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email protected]

购物车

 查看订单

  • 我的帐户
东东购 | EasternEast
  • 中文书店
    • 畅销排行榜
      • 小说 畅销榜
      • 童书 畅销榜
      • 外语畅销榜
      • 管理畅销榜
      • 法律畅销榜
      • 青春文学畅销榜
    • 热门分类
      • 社会小说
      • 成功/励志 畅销榜
      • 人物传记
      • 大陆原创
      • 绘本童书
      • 影视小说
    • 文学推荐
      • 文集
      • 戏剧
      • 纪实文学
      • 名家作品
      • 民间文学
      • 中国现当代随笔
    • 新书热卖榜
      • 小说 新书热卖榜
      • 青春文学 新书热卖榜
      • 童书 新书热卖榜
      • 管理 新书热卖榜
      • 成功/励志 新书热卖榜
      • 艺术 新书热卖榜
  • 精选分类
    • 小说
    • 保健养生
    • 烹饪/美食
    • 风水/占卜
    • 青春文学
    • 童书
    • 管理
    • 成功/励志
    • 文学
    • 哲学/宗教
    • 传记
    • 投资理财
    • 亲子家教
    • 动漫/幽默
    • 法律 Legal
    • 经济 Economics
    • 所有分类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搜索
首页历史世界史1968:撞击世界之年

1968:撞击世界之年

全景式记录1968年历史的经典著作,英、美亚马逊非虚构类畅销作品

作者:[美]马克·科兰斯基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04月 

ISBN: 9787513909358
年中特卖用“SALE15”折扣卷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全球包邮!
trust badge

EUR €38.99

类别: 世界史 SKU:5d85820a5f9849104543b21b 库存: 缺货
  • 描述
  • 评论( 0 )

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13909358

编辑推荐
这是*好的一年,也是*坏的一年    不了解1968,不足以了解当今世界格局
    黑人权力运动、反战运动、马丁·路德·金遇害、异皮士、女权主义……
    一部全景式描述1968年各种文化与政治的历史著作英、美亚马逊非虚构类畅销作品    《经济学人》《出版人周刊》《时尚先生》等全球50多家知名媒体一致推荐
    这本书让我想起,有那么一个时期,人们秉心直言,无所畏惧。——马克·科兰斯基 
内容简介
1968,改变世界的一年。    1968,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淖,数万人丧生。    1968,世界多地的学生们走出校园,在街头游行。在巴黎,学生在墙上涂鸦:“越做爱,越想革命。”    1968,“上帝也许撤除了对美国的保佑”,罗伯特·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遇害。    1968,比夫拉大饥荒,10 0万平民死于饥饿。    1968,先锋戏剧与现代女权运动蓬勃兴起。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理想主义破灭。    1968,墨西哥发生了大屠杀。“阿波罗8号”绕月飞行。    1968,这是最好的一年,也是最坏的一年。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让人激动,令人难忘。
    这部里程碑式的杰作,全景式地记录了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世界的变化,年轻人的选择,由此构筑了当今世界的面貌。
    1968年令人激动人心的地方在于,全世界难以计数的人们都拒*世上诸多不平之事保持沉默。如果别无选择,他们会走上街头,呐喊示威,这给世界带来了一丝难得的希望,即哪里有不公,哪里就回有人揭露它,并试图改变它。——马克·科兰斯基
作者简介
作者:马克·科兰斯基(Mark Kurlansky)
美国著名非虚构作家,《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经常为《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等媒体撰写文章。著有《1968:撞击世界之年》《巴斯克人的世界史》《被选择的少数:欧洲犹太人的兴起》《非暴力主义:一种危险观念的历史》等畅销作品。此外,他的专著《鳕鱼:一部改变世界的鱼的传记》获得了具有“美食奥斯卡”之称的詹姆斯·比尔德奖。
译者:洪兵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未媒介社会学、国际新闻传播。出版有译著《分割美国》等。
目  录
导   言   震撼世界之年

第一部    我们怨愤的严冬
第一章    1968年的第一周
第二章    与蚊帐争辩的人
第三章    令人生畏的浓眉一展
第四章    吹进波兰人的耳朵

第二部    布拉格之春
第五章    在令人憎恶的机器齿轮上
第六章    英雄
第七章    一个波兰人的绝对律令
第八章    诗歌、政治与艰难的第二幕
第九章    新国土上的儿女们
第十章    瓦格纳式弦外之音:关于一场时髦和蓄须的革命
第十一章  4月里的混蛋
第十二章  先生,我们认为你烂透了
第十三章  理想之地

第三部    夏季奥运会
第十四章  禁足之地
第十五章  无趣政治的艺术
第十六章  肉类加工厂旁幽灵般的警察
第十七章  东布拉格之殇
第十八章  可怕压力下的微笑
第十九章  在阿兹特克人的地方

第四部    尼克松的秋天
第二十章  秋季学期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十一章 最后的希望

致谢

前  言
导言震撼世界之年
    中年的乐事之一在于发现自己曾经是正确的,并且一个人在17岁或者23岁这种年纪时,远远要比自己所想象的更为正确。——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阅读入门》,1934年
    从来没有一个年份像1968年,以后也不大可能再会有这样的年份。那时各个国家和文化仍相互独立、形神迥异—1968年时的波兰、法国、美国和墨西哥的差别远比今日显著—然而却在世界范围内同时出现了反叛精神的自燃。    历史上曾经有过其他的革命年代,例如1848年,但是与1968年形成对比的是,1848年的那些历史事件局限于欧洲,它的反抗同样也局限于一些相似的议题。作为全球帝国体系建立的后果,也有过其他全球性的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影响巨大、波及全球的悲剧事件。1968年的独特之处在于人民针对各种议题进行反抗,其共同之处仅在于那种强烈的反抗愿望、对反抗方式的理解、对现存制度的疏离感,以及对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的深切厌恶。在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地方他们就反抗社会主义,在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地方就反抗资本主义。这些反抗指向大多数的机构建制、政治领导人和政治党派。    许多反抗活动并非有预谋或者有组织的,往往是通过匆忙召开的会议指挥的;一些最重要的决定则是在兴之所至时做出的。由于运动是反专制的,因此它们缺乏领导,或者只是拥有拒绝作为领袖的领导人。运动的意识形态通常也不清晰,仅在为数甚少的议题上达成了普遍共识。1969年,当一个联邦大陪审团指控八位激进活动分子与1968年芝加哥的抗议示威活动有联系时,阿比·霍夫曼 作为其中的一员,描述这个群体时说道:“甚至关于午餐我们都意见不一。”虽然各处都在发生反抗运动,但是罕有这些力量的联合;即使在美国曾有过像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女权运动的结合,或者在法国和意大利曾有过劳工运动和学生运动的结合,但大都是出于一时之需,并且很快就瓦解了。    四个历史因素共同造就了1968年:当时的民权运动新颖而有独创性,形成了示范效应;整整一代人自视与前辈截然不同、与社会格格不入,进而拒斥一切形态的威权;当时的越南战争为全世界所痛恨,而它为所有的反抗者提供了一个理由;所有这些都发生在电视逐渐发展成熟的背景中,但其时电视仍足够新锐,无法像今天这样被操控、提纯和包装。在1968年,在当日收看来自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电视转播,这个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技术奇迹。    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并不特别,它当然也不比无数其他的战争更应该受到谴责—包括此前法国在越南的战争。但这次它是由美国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全球霸权所发起的。当时正值殖民地人民试图通过“反殖民斗争”重建民族国家,此举激发了全世界人民的理想主义;但是当这片贫瘠、弱小的土地在争取独立的时候,却遭到了一个“超级霸权”的新型实体的狂轰滥炸—美国在这片狭仄国土上投下的非核弹炸弹(non-nuclear bombs),数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放在亚洲和欧洲的总和。在1968年越战的高峰期,美军每星期的杀戮数量至少相当于“九一一”事件中的遇难人数。虽然在美国、法国、德国和墨西哥的运动中有着惊人的分裂和众多的派系—但是由于美国的霸权和威望,以及越南战争的残酷和不义的性质—所有人都反对越南战争。1968年,当美国民权运动在非暴力的倡导者和黑人权力的倡导者之间分裂,两个阵营还是能够就反对越战保持共识。只要挺身反对越南战争,全世界的异议运动就能据此建立。    当异议者们试图抗议,他们知道如何行事,他们知道如何游行和静坐,而这些都拜美国民权运动所赐。从密西西比民权运动的电视报道中他们看到了一切,现在他们迫切希望自己成为争取自由的游行者。    对于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那代人而言,“大屠杀”还是个新词,而原子弹才刚刚引爆,他们出生在一个与此前截然不同的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的一代人,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中成长的那代人大异其趣,以至于为寻找共同点而产生的龃龉屡见不鲜。甚至,他们对同一个笑话的反应都是不同的。鲍勃·霍普(Bob Hope)和杰克·本尼(Jack Benny)这样的喜剧演员大受老一代的欢迎,对新一代却毫无吸引力。    1968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现代主义的年度,而现代主义总是令年轻人着迷,使老年人困惑,但是回首望去,那又是一个古朴纯真的年代。想象一下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和巴黎大学的学生隔着大西洋发现他们相似的经历,然后他们会面,小心翼翼地相互接近,试图找出彼此间是否有共同之处。他们惊愕而激动地发觉,无论是在布拉格、巴黎、罗马、墨西哥,还是纽约,他们采用的是同样的策略。利用通讯卫星和并不昂贵、可重复使用的录像带等新的工具,电视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非常清晰地知晓其他人的作为;在人类的经验中,当日在远方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第一次可以即时传播,这真是令人兴奋不已。    再也不会有像1968年那样出现如此多新奇事物的年度了。“地球村”是马歇尔·麦克卢汉 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词汇。这个星球日益扁平化,任何事都不会再像第一次看到在月球上拍摄的照片、第一次听到来自外太空的广播那样使我们感到震撼。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每天都期待新突破的世界。如果还能够造就另一批1968年的那代人,那么他们所有的运动都将利用网络,而当他们彼此用电子邮件进行联系、更新时,会被执法部门严密监控。毫无疑问,人们会发明其他工具,但即使是关于新发明的概念都变得陈腐了。
    我生于1948年,属于痛恨越战和对之抗议的那一代人。我对威权的理解来自记忆的塑造:催泪瓦斯的胡椒味,警察在进攻前不动声色,他们慢慢从侧翼逼近示威者,然后以警棍开始杀戮。我从本书的一开始就表明我的成见,是因为即便到了30多年后的现在,我仍认为试图在“1968年”这个主题上保持客观是不诚实的。在阅读了1968年的《纽约时报》《时代》《生活》《花花公子》《世界报》《费加罗报》,一份波兰的日报和一份波兰的周刊,以及几份墨西哥的报纸后—其中一些声称是客观的而另一些则声明其成见—我确信“公正”是可能的,但真正的“客观”是不可能的。1968年,所谓的“客观的”美国新闻界,远比它自己认识到的要主观得多。    写作本书使我回想起曾经的那个年代,人们能够直言不讳并不忌惮冒犯威权—而从那之后,已有太多的真相被湮没无闻。
媒体评论
引人入胜,令人回味,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观察家报》
很好看,这本书将会让引发人们对特殊的1960年代中特殊的一年的大量回忆。——《经济学人》
阅读这本书是一次奇妙的体验。——丹·拉瑟 (美国超级金牌主播)
通俗易懂、视角丰富。马克·科兰斯基是拥有非凡天分的作家。——《旧金山纪事报》
马克·科兰斯基收集海量的信息,以通俗易懂的表述方式,告诉读者1968年是怎样的一年。——《丹佛邮报》
在马克·科兰斯基之前,没有谁能以如此精彩、具有启发的叙述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一系列事件做集中展示。难得的是,还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芝加哥论坛报》
这是关于那个传奇年代的一部色彩丰富、饱满,具有高度启迪性的非虚构作品。——《西雅图时报》
这一年有如此之多令人震撼的事,就像一张经典唱片重现于世,或者美国公共广播电视的档案公布于世。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如果时光倒流,人们是多么愿意重放1968年。——《亚特兰大宪法报》
免费在线读
导言震撼世界之年
    中年的乐事之一在于发现自己曾经是正确的,并且一个人在17岁或者23岁这种年纪时,远远要比自己所想象的更为正确。——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阅读入门》,1934年
    从来没有一个年份像1968年,以后也不大可能再会有这样的年份。那时各个国家和文化仍相互独立、形神迥异—1968年时的波兰、法国、美国和墨西哥的差别远比今日显著—然而却在世界范围内同时出现了反叛精神的自燃。    历史上曾经有过其他的革命年代,例如1848年,但是与1968年形成对比的是,1848年的那些历史事件局限于欧洲,它的反抗同样也局限于一些相似的议题。作为全球帝国体系建立的后果,也有过其他全球性的事件,如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种影响巨大、波及全球的悲剧事件。1968年的独特之处在于人民针对各种议题进行反抗,其共同之处仅在于那种强烈的反抗愿望、对反抗方式的理解、对现存制度的疏离感,以及对任何形式的专制主义的深切厌恶。在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地方他们就反抗社会主义,在有资本主义制度的地方就反抗资本主义。这些反抗指向大多数的机构建制、政治领导人和政治党派。    许多反抗活动并非有预谋或者有组织的,往往是通过匆忙召开的会议指挥的;一些最重要的决定则是在兴之所至时做出的。由于运动是反专制的,因此它们缺乏领导,或者只是拥有拒绝作为领袖的领导人。运动的意识形态通常也不清晰,仅在为数甚少的议题上达成了普遍共识。1969年,当一个联邦大陪审团指控八位激进活动分子与1968年芝加哥的抗议示威活动有联系时,阿比·霍夫曼 作为其中的一员,描述这个群体时说道:“甚至关于午餐我们都意见不一。”虽然各处都在发生反抗运动,但是罕有这些力量的联合;即使在美国曾有过像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和女权运动的结合,或者在法国和意大利曾有过劳工运动和学生运动的结合,但大都是出于一时之需,并且很快就瓦解了。    四个历史因素共同造就了1968年:当时的民权运动新颖而有独创性,形成了示范效应;整整一代人自视与前辈截然不同、与社会格格不入,进而拒斥一切形态的威权;当时的越南战争为全世界所痛恨,而它为所有的反抗者提供了一个理由;所有这些都发生在电视逐渐发展成熟的背景中,但其时电视仍足够新锐,无法像今天这样被操控、提纯和包装。在1968年,在当日收看来自世界上另一个地方的电视转播,这个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扣人心弦的技术奇迹。    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并不特别,它当然也不比无数其他的战争更应该受到谴责—包括此前法国在越南的战争。但这次它是由美国这样一个史无前例的全球霸权所发起的。当时正值殖民地人民试图通过“反殖民斗争”重建民族国家,此举激发了全世界人民的理想主义;但是当这片贫瘠、弱小的土地在争取独立的时候,却遭到了一个“超级霸权”的新型实体的狂轰滥炸—美国在这片狭仄国土上投下的非核弹炸弹(non-nuclear bombs),数量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投放在亚洲和欧洲的总和。在1968年越战的高峰期,美军每星期的杀戮数量至少相当于“九一一”事件中的遇难人数。虽然在美国、法国、德国和墨西哥的运动中有着惊人的分裂和众多的派系—但是由于美国的霸权和威望,以及越南战争的残酷和不义的性质—所有人都反对越南战争。1968年,当美国民权运动在非暴力的倡导者和黑人权力的倡导者之间分裂,两个阵营还是能够就反对越战保持共识。只要挺身反对越南战争,全世界的异议运动就能据此建立。    当异议者们试图抗议,他们知道如何行事,他们知道如何游行和静坐,而这些都拜美国民权运动所赐。从密西西比民权运动的电视报道中他们看到了一切,现在他们迫切希望自己成为争取自由的游行者。    对于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那代人而言,“大屠杀”还是个新词,而原子弹才刚刚引爆,他们出生在一个与此前截然不同的世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长的一代人,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和之中成长的那代人大异其趣,以至于为寻找共同点而产生的龃龉屡见不鲜。甚至,他们对同一个笑话的反应都是不同的。鲍勃·霍普(Bob Hope)和杰克·本尼(Jack Benny)这样的喜剧演员大受老一代的欢迎,对新一代却毫无吸引力。    1968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现代主义的年度,而现代主义总是令年轻人着迷,使老年人困惑,但是回首望去,那又是一个古朴纯真的年代。想象一下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和巴黎大学的学生隔着大西洋发现他们相似的经历,然后他们会面,小心翼翼地相互接近,试图找出彼此间是否有共同之处。他们惊愕而激动地发觉,无论是在布拉格、巴黎、罗马、墨西哥,还是纽约,他们采用的是同样的策略。利用通讯卫星和并不昂贵、可重复使用的录像带等新的工具,电视使得每个人都可以非常清晰地知晓其他人的作为;在人类的经验中,当日在远方所发生的重要事件第一次可以即时传播,这真是令人兴奋不已。    再也不会有像1968年那样出现如此多新奇事物的年度了。“地球村”是马歇尔·麦克卢汉 在20世纪60年代创造的词汇。这个星球日益扁平化,任何事都不会再像第一次看到在月球上拍摄的照片、第一次听到来自外太空的广播那样使我们感到震撼。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每天都期待新突破的世界。如果还能够造就另一批1968年的那代人,那么他们所有的运动都将利用网络,而当他们彼此用电子邮件进行联系、更新时,会被执法部门严密监控。毫无疑问,人们会发明其他工具,但即使是关于新发明的概念都变得陈腐了。
    我生于1948年,属于痛恨越战和对之抗议的那一代人。我对威权的理解来自记忆的塑造:催泪瓦斯的胡椒味,警察在进攻前不动声色,他们慢慢从侧翼逼近示威者,然后以警棍开始杀戮。我从本书的一开始就表明我的成见,是因为即便到了30多年后的现在,我仍认为试图在“1968年”这个主题上保持客观是不诚实的。在阅读了1968年的《纽约时报》《时代》《生活》《花花公子》《世界报》《费加罗报》,一份波兰的日报和一份波兰的周刊,以及几份墨西哥的报纸后—其中一些声称是客观的而另一些则声明其成见—我确信“公正”是可能的,但真正的“客观”是不可能的。1968年,所谓的“客观的”美国新闻界,远比它自己认识到的要主观得多。    写作本书使我回想起曾经的那个年代,人们能够直言不讳并不忌惮冒犯威权—而从那之后,已有太多的真相被湮没无闻。

抢先评论了 “1968:撞击世界之年” 取消回复

评论

还没有评论。

相关产品

加入购物车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年 第2卷 扩张与危机

EUR €23.99
加入购物车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2017精装版)

EUR €93.99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全译罗马帝国衰亡史(人类文明史上绕不过去的巨著,一部包罗万象,了解罗马帝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至高经典。)(套装共12册)

EUR €468.88
评分 5.00 / 5
加入购物车

人类简史三部曲: 人类简史+今日简史+未来简史

EUR €111.99
评分 5.00 / 5

东东购的宗旨是服务喜爱阅读中文书籍的海外人民,提供一个完善的购书平台,让国人不论何时何地都能沉浸在书香之中,读着熟悉的中文字,回忆着家乡的味道。


安全加密结账 安心网络购物 支持Paypal付款

常见问题

  • 货物配送
  • 退换货政策
  • 隐私政策
  • 联盟营销

客户服务

  • 联系东东
  • 关于东东
  • 帮我找书
  • 货物追踪
  • 会员登入

订阅最新的优惠讯息和书籍资讯

选择币别

EUR
USD
CAD
AUD
NZD
NOK
GBP
CHF
SEK
CNY
UAH
ILS
SAR
MXN
KRW
MYR
SGD
HUF
TRY
JPY
HKD
TWD
facebookinstagram
©2020 东东购 EasternEast.com

限时特卖:用“SALE15”优惠券全场书籍85折!可与三本88折,六本78折的优惠叠加计算。 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