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9205966丛书名: 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
编辑推荐
《中公版·2018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上下册)》是中公教育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在研究历年考试趋势后,根据大纲的要求和特点精心编写而成。本书涵盖了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生应试备考的各个阶段,便于考生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本书深入分析了历年真题和命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甄选考点。使用本书能在短时间内帮助考生把握考试方向,夯实基础。此外,书中还适当增加了同步训练题,便于在复习之时加以检测巩固。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辅导用书临床执业医师内部讲义(上下册)》是中公教育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中心在研究历年考试趋势后,根据大纲的要求和特点精心编写而成。本书的编写尽可能*化吸收临床执业医师的命题考点和命题热点,与市场同类图书相比,覆盖更加全面、内容更加丰富、讲解更加透彻。
目 录
上册
第一篇生物化学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酶
第四章糖代谢
第五章生物氧化
第六章脂质代谢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第九章遗传信息的传递
第十章蛋白质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二章信号转导
第十三章重组DNA技术
第十四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十五章血液生化
第十六章肝生化
第十七章维生素
第二篇生理学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呼吸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第六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七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九章内分泌
第十章生殖
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章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第四章消毒与灭菌
第五章噬菌体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八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九章病原性球菌
第十章肠道杆菌
第十一章弧菌属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第十三章棒状杆菌属
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
第十五章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
第十六章动物源性细菌
第十七章其他细菌
第十八章支原体
第十九章立克次体
第二十章衣原体
第二十一章螺旋体
第二十二章真菌
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十四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二十五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六章呼吸道病毒
第二十七章肠道病毒
第二十八章肝炎病毒
第二十九章黄病毒
第三十章出血热病毒
第三十一章疱疹病毒
第三十二章逆转录病毒
第三十三章其他病毒
第三十四章亚病毒
第四篇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抗原
第三章免疫器官
第四章免疫细胞
第五章免疫球蛋白
第六章补体系统
第七章细胞因子
第八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九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第十章免疫应答
第十一章黏膜免疫
第十二章免疫耐受
第十三章抗感染免疫
第十四章超敏反应
第十五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十六章免疫缺陷病
第十七章肿瘤免疫
第十八章移植免疫
第十九章免疫学检测技术
第二十章免疫学防治
第五篇病理学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炎症
第四章肿瘤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章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第十二章艾滋病、性传播疾病
第十三章免疫性疾病
第十四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六篇药理学
第一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四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五章M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六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七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八章局部麻醉药
第九章镇静催眠药
第十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十一章抗帕金森病药
第十二章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三章镇痛药
第十四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五章钙拮抗药
第十六章抗心律失常药
第十七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十八章抗心绞痛药
第十九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二十章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一章利尿药
第二十二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二十三章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四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二十七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第二十八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二十九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章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一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三十二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第三十三章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第三十四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三十五章抗结核病药
第三十六章抗疟药
第三十七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七篇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基础
第三章心理卫生
第四章心身疾病
第五章心理评估
第六章心理治疗
第七章医患关系
第八章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八篇医学伦理学
第一章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第三章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第四章临床诊疗伦理
第五章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
第六章公共卫生伦理
第七章医学科研伦理
第八章医学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伦理
第九章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与行为规范
第九篇卫生法规
第一章执业医师法
第二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第三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章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
第五章传染病防治法
第六章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七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八章药品管理法
第九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十章处方管理办法
第十一章献血法
第十二章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
第十三章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十四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十五章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十六章精神卫生法
第十七章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第十八章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第十篇预防医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医学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临床预防服务
第五章社区公共卫生
第六章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第十一篇呼吸系统
第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二章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章支气管哮喘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
第五章肺炎
第六章肺脓肿
第七章肺结核
第八章肺癌
第九章肺血栓栓塞症
第十章呼吸衰竭
第十一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十二章胸腔积液
第十三章气胸
第十四章肋骨骨折
第十五章纵隔肿瘤
第十二篇心血管系统
第一章心力衰竭
第二章心律失常
第三章心脏骤停
第四章原发性高血压
第五章继发性高血压
第六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第七章心脏瓣膜病
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九章心肌疾病
第十章急性心包炎
第十一章休克
第十二章周围血管疾病
下册
第十三篇消化系统
第一章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二章肝脏疾病
第三章胆道疾病
第四章胰腺疾病
第五章肠道疾病
第六章阑尾炎
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
第八章消化道大出血
第九章腹膜炎
第十章腹外疝
第十一章腹部损伤
第十四篇泌尿系统
第一章尿液检查
第二章肾小球疾病
第三章尿路感染
第四章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第五章肾结核
第六章尿路结石
第七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第八章泌尿系统梗阻
第九章泌尿系统损伤
第十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及其他疾病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五篇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三章妊娠生理
第四章妊娠诊断
第五章孕期监护与孕期保健
第六章正常分娩
第七章正常产褥
第八章病理妊娠
第九章妊娠合并症
第十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
第十一章异常分娩
第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
第十三章异常产褥
第十四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第十五章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第十六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十七章生殖内分泌疾病
第十八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第十九章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子宫脱垂)
第二十章不孕症
第二十一章计划生育
第二十二章妇女保健
第十六篇
第一篇生物化学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章酶
第四章糖代谢
第五章生物氧化
第六章脂质代谢
第七章氨基酸代谢
第八章核苷酸代谢
第九章遗传信息的传递
第十章蛋白质生物合成
第十一章基因表达调控
第十二章信号转导
第十三章重组DNA技术
第十四章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第十五章血液生化
第十六章肝生化
第十七章维生素
第二篇生理学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呼吸
第五章消化和吸收
第六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第七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八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九章内分泌
第十章生殖
第三篇医学微生物学
第一章微生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三章细菌的生理
第四章消毒与灭菌
第五章噬菌体
第六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第七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第八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九章病原性球菌
第十章肠道杆菌
第十一章弧菌属
第十二章厌氧性细菌
第十三章棒状杆菌属
第十四章分枝杆菌属
第十五章放线菌属和诺卡氏菌属
第十六章动物源性细菌
第十七章其他细菌
第十八章支原体
第十九章立克次体
第二十章衣原体
第二十一章螺旋体
第二十二章真菌
第二十三章病毒的基本性状
第二十四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第二十五章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二十六章呼吸道病毒
第二十七章肠道病毒
第二十八章肝炎病毒
第二十九章黄病毒
第三十章出血热病毒
第三十一章疱疹病毒
第三十二章逆转录病毒
第三十三章其他病毒
第三十四章亚病毒
第四篇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抗原
第三章免疫器官
第四章免疫细胞
第五章免疫球蛋白
第六章补体系统
第七章细胞因子
第八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第九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第十章免疫应答
第十一章黏膜免疫
第十二章免疫耐受
第十三章抗感染免疫
第十四章超敏反应
第十五章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十六章免疫缺陷病
第十七章肿瘤免疫
第十八章移植免疫
第十九章免疫学检测技术
第二十章免疫学防治
第五篇病理学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第二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第三章炎症
第四章肿瘤
第五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八章泌尿系统疾病
第九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第十章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十一章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第十二章艾滋病、性传播疾病
第十三章免疫性疾病
第十四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六篇药理学
第一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四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第五章M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六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七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八章局部麻醉药
第九章镇静催眠药
第十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十一章抗帕金森病药
第十二章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三章镇痛药
第十四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十五章钙拮抗药
第十六章抗心律失常药
第十七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十八章抗心绞痛药
第十九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二十章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一章利尿药
第二十二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第二十三章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四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二十七章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物
第二十八章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
第二十九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章大环内酯类及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一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三十二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第三十三章人工合成的抗菌药
第三十四章抗真菌药和抗病毒药
第三十五章抗结核病药
第三十六章抗疟药
第三十七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七篇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医学心理学基础
第三章心理卫生
第四章心身疾病
第五章心理评估
第六章心理治疗
第七章医患关系
第八章患者的心理问题
第八篇医学伦理学
第一章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第二章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规范
第三章医疗人际关系伦理
第四章临床诊疗伦理
第五章临终关怀与死亡的伦理
第六章公共卫生伦理
第七章医学科研伦理
第八章医学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伦理
第九章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与行为规范
第九篇卫生法规
第一章执业医师法
第二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第三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第四章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
第五章传染病防治法
第六章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七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八章药品管理法
第九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第十章处方管理办法
第十一章献血法
第十二章侵权责任法(医疗损害责任)
第十三章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十四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第十五章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十六章精神卫生法
第十七章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第十八章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第十篇预防医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医学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
第四章临床预防服务
第五章社区公共卫生
第六章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第十一篇呼吸系统
第一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二章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第三章支气管哮喘
第四章支气管扩张
第五章肺炎
第六章肺脓肿
第七章肺结核
第八章肺癌
第九章肺血栓栓塞症
第十章呼吸衰竭
第十一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第十二章胸腔积液
第十三章气胸
第十四章肋骨骨折
第十五章纵隔肿瘤
第十二篇心血管系统
第一章心力衰竭
第二章心律失常
第三章心脏骤停
第四章原发性高血压
第五章继发性高血压
第六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第七章心脏瓣膜病
第八章感染性心内膜炎
第九章心肌疾病
第十章急性心包炎
第十一章休克
第十二章周围血管疾病
下册
第十三篇消化系统
第一章食管、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二章肝脏疾病
第三章胆道疾病
第四章胰腺疾病
第五章肠道疾病
第六章阑尾炎
第七章直肠肛管疾病
第八章消化道大出血
第九章腹膜炎
第十章腹外疝
第十一章腹部损伤
第十四篇泌尿系统
第一章尿液检查
第二章肾小球疾病
第三章尿路感染
第四章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第五章肾结核
第六章尿路结石
第七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第八章泌尿系统梗阻
第九章泌尿系统损伤
第十章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先天性畸形及其他疾病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五篇女性生殖系统
第一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三章妊娠生理
第四章妊娠诊断
第五章孕期监护与孕期保健
第六章正常分娩
第七章正常产褥
第八章病理妊娠
第九章妊娠合并症
第十章遗传咨询、产前筛查、产前诊断
第十一章异常分娩
第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
第十三章异常产褥
第十四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第十五章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第十六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十七章生殖内分泌疾病
第十八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第十九章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子宫脱垂)
第二十章不孕症
第二十一章计划生育
第二十二章妇女保健
第十六篇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纵观医师资格考试,本章内容在历年考试中从未缺席,是每年必考考点之一。考试题量,相比10年之前虽有所下降,但仍平均保持每年2个题目。同时本章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多为高中生物学知识,是考生可以轻松学习、拿高分的章节。其中考试的热点内容有氨基酸的分类、蛋白质的结构。
第一节氨基酸与多肽
①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②肽键与肽链。
一、氨基酸的结构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自然界中存在的氨基酸有300多种,但被生物体直接用于合成蛋白质的只有20种,这20种氨基酸除甘氨酸以外,其余均为L-α-氨基酸。
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氨基酸都能组成蛋白质,在考试中最常出的考题为:天然蛋白质中没有的氨基酸是(鸟氨酸),蛋白质中没有的氨基酸是(瓜氨酸)。
【真题再现1】
(A1型题)天然蛋白质中不含有的氨基酸是()。(2010年真题第四单元第131题)
A.半胱氨酸B.丝氨酸C.蛋氨酸
D.脯氨酸E.鸟氨酸
【真题再现2】
(B1型题)不存在于人体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是()。(2015年真题第一单元第6题)
A.鸟氨酸B.丙氨酸C.亮氨酸
D.谷氨酸E.甘氨酸
二.氨基酸的分类
依据氨基酸本身的理化性质及其本身具有的化学结构,对氨基酸进行分类,在资格考试中主要考查以下几种分类方法,见表1-1-1:
表1-1-1氨基酸的分类
氨基酸的分类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拿分点不在于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而在于如何巧妙地记住这些分类。
【真题再现3】
(A1型题)含巯基的氨基酸是()。(2006年真题第二单元第109题)
A.半胱氨酸B.丝氨酸C.蛋氨酸
D.脯氨酸E.鸟氨酸
【真题再现4】
(A1型题)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2010年真题第四单元第103题)
A.丙氨酸B.赖氨酸C.丝氨酸
D.谷氨酸E.苯丙氨酸
三.肽键与肽链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HR-COOH,不同氨基酸只是因为R取代基的不同。当两个氨基酸靠近时,会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又名酰胺键)NH2-CHR-CONH-CHR-COOH,此时由2个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物质就称为二肽。若许多氨基酸依次通过肽键相互连接,形成长链,则称为多肽链。
(1)天然蛋白质中无鸟氨酸。
(2)非极性氨基酸: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
(3)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4)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
第二节蛋白质的结构
①一级结构;②二级结构;③三级和四级结构。
蛋白质结构鉴别,见表1-1-2:
表1-1-2蛋白质结构鉴别
【真题再现5】
(B1型题)亚基解聚时哪个结构被破坏?()(2006年真题第二单元第111题)
A.二硫键B.一级结构C.二级结构
D.三级结构E.四级结构
【真题再现6】
(B1型题)蛋白水解酶直接使()。(2006年真题第二单元第112题)
A.二硫键破坏B.一级结构破坏C.二级结构破坏
D.三级结构破坏E.四级结构破坏
【真题再现7】
(A1型题)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2007年真题第二单元第54题)
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每一氨基酸侧链的空间结构
C.局部主链的空间结构D.亚基间相对的空间
E.每一个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真题再现8】
(A1型题)维持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和β-折叠中的化学键是()。(2009年真题第一单元第40题)
A.肽键B.离子键C.二硫键
D.氢键E.疏水键
【真题再现9】
(A1型题)有关蛋白质α-螺旋结构,错误的是()。(2011年真题第四单元第41题)
A.链内氢键稳定其结构B.稳定α-螺旋结构的是离子键
C.是二级结构的形式之一D.一般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都含α-螺旋
E.有些侧链R基因不利于α-螺旋
【真题再现10】
(A1型题)下列不属于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化学键的是()。(2013年真题第一单元75题)
A.盐键B.氢键C.范德华力
D.肽键E.疏水键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肽键,其他结构主要是氢键。
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①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级结构即氨基酸排列顺序,通常在由上万乃至几十万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只有个别氨基酸发生变化,对蛋白质的活性无大的影响。当异常的氨基酸处于功能活性部位或处于特定构象关键部位,则引起蛋白质功能的改变,称为分子病,如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仅因6号氨基酸残基发生了变异而造成。
二、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当高级结构即二、三、四级结构发生变化时,蛋白质的功能一定会发生变化。其中在体内,某种物质特异地与蛋白质分子的某个部位结合,从而使得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因而引起的功能活性变化被称为蛋白质的别构效应。
在考试中,氧解离曲线是生物化学最常涉及的别构效应之一,血红蛋白由4条独立的多肽链构成4个亚基。每个亚基含有一分子的血红素,血红素为氧与血红蛋白的主要结合位点。当周围组织细胞氧浓度低时,亚基发生结构变化,使得4个血红素只有1个可以和氧分子结合,将其余3个血红素结合的氧气释放,供氧给组织细胞。当周围组织细胞氧浓度升高时,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别构效应,使得血红素暴露出来,并使氧与血红素结合,从而被搭载,运往氧浓度低的部位。因此,氧解离曲线呈现“S”形,保证机体对氧的利用。
图1-1-1血红蛋白结构图1-1-2氧解离曲线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等电点、沉淀和变性。
一、等电点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HR-COOH,在有机化学上也可以写成( )NH3-CHR-COO(-)此种形式,即蛋白质是既能带正电,也能带负电的一种结构。此时,若蛋白质处于碱性(OH-)条件下,通过异性相吸原理,蛋白质正电荷会被中和,则蛋白质带负电。若蛋白质处于酸性(H )条件下,蛋白质负电荷会被中和,则蛋白质带正电。由此可知,在蛋白质由负变正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pH值,使得蛋白质既不带负电,也不带正电,此pH值即为等电点。等电点对于蛋白质的电泳分离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因资格考试不涉及电泳,因此考生只需知道等电点pKa是pH值,在等电点蛋白质不带电即可。
二、沉淀
(1)有机溶液萃取。可使用有机溶剂沉淀,常用乙醇和丙酮。
蛋白质在人体所在pH值中,大多呈带电状态,在化学里,只要是离子必然溶于水,通过相似相溶原理,即“水溶于水,油溶于油”可知,水溶性蛋白在油溶性的有机溶液中,必然溶解度下降从而沉淀析出。
(2)盐析。在溶液中加入离子如NaCl、Na2SO4。
蛋白质带电荷,因此在一固定pH值下,各蛋白质分子带有相同电荷。根据同性相斥原理,蛋白质分子不会发生聚集也就难以沉淀,当加入盐以后,蛋白质电荷被中和,也就不再发生同性相斥了,从而得以沉积。
(3)重金属沉淀试剂。重金属即与蛋白发生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因此当患者重金属中毒时,可通过补充蛋白的方法,让重金属与体外蛋白结合,减少其对人体蛋白的损伤。
三、变性
变性即蛋白质高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甚至丧失生物活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级结构即氨基酸顺序未发生变化。变性多由物理、化学因素(温度、紫外线、强酸、强碱)导致,也可由生物因素导致(如感染引起的组织变质),当引起变质的因素轻微时,去除原因后损伤可恢复,这一过程称为复性。当引起变质的因素严重时,损伤不可恢复。
变性特点:蛋白质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真题再现11】
(A1型题)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2009年真题第一单元第109题)
A.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B.分子量降低
C.溶解性增加
D.生物学活性降低
E.共价键被破坏
【真题再现12】
(A1型题)下列有关蛋白质变性的叙述,错误的是()。(2012年真题第一单元第61题)
A.蛋白质变性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
B.蛋白质变性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C.蛋白质变性时一级结核不受影响
D.去除变性因素后,所有变性蛋白质都可以复性
E.球蛋白变性后其水溶性降低
1.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A.多肽B.二肽
C.L-α-氨基酸D.L-β-氨基酸
E.肽平面
2.下列属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是()。
A.亚基B.α-螺旋结构
C.分子伴侣D.肽链
E.结构域
3.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
A.蛋白质溶液pH=7.4时溶液的pH值
B.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时溶液的pH值
C.蛋白质分子静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
D.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时溶液的pH值
E.蛋白质溶液pH=3.6时溶液的pH值
【真题再现1】E。解析:天然蛋白质中无鸟氨酸。
【真题再现2】A。
【真题再现3】A。
【真题再现4】D。解析:酸性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与天冬氨酸。
【真题再现5】E。解析:亚基是四级结构的组成单位。
【真题再现6】B。解析:蛋白水解酶分解一级结构,使得氨基酸被分离出来,才能吸收。
【真题再现7】A。解析:蛋白质一级结构即氨基酸由肽键相连的顺序。
【真题再现8】D。解析:维系高级结构的是氢键,维系一级结构的是肽键。
【真题再现9】B。
【真题再现10】D。解析:肽键只维系一级结构。
【真题再现11】D。解析:变性即结构发生改变,结构影响功能,最显著的表现是活性下降。
【真题再现12】D。解析:只有当损伤轻微时,才能复性。
【同步练习】
1.C。解析:除了甘氨酸外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B。解析:二级结构为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等。
3.C。解析:等电点是电荷为0时溶液的pH值。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每年出题平均3道。与上一章相似,本章内容较为简单,也多是高中生物学知识,是资格考试中涉及的送分章节。以往考查热点在于D
纵观医师资格考试,本章内容在历年考试中从未缺席,是每年必考考点之一。考试题量,相比10年之前虽有所下降,但仍平均保持每年2个题目。同时本章知识内容较为简单,多为高中生物学知识,是考生可以轻松学习、拿高分的章节。其中考试的热点内容有氨基酸的分类、蛋白质的结构。
第一节氨基酸与多肽
①氨基酸的结构与分类;②肽键与肽链。
一、氨基酸的结构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自然界中存在的氨基酸有300多种,但被生物体直接用于合成蛋白质的只有20种,这20种氨基酸除甘氨酸以外,其余均为L-α-氨基酸。
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氨基酸都能组成蛋白质,在考试中最常出的考题为:天然蛋白质中没有的氨基酸是(鸟氨酸),蛋白质中没有的氨基酸是(瓜氨酸)。
【真题再现1】
(A1型题)天然蛋白质中不含有的氨基酸是()。(2010年真题第四单元第131题)
A.半胱氨酸B.丝氨酸C.蛋氨酸
D.脯氨酸E.鸟氨酸
【真题再现2】
(B1型题)不存在于人体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是()。(2015年真题第一单元第6题)
A.鸟氨酸B.丙氨酸C.亮氨酸
D.谷氨酸E.甘氨酸
二.氨基酸的分类
依据氨基酸本身的理化性质及其本身具有的化学结构,对氨基酸进行分类,在资格考试中主要考查以下几种分类方法,见表1-1-1:
表1-1-1氨基酸的分类
氨基酸的分类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拿分点不在于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而在于如何巧妙地记住这些分类。
【真题再现3】
(A1型题)含巯基的氨基酸是()。(2006年真题第二单元第109题)
A.半胱氨酸B.丝氨酸C.蛋氨酸
D.脯氨酸E.鸟氨酸
【真题再现4】
(A1型题)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2010年真题第四单元第103题)
A.丙氨酸B.赖氨酸C.丝氨酸
D.谷氨酸E.苯丙氨酸
三.肽键与肽链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NH2-CHR-COOH,不同氨基酸只是因为R取代基的不同。当两个氨基酸靠近时,会发生脱水缩合,形成肽键(又名酰胺键)NH2-CHR-CONH-CHR-COOH,此时由2个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的物质就称为二肽。若许多氨基酸依次通过肽键相互连接,形成长链,则称为多肽链。
(1)天然蛋白质中无鸟氨酸。
(2)非极性氨基酸:脯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亮氨酸、丙氨酸。
(3)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4)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
第二节蛋白质的结构
①一级结构;②二级结构;③三级和四级结构。
蛋白质结构鉴别,见表1-1-2:
表1-1-2蛋白质结构鉴别
【真题再现5】
(B1型题)亚基解聚时哪个结构被破坏?()(2006年真题第二单元第111题)
A.二硫键B.一级结构C.二级结构
D.三级结构E.四级结构
【真题再现6】
(B1型题)蛋白水解酶直接使()。(2006年真题第二单元第112题)
A.二硫键破坏B.一级结构破坏C.二级结构破坏
D.三级结构破坏E.四级结构破坏
【真题再现7】
(A1型题)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2007年真题第二单元第54题)
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每一氨基酸侧链的空间结构
C.局部主链的空间结构D.亚基间相对的空间
E.每一个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
【真题再现8】
(A1型题)维持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和β-折叠中的化学键是()。(2009年真题第一单元第40题)
A.肽键B.离子键C.二硫键
D.氢键E.疏水键
【真题再现9】
(A1型题)有关蛋白质α-螺旋结构,错误的是()。(2011年真题第四单元第41题)
A.链内氢键稳定其结构B.稳定α-螺旋结构的是离子键
C.是二级结构的形式之一D.一般蛋白质分子结构中都含α-螺旋
E.有些侧链R基因不利于α-螺旋
【真题再现10】
(A1型题)下列不属于维系蛋白质三级结构的化学键的是()。(2013年真题第一单元75题)
A.盐键B.氢键C.范德华力
D.肽键E.疏水键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肽键,其他结构主要是氢键。
第三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①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②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一级结构即氨基酸排列顺序,通常在由上万乃至几十万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中,只有个别氨基酸发生变化,对蛋白质的活性无大的影响。当异常的氨基酸处于功能活性部位或处于特定构象关键部位,则引起蛋白质功能的改变,称为分子病,如镰刀状红细胞性贫血,仅因6号氨基酸残基发生了变异而造成。
二、蛋白质高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当高级结构即二、三、四级结构发生变化时,蛋白质的功能一定会发生变化。其中在体内,某种物质特异地与蛋白质分子的某个部位结合,从而使得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因而引起的功能活性变化被称为蛋白质的别构效应。
在考试中,氧解离曲线是生物化学最常涉及的别构效应之一,血红蛋白由4条独立的多肽链构成4个亚基。每个亚基含有一分子的血红素,血红素为氧与血红蛋白的主要结合位点。当周围组织细胞氧浓度低时,亚基发生结构变化,使得4个血红素只有1个可以和氧分子结合,将其余3个血红素结合的氧气释放,供氧给组织细胞。当周围组织细胞氧浓度升高时,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发生别构效应,使得血红素暴露出来,并使氧与血红素结合,从而被搭载,运往氧浓度低的部位。因此,氧解离曲线呈现“S”形,保证机体对氧的利用。
图1-1-1血红蛋白结构图1-1-2氧解离曲线
第四节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蛋白质的等电点、沉淀和变性。
一、等电点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HR-COOH,在有机化学上也可以写成( )NH3-CHR-COO(-)此种形式,即蛋白质是既能带正电,也能带负电的一种结构。此时,若蛋白质处于碱性(OH-)条件下,通过异性相吸原理,蛋白质正电荷会被中和,则蛋白质带负电。若蛋白质处于酸性(H )条件下,蛋白质负电荷会被中和,则蛋白质带正电。由此可知,在蛋白质由负变正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pH值,使得蛋白质既不带负电,也不带正电,此pH值即为等电点。等电点对于蛋白质的电泳分离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因资格考试不涉及电泳,因此考生只需知道等电点pKa是pH值,在等电点蛋白质不带电即可。
二、沉淀
(1)有机溶液萃取。可使用有机溶剂沉淀,常用乙醇和丙酮。
蛋白质在人体所在pH值中,大多呈带电状态,在化学里,只要是离子必然溶于水,通过相似相溶原理,即“水溶于水,油溶于油”可知,水溶性蛋白在油溶性的有机溶液中,必然溶解度下降从而沉淀析出。
(2)盐析。在溶液中加入离子如NaCl、Na2SO4。
蛋白质带电荷,因此在一固定pH值下,各蛋白质分子带有相同电荷。根据同性相斥原理,蛋白质分子不会发生聚集也就难以沉淀,当加入盐以后,蛋白质电荷被中和,也就不再发生同性相斥了,从而得以沉积。
(3)重金属沉淀试剂。重金属即与蛋白发生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因此当患者重金属中毒时,可通过补充蛋白的方法,让重金属与体外蛋白结合,减少其对人体蛋白的损伤。
三、变性
变性即蛋白质高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降低甚至丧失生物活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级结构即氨基酸顺序未发生变化。变性多由物理、化学因素(温度、紫外线、强酸、强碱)导致,也可由生物因素导致(如感染引起的组织变质),当引起变质的因素轻微时,去除原因后损伤可恢复,这一过程称为复性。当引起变质的因素严重时,损伤不可恢复。
变性特点:蛋白质溶解度降低、黏度增加、生物活性丧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真题再现11】
(A1型题)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2009年真题第一单元第109题)
A.不易被蛋白酶水解
B.分子量降低
C.溶解性增加
D.生物学活性降低
E.共价键被破坏
【真题再现12】
(A1型题)下列有关蛋白质变性的叙述,错误的是()。(2012年真题第一单元第61题)
A.蛋白质变性时生物学活性降低或丧失
B.蛋白质变性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C.蛋白质变性时一级结核不受影响
D.去除变性因素后,所有变性蛋白质都可以复性
E.球蛋白变性后其水溶性降低
1.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A.多肽B.二肽
C.L-α-氨基酸D.L-β-氨基酸
E.肽平面
2.下列属于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是()。
A.亚基B.α-螺旋结构
C.分子伴侣D.肽链
E.结构域
3.蛋白质的等电点是指()。
A.蛋白质溶液pH=7.4时溶液的pH值
B.蛋白质分子呈负离子时溶液的pH值
C.蛋白质分子静电荷为零时溶液的pH值
D.蛋白质分子呈正离子时溶液的pH值
E.蛋白质溶液pH=3.6时溶液的pH值
【真题再现1】E。解析:天然蛋白质中无鸟氨酸。
【真题再现2】A。
【真题再现3】A。
【真题再现4】D。解析:酸性氨基酸包括谷氨酸与天冬氨酸。
【真题再现5】E。解析:亚基是四级结构的组成单位。
【真题再现6】B。解析:蛋白水解酶分解一级结构,使得氨基酸被分离出来,才能吸收。
【真题再现7】A。解析:蛋白质一级结构即氨基酸由肽键相连的顺序。
【真题再现8】D。解析:维系高级结构的是氢键,维系一级结构的是肽键。
【真题再现9】B。
【真题再现10】D。解析:肽键只维系一级结构。
【真题再现11】D。解析:变性即结构发生改变,结构影响功能,最显著的表现是活性下降。
【真题再现12】D。解析:只有当损伤轻微时,才能复性。
【同步练习】
1.C。解析:除了甘氨酸外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均为L-α-氨基酸。
2.B。解析:二级结构为α-螺旋、β-折叠、无规则卷曲等。
3.C。解析:等电点是电荷为0时溶液的pH值。
第二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本章每年出题平均3道。与上一章相似,本章内容较为简单,也多是高中生物学知识,是资格考试中涉及的送分章节。以往考查热点在于D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