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06042974
373天的时间
高峰、梁晓声、白岩松、敬一丹、俞敏洪、陈晓卿等文化名人一致好评,暖心推荐。
序言 001
我有农民身上的那股劲儿 001
这个团队是俺的自家人 017
这个村是俺的梦中情人 029
这个电影是我们的初恋情人 041
杜深忠就是这么样的一个『才人』 067
张自恩就是这么样的一个『粗拉人』 107
杜滨才和爸爸就是这样的两个『拧巴人』 121
数落数落村子里的另外一些人 149
我们和他们在一块土地上打了个滚儿 173
我把乡愁留在了这个小山村 197
我们都是乡村里的中国人 217
纪录电影《乡村里的中国》 脚本 235
附录 289
盼天的日子
从《乡村里的中国》看中国纪录片创作的希望与困境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司徒兆敦)
很多年前看过焦波的纪录片《俺爹俺娘》,其中有一些片段表现中国农村老两口对远方游子思念的内容,也有一些老两口争争吵吵仍相厮守不离不弃的场景,那是非常令人动容的生活场景,是中国式的情感纠结的具体描述。中国人讲“一往情深”,它对讲“等价交换”价值观的人来说是看不懂的,他们只知道“你爱我、我爱你,你不爱我、我不爱你”的“等价交换”原则,他们不知道中国人的“一往情深”其实是包含了“你爱我、我爱你,你不爱我、我还爱你”的。焦波的《俺爹俺娘》摄影作品展和他的同名纪录片,是对他的父母那一代人永远不忘的记录和怀念,这不仅是个人的怀念,也是中国人要世代铭记的一种中国式的情怀,中国“相濡以沫”的形象阐释。我喜欢焦波作品中的质朴与简洁,单纯又不简单。我知道纪录片的重要作用,那是其他片型无法取代的,我喜欢看纪录片,教纪录片,也制作纪录片,期盼有更多好的中国纪录片诞生,就像焦波作品中二位老人的“盼天的日子”。
我和焦波并不认识,只是在上纪录片课时常会拿韩蕾导演的《俺爹俺娘》和焦波导演的《俺爹俺娘》两部相同题材、相同表现人物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我清楚地记得,每次放片总有很多同学会感动落泪,这种真实的情感流露,在上故事片课放故事片片例时是很少碰到的。我很感谢焦波给中国纪录片教学留下了很好的范例,我也一直期待他的中国原汁原味的新纪录片诞生,这又是一种“盼天的日子”式的等待。
直到有一天,焦波给我打来了电话,说他带了几个年轻人在山东淄博农村待了400多天,拍了一部叫《乡村里的中国》的纪录片,正在后期剪辑中,他期待能听到我的意见,我真的很高兴,因为我的纪录片教学都是从中国几代纪录片人的创作中“偷师”学来的,他们的作品一稿又一稿、一编又一编都成了我研究中国纪录片成长历程的案例,我深深地感激这些中国纪录片先行者和同代奋进者给我的帮助,我也期盼焦波导演能给我“先睹为快”的学习机会。很快,他寄来了180分钟的初编DVD版,我也是迫不及待地连夜看片,记下了我的观片心得。作为从未曾谋面的纪录片朋友,我认认真真地写下了很多页纸的意见,算是我的“读片笔记”,我不知道意见对不对,只是实话实说。我万万想不到,焦波导演带了他那个非常年轻的创作团队,从济南开车到青岛我任教的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来听取意见,真诚令人感动,我那些同样年轻的弟子们也聆听了焦波团队的宝贵经验。这是纪录片人的节日(那天也正是五一节长假的休息日),是一次创作的心灵交流,我和同学们收获良多。之后他们改出了120分钟的版本,又经反复推敲,再改出了97分钟版、93分钟版……他们的工作仿佛没有尽头,因为总有这样那样的意见出现,他们又总想改得好上加好。
后来我听说影片获得通过发行令,之后又传来影片在国内多个有影响的电影节和重大的纪录片评比活动中得了多个奖,我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也更关心这部影片在中国的实际效果,因为这也涉及中国纪录片发展的未来。在我的心目中,得奖并不是重要的,关键是一部或一批纪录片作品能否推动中国纪录片运动的发展,能否促进社会的进步。我是一个很重实效的人。
就在同一时间传来了一条消息:“2 0 1 4年各上星卫视频道每天须播出30分钟国产纪录片。”相关政策一经出台,业界就“新媒体如何助力纪录片的制作与传播”进行讨论,不少专家乐观估计“加强版限娱令”是纪录片奏响繁荣的前兆。我对这一类消息并不抱过分乐观的态度,我既不希望有什么“限娱令”,也不相信有什么人“大手一挥”,中国纪录片就可以繁荣发展,就进入院线而形成气候。中国的纪录片观众群是需要时间去培育的。任何“行政干预”在泛娱乐化的文化氛围中,在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推动下的“文化快餐”日新月异的不断翻新中,实在是难有作为。在“行政干预”下要促进纪录片的发展,常常效果不大,甚至是适得其反的。但是对纪录片创作者而言,这一项善良愿望下推出的政策毕竟是给他们一块耕耘的田地,让纪录片发声,让纪录片接受社会的检验和倾听群众的评论,这总归是好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我们是否认识到由于纪录片真实、客观的本性,在纪录片公开播放或进入院线后,必然会带来的诸多问题,例如受到传统故事片的“好人坏人”、“正派反派”的影响,故事片中的“对号入座”至今还令创作者胆战心惊,而必须在片中加一条字幕“本片纯属虚构,如某人某事与本片描述有相似之处,那也纯属偶然”之类的声明,那么纪录片还能活吗?它能在片中加上“本片纯属虚构”的字幕吗?再有,纪录片的人文关怀,和纪录片创作者对被拍摄对象的尊重、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与尊重,种种种种……你完全可以理解纪录片创作者面临的困境,这是让纪录片创作者们想想就心惊,就要止步的。生活本充满着矛盾,纪录片作品总不能回避矛盾搞“无冲突”吧!所以我非常崇敬那些坚持记录生活真实的原则,并通过作品深刻揭示生活中的矛盾冲突的纪录片创作者。小川绅介指出:纪录片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共同创造的世界。焦波团队在创作实践中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在山东淄博沂源县杓峪村所作的记录,是现代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以杜深忠为代表的几代中国农民,他们对物质生产的创造以及对文化精神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他们的梦想、困境与追求对我们观众永远具有启示的作用。《乡村里的中国》是有一种记史作用的,为此我们要感谢焦波的创作团队所作出的努力。
我一直期待中国有更多的人,用家用DV拍摄像《俺爹俺娘》那样的家史纪录片,有更多人去拍摄《乡村里的中国》式的村史纪录片,只有更多人的参与,形成一种规模,形成一个纪录片运动,中国纪录片才是有希望的,良性发展的。焦波团队的努力令人敬佩,但他们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特别是“纪录片也要讲故事”的呼唤中,不是讲一个显性的“故事”,而是一个有观众参与的隐性故事。这一类纪录片创作理论问题,的确需要深入研究。即使问题多多,我们仍然怀着期待,希望有更多的观众,特别是年轻的观众到影院中去,在大银幕下观看真实的生活,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
后附我的观片手记 ,那是我看影片初编版的学习笔记。
真实记录、真诚表达、真情奉献,一定会赢得真心拥抱。
向焦波及团队致敬!我觉得这个电影的意义非常重大,而且我觉得看着很生动,所有的专家都感觉到这是一部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一部电影。为什么这么说,你说没有好的纪录电影也不是,但是没有这种类型的电影。就是说这么真正的接地气、反映农民生活的这种记录电影,这些年来好像还不曾有过。——高 峰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中央新影集团总裁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会长
“我觉得《乡村里的中国》是一部特别好的片子。中国是一个植根于乡村的国家,从乡村中间发展出来的国家。如果对乡村不了解的话,就对中国不了解,那么中国的发展就没有根基。所以《乡村里的中国》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中国乡村中的现实,也为我们的乡村带来一丝面对未来的希望。了解中国乡村,就意味着我们了解中国的未来。中国的未来不能寄予乡村,但是必须从乡村走出来。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看《乡村里的中国》,来真切地体会中国的现实并且展望中国的未来。”
《乡村里的中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纪录片。
《乡村里的中国》是一部全景式描摹当代中国农村真实景观的有分量的纪录大片,涉及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其对农民生存状态的呈现自然质朴,其对农民内心世界的挖掘力透纸背,其对农业靠天吃饭状况的揭示令人忧心,其对农村未来发展的期待给人温暖。著名摄影艺术家焦波先生继“俺爹俺娘”系列作品和“汶川地震纪录”系列作品之后,和他的团队在山东淄博沂源县杓屿村整整生活了一年,跟踪纪录了杜深忠等多个家庭的生活情形,给我们留下了这部堪称能体现当代农民“中国梦”的当代中国农村影像志。向焦波先生以及他的创作团队致敬!
面对大中国,“焦波们”的镜头对准了一个小小的村庄。中国很大,如果都用大词汇和大场景去记录它,中国不会真实。但走到每一个细部,真实地记录,这一切的“小”拼接在一起,就会构成中国更真实的面貌。小的是美好的,小的才是大的,小处才更加真实。对吧?
乡村里的中国让我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感受到纪录片宝贵的真实。能在村里沉下来,不易;能让乡亲们在镜头前自如,更不易。焦波和年轻伙伴做到了。
我有农民身上的那股劲儿
我觉得农民始终都在上坡路上,始终是在上坡路上往前滚爬的人。再苦再难都是向前的,始终都是向前的,这是农民人生道路的一个特征。既然往前迈步,前面就有坎坷,前面就有上坡路,你必须爬。敢于走上坡路,这就是好的正能量。哪怕一个人在路上倒下了,他是往前倒的,他倒在一个坡路上,他的身体仍然是往前倾斜的。
我喜欢乡土题材的作品。我骨子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液,我属于这个阶层,从小到大心里一直没有离开过,况且我的乡村情结比一般人要重一点,我夫人说我是个“城市农民”,几十年都没融入城里去;再说我对乡村的了解更多一点。所以,对做好这部片子还是有一定的底气的。这样的话,接这样的活可能更加容易点儿,更加自信点儿,做这个片子可能更加容易点儿。同时,这是我非常想做的一个东西。我肯定会努力去做,我做什么事情,只要是我自己认同,就会做到底,而且不达到我的水平绝不罢休。
目前不乏有一些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电影,但是真正地反映农民生活的纪录电影还是不多的。张宏森局长说,我希望这部纪录电影在30年、50年后,依然会有人看,那时候看这部影片,就知道这个年代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是怎么吃、怎么住、怎么穿的,就知道这个时代人的精神追求是什么。他还强调,一定要拍出中国农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那种执着的追求和梦想,一定要拍出他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遇到的艰辛、坎坷和无奈,更重要的是要拍出在无奈当中的坚持。这是可贵的中国农民的精神,也是中国人的精神。
张局长的这些观点,具有相当的高度,我是特别赞赏的。
农民,也可以说是真正的中国人,他们身上有着百折不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韧性。这种韧性不是表现在口头上的,而是始终在骨子里的,一生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践行。没人整天说自己很坚韧、隐忍、宁折不弯……
我的一生也是像农民一样每天这么做事的。
我想去干上一个事情,就要全力以赴来干这个事情,坚持下去。在这一生当中,我还没有多少输的东西,大部分都成功了。敢拼才会赢。人,不能输给自己。
我的优点不多,我肯定自己的就是始终有一股坚持的精神。
记得当年中学毕业回村务农时,我用小推车去十几公里外的煤井买煤,回来全是爬上坡路,我们叫爬崖头。有时候找一个人在前面拉车,我在后面推,两个人一块用力,这样还省点劲儿。但更多时候,没有人在前面拉车的时候,就自己一个人往上推,我们叫一步一步往上拱。走几步,停一下,喘两口气,然后再往上拱。有时半个多小时才能把车拱上一个崖头去。这个崖头爬上去了,歇歇再爬下一个崖头。苦啊!现在想想人生做任何事情不都是“爬崖头”吗?推到陡坡上去,那就是目标,越过一个一个陡坡,就实现了终目标,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我觉得农民始终都在上坡路上,是始终在上坡路上往前滚爬的人。再苦再难都是向前的,这是农民人生道路的一个特征。既然往前迈步,前面就有坎坷,前面就有上坡路,有上坡路,你就必须爬。敢于走上坡路,这就是好的正能量。哪怕一个人在路上倒下了,他是往前倒的,他倒在了上坡路上,他的身体仍然是往前倾斜的。
我就是属于始终不会往后倒下的人,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妥协,就想做那种一直往前走,死也要死在上坡路上的人。
杜深忠就是这么样的一个『才人』
次听到喇叭头子里面播放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我就觉得这个琵琶声是圣乐,是天籁之音,我就觉得我一定要拥有它。我也知道我弹不好,但是我想拥有它,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思思念念这个东西。而且这种思念,这个梦想,五十多年没有改变。
“你是咱庄里的一个才人。就是苹果(园)比别人管得少点。”影片中,村支书张自恩以农民的幽默这样奚落文化人杜深忠。
杜深忠是一个立体的,不是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得了的人物。下面,我用大量篇幅从多方面说说这个与我心心相戚的农民兄弟。
梦想杜深忠
杜深忠十七八岁就喜欢文学,就开始写东西,就是当年的文学青年嘛。高中毕业当了两年兵之后复员回家,就专注文学创作。再到北京鲁迅文学院学习班,学了四届。一直到34岁结婚,十几年实际上完完全全在家里搞创作。他老婆说,结婚第二天他就跑去北京参加学习班了。他博览群书,什么都看,读得很杂。坐火车,沿途所有的车站都下来,捡那些人家从窗子里扔下去的报纸杂志,抱回一摞来,每天都看。
他读了大量的书,除了读书就是书法、写作。邻居老太太说:他爸爸不去给他送壶水去,他不知道要吃饭了。就是痴迷到那个境界。但是一次一次地投稿,一次一次地都被退回,他那些稿件我都看了,编辑给他写的退稿信我也看了。编辑鼓励他,说这些稿件还是离发表有差距。我想,他那时候是在弄脱离现实生活的所谓“创作”,他如果不是走那条路子,就按照自己所经历的东西如实地写成一些东西,反而能成功。但是那个年代风气也就那样,万千青年一味地挤在文学道路上,模仿有成就的作家们的作品,片面地、挖空心思地去“创作”,还急于求成,除了凤毛麟角的几个之外,绝大多数就像杜深忠一样一事无成。难能可贵的是,别人放弃了,杜深忠却一如既往,死死追求。他追求了40年,40年来一直想在文学创作上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全是退稿,后连投稿也不投了。现在也懒得写了,但是他在心里面一直在想。一直没有放弃。他说焦老师,我现在60岁了,仍然没有放弃20岁的梦想,我不甘心。我觉得这就是他的梦想。我想,现在他拿起笔来,不要说“创作”,把自己人生的故事、经历写出来就是一本好书。
他始终有一种饥渴。他是每天都看电视,是村里每天坚持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人。他还看历史、人文的节目,别的东西不看。他既有一种文化底蕴的深厚,又有一些现代社会的思考。他既有高层次的理论,又脚踏实地每天在那片土地上不断地思考,这个人物他能有这样的高度。
我选择他以后,当时没有故事,一直没有故事。我很苦恼的时候,跟他谈话,突然发现他有很多地方和我们印象中的农民是不一样的,总是有脱离我们平常对农民理解的地方。
所以说让他来充分地展示梦想以及他在追求梦想的路上,到底遇到了什么艰难曲折,怎样永不放弃,把这一点拍好了就成。
我也认为他知道我们要什么。
等到他二胡没拉好,又说要买琵琶的时候,我眼前一亮,故事终于来了。琵琶对于农民的生活,尤其对他家里生活,离得多远啊!我当时有一千个不理解。他说:“焦老师,我七八岁的时候,次听到喇叭头子里面播放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我就觉得这个琵琶声是圣乐,是天籁之音,我就觉得我一定要拥有它。我也知道我弹不好,但是我想拥有它,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思思念念这个东西。而且这种思念,这个梦想,五十多年没有改变。”
这就是他认为“美”这个字的含义,他心里就想要这份美。尽管这种美离他的生活那么远,甚至别人认为他是痴人说梦,是实现不了的,但是他一直在坚持。所以我觉得这个人不得了。尽管这样的人,在村里面实际上显得有些另类,并不被大多数人看好。
他家里的果子不比别人的多,干活不比别人踏实,成天看书、写字,向往外面的世界,有很多的脱离实际的追求。别人就觉得他吃饱了撑的,况且他还没吃饱,所以太不可思议了。
我觉得这种人物应该多点才是。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素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文化、艺术这方面。我觉得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可能容易一些,盖楼、修马路,提高经济方面是容易的,但是相对来说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很难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我可以预见到,以后观众看到杜深忠,可能会有人提出来,像杜深忠这种人可能在农村还是另类的,你怎么能把他作为主要人物。我认为,他身上是有些缺点,但是他那份梦想、执着,代表了我所想要表达的一个方向——提高和发展农民的文化素质。
这是在现实之外的一种精神上的追求,这是很高层次的一种追求。他并不像别人那样,我每年收多少果子,我有点吃的就行了。他不甘于那样,他一定还要在其他方面再有一个追求。我觉得如果老百姓普遍都很勤恳,都很节俭,生活过好了,而且在精神方面又有很高的追求,那样老百姓的素质一下就提高了。新农民建设很重要的方向,就是这种文化艺术方面素质的提高。但这种提高确实很缓慢,也很艰难。杜深忠有时也感叹:“提高农民素质很难很难,有的农民他就是坐上航天飞机,素质也不会提高到哪里去。”所以我觉得在这几个人里面,杜深忠大约知道拍他的目的在哪里,拍他的分量有多重。
从文学梦到琵琶梦,他这一辈子的梦想,不再是过去的脱离生活的空想了,而是在踏踏实实去做了。我就想追着他的梦想到底能不能实现这条脉络,来刻画这个有个性的老农。
他的琵琶买成了,我们片子就成功了。
我们都是乡村里的中国人
春雨惊春,节气叠更,冬雪夏雨,黄昏黎明。村庄红了又绿,人儿绿了又红,燕子筑巢惜无泥,农夫撒种欠东风。秋盖心头愁满容,顽疾扰体臆满胸。念光阴,过半载,心憔悴,力无能,今夜又临梧桐雨,叶叶声声,敲打六十翁。
我想记录下这种真实的乡村里的中国,它意义是什么?要让那么多人看到这个真实的乡村里的中国。
因为以往的这种东西太少,再一个,他们看到的不是真正的乡村。就是说我们有资格,有实际的东西,来做个证明,这才是真正的中国乡村,这才是乡村里的中国。这些事情,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中国人的影子,中国的影子。这个乡村所有发生的事情,不单是中国乡村的影子,也是整个中国方方面面所有的、各行各业所有的,不论是哪个角角落落的影子,都有所代表。也可以说,我们都是乡村里的中国人。这些东西打动我,在观众群里的形象也是很立体的。
……
我们这么一部片子,说它复杂也不复杂,就那么简单一个片子,就那么一个村庄的故事,能引起大家有所思考,我觉得够了。乡村好像很多时候是沉默的,但其实它是特别普遍真实的,因为它在中国占的比重这么多,但是对这一普遍的真实,其实我们了解得非常之少。很多时候它是无声的,并不是发出了很热闹的声响。
中国文化的原点就在乡村,就在土地上,中国人的根,我们的根就在那片土地上。中国又是个农业大国,这么多的乡村,而且现在乡村又在急剧地消失,你想不让它消失也没办法,所以我们承担一个责任,记录它,能把它消失的过程,或者它发展的过程,用摄影机记录下来。我觉得它可以为后代做一个参照,让那些有乡愁的人,有一个安放乡愁的地方,这是他梦中的故乡,他曾有的故乡。让那些已经没有了故乡的人,现在也能在我们片子里重新回到故乡去。还有那些根本就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让他们也能够从这种乡村生活、乡村声音当中,也会感悟到生活。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