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302492566丛书名: 高等学校商科教育应用系列教材
编辑推荐
本书从社会生产组织的管理活动出发,力求揭示管理活动规律,阐明管理原理。在编写过程中,对于管理纵向理论的阐述采用了理论创立、理论观点和理论应用的结构,力图反映理论的来龙去脉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指导管理者运用理论解决管理实践问题。另外,在复习思考题部分,设置了“管理案例分析”的专题,使学习者通过运用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生产组织的管理活动出发逐渐深入,力求提示管理活动规律,阐明管理原理。在编写过程中,对于管理纵向理论的阐述采用了理论创立、理论观点和理论应用的结构,力图在反映理论的来龙去脉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指导管理者运用理论解决管理实践问题。另外,在复习思考题部分,设置了“案例分析”专题,使读者可以通过运用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本书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参考。
目 录
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概述1
1.1管理的产生、结构与概念1
1.1.1管理活动的产生1
1.1.2管理活动的结构2
1.1.3管理概念4
1.2管理的性质和本质5
1.2.1管理的性质5
1.2.2管理的本质6
1.3管理的作用6
1.3.1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6
1.3.2管理能够产生“1 1>2”的功效7
1.4管理学的建立及其理论发展8
1.4.1古代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8
1.4.2管理学的建立与学科特点9
1.4.3管理学的理论发展11
1.5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4
1.5.1唯物辩证法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15
1.5.2系统方法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主要思维方法15
1.5.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5
1.5.4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具体方法16
复习思考题17
案例分析青岛啤酒百年品牌何以更辉煌17
第2章古典管理理论20
2.1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0
2.1.1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20
2.1.2唯理主义哲学、实利主义经济学和新教伦理等思想的发展20
2.2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理论流派21
2.2.1科学管理理论21〖1〗管理原理与应用〖1〗目录2.2.2古典组织理论29
2.2.3古典管理理论的归结38
2.3古典管理理论的评价40
复习思考题41
案例分析42
第3章行为科学管理理论43
3.1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43
3.1.1社会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生产自动化43
3.1.21929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所带来的灾难44
3.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44
3.2.1前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44
3.2.2后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49
3.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64
复习思考题65
案例分析65
第4章现代管理理论67
4.1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67
4.1.1战后经济重建和发展67
4.1.2企业结构发生变化68
4.1.3科学技术迅猛发展70
4.2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71
4.2.1社会系统学派71
4.2.2目标管理理论73
4.2.3管理科学学派74
4.2.4决策学派76
4.2.5权变理论77
4.2.6经营管理学派79
4.2.7学习型组织理论80
4.3现代管理理论评价84
复习思考题86
案例分析86
第5章管理机构与管理者90
5.1管理机构概述90
5.1.1管理机构的含义90
5.1.2管理机构的特点915.2管理机构设计92
5.2.1管理机构设计的任务92
5.2.2管理机构设计的依据93
5.2.3管理机构设计的原则94
5.3管理机构的结构形式96
5.3.1直线型管理结构97
5.3.2职能型管理结构97
5.3.3直线职能型管理结构98
5.3.4事业部型管理结构100
5.3.5矩阵型管理结构101
5.3.6网络型管理结构102
5.4管理机构变革103
5.4.1管理机构变革的原因103
5.4.2管理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104
5.4.3管理机构变革的时机选择105
5.4.4管理机构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106
5.5管理者108
5.5.1管理者的概念109
5.5.2管理者的分类109
5.5.3管理者角色理论110
5.5.4管理者的素质112
复习思考题113
案例分析113
第6章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117
6.1管理职能概述117
6.2决策118
6.2.1决策的概念118
6.2.2决策的类型119
6.2.3决策基本原则120
6.2.4决策程序122
6.2.5决策方法123
6.3组织129
6.3.1组织职能概述129
6.3.2组织职能设计130
6.3.3组织的领导131
6.3.4组织作业指挥134
6.3.5组织活动协调136
6.3.6组织制度建设137
6.3.7组织文化建设140
6.4控制146
6.4.1控制概述146
6.4.2控制过程150
6.4.3控制方法154
6.5管理过程159
6.5.1管理过程概述159
6.5.2管理过程的环节和要求160
复习思考题161
案例分析162
第7章管理客体与系统管理167
7.1管理客体与系统管理原理167
7.1.1管理客体167
7.1.2系统管理原理167
7.2人力资源管理168
7.2.1职位(岗位)设计与分类168
7.2.2人员配备172
7.2.3团队建设181
7.2.4人员激励185
7.3财务管理191
7.3.1财务管理概述191
7.3.2财务管理目标193
7.3.3财务管理的主要理论194
7.3.4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195
7.4信息管理197
7.4.1信息与信息管理概述197
7.4.2信息管理的特征198
7.4.3信息管理原则198
7.4.4信息管理制度199
7.4.5信息管理的模式199
复习思考题201
案例分析201
第8章管理目的203
8.1管理目的概述203
8.1.1管理目的内涵203
8.1.2管理目的历史选择203
8.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04
8.2.1经济效益205
8.2.2社会效益206
8.2.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207
8.3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208
8.3.1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含义208
8.3.2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209
8.3.3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关系的协调210
8.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210
8.4.1结果管理210
8.4.2过程管理211
8.4.3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213
复习思考题213
案例分析213
参考文献216
1.1管理的产生、结构与概念1
1.1.1管理活动的产生1
1.1.2管理活动的结构2
1.1.3管理概念4
1.2管理的性质和本质5
1.2.1管理的性质5
1.2.2管理的本质6
1.3管理的作用6
1.3.1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6
1.3.2管理能够产生“1 1>2”的功效7
1.4管理学的建立及其理论发展8
1.4.1古代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8
1.4.2管理学的建立与学科特点9
1.4.3管理学的理论发展11
1.5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14
1.5.1唯物辩证法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15
1.5.2系统方法是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主要思维方法15
1.5.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15
1.5.4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具体方法16
复习思考题17
案例分析青岛啤酒百年品牌何以更辉煌17
第2章古典管理理论20
2.1古典管理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20
2.1.1科学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20
2.1.2唯理主义哲学、实利主义经济学和新教伦理等思想的发展20
2.2古典管理理论的主要理论流派21
2.2.1科学管理理论21〖1〗管理原理与应用〖1〗目录2.2.2古典组织理论29
2.2.3古典管理理论的归结38
2.3古典管理理论的评价40
复习思考题41
案例分析42
第3章行为科学管理理论43
3.1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背景43
3.1.1社会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生产自动化43
3.1.21929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所带来的灾难44
3.2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44
3.2.1前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44
3.2.2后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49
3.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64
复习思考题65
案例分析65
第4章现代管理理论67
4.1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67
4.1.1战后经济重建和发展67
4.1.2企业结构发生变化68
4.1.3科学技术迅猛发展70
4.2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71
4.2.1社会系统学派71
4.2.2目标管理理论73
4.2.3管理科学学派74
4.2.4决策学派76
4.2.5权变理论77
4.2.6经营管理学派79
4.2.7学习型组织理论80
4.3现代管理理论评价84
复习思考题86
案例分析86
第5章管理机构与管理者90
5.1管理机构概述90
5.1.1管理机构的含义90
5.1.2管理机构的特点915.2管理机构设计92
5.2.1管理机构设计的任务92
5.2.2管理机构设计的依据93
5.2.3管理机构设计的原则94
5.3管理机构的结构形式96
5.3.1直线型管理结构97
5.3.2职能型管理结构97
5.3.3直线职能型管理结构98
5.3.4事业部型管理结构100
5.3.5矩阵型管理结构101
5.3.6网络型管理结构102
5.4管理机构变革103
5.4.1管理机构变革的原因103
5.4.2管理组织变革的模式选择104
5.4.3管理机构变革的时机选择105
5.4.4管理机构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106
5.5管理者108
5.5.1管理者的概念109
5.5.2管理者的分类109
5.5.3管理者角色理论110
5.5.4管理者的素质112
复习思考题113
案例分析113
第6章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117
6.1管理职能概述117
6.2决策118
6.2.1决策的概念118
6.2.2决策的类型119
6.2.3决策基本原则120
6.2.4决策程序122
6.2.5决策方法123
6.3组织129
6.3.1组织职能概述129
6.3.2组织职能设计130
6.3.3组织的领导131
6.3.4组织作业指挥134
6.3.5组织活动协调136
6.3.6组织制度建设137
6.3.7组织文化建设140
6.4控制146
6.4.1控制概述146
6.4.2控制过程150
6.4.3控制方法154
6.5管理过程159
6.5.1管理过程概述159
6.5.2管理过程的环节和要求160
复习思考题161
案例分析162
第7章管理客体与系统管理167
7.1管理客体与系统管理原理167
7.1.1管理客体167
7.1.2系统管理原理167
7.2人力资源管理168
7.2.1职位(岗位)设计与分类168
7.2.2人员配备172
7.2.3团队建设181
7.2.4人员激励185
7.3财务管理191
7.3.1财务管理概述191
7.3.2财务管理目标193
7.3.3财务管理的主要理论194
7.3.4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195
7.4信息管理197
7.4.1信息与信息管理概述197
7.4.2信息管理的特征198
7.4.3信息管理原则198
7.4.4信息管理制度199
7.4.5信息管理的模式199
复习思考题201
案例分析201
第8章管理目的203
8.1管理目的概述203
8.1.1管理目的内涵203
8.1.2管理目的历史选择203
8.2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04
8.2.1经济效益205
8.2.2社会效益206
8.2.3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207
8.3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208
8.3.1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含义208
8.3.2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关系209
8.3.3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关系的协调210
8.4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210
8.4.1结果管理210
8.4.2过程管理211
8.4.3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213
复习思考题213
案例分析213
参考文献216
前 言
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车轮”。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继承和发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管理观念,努力探索现代化管理方法,创新管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能。
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掌握管理的科学知识,遵循管理规律。为此,本书从社会生产组织的管理活动出发,力求揭示管理活动规律,阐明管理原理。
一、 创新管理学研究的视角
本书尝试从“管理纵横”的新视角研究管理问题,目的在于系统揭示管理活动规律。选择“管理纵横”的视角研究管理问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管理思想来源于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上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对管理规律的揭示具有时代特征。因此,把握管理活动的规律,需要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规律进行认识。其二,自管理学产生以来,已经出版的管理学著作主要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以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为逻辑,阐述管理活动的决策、组织、指挥、协调、领导、激励、创新、控制等原则和要求,形成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以不同历史时期创立的管理理论为内容,介绍各个管理学派的思想观点,并对理论应用进行说明。以管理职能构建的管理学理论体系过于偏重管理技术,强调管理过程和管理技术的理性化,忽略了管理的哲学思想和管理艺术性。而且,就管理活动而言,作为人类开展的一项社会活动,是以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中介和管理目的构建起来的活动,仅仅强化管理职能,存在“断章取义”之嫌,其理论体系也就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以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构建的管理学虽然凸显了管理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但对于管理活动的决策、组织和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缺乏全面阐述,容易陷入“现实是骨感的,理论是苍白的”的窘境。实际上,从系统的管理理论产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理论就是对当时的管理实践进行抽象和概括的、系统的经验和思想,这就难免使得各种管理学派存在时代局限性。另外,由于不同的管理理论对于管理认识的视角不同,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也有很大差别,形成的管理思想和观点只会是自圆其说。学习、研究管理学的目的主要是掌握解决管理问题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资源整合和效能提高。正因为如此,学习和研究管理学,养成管理素养,既要系统地把握管理的历史发展规律,也就是纵向管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又要全面地认识管理活动的横向规律,也就是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中介和管理目的的本质特点与内在要求。所以,本书着力从“管理纵横”的视角对管理问题进行探究,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
二、 “管理纵横”研究的思路和结构
基于“管理纵横”视角的管理问题研究,本书的思路和结构主要围绕管理的纵向发展规律和横向结构的本质要求进行探究,以此形成了本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
〖1〗管理原理与应用〖1〗前言本书共分为8章。
第1章为“管理与管理学概述”。本章主要分析管理现象,阐述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活动的产生、管理活动的结构和管理概念;管理的性质和本质;管理的作用;管理学的建立、学科特点和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第2章为“古典管理理论”。本章主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早期管理理论进行把握。由于古典管理理论是最早探究机器大工业的管理形成的系统管理理论,揭示了早期现代工业时期的管理规律。主要内容包括: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机器大工业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经验管理模式,提出了适应机器大工业要求的理性管理的要求;主要管理理论,以泰勒为首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组织理论、以厄威克为代表的统一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意义,古典管理理论打破了传统经验管理的模式,建立了一系列的理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3章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本章主要对20世纪20年代生产自动化出现以来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生产自动化的出现使得管理重心由工人劳动的组织转向为工人积极性的激励,由此促使行为科学管理的兴起;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勒温的团体力学理论等前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后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阿尔德佛的生长需要理论、洛克的目标设定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莫尔斯的超Y理论和大内的Z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强调尊重人,重视发挥社会生产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组织的劳动生产率,确立了管理的核心问题,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第4章为“现代管理理论”。本章主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不同年代揭示管理活动规律的主要理论进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 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战后的经济重建和发展、企业结构发生的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社会系统学派、目标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学派、决策学派、权变理论、经营管理学派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评价,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这极大地推动了管理实践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还取决于管理创新和科学化的程度。
第5章为“管理机构与管理者”。本章主要对管理主体问题进行研究,从管理活动的实际来看,推动管理活动的开展有两种主体,即群体人的管理机构和个体人的管理人员,所以,管理机构和管理者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机构的含义、管理机构的特点、管理机构设计、管理机构的结构形式、管理机构变革;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的分类、管理者角色理论和管理者的素质。管理主体掌握社会生产组织的管理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
第6章为“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本章作为管理中介论,主要阐述管理活动的措施、手段、途径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职能概述;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决策基本原则、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组织职能概述、组织职能设计、组织的领导、组织作业指挥、组织活动协调、组织制度建设和组织文化建设;控制概述、控制的基本类型、控制过程和控制方法;管理过程概述、管理过程的特点、管理过程的环节和要求。管理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主体采用的管理措施、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只有掌握科学管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第7章为“管理客体与系统管理”。本章作为管理客体论,主要阐述管理对象的高效管理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客体与系统管理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职位设计与分类、人员配备、团队建设和人员激励;财务管理概述、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主要理论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信息与信息管理概述、信息管理的特征、信息管理原则、信息管理制度和信息管理的模式。管理客体总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管理客体的性质就是这个系统整体的性质,管理客体的规律就是这个系统整体的规律,任何管理客体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和运动的,管理就是对管理客体系统整体上的管理。
第8章为“管理目的”。 管理目的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中,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目的概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管理活动追求的是资源效率最大化,也就是实现社会生产组织利益的最大化。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共同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开展管理活动,管理者需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 原理与应用相融合的特点
为了体现管理学学科的应用性特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对于管理纵向理论的阐述采用了理论创立、理论观点和理论应用三者相结合的结构,力图在反映理论来龙去脉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指导管理者运用理论解决管理实践问题。另外,在复习思考题部分,设置了“案例分析”的专题,目的在于学习管理理论和管理原理以后,通过运用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管理原理与实践应用紧密联系的特点。
本书对教育法学的原理和应用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于掌握管理知识和运用管理原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养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可以作为本科、专科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公务员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的教材。
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需要掌握管理的科学知识,遵循管理规律。为此,本书从社会生产组织的管理活动出发,力求揭示管理活动规律,阐明管理原理。
一、 创新管理学研究的视角
本书尝试从“管理纵横”的新视角研究管理问题,目的在于系统揭示管理活动规律。选择“管理纵横”的视角研究管理问题,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其一,管理思想来源于管理实践,是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加上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对管理规律的揭示具有时代特征。因此,把握管理活动的规律,需要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规律进行认识。其二,自管理学产生以来,已经出版的管理学著作主要有两种体系,一种是以管理职能和管理方法为逻辑,阐述管理活动的决策、组织、指挥、协调、领导、激励、创新、控制等原则和要求,形成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以不同历史时期创立的管理理论为内容,介绍各个管理学派的思想观点,并对理论应用进行说明。以管理职能构建的管理学理论体系过于偏重管理技术,强调管理过程和管理技术的理性化,忽略了管理的哲学思想和管理艺术性。而且,就管理活动而言,作为人类开展的一项社会活动,是以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中介和管理目的构建起来的活动,仅仅强化管理职能,存在“断章取义”之嫌,其理论体系也就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以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构建的管理学虽然凸显了管理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但对于管理活动的决策、组织和控制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缺乏全面阐述,容易陷入“现实是骨感的,理论是苍白的”的窘境。实际上,从系统的管理理论产生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管理理论就是对当时的管理实践进行抽象和概括的、系统的经验和思想,这就难免使得各种管理学派存在时代局限性。另外,由于不同的管理理论对于管理认识的视角不同,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也有很大差别,形成的管理思想和观点只会是自圆其说。学习、研究管理学的目的主要是掌握解决管理问题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运用科学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手段实现资源整合和效能提高。正因为如此,学习和研究管理学,养成管理素养,既要系统地把握管理的历史发展规律,也就是纵向管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又要全面地认识管理活动的横向规律,也就是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中介和管理目的的本质特点与内在要求。所以,本书着力从“管理纵横”的视角对管理问题进行探究,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管理理论体系。
二、 “管理纵横”研究的思路和结构
基于“管理纵横”视角的管理问题研究,本书的思路和结构主要围绕管理的纵向发展规律和横向结构的本质要求进行探究,以此形成了本书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
〖1〗管理原理与应用〖1〗前言本书共分为8章。
第1章为“管理与管理学概述”。本章主要分析管理现象,阐述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活动的产生、管理活动的结构和管理概念;管理的性质和本质;管理的作用;管理学的建立、学科特点和管理学的理论发展;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
第2章为“古典管理理论”。本章主要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早期管理理论进行把握。由于古典管理理论是最早探究机器大工业的管理形成的系统管理理论,揭示了早期现代工业时期的管理规律。主要内容包括: 古典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机器大工业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经验管理模式,提出了适应机器大工业要求的理性管理的要求;主要管理理论,以泰勒为首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法约尔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组织理论、以厄威克为代表的统一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的重要意义,古典管理理论打破了传统经验管理的模式,建立了一系列的理性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为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3章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本章主要对20世纪20年代生产自动化出现以来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生产自动化的出现使得管理重心由工人劳动的组织转向为工人积极性的激励,由此促使行为科学管理的兴起;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勒温的团体力学理论等前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后期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阿尔德佛的生长需要理论、洛克的目标设定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莫尔斯的超Y理论和大内的Z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强调尊重人,重视发挥社会生产活动中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组织的劳动生产率,确立了管理的核心问题,对管理实践和管理理论发展有着重大贡献。
第4章为“现代管理理论”。本章主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不同年代揭示管理活动规律的主要理论进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 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对战后的经济重建和发展、企业结构发生的变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社会系统学派、目标管理理论、管理科学学派、决策学派、权变理论、经营管理学派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现代管理理论评价,现代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这极大地推动了管理实践的发展。工业化的推进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还取决于管理创新和科学化的程度。
第5章为“管理机构与管理者”。本章主要对管理主体问题进行研究,从管理活动的实际来看,推动管理活动的开展有两种主体,即群体人的管理机构和个体人的管理人员,所以,管理机构和管理者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机构的含义、管理机构的特点、管理机构设计、管理机构的结构形式、管理机构变革;管理者的概念、管理者的分类、管理者角色理论和管理者的素质。管理主体掌握社会生产组织的管理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
第6章为“管理职能与管理过程”。本章作为管理中介论,主要阐述管理活动的措施、手段、途径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职能概述;决策的概念、决策的类型、决策基本原则、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组织职能概述、组织职能设计、组织的领导、组织作业指挥、组织活动协调、组织制度建设和组织文化建设;控制概述、控制的基本类型、控制过程和控制方法;管理过程概述、管理过程的特点、管理过程的环节和要求。管理效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主体采用的管理措施、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只有掌握科学管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才能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第7章为“管理客体与系统管理”。本章作为管理客体论,主要阐述管理对象的高效管理问题。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客体与系统管理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概述、职位设计与分类、人员配备、团队建设和人员激励;财务管理概述、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的主要理论和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信息与信息管理概述、信息管理的特征、信息管理原则、信息管理制度和信息管理的模式。管理客体总是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管理客体的性质就是这个系统整体的性质,管理客体的规律就是这个系统整体的规律,任何管理客体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和运动的,管理就是对管理客体系统整体上的管理。
第8章为“管理目的”。 管理目的是指人们在管理活动中,用合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主要内容包括: 管理目的概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利益;结果管理与过程管理。管理活动追求的是资源效率最大化,也就是实现社会生产组织利益的最大化。利益包括经济利益、社会利益、个人利益、共同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开展管理活动,管理者需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 原理与应用相融合的特点
为了体现管理学学科的应用性特点,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对于管理纵向理论的阐述采用了理论创立、理论观点和理论应用三者相结合的结构,力图在反映理论来龙去脉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指导管理者运用理论解决管理实践问题。另外,在复习思考题部分,设置了“案例分析”的专题,目的在于学习管理理论和管理原理以后,通过运用理论和原理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用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书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管理原理与实践应用紧密联系的特点。
本书对教育法学的原理和应用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对于掌握管理知识和运用管理原理、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养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可以作为本科、专科的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公务员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培训的教材。
编者
2018年5月
免费在线读
第1章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概述
1.1管理的产生、结构与概念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开展的一种社会活动。对这一社会活动的认识,需要从管理活动的产生、管理内在结构等方面进行把握。
1.1.1管理活动的产生
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是一个奇迹,甚至是至今为止的科学未解之谜。人类出现在地球以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就与资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渴的时候要饮水解渴,饿的时候要有食物充饥,乏的时候要有时间睡眠,冷了要有御寒的衣物保暖,生病的时候要得到医治,开展社会生产活动要有人力、物力等。因此,离开了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小至个人,大到民族、国家都是如此。假设人类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种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不会受到任何威胁。然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是被人类自身“制造”出来的,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种追求本身会遇到时间、空间和各种资源的限制,于是人们也就不断地为自己制造出了更多的难题和更大的麻烦,于是又要花力气发展自己以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稀缺性在人类生存的意义上可能不成为问题,但相对人们的“过度需求”时,稀缺性的假定无疑是成立的了。刘世廷.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的矛盾[J].科学社会主义,2006(6).因此,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贯穿始终。解决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这一基本矛盾有两条路径: 一是保护资源并节制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但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源源不断地开发新资源,这一根本出路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诉求。实现这一诉求需要进行自觉、持续、全面的创新,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蕴和客观要求。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和开源节流,使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人类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就是人们开展的管理活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人类产生的时候起,管理活动就产生了。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但管理使命却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解决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即使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了巨大进步,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并没有消失,甚至矛盾更加突出,这是因为,人类的发展总是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需要,如生存需要、生理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或者政治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等,这些需要形成一个复杂系统,并且欲望内容不断扩大,欲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它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现代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无论是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相对于人们的无穷的欲望而言,社会创造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总是不足的。刘世廷.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的矛盾[J].科学社会主义,2006(6).因此,现代社会对资源使用效率和创造丰富的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理性管理、科学管理、人性管理的要求显得更为突出,也就使重视管理达到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有达到的高度。
〖1〗管理原理与应用〖1〗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概述1.1.2管理活动的结构
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分析可知,社会活动包含四个结构性因素,即是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要做?管理作为一项社会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一样也有四个结构性因素。具体来说,管理活动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 管理主体,回答由谁管的问题;管理客体,回答管什么的问题;管理中介(方法、手段和过程),回答怎样管的问题;管理目的,回答为何而管的问题。
1. 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是指掌握社会组织管理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的有关组织和人员。管理者和管理组织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主体基本上是由参加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组成的,这些人或人群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各级管理人员往往集决策、指挥、监督和控制等各项职能于一身,组织的管理主体通常是组织所有者,单个的管理主体称为管理者。但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由于组织规模大,组织管理无法由一个管理者完成,而是由许多个人按一定功能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整体来管理特定的社会生产组织,这样由多个人组成的管理主体称为管理组织或管理系统。
2. 管理客体
管理客体是指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或者说是管理的收受者。从社会生产组织的管理实际来看,组织内的管理客体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主要包括: 组织成员成为管理的重要客体,他们执行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遵照一定的工作运行规则进行工作,以求获得良好的工作成绩;组织的物质资源、金融资源、信息资源、人际和文化资源也是管理客体,都是管理的收受者。组织的各种资源在管理的作用下,经过特定的技术转换过程就成为产出物。组织向外扩张和发展时,往往作用于组织外部的人、财、物、信息和其他组织,这些就成了管理客体,只是这类管理客体具有不确定性,而且经常会变动。这三类管理客体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组织成员既是管理客体,又是财、物等其他管理客体的主体,组织成员开展工作,存在较大的空间和自主性。例如,8小时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不会被安排得毫无时间和空间的余地;在工作过程中,组织成员仍然有一定权限决定是否要做下去,是否停下来请示上级等。所以,作为客体的组织成员就可能在其工作范围和工作时间中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工作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特定组织范围中,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自己工作岗位和领域中的管理主体。
3. 管理中介(方法、手段和过程)
管理中介就是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从而实现管理目的手段、措施和方法等的总称。在管理理论领域,有的学者对管理中介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区分,认为管理方法是指用来实现管理目的而运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等的总称。马仁杰,等.管理学原理[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实际上,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管理中介,都是指管理活动和管理目的之间的“桥梁”,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管理中介和管理方法是等同的。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生产组织的规模和产品工艺也存在差别,科技发展水平制约着管理手段、方式和途径等的运用。但从管理活动的基本措施、手段和方式来看,管理中介最基本的是决策、组织和控制。
4. 管理目的
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管理是对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的活动,主要是对社会生产组织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进行组织协调,以期创造良好效果。这个效果集中体现为资源效率的放大、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社会生产组织的生产效率。但是,社会生产组织不但需要高效率,而且需要良好的效益,管理需要把效率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效率与效益的统一,人们往往把这两者的统一称为效能。
效率、效果和效益向来都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例如,劳动生产效率常用人均产量、人均产值等指标来表示。效果是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是人们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乎目的性的结果。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情,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例如,公司经营领域选择是否得当,生产的产品是否对路?为了扩大企业的规模,应该并购什么样的企业?为了扩大产品出口,是应该先打开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效益是指某一特定系统运转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利益。具体地说,它反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实际上是策略的制定),而效果则关系到所做的事是否正确(实际上是战略的制定),涉及组织的结果及组织的目标。所以,管理者不能只关注达到和实现的组织目标,也就是不能只关注效果(战略是否正确),还应该尽可能有效率地(正确的策略)完成组织工作。否则,将无法实现企业的高效益。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即高效益)是相辅相成的,而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虽然有效果(效益)但却是低效率的。
什么是效能?“效能”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效用能量,主要从能力、效率、质量、效益这四个方面体现出来。应该指出的是,效率不能等同效能。从经济意义上讲,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但效率并不能反映人的行为目的和手段是否正确。效能则强调人的行为目的和手段方面的正确性与效果方面的有利性。例如,甲企业100个生产工人年产彩电产值1亿元,由于外观、质量因素使得产销率只有60%;乙企业200个生产工人年产彩电产值1.5亿元,产销率高达95%。如果单从效率上讲,甲企业的效率明显高于乙企业。然而,甲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销路不好,显然甲企业生产的目的没有达到,它不符合效能的有利原则,乙企业的效能明显好于甲企业。因此,效能好是保证工作有效的前提。只有效能有了可靠的保证,提高效率才有实际意义。
1.1.3管理概念
概念是人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并加以概括,是本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因此,管理概念不仅反映当时管理实践的客观状况,而且与个体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密切联系。在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管理学家从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许多管理的概念。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认为: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 马风才,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按照泰勒的概括: 管理的本质是在机器大生产出现以后,提高工人劳动效率进行管理。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认为: 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 迟力耕,等,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法约尔从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出发,对管理进行抽象概括,强调管理人员履行管理职责,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更好地提高社会生产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法约尔的管理概念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认为: 管理就是制定决策。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M].李柱流,等,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西蒙之所以称管理就是决策,其目的显然是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确实,无论进行计划、组织还是领导和控制,各项管理职能的开展都离不开决策,决策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管理实际上是由一连串的决策组成的,决策的身影始终伴随着管理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决策质量好坏对于管理各项职能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认为: 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M].余向华,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8. 管理不仅是一项工作、一门学科,它还以人为核心。每一项成就都是管理者的成就,每一次失败也是管理者的失败。从管理的实际发生来看,是人在管理,而不是“力量”或“事实”在管理。管理得当还是管理失当,取决于管理者在个人理想、奉献精神以及正直无私方面的表现。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 所谓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M].李原,等,译.11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斯蒂芬·P.罗宾斯从解释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重要性出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组织对待其员工的方式会对组织绩效产生显著影响。
上述的管理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管理的本质特点,对管理活动缺乏全面和深刻的把握。既然管理行为本身就是由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中介、管理目的四个要素决定的,构成管理行为的这四个管理要素理应在管理概念中得到体现。此外,任何管理活动必须运用管理方法实现管理目的,即解决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因此,回答什么是管理,可以做出这样的表述: 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目的,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以期高效能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性活动。
1.2管理的性质和本质
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什么是管理,需要对管理的内在本质及其属性进行把握。只有深刻认识管理的性质和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管理。
1.2.1管理的性质
从广义上讲,性质就是一件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例如,氢气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具有可燃性,燃烧就是使氧气发生化学变化,这种与氧气的联系就是氢气的化学性质之一。因此,管理的性质也就是管理与其他社会现象相联系形成的内在本质属性。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但社会的基本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此,把握管理的性质,最为重要的是把握管理与生产力的联系、管理与生产关系的联系。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很早时候就对管理与社会生产力、管理与社会生产关系问题进行了论述,形成了“管理二重性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管理二重性学说”认为,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形成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相联系,形成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相统一。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它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管理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力,故也称作管理的生产力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既是生产关系的体现,又反映和维护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其性质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谁来监督、监督的目的和方式都会不同,因而也必然使管理活动具有不同的性质。所谓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集体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也就是说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要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执行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这两种职能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缺一不可,由此,企业管理就具有了二重性。
全面把握“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认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经验与方法的指导思想,对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2.2管理的本质
本质既指事物本身的形体或本来的形体,又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对管理活动进行考察可知,管理是以工作目标为前提,最大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为了实现管理目的,管理者需要对组织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达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事尽其功,达到社会生产组织的各项工作效能最大化。因此,开展管理活动和从事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协调组织活动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财与事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组织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工作就是协调各种关系。因此,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当然,协调的中心是人,只有协调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组织成员的分工合作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1.3管理的作用
认识管理问题,把握管理的规律,不仅需要把握管理的内在本质属性,而且需要把握管理的外在功能。
1.3.1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机器大工业产生以来经历了三次经济发展中心的崛起。一是资本主义早期的西欧经济发展中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那么,现代社会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心是如何创立起来的呢?
资本主义早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在16世纪末发生了宗教革命,一些进步思想家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自然科学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知识的价值,在这些进步知识分子的倡导下英国政府开始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科学,并成立了皇家学会等学术活动中心,开展自然科学的研究。这一时期英国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对全世界来说都举足轻重的进步,牛顿发现了三大定律,瓦特完善了高效蒸汽机,解除了人们思想和技术上的障碍。较为成熟的蒸汽机技术促使纺织业和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成倍增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促使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改变了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在较为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技术水平的支撑下,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英国的经济进入了极度繁荣的时期,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英国海外扩张提供了轮船、火炮、高效的机械化设备,从而获取了大量的资源和资本积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开始了所谓的“日不落”历史,英国成为这一时期的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与此同时,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经济和政治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改变了长期以来社会生产基本上没有专业分工的方式,通过建立合理的劳动分工,促进工业社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经济繁荣发展。因此,资本主义早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经济中心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领先和先进管理思想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很早就明确以教育带动科研,对教育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强大的支持。另外,美国历任领袖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再加上美国积极应用移民政策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诸如爱因斯坦、费米等一批著名的科学家被吸引到美国,使得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突飞猛进,促使了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美国的产生。与此同时,20世纪初期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采用科学的途径来解剖管理, 探究管理的内在规律和普遍原则。泰勒的科学管理运用于企业管理中,使得许多企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生产的产量,而且在增加工人工资的同时,降低产品价格和增加对产品的需求成为可能。20世纪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心,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以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先进的管理理论指导,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几乎丧失殆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的崩溃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然而经过10年的恢复和发展,到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了战前水平,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日本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日本政府加强投资,重视教育。1947年日本制定和实施《义务教育法》,1969年全面实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并大力加强中等、高等教育,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者的知识水平和科技运用能力。另外,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研,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并积极发展电子、石化和人造纤维等新型工业,为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此外,“二战”结束后日本从美国引进了包括泰罗制在内的管理思想和经验,结合日本现代工业生产的实际,创造出自己的质量管理模式、团队管理方法。
综观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中心的兴起,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科学技术和管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社会经济学家认为,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大车轮”。
1.3.2管理能够产生“1 1>2”的功效
管理的任务就是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既定的目标。这种方式的实现可以细分为四种情况: 产出不变,支出减少;支出不变,产出增多;支出减少,产出增多;支出增多,产出增加更多。这里的支出包括资金、人力、时间、物料、能源等的消耗。总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用力少,见功多”,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功业、效果。因此,管理工作通过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实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使得能者上、庸者下,通过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此外,对有限资金的使用,也是通过“好钢用在刀刃上”,使得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充分协调财与事的关系。另外,实现组织目标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依据事情的轻重急缓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这是处理事与事的关系。管理的意义就是协调各种资源的关系,使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效果、效率、效益。
1.4管理学的建立及其理论发展
人类开展管理活动有着漫长的历史,可以这样说,自人类出现以后,人们就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管理活动。但在20世纪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人们对管理的认识停留在零碎的、片面的经验总结和反思,没有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因而管理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建立。19世纪末期,在机器大工业的催生下,借助科学发展的众多成果,对管理经验进行系统化,形成了系统的管理理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管理学学科。一百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理论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
1.4.1古代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2〗1.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是与各国自身的生产力发展和民族文化特点相连的。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也就有了管理问题。《论语》《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红楼梦》等著作中包含许多关于管理的论述。
(1) 关于经济管理的思想。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不要积极追求物质财富,要“知命安贫”;主张财富的分配要适当。老子、庄子主张寡欲,对财富要有知足感。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社会要有明确的分工。荀子认为需求是无止境的,需要用礼节来调节,人类想要满足群体的欲望,就必须分工;富国首先必须富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2) 关于运筹决策的思想。古代中国在生产和战争实践中形成了较完整的运筹与决策思想体系。如《孙子兵法》主张的“知己知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人做事需要“三思而行”等,充分体现了运筹决策的思想。
(3) 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思想。在古代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人性问题很早就有争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关于人的需求,管仲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关于奖惩,管仲认为“赏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主张重赏重罚。可以这样认为,古代中国有着丰富的管人、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践与思想。
(4) 关于领导艺术。在古代的许多书籍中,大量记载了治国安邦和领导艺术的思想。如《孙子兵法》记载: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代许多思想家主张,治国安邦重在顺“道”,重“人”,求“和”,守“信”。
2.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经验。从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制时代开始,罗马、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比如,古罗马帝国的兴盛并连续统治几个世纪,关键得益于其有效的组织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管理相结合的分权制度。古巴比伦王国利用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建立了强硬的中央集权统治国家,同时在该法典中还涉及工资、会计、收据等经济管理思想。古埃及建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有严格的等级层次和分工协作管理。而诸如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水道、巴比伦的古城等伟大的建筑更是表现出了惊人的管理实践,这些巨大的工程背后一定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规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活动,若没有一些进步的管理思想是无法解决的。
但在这一阶段,人们并没有很好地对管理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律性的总结。真正关注并较好地研究有关管理问题的活动,起源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导致了机器取代人力,加速了资本的快速积累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这也促使了对管理的研究。其中,对后期管理理论的形成与研究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
(1)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他对经济和政治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劳动分工理论。他以制针业为例提出劳动分工能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宣称,每人从事一项专门化的制针作业,一天能生产大约48 000根针。而如果每个人单独完成全部制针作业,每人一天大约只能制作10根针!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劳动分工增加了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二是节省了从一种工作状态转换为另一种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三是发明了既方便工作又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同时,亚当·斯密指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的是个人自身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是以个人相互之间的利益限制为基础而产生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人”观点。
(2) 查尔斯·巴贝奇的劳动分工与利润分配思想。查尔斯·巴贝奇不仅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而且对工厂的生产和管理也十分关心。在1837年出版的《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一书中,对劳动分工的好处和主管人员对设备、物质、人力使用上的具体管理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此外,他还提出了通过建立一种利润分享制度,来正确处理工厂主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使工人除固定工资外,还可以得到企业利润奖金与合理化建议奖金,从而建立起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
(3) 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罗伯特·欧文是一位成功的英国企业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注意到企业内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所以有人认为他是“人事管理之父”。欧文16岁那年离家自谋生计,18岁那年他与人合办工厂,后来自办小厂,再后来受聘于一些大型纺纱厂做管理工作。通过在纺纱厂一系列的试验,提出在生产中要重视人,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住房和生产条件,认为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
总体来讲,这一时期有关管理问题的论述和研究,还远未能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预见到管理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其管理思想为后来的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2管理学的建立与学科特点〖*2〗1. 管理学的建立及其标志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都是以系统理论形成为前提的,其标志就是该学科的第一本著作的出版。管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其中一门学科,学科的建立是管理实践经验、思想的理性化和系统化,形成系统理论。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在19世纪末相继发表了阐述管理的论文,并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因此,管理学的建立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建立的标志就是《科学管理原理》的出版。这一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现象,学科任务是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
2. 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1) 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自从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以来,管理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能反映管理活动内在规律性的理论体系,这个由一系列的基本概念、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等组成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管理实践中,一方面用于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使人们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随着人们管理实践的不断丰富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经过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可供人们学习和传授的反映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
然而,管理学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人们在认识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等,不可能像自然科学的原理和定理那样通过实验加以提炼和验证。因此,一方面当管理者应用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应用其定理和原理去指导自然科学实践那样严谨、精确和一丝不苟,而是要求管理者灵活地运用管理理论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另一方面管理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由于管理对象的复杂性、管理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管理学所能提供的手段和方法又是极其有限的。因此需要管理者具有丰富的管理技巧,这就是说管理是一种艺术。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或者说是指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诀窍”。正如其他所有技能一样,管理工作也需要利用系统化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以获得预期的效果。这就是说,在管理实践中,如果只凭书本知识来诊断,仅仅借助原则来设计,靠背诵原理来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的管理实践相结合,发挥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技巧和经验。
因此,可以说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可以促使人们既注重对管理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灵活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如果不懂得管理的科学理论,在管理的过程中就只能靠碰运气,靠主观或过去的经验办事;而如果管理者掌握了管理的科学理论,就有可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当然,管理者也不能空谈管理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技巧。总之,任何人要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但要学好管理理论,还要掌握管理的艺术。
(2)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管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管理学自身的知识体系构成来看,它具有综合性。管理学的整个知识体系可分成三个层次: 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工具性知识;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管理知识。其次,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结构分析,管理学是一个包括许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人们会按照专
1.1管理的产生、结构与概念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开展的一种社会活动。对这一社会活动的认识,需要从管理活动的产生、管理内在结构等方面进行把握。
1.1.1管理活动的产生
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是一个奇迹,甚至是至今为止的科学未解之谜。人类出现在地球以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就与资源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渴的时候要饮水解渴,饿的时候要有食物充饥,乏的时候要有时间睡眠,冷了要有御寒的衣物保暖,生病的时候要得到医治,开展社会生产活动要有人力、物力等。因此,离开了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无从谈起,小至个人,大到民族、国家都是如此。假设人类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各种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不会受到任何威胁。然而,人的需求是无限的,相对于人的需求来说,任何资源都可能是稀缺的。资源的稀缺性是被人类自身“制造”出来的,人类不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这种追求本身会遇到时间、空间和各种资源的限制,于是人们也就不断地为自己制造出了更多的难题和更大的麻烦,于是又要花力气发展自己以解决这些问题,克服这些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讲,稀缺性在人类生存的意义上可能不成为问题,但相对人们的“过度需求”时,稀缺性的假定无疑是成立的了。刘世廷.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的矛盾[J].科学社会主义,2006(6).因此,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贯穿始终。解决自然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无限性这一基本矛盾有两条路径: 一是保护资源并节制人类不合理的行为,但相对于人类的需求来说,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源源不断地开发新资源,这一根本出路表达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诉求。实现这一诉求需要进行自觉、持续、全面的创新,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蕴和客观要求。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追求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争取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和开源节流,使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人类对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就是人们开展的管理活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人类产生的时候起,管理活动就产生了。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管理的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和创新,但管理使命却始终没有改变,这就是解决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即使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了巨大进步,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并没有消失,甚至矛盾更加突出,这是因为,人类的发展总是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资料,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需要,如生存需要、生理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或者政治需要、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等,这些需要形成一个复杂系统,并且欲望内容不断扩大,欲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无限性,它是由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决定的。现代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无论是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相对于人们的无穷的欲望而言,社会创造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总是不足的。刘世廷.资源有限性与人类需要无限性的矛盾[J].科学社会主义,2006(6).因此,现代社会对资源使用效率和创造丰富的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理性管理、科学管理、人性管理的要求显得更为突出,也就使重视管理达到人类发展史上从未有达到的高度。
〖1〗管理原理与应用〖1〗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概述1.1.2管理活动的结构
对人类的社会活动分析可知,社会活动包含四个结构性因素,即是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为什么要做?管理作为一项社会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一样也有四个结构性因素。具体来说,管理活动由以下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即: 管理主体,回答由谁管的问题;管理客体,回答管什么的问题;管理中介(方法、手段和过程),回答怎样管的问题;管理目的,回答为何而管的问题。
1. 管理主体
管理主体是指掌握社会组织管理权力,承担管理责任,决定管理方向和进程的有关组织和人员。管理者和管理组织是管理主体的两个有机组成。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主体基本上是由参加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组成的,这些人或人群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从事现实管理活动。在生产力低下的时期,各级管理人员往往集决策、指挥、监督和控制等各项职能于一身,组织的管理主体通常是组织所有者,单个的管理主体称为管理者。但是,在现代化大生产中,由于组织规模大,组织管理无法由一个管理者完成,而是由许多个人按一定功能组织起来,构成一个整体来管理特定的社会生产组织,这样由多个人组成的管理主体称为管理组织或管理系统。
2. 管理客体
管理客体是指管理活动的作用对象,或者说是管理的收受者。从社会生产组织的管理实际来看,组织内的管理客体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主要包括: 组织成员成为管理的重要客体,他们执行组织分配的工作任务,遵照一定的工作运行规则进行工作,以求获得良好的工作成绩;组织的物质资源、金融资源、信息资源、人际和文化资源也是管理客体,都是管理的收受者。组织的各种资源在管理的作用下,经过特定的技术转换过程就成为产出物。组织向外扩张和发展时,往往作用于组织外部的人、财、物、信息和其他组织,这些就成了管理客体,只是这类管理客体具有不确定性,而且经常会变动。这三类管理客体中最重要的就是作为管理客体的人,组织成员既是管理客体,又是财、物等其他管理客体的主体,组织成员开展工作,存在较大的空间和自主性。例如,8小时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不会被安排得毫无时间和空间的余地;在工作过程中,组织成员仍然有一定权限决定是否要做下去,是否停下来请示上级等。所以,作为客体的组织成员就可能在其工作范围和工作时间中发挥他的想象力和工作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特定组织范围中,每一个组织成员都是自己工作岗位和领域中的管理主体。
3. 管理中介(方法、手段和过程)
管理中介就是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从而实现管理目的手段、措施和方法等的总称。在管理理论领域,有的学者对管理中介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区分,认为管理方法是指用来实现管理目的而运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等的总称。马仁杰,等.管理学原理[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实际上,无论是管理方法,还是管理中介,都是指管理活动和管理目的之间的“桥梁”,所以,在一定条件下,管理中介和管理方法是等同的。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社会生产组织的规模和产品工艺也存在差别,科技发展水平制约着管理手段、方式和途径等的运用。但从管理活动的基本措施、手段和方式来看,管理中介最基本的是决策、组织和控制。
4. 管理目的
目的通常是指行为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识、观念的中介作用,预先设想的行为目标和结果。作为观念形态,目的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实践关系。人的实践活动以目的为依据,目的贯穿实践过程的始终。管理是对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的活动,主要是对社会生产组织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进行组织协调,以期创造良好效果。这个效果集中体现为资源效率的放大、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社会生产组织的生产效率。但是,社会生产组织不但需要高效率,而且需要良好的效益,管理需要把效率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效率与效益的统一,人们往往把这两者的统一称为效能。
效率、效果和效益向来都是企业追求的目标,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例如,劳动生产效率常用人均产量、人均产值等指标来表示。效果是一项活动的成效与结果,是人们通过某种行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产生出的合乎目的性的结果。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情,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例如,公司经营领域选择是否得当,生产的产品是否对路?为了扩大企业的规模,应该并购什么样的企业?为了扩大产品出口,是应该先打开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效益是指某一特定系统运转后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和利益。具体地说,它反映了人们的投入与所带来的利益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因此,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实际上是策略的制定),而效果则关系到所做的事是否正确(实际上是战略的制定),涉及组织的结果及组织的目标。所以,管理者不能只关注达到和实现的组织目标,也就是不能只关注效果(战略是否正确),还应该尽可能有效率地(正确的策略)完成组织工作。否则,将无法实现企业的高效益。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即高效益)是相辅相成的,而不良的管理通常既是低效率的也是低效果的,或者虽然有效果(效益)但却是低效率的。
什么是效能?“效能”这个词的原意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效用能量,主要从能力、效率、质量、效益这四个方面体现出来。应该指出的是,效率不能等同效能。从经济意义上讲,效率指的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关系,但效率并不能反映人的行为目的和手段是否正确。效能则强调人的行为目的和手段方面的正确性与效果方面的有利性。例如,甲企业100个生产工人年产彩电产值1亿元,由于外观、质量因素使得产销率只有60%;乙企业200个生产工人年产彩电产值1.5亿元,产销率高达95%。如果单从效率上讲,甲企业的效率明显高于乙企业。然而,甲企业生产的产品市场销路不好,显然甲企业生产的目的没有达到,它不符合效能的有利原则,乙企业的效能明显好于甲企业。因此,效能好是保证工作有效的前提。只有效能有了可靠的保证,提高效率才有实际意义。
1.1.3管理概念
概念是人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并加以概括,是本我认知意识的一种表达,形成概念式思维惯性。因此,管理概念不仅反映当时管理实践的客观状况,而且与个体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等密切联系。在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管理学家从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了许多管理的概念。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认为: 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科学管理原理[M]. 马风才,译.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按照泰勒的概括: 管理的本质是在机器大生产出现以后,提高工人劳动效率进行管理。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认为: 管理是所有的人类组织都有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由五项要素组成: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亨利·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M]. 迟力耕,等,译.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法约尔从管理职能和管理过程出发,对管理进行抽象概括,强调管理人员履行管理职责,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更好地提高社会生产组织的劳动生产率。法约尔的管理概念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认为: 管理就是制定决策。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M].李柱流,等,译.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西蒙之所以称管理就是决策,其目的显然是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确实,无论进行计划、组织还是领导和控制,各项管理职能的开展都离不开决策,决策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管理实际上是由一连串的决策组成的,决策的身影始终伴随着管理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决策质量好坏对于管理各项职能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认为: 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M].余向华,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8. 管理不仅是一项工作、一门学科,它还以人为核心。每一项成就都是管理者的成就,每一次失败也是管理者的失败。从管理的实际发生来看,是人在管理,而不是“力量”或“事实”在管理。管理得当还是管理失当,取决于管理者在个人理想、奉献精神以及正直无私方面的表现。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 所谓管理,是指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使活动完成得更有效的过程。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M].李原,等,译.11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斯蒂芬·P.罗宾斯从解释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重要性出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组织对待其员工的方式会对组织绩效产生显著影响。
上述的管理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管理的本质特点,对管理活动缺乏全面和深刻的把握。既然管理行为本身就是由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中介、管理目的四个要素决定的,构成管理行为的这四个管理要素理应在管理概念中得到体现。此外,任何管理活动必须运用管理方法实现管理目的,即解决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因此,回答什么是管理,可以做出这样的表述: 管理就是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目的,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环节来协调组织所拥有的资源,以期高效能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性活动。
1.2管理的性质和本质
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什么是管理,需要对管理的内在本质及其属性进行把握。只有深刻认识管理的性质和本质,才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管理。
1.2.1管理的性质
从广义上讲,性质就是一件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例如,氢气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具有可燃性,燃烧就是使氧气发生化学变化,这种与氧气的联系就是氢气的化学性质之一。因此,管理的性质也就是管理与其他社会现象相联系形成的内在本质属性。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但社会的基本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此,把握管理的性质,最为重要的是把握管理与生产力的联系、管理与生产关系的联系。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很早时候就对管理与社会生产力、管理与社会生产关系问题进行了论述,形成了“管理二重性学说”。马克思主义的“管理二重性学说”认为,管理与生产力相联系,形成管理的自然属性;管理与生产关系相联系,形成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相统一。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它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管理要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要合理地组织社会生产力,故也称作管理的生产力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管理的社会属性既是生产关系的体现,又反映和维护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其性质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性质。在不同的社会制度条件下,谁来监督、监督的目的和方式都会不同,因而也必然使管理活动具有不同的性质。所谓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方面,企业管理具有同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表现为对集体劳动进行指挥,执行着合理组织生产力的一般职能。另一方面,企业管理又具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执行着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的特殊职能。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管理的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也就是说生产过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要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就必须执行合理组织生产力和维护生产关系的职能,这两种职能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缺一不可,由此,企业管理就具有了二重性。
全面把握“管理二重性”原理,是认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经验与方法的指导思想,对实现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2.2管理的本质
本质既指事物本身的形体或本来的形体,又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根本属性。对管理活动进行考察可知,管理是以工作目标为前提,最大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为了实现管理目的,管理者需要对组织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达到人尽其力、物尽其用、事尽其功,达到社会生产组织的各项工作效能最大化。因此,开展管理活动和从事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协调组织活动的各种关系,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财与事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组织内部与外部之间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工作就是协调各种关系。因此,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当然,协调的中心是人,只有协调好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组织成员的分工合作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才能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1.3管理的作用
认识管理问题,把握管理的规律,不仅需要把握管理的内在本质属性,而且需要把握管理的外在功能。
1.3.1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表明,机器大工业产生以来经历了三次经济发展中心的崛起。一是资本主义早期的西欧经济发展中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那么,现代社会的世界经济发展中心是如何创立起来的呢?
资本主义早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在16世纪末发生了宗教革命,一些进步思想家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自然科学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知识的价值,在这些进步知识分子的倡导下英国政府开始提倡科学实验,提倡研究自然科学,并成立了皇家学会等学术活动中心,开展自然科学的研究。这一时期英国在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对全世界来说都举足轻重的进步,牛顿发现了三大定律,瓦特完善了高效蒸汽机,解除了人们思想和技术上的障碍。较为成熟的蒸汽机技术促使纺织业和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成倍增长,生产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促使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爆发,改变了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在较为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技术水平的支撑下,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英国的经济进入了极度繁荣的时期,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英国海外扩张提供了轮船、火炮、高效的机械化设备,从而获取了大量的资源和资本积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开始了所谓的“日不落”历史,英国成为这一时期的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与此同时,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对经济和政治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观点,改变了长期以来社会生产基本上没有专业分工的方式,通过建立合理的劳动分工,促进工业社会的生产效率提高,从而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了经济繁荣发展。因此,资本主义早期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经济中心的确立,主要得益于科学技术的领先和先进管理思想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很早就明确以教育带动科研,对教育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在资金、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强大的支持。另外,美国历任领袖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再加上美国积极应用移民政策吸引大量的科技人才,诸如爱因斯坦、费米等一批著名的科学家被吸引到美国,使得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突飞猛进,促使了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美国的产生。与此同时,20世纪初期泰勒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采用科学的途径来解剖管理, 探究管理的内在规律和普遍原则。泰勒的科学管理运用于企业管理中,使得许多企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各行各业生产的产量,而且在增加工人工资的同时,降低产品价格和增加对产品的需求成为可能。20世纪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心,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以及以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先进的管理理论指导,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战前积累的财富几乎丧失殆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的崩溃导致社会的动荡和混乱。然而经过10年的恢复和发展,到1955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了战前水平,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日本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日本政府加强投资,重视教育。1947年日本制定和实施《义务教育法》,1969年全面实施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并大力加强中等、高等教育,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者的知识水平和科技运用能力。另外,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科研,以重工业和化学工业为中心,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投资和设备更新,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并积极发展电子、石化和人造纤维等新型工业,为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此外,“二战”结束后日本从美国引进了包括泰罗制在内的管理思想和经验,结合日本现代工业生产的实际,创造出自己的质量管理模式、团队管理方法。
综观现代经济发展的三大中心的兴起,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 科学技术和管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社会经济学家认为,科学技术和管理是经济发展的“两大车轮”。
1.3.2管理能够产生“1 1>2”的功效
管理的任务就是对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整合,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既定的目标。这种方式的实现可以细分为四种情况: 产出不变,支出减少;支出不变,产出增多;支出减少,产出增多;支出增多,产出增加更多。这里的支出包括资金、人力、时间、物料、能源等的消耗。总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用力少,见功多”,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功业、效果。因此,管理工作通过人力资源的最大化,实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使得能者上、庸者下,通过协调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人与事的关系,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此外,对有限资金的使用,也是通过“好钢用在刀刃上”,使得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充分协调财与事的关系。另外,实现组织目标需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依据事情的轻重急缓安排工作的先后顺序,这是处理事与事的关系。管理的意义就是协调各种资源的关系,使资源使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效果、效率、效益。
1.4管理学的建立及其理论发展
人类开展管理活动有着漫长的历史,可以这样说,自人类出现以后,人们就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开展形式多样的管理活动。但在20世纪以前的漫长历史时期里,人们对管理的认识停留在零碎的、片面的经验总结和反思,没有系统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因而管理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建立。19世纪末期,在机器大工业的催生下,借助科学发展的众多成果,对管理经验进行系统化,形成了系统的管理理论,建立了相对独立的管理学学科。一百多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管理理论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
1.4.1古代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2〗1. 中国早期管理思想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是与各国自身的生产力发展和民族文化特点相连的。早在五千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组织——部落和王国,有了部落的领袖和帝王,也就有了管理问题。《论语》《孙子兵法》《资治通鉴》《红楼梦》等著作中包含许多关于管理的论述。
(1) 关于经济管理的思想。孔子主张重义轻利,不要积极追求物质财富,要“知命安贫”;主张财富的分配要适当。老子、庄子主张寡欲,对财富要有知足感。孟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社会要有明确的分工。荀子认为需求是无止境的,需要用礼节来调节,人类想要满足群体的欲望,就必须分工;富国首先必须富民;“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2) 关于运筹决策的思想。古代中国在生产和战争实践中形成了较完整的运筹与决策思想体系。如《孙子兵法》主张的“知己知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人做事需要“三思而行”等,充分体现了运筹决策的思想。
(3) 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思想。在古代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人性问题很早就有争论。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关于人的需求,管仲指出“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关于奖惩,管仲认为“赏不可以不厚,禁不可以不重”,主张重赏重罚。可以这样认为,古代中国有着丰富的管人、用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践与思想。
(4) 关于领导艺术。在古代的许多书籍中,大量记载了治国安邦和领导艺术的思想。如《孙子兵法》记载: “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代许多思想家主张,治国安邦重在顺“道”,重“人”,求“和”,守“信”。
2.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践和管理经验。从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制时代开始,罗马、埃及、巴比伦等文明古国便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比如,古罗马帝国的兴盛并连续统治几个世纪,关键得益于其有效的组织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管理相结合的分权制度。古巴比伦王国利用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建立了强硬的中央集权统治国家,同时在该法典中还涉及工资、会计、收据等经济管理思想。古埃及建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有严格的等级层次和分工协作管理。而诸如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水道、巴比伦的古城等伟大的建筑更是表现出了惊人的管理实践,这些巨大的工程背后一定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规划、组织、领导与控制活动,若没有一些进步的管理思想是无法解决的。
但在这一阶段,人们并没有很好地对管理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律性的总结。真正关注并较好地研究有关管理问题的活动,起源于18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的工业革命导致了机器取代人力,加速了资本的快速积累和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这也促使了对管理的研究。其中,对后期管理理论的形成与研究有较大影响的代表性人物有亚当·斯密、查尔斯·巴贝奇和罗伯特·欧文。
(1) 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亚当·斯密是英国政治经济学家,他对经济和政治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劳动分工理论。他以制针业为例提出劳动分工能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宣称,每人从事一项专门化的制针作业,一天能生产大约48 000根针。而如果每个人单独完成全部制针作业,每人一天大约只能制作10根针!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劳动分工增加了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二是节省了从一种工作状态转换为另一种工作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三是发明了既方便工作又节省劳动时间的机器。同时,亚当·斯密指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的是个人自身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是以个人相互之间的利益限制为基础而产生的,这就是所谓的“经济人”观点。
(2) 查尔斯·巴贝奇的劳动分工与利润分配思想。查尔斯·巴贝奇不仅是英国著名的数学家,而且对工厂的生产和管理也十分关心。在1837年出版的《论机器和制造业的节约》一书中,对劳动分工的好处和主管人员对设备、物质、人力使用上的具体管理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此外,他还提出了通过建立一种利润分享制度,来正确处理工厂主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使工人除固定工资外,还可以得到企业利润奖金与合理化建议奖金,从而建立起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
(3) 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罗伯特·欧文是一位成功的英国企业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最早注意到企业内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所以有人认为他是“人事管理之父”。欧文16岁那年离家自谋生计,18岁那年他与人合办工厂,后来自办小厂,再后来受聘于一些大型纺纱厂做管理工作。通过在纺纱厂一系列的试验,提出在生产中要重视人,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人工资,改善工人住房和生产条件,认为重视人的作用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
总体来讲,这一时期有关管理问题的论述和研究,还远未能形成系统的管理理论。但人们已经意识到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预见到管理的地位将不断提高,其管理思想为后来的管理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4.2管理学的建立与学科特点〖*2〗1. 管理学的建立及其标志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都是以系统理论形成为前提的,其标志就是该学科的第一本著作的出版。管理学作为社会科学的其中一门学科,学科的建立是管理实践经验、思想的理性化和系统化,形成系统理论。美国管理学家泰勒在19世纪末相继发表了阐述管理的论文,并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因此,管理学的建立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科建立的标志就是《科学管理原理》的出版。这一学科的特定研究对象就是管理现象,学科任务是揭示管理活动的规律。
2. 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1) 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自从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以来,管理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能反映管理活动内在规律性的理论体系,这个由一系列的基本概念、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等组成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管理实践中,一方面用于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使人们的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另一方面又随着人们管理实践的不断丰富而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经过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可供人们学习和传授的反映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
然而,管理学不是一门精确的科学。人们在认识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概念、原理、原则、方法等,不可能像自然科学的原理和定理那样通过实验加以提炼和验证。因此,一方面当管理者应用管理理论指导管理实践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应用其定理和原理去指导自然科学实践那样严谨、精确和一丝不苟,而是要求管理者灵活地运用管理理论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另一方面管理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由于管理对象的复杂性、管理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多变性,管理学所能提供的手段和方法又是极其有限的。因此需要管理者具有丰富的管理技巧,这就是说管理是一种艺术。艺术的含义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并且通过巧妙的技能来达到某种效果,或者说是指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诀窍”。正如其他所有技能一样,管理工作也需要利用系统化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运用,以获得预期的效果。这就是说,在管理实践中,如果只凭书本知识来诊断,仅仅借助原则来设计,靠背诵原理来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的管理实践相结合,发挥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所以,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技巧和经验。
因此,可以说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管理的这一特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可以促使人们既注重对管理理论的学习,又不忽视灵活运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如果不懂得管理的科学理论,在管理的过程中就只能靠碰运气,靠主观或过去的经验办事;而如果管理者掌握了管理的科学理论,就有可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当然,管理者也不能空谈管理理论,需要通过实践来丰富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技巧。总之,任何人要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但要学好管理理论,还要掌握管理的艺术。
(2)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管理学的综合性特点可从三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管理学自身的知识体系构成来看,它具有综合性。管理学的整个知识体系可分成三个层次: 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等工具性知识;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管理知识。其次,从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结构分析,管理学是一个包括许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中,人们会按照专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