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10109259
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梁实秋
我也是余先生的粉丝。余光中对中国古典文学真是熟到了骨头里去,这是真正高明的继承。可以在他诗里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他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熔铸成了他的诗歌散文,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文学个性。像把吃食消化成营养一样,同样了无痕迹。 ——莫言
余光中先生才兼诗文,情系两岸,学融中西,为人温良敦厚,是中国当代文学灿烂群星之一。巨星殒落,我心悲伤。今夜星光,地久天长。 ——韩少功
他既是诗人,创作之余在学术上也有其成就;更了不起的地方,是中英文、古今中外文化修养都非常好;用字、炼字之精致别人很难企及,他是文字方面的全才。 ——张晓风
语言犹如阅兵方阵,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 ——楼肇明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为余光中先生家属授权及审定篇目,从余先生五十年来出版的全部诗集中精选一百多首诗歌,是了解余先生高洁人品的作品。
书名《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摘自余先生一九八五年诗作《欢呼哈雷》“究竟这一头有几个人能够等你/下一个轮回翩然来归?/至少我已经不能够,我的白发/纵有三千丈怎跟你比长?/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方/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余先生遗作,人间绝唱,读之雄浑壮丽,令人热血沸腾,又止不住热泪盈眶。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含“故国、少年、人间、寰宇、追忆、奇观、至美、绮情、时间”九个篇章,可分别从这九个主题,以不同的历史角度,多方位了解余先生诗作,并以此书纪念余光中先生。
故国
舟子的悲歌 | 002
春天,遂想起 | 004
当我死时 | 007
灰鸽子 | 008
民 歌 | 010
乡 愁 | 012
乡愁四韵 | 014
隔水观音 | 016
六把雨伞 | 019
别香港 | 025
中国结 | 026
三生石 | 028
无 论 | 033
高楼对海 | 034
七十自喻 | 036
西子楼 | 037
富春山居图 | 039
少年
送 别 | 042
珍妮的辫子 | 043
我的眼睛 | 044
方 向 | 045
万圣节 | 046
忧郁的素描 | 048
占星学 | 050
五陵少年 | 052
少年游 | 054
漂水花 | 056
桐油灯 | 058
人间
项 圈 | 062
偶 像 | 063
空 宅 | 065
黑天使 | 066
或者所谓春天 | 069
樱桃呢总是 | 073
一枚铜币 | 074
凡我至处 | 076
熊的独白 | 078
上 山 | 079
扇 | | 081
土地公的独白 | 082
蛛 网 | 084
控诉一支烟囱 | 085
壁 虎 | 087
非安眠曲 | 089
无缘无故 | 091
水中鹭鸶 | 092
小诗题伞 | 093
寰宇
欢呼哈雷 | 096
对 弈 | 100
季节的变位 | 101
坐看云起时 | 103
钟乳岩 | 105
狗尾草 | 107
预 言 | 109
小小天问 | 110
听瓶记 | 111
苍茫来时 | 112
梦与地理 | 114
秘 密 | 116
深宵不寐 | 117
追忆
邮 票 | 120
毛玻璃外 | 121
时常,我发现 | 122
呼 唤 | 124
淡水河上 | 125
纱 帐 | 127
望 海 | 128
珍珠项链 | 129
中元月 | 131
冬 至 | 133
纸 船 | 135
只有你知道 | 136
记忆深长 | 139
半 途 | 140
奇观
夏 晨 | 144
植物园 | 145
天栈上 | 147
山中传奇 | 148
一枚松果 | 149
松下有人 | 150
松下无人 | 151
独 坐 | 153
在多风的夜晚 | 154
苗栗明德水库 | 157
问 风 | 158
春雨绵绵 | 159
给星光一点机会 | 161
投给春天 | 163
白孔雀 | 164
至美
诗 人 | 166
白玉苦瓜 | 167
折 扇 | 170
瑜 珈 | 171
寻李白 | 172
中 秋 | 175
星光夜 | 177
谢楚戈赠屏风 | 179
残 荷 | 181
雪山(二题) | 183
水乡宛然 | 185
牵 挂 | 187
藕神祠 | 188
绮情
伊人赠我一发歌 | 192
她的微笑 | 194
初恋之谜 | 195
祈 祷 | 196
七 夕 | 198
初 别 | 200
离 别 | 201
别 后 | 202
别 时 | 203
蜜 月 | 204
你是那云 | 206
安石榴 | 208
削苹果 | 210
私 语 | 211
情人节 | 214
两个情人节 | 216
疫情,爱情 | 218
时间
星之葬 | 220
夜的标本 | 221
时间的问题 | 223
月光光 | 224
月光这样子流着 | 226
空酒瓶 | 227
守夜人 | 228
与永恒拔河 | 230
水晶牢 | 231
所谓永恒 | 233
腕 表 | 234
共 灯 | 236
水草拔河 | 239
捉 兔 | 242
太阳点名 | 243
核 桃 | 246
他上乘中国文学传统,横涉西洋文学艺术,其文学影响,已跨越海峡两岸,诗风文采,为不少读者所赞赏。当我们翻阅那琳琅满目的佳作,沉浸于他那融汇中外,通变古今,颇具雄长之气;瑰丽多姿,变化多端,令人叹为观止的诗文之中时,不能不惊叹他的文学成就之超卓……(华侨大学学报)
在新诗领域,余光中是艺术至上的拥护者;而在散文中,他认为,通过教育的普及,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文学是有机会兼顾艺术化的。他将五四运动以来的散文,以口语入文的散文和大众化划上等号,而称艺术化的散文为现代散文,意味着这类散文兼具现代人的生活内涵和创作形式上的现代手法。(中国新闻网)
余光中教授是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大家,以现代诗和散文享有盛誉。余教授的诗作多抒发诗人的悲悯情怀,对土地的关爱,以及对现代人、事、物的透视、解析与捕捉。此外,余教授还从事评论、编辑、翻译,皆有成就。余教授毕生创作、治学,诲人不倦,于艺文,于学术,于社会,贡献深远;哲人其萎,范典永垂。(香港中文大学)
余光中走了,在七十年的台湾文化史上,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从疼痛彻骨的迁徙流亡思乡,到意气风发的“希腊天空”的追寻,到回眸凝视决定拥抱枋寮的泥土,到*后在自己拥抱的泥土上又变成异乡人,余光中的一生就是一部跨世纪的疼痛文化史。(龙应台)
灰鸽子
废炮怔怔地望着远方
灰鸽子在草地上散步
含含糊糊的一种
诉苦,嘀咕嘀咕嘀咕
一整个下午的念珠
数来数去没数清
海的那边一定
有一个人在念我
有一片唇在惦我
有一张嘴在呵我
呵痒下午的耳朵
下午敏感的耳朵
仰起,在玉蜀黍田里
盛好几英里的寂寞
向晚的日色,冰冰
弥漫珍珠色的云层
灰鸽子在废炮下散步
一种含含糊糊的诉苦
含含糊糊在延续
一九六六年三月二十九日于卡拉马如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