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030416773丛书名: 海上丝绸之路与青岛系列丛书
编辑推荐
《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文物图集》可供考古学、历史学及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参考使用。
内容简介
板桥镇遗址位于今胶州老城区地下,其范围大致南至云溪河南岸徐州路,北至
胶州路,东至湖州路以东200米,西至惠州路,面积约27600平方米。最晚在龙山文
化时期,该区域内就已有人类定居。春秋时候为介国,秦汉时期,一直到现代仍为
县城所在地,历经数千年历史兴衰,而其历*为繁华的时期当为两宋时期。
胶州路,东至湖州路以东200米,西至惠州路,面积约27600平方米。最晚在龙山文
化时期,该区域内就已有人类定居。春秋时候为介国,秦汉时期,一直到现代仍为
县城所在地,历经数千年历史兴衰,而其历*为繁华的时期当为两宋时期。
目 录
ii /序 李明
iv /卷首语 林玉海
002 /板桥镇遗址历史简述
004 /板桥镇遗址历年考古工作概况
008 /遗迹介绍
016 /遗物介绍
017 /瓷器
151 /建筑构件及建筑施工工具
165 /钱币
193 /其他
213 /编后记
iv /卷首语 林玉海
002 /板桥镇遗址历史简述
004 /板桥镇遗址历年考古工作概况
008 /遗迹介绍
016 /遗物介绍
017 /瓷器
151 /建筑构件及建筑施工工具
165 /钱币
193 /其他
213 /编后记
前 言
媒体评论
免费在线读
板桥镇遗址历史简述
板桥镇遗址位于今胶州老城区地下,其范围大致南至云溪河南岸徐州路,北至胶州路,东至湖州路以东200米,西至惠州路。板桥镇码头范围南至云溪河南岸,北至东关大街与湖州路交界处,东至大同小学西墙外,西至东关小区住宅楼,现保护范围面积约27600平方米。考古发现,最晚在龙山文化时期,该区域内就已有人类定居。胶州曾为古莒国之都,春秋初年莒子由此迁至莒,西汉时期置有计斤县,唐设板桥镇,宋复置胶西县,明清均称胶州,因经济繁华而有“金胶州”之誉,一直到现代仍为县城所在地,历经数千年历史兴衰。而其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时期当为唐宋时期,也就是称为板桥镇的时期。
从地理环境看,古板桥镇外接天然良港胶州湾,内连贯穿山东半岛东部的大沽河、胶莱河,东南濒临唐家湾海口,云溪河环绕其南,东入唐家湾,可将河运和海运连接起来,使得山东半岛丰富的物产通过陆路、水路集散,再由海道输出,具有重要的中转站作用。
全国有多处称为板桥镇的地名,而位于今胶州的板桥镇最早设置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时胶西县并入高密县,“以县东鄙置板桥镇”。当时的板桥镇已是唐朝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进行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高丽和日本的商贾、使臣、留学生及僧侣常由此到中国内地。史载唐太宗帮助高丽平乱还曾在板桥镇附近海域驻跸,说明当时的板桥镇兼有军事职能。新罗国统一朝鲜半岛以后,与唐朝的关系极为密切,新罗人来中国侨居的也逐渐多了起来,于是,在当时的板桥镇和青岛沿海一带,出现了许多叫“新罗坊”和“新罗村”的侨民社区。
两宋时代,由于长期与西夏、辽、金对峙,陆上对外交通几近断绝,对外贸易交流主要依靠海路。随着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高度发展,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全盛时代,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此时,海上对外贸易的主要物品已不仅是丝绸,瓷器和茶叶出口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因宋辽长期对峙,登、莱二港被禁后,位于鲁东南沿海地区的密州板桥镇地位迅速提升,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超越了登州、莱州,成为宋代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复置胶西县,兼领临海军使,仍属密州,设立市舶司,此时,板桥镇的海运贸易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市舶司是当时管理中外商人海上船舶贸易的机关,肇始于唐,成熟于宋,其功能或大致相当于近代海关。因为海路贸易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市舶收入也成为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两宋时期,全国所设市舶司计有广州、泉州、明州、温州、杭州、秀州、江阴和板桥镇八处,前七处均在南方,板桥镇是北方唯一设立市舶司的贸易港口。当时的板桥镇港区,除了东亚、南亚的海外物资在这里中转和销售外,甚至大食国的商人也乘船北上到此贸易,足见其重要性。为了接待高丽使节、商贾、僧侣以及留学生等,当时除京都开封的“同文馆”外,各大重镇和各大市舶司都设有作为专门接待和送迎的“高丽亭馆”,相当于政府招待所。苏轼在元丰八年(1085年)自密州调任登州途中路经板桥镇,看到高丽亭馆的穷极奢华,曾感慨赋诗:“檐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余。尽赐昆邪作奴婢,不知偿得此人无?”可见当时繁盛境况。
宋元丰六年(1083年),高丽国王徽和世子勋先后卒,宋廷派左谏议大夫杨景略和右谏议大夫钱鳃赴高丽参加葬礼。元丰七年七月,杨景略一行自密州至板桥镇,航海而往高丽,是年冬安全还朝。为纪念此行,杨景略奏乞立海神庙于板桥镇。祭海神是封建社会商人们的一种迷信活动,但它作为海上贸易航行的见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板桥镇贸易繁荣的盛况。
南宋时,密州板桥镇为金占领,市舶司虽未继续设立,但对外贸易仍然十分发达,直至南宋末年,仍保持着南北海上物资集散中心和海外贸易两大传统优势。
板桥镇遗址历年考古工作概况
板桥镇遗址在山东乃至北方地区都具有较重要的历史影响,对该遗址的探寻于研究北方对外贸易与港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96年冬,胶州市政府宿舍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大批文物。青岛市文物局联合胶州市博物馆,组织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发掘清理。由于是在古板桥镇遗址上做的首次考古工作,这次发掘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约6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距现地表约2米深度的宋代文化层中,出土了一批较为重要的宋代遗物。其中,锈蚀粘连的铁钱共出土30余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4吨,目前存放于胶州高凤翰纪念馆内。由于锈蚀严重,且大都凝结成块,这些铁钱的钱文大多难以辨识,可辨认者有“圣宋元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等,均为北宋晚期徽宗朝的铸币。据《重修胶州志·大事记》记载,大观三年及以后蔡京下台时曾销毁过夹锡钱。当时的发掘者推测,胶州发掘出土的大量板结锈蚀的铁钱应该就是这时期销毁的钱币,这里应该是一处铸钱或毁钱遗址。
2003年,胶州市在云溪河改造和湖州路市场建设施工中,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宋、金、元、明、清时期的瓷片,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认识到该区域保存的大量丰富宋元时期遗存,应该就是板桥镇时期的重要见证。
2008年,为加强对板桥镇的科学研究,探寻古板桥镇历史,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胶州市博物馆,对胶州老城区进行了课题性的考古工作,主要是对城区疑似区域的勘探。本次勘探总面积约8400平方米,大致了解了遗址的分布情况及堆积深度。同时,为了配合胶州城隍庙的修缮工作(板桥镇遗址西北),还发掘了一条长12、宽3米的探沟。当时并未将探沟发掘至底部,局部清理至距地表约2米深度,划分了较为清晰的文化层,并根据出土遗物,确定了地层年代跨度较长,自唐代一直延续到晚清民国。其中出土的大量宋元时期全国各窑系瓷器标本,初步揭示了板桥镇遗址的文化内涵。
2009年9月,在1996年出土铁钱的胶州市政府宿舍东约30米处,建设工程施工取土时又发现大量铁钱及不同时期的瓷片等文物,当地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便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查看,要求立即停工并保护好现场。随即,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胶州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受建筑施工影响,考古发掘前该遗址已经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部分区域已经挖掘至距地表深约3米处,四处散落大量铁钱、陶瓷残片等遗物,我们随即组织人员将这批散落遗物尽数采集。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发掘区划分为20米×20米的探方12个,按探方收集遗物,又由于遗址大部分区域破坏较深,发掘的建筑基址规模较大,故不留隔梁,整体向下清理。为了解地层堆积情况,我们又选择了遗址边缘未被完全破坏的T12,从地表向下清理,仔细划分地层,按层采集遗物,以此作为整个遗址堆积情况的参照。
经过考古发掘,在距地表深约3米的宋代文化层内揭露出多组建筑基址,规模宏大,布局相对完整,并有砖砌排水沟、庭院、水井、灶址、东西大道等与之相联系,从地层堆积及出土遗物分析应与两宋时期板桥镇有直接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组规模宏大的宋代建筑基址,结合历史文献,推测这应是北宋板桥镇某官署或仓储遗迹,充分显示了当年古板桥镇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历史。此外,本次考古还出土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窑系的瓷器产品以及铁钱、铜钱、建筑构件等门类众多的文物,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古板桥镇和青岛地区的历史文化,尤其为研究胶州城市的发展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2009年的考古工作持续近两个半月,后期由于冬天天冷不利于考古等工作原因,没有继续往下发掘。为避免对已经发掘的宋代建筑造成破坏,随后又对该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回填,先是在暴露的建筑基址上回填黄沙,再回填泥土覆盖。
山东省文物局和青岛、胶州三级文化文物部门领导均十分关心此次考古发掘,工作期间多次亲临现场,指导解决问题,使整个考古工作得以能够顺利地开展。为了高水平地完成考古发掘工作,我们积极邀请山东省及国家考古专家组莅临现场指导,评估保护利用方案。
10月11日,山东省考古专家组现场查看遗址并论证座谈,同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评价,称“在全国,发现这么大规模的宋代遗址并不多,在山东目前是唯一的,意义很大。倾向于保护,总之,看到现场以后,我们很震撼,很振奋”。
11月9日,国家和山东省考古专家组又亲临现场查看评鉴,就板桥镇遗址的考古工作及下一步文物保护签署了论证意见。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全国著名考古专家张忠培等专家一致认为:“该遗址发现的文化遗存与北宋时期的通商口岸板桥镇及‘市舶司’密切相关,对于胶州市和青岛港的历史沿革、古代板桥镇的海运贸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013年5月,经过努力,板桥镇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板桥镇遗址位于今胶州老城区地下,其范围大致南至云溪河南岸徐州路,北至胶州路,东至湖州路以东200米,西至惠州路。板桥镇码头范围南至云溪河南岸,北至东关大街与湖州路交界处,东至大同小学西墙外,西至东关小区住宅楼,现保护范围面积约27600平方米。考古发现,最晚在龙山文化时期,该区域内就已有人类定居。胶州曾为古莒国之都,春秋初年莒子由此迁至莒,西汉时期置有计斤县,唐设板桥镇,宋复置胶西县,明清均称胶州,因经济繁华而有“金胶州”之誉,一直到现代仍为县城所在地,历经数千年历史兴衰。而其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时期当为唐宋时期,也就是称为板桥镇的时期。
从地理环境看,古板桥镇外接天然良港胶州湾,内连贯穿山东半岛东部的大沽河、胶莱河,东南濒临唐家湾海口,云溪河环绕其南,东入唐家湾,可将河运和海运连接起来,使得山东半岛丰富的物产通过陆路、水路集散,再由海道输出,具有重要的中转站作用。
全国有多处称为板桥镇的地名,而位于今胶州的板桥镇最早设置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时胶西县并入高密县,“以县东鄙置板桥镇”。当时的板桥镇已是唐朝与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之间进行海上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高丽和日本的商贾、使臣、留学生及僧侣常由此到中国内地。史载唐太宗帮助高丽平乱还曾在板桥镇附近海域驻跸,说明当时的板桥镇兼有军事职能。新罗国统一朝鲜半岛以后,与唐朝的关系极为密切,新罗人来中国侨居的也逐渐多了起来,于是,在当时的板桥镇和青岛沿海一带,出现了许多叫“新罗坊”和“新罗村”的侨民社区。
两宋时代,由于长期与西夏、辽、金对峙,陆上对外交通几近断绝,对外贸易交流主要依靠海路。随着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高度发展,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的全盛时代,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此时,海上对外贸易的主要物品已不仅是丝绸,瓷器和茶叶出口占据着更为重要的位置。因宋辽长期对峙,登、莱二港被禁后,位于鲁东南沿海地区的密州板桥镇地位迅速提升,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超越了登州、莱州,成为宋代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
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年),复置胶西县,兼领临海军使,仍属密州,设立市舶司,此时,板桥镇的海运贸易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市舶司是当时管理中外商人海上船舶贸易的机关,肇始于唐,成熟于宋,其功能或大致相当于近代海关。因为海路贸易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市舶收入也成为宋王朝财政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两宋时期,全国所设市舶司计有广州、泉州、明州、温州、杭州、秀州、江阴和板桥镇八处,前七处均在南方,板桥镇是北方唯一设立市舶司的贸易港口。当时的板桥镇港区,除了东亚、南亚的海外物资在这里中转和销售外,甚至大食国的商人也乘船北上到此贸易,足见其重要性。为了接待高丽使节、商贾、僧侣以及留学生等,当时除京都开封的“同文馆”外,各大重镇和各大市舶司都设有作为专门接待和送迎的“高丽亭馆”,相当于政府招待所。苏轼在元丰八年(1085年)自密州调任登州途中路经板桥镇,看到高丽亭馆的穷极奢华,曾感慨赋诗:“檐楹飞舞垣墙外,桑柘萧条斤斧余。尽赐昆邪作奴婢,不知偿得此人无?”可见当时繁盛境况。
宋元丰六年(1083年),高丽国王徽和世子勋先后卒,宋廷派左谏议大夫杨景略和右谏议大夫钱鳃赴高丽参加葬礼。元丰七年七月,杨景略一行自密州至板桥镇,航海而往高丽,是年冬安全还朝。为纪念此行,杨景略奏乞立海神庙于板桥镇。祭海神是封建社会商人们的一种迷信活动,但它作为海上贸易航行的见证,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板桥镇贸易繁荣的盛况。
南宋时,密州板桥镇为金占领,市舶司虽未继续设立,但对外贸易仍然十分发达,直至南宋末年,仍保持着南北海上物资集散中心和海外贸易两大传统优势。
板桥镇遗址历年考古工作概况
板桥镇遗址在山东乃至北方地区都具有较重要的历史影响,对该遗址的探寻于研究北方对外贸易与港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1996年冬,胶州市政府宿舍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大批文物。青岛市文物局联合胶州市博物馆,组织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发掘清理。由于是在古板桥镇遗址上做的首次考古工作,这次发掘也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约6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距现地表约2米深度的宋代文化层中,出土了一批较为重要的宋代遗物。其中,锈蚀粘连的铁钱共出土30余吨,最大的一块重约14吨,目前存放于胶州高凤翰纪念馆内。由于锈蚀严重,且大都凝结成块,这些铁钱的钱文大多难以辨识,可辨认者有“圣宋元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等,均为北宋晚期徽宗朝的铸币。据《重修胶州志·大事记》记载,大观三年及以后蔡京下台时曾销毁过夹锡钱。当时的发掘者推测,胶州发掘出土的大量板结锈蚀的铁钱应该就是这时期销毁的钱币,这里应该是一处铸钱或毁钱遗址。
2003年,胶州市在云溪河改造和湖州路市场建设施工中,也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宋、金、元、明、清时期的瓷片,引起了文物部门的重视,认识到该区域保存的大量丰富宋元时期遗存,应该就是板桥镇时期的重要见证。
2008年,为加强对板桥镇的科学研究,探寻古板桥镇历史,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胶州市博物馆,对胶州老城区进行了课题性的考古工作,主要是对城区疑似区域的勘探。本次勘探总面积约8400平方米,大致了解了遗址的分布情况及堆积深度。同时,为了配合胶州城隍庙的修缮工作(板桥镇遗址西北),还发掘了一条长12、宽3米的探沟。当时并未将探沟发掘至底部,局部清理至距地表约2米深度,划分了较为清晰的文化层,并根据出土遗物,确定了地层年代跨度较长,自唐代一直延续到晚清民国。其中出土的大量宋元时期全国各窑系瓷器标本,初步揭示了板桥镇遗址的文化内涵。
2009年9月,在1996年出土铁钱的胶州市政府宿舍东约30米处,建设工程施工取土时又发现大量铁钱及不同时期的瓷片等文物,当地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便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查看,要求立即停工并保护好现场。随即,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联合胶州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
受建筑施工影响,考古发掘前该遗址已经遭到较为严重的破坏,部分区域已经挖掘至距地表深约3米处,四处散落大量铁钱、陶瓷残片等遗物,我们随即组织人员将这批散落遗物尽数采集。另外,根据实际情况,将整个发掘区划分为20米×20米的探方12个,按探方收集遗物,又由于遗址大部分区域破坏较深,发掘的建筑基址规模较大,故不留隔梁,整体向下清理。为了解地层堆积情况,我们又选择了遗址边缘未被完全破坏的T12,从地表向下清理,仔细划分地层,按层采集遗物,以此作为整个遗址堆积情况的参照。
经过考古发掘,在距地表深约3米的宋代文化层内揭露出多组建筑基址,规模宏大,布局相对完整,并有砖砌排水沟、庭院、水井、灶址、东西大道等与之相联系,从地层堆积及出土遗物分析应与两宋时期板桥镇有直接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两组规模宏大的宋代建筑基址,结合历史文献,推测这应是北宋板桥镇某官署或仓储遗迹,充分显示了当年古板桥镇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历史。此外,本次考古还出土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窑系的瓷器产品以及铁钱、铜钱、建筑构件等门类众多的文物,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古板桥镇和青岛地区的历史文化,尤其为研究胶州城市的发展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2009年的考古工作持续近两个半月,后期由于冬天天冷不利于考古等工作原因,没有继续往下发掘。为避免对已经发掘的宋代建筑造成破坏,随后又对该遗址进行了保护性回填,先是在暴露的建筑基址上回填黄沙,再回填泥土覆盖。
山东省文物局和青岛、胶州三级文化文物部门领导均十分关心此次考古发掘,工作期间多次亲临现场,指导解决问题,使整个考古工作得以能够顺利地开展。为了高水平地完成考古发掘工作,我们积极邀请山东省及国家考古专家组莅临现场指导,评估保护利用方案。
10月11日,山东省考古专家组现场查看遗址并论证座谈,同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评价,称“在全国,发现这么大规模的宋代遗址并不多,在山东目前是唯一的,意义很大。倾向于保护,总之,看到现场以后,我们很震撼,很振奋”。
11月9日,国家和山东省考古专家组又亲临现场查看评鉴,就板桥镇遗址的考古工作及下一步文物保护签署了论证意见。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全国著名考古专家张忠培等专家一致认为:“该遗址发现的文化遗存与北宋时期的通商口岸板桥镇及‘市舶司’密切相关,对于胶州市和青岛港的历史沿革、古代板桥镇的海运贸易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013年5月,经过努力,板桥镇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