因此,现在的读者应当具备从浩瀚的资料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献的能力。
在一些章节的*后讨论了癫外科常见的皮质位置。我参考了“安全性**切除”的文献。在这些章节中我们应用局部麻醉和传统术中皮质电刺激技术来定位皮质的功能区。我的所有患者手术几乎都是在上述条件下完成的,所以本书中列出单独章节专门描述局部麻醉和皮质电刺激技术。当然随着各种影像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局部麻醉不像几十年前一样重要了,但许多神经外科手术室依然强制要求使用局部麻醉,而且在我看来,每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应当接受并掌握局部麻醉。本书简明扼要地提出了安全切除的原则,因为这些原则对于紧邻功能区皮质的切除性手术非常有用。这些原则本质上是蒙特利尔癫外科中心对脑功能区定位经验的总结,特别是Penfield、Rasmussen及我本人经验的提炼。
Springer出版社要求每一章后要列出参考文献,为方便读者确定每条参考文献在书中引用的位置,出版社也同意按照我的要求在本书的*后专门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并在每一条文献后的方括号内有一个显示被引用章节和分节的数字。
索引部分与许多其他书一样都是交叉引用,不同类别的索引可以在正文中发现。索引部分在文中的位置与上面所述一样用包括章节和分节的数字显示,重要的会用粗体字,更重要的则用加注星号。
如前所述,本书不是单纯介绍临床治疗效果,单纯统计临床效果的显著性有时意义不大。基于文中叙述的需要,我会介绍一些临床少见病例。
我想对多年来为此书做出过贡献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但由于我怕遗漏一些特别需要致谢的人,所以在此没有完整地列出那些应当被感谢的人。当然,我认为我*应当感谢的是那些我做过手术的患者。我感到有责任去感谢他们对我们神经外科医生在人脑皮质功能区定位知识的理解上所做出的贡献。尽管这种手术中会有难以描述的骇人感受,但患者们的忍耐和理解使得过去和将来都将继续在清醒期进行手术治疗,甚至患者在愿意接受单纯研究为目的的反复皮质电刺激时,常常是一种志愿者的身份。作为外科医生,我们永远感激他们。见证患者的坦然接受以及这些手术中患者的表现,特别是十几岁的年轻人和青少年的表现对我们经常是一种激励,这种行为不禁让人感到作为人类一员的骄傲。
我感谢那些不断提问我们手术的方法和引导一些手术技巧改进的年轻住院医生和研修人员,尽管这些手术方法的改进可能是基于他们支持的良好建议或间接来源于对下面一些章节中内容的讨论。同时我也要感谢所有UWO(现在的西·安大略大学,3年前的西部大学)临床神经科学部及其癫外科工作组的神经外科同事,包括:Howard Reichman医生、Andrew Parrent医生、Ram Sahjpaul医生和David Steven医生,我从他们每个人身上都学到了知识。
我特别要感谢Caren Erlichman 女士和Tom Adam先生,他们无偿地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没有他们的帮助这本书可能就无法出版。*后,我感谢我的妻子Bettye,在准备书稿过程中甚至没有时间与她交谈。
*后,特此声明,对于文中解释的错误、书写不够通俗易懂、遗漏对一些论文的引用标注或者对一些文章理解的错误的责任由我承担,事先表示歉意。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