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大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39963570丛书名: 麦家自选集
编辑推荐
★“中国特情文学之父”、“谍战小说之王”麦家**中短篇小说集; ★ 继《解密》、《风声》、《暗算》等著名作品之后再推新作; ★ 被《纽约时报》首次深入报道的中国当代作家; ★ 继鲁迅、钱钟书、张爱玲之后,作品进入英国“企鹅经典文库”的中国当代作家**人; ★ *麦家、*温暖。谍战让我们的精神紧绷,文学让我们的心灵柔软; ★ 麦家的小说,在文学性和可读性之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平衡。
内容简介
包含《听风者》、第二种败、既爱情又凄惨、出了毛病、农村兵马三、王军从军记、五月鲜花开遍原野 等,将命运的偶然与必然做了深度阐发,充满对底层人物和弱势群体的同情,重建人生的精神信仰空间。在善与恶的对诀中发掘更宽阔深厚的含义
目 录
听风者
第二种败
既爱情又凄惨
出了毛病
农村兵马三
王军从军记
五月的鲜花开遍原野
一个捕风者的修炼(韦志刚)
在线试读
《听风者》节选
二
怀揣着局长恩赐的特别通行证,我的秘密之行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善待和礼遇,几乎在任何环节上我都可以做到心想事成,并被人刮目相看。只有一样东西无视了我,那就是不通人性的运气。是的,我有神秘的通行证,但没有神秘的运气。就在我来上海前不到半个月,我要带的人,罗山,或者罗三耳,这个混账因为乱搞男女关系事发,被当时上海市文艺界一位响东东的大人物送进了班房——罗把他闺女的肚子搞大了!
我想过的,如果仅仅如此倒也罢,或许特别通行证还能帮我峰回路转。可问题是这“流氓”屁股上还窝着根又长又大的“罗三耳”的尾巴,这时候自然要被重新揪出来。新账老债一起结,他似乎料定自己难能有翻身之日,于是骗了个机会,从班房的一幢三层楼上咚地跳了下来。算他命大,没摔死,但跟死也差不多了。我去医院看他,见到的是一个除了嘴巴还能说话其他可能都已经报销的废人,腿脚摔断了不说,从大小便失禁的情形看,估计脊椎神经也断了。
我在他床前呆了有半个小时,跟他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我告诉他,我本来是可以改变他命运的,但现在不行了,因为他伤得太重,无法为我们“效力”——起码是在我们有限的极限时间内;第二层意思,我询问他,在他认识或知道的人中间,有没有像他一样耳朵特别好使的人。
他一直默默听着我说,一动不动的,像个死人。直到我跟他道过别,准备离去时,他突然喊了一声“中校”,然后这样对我说:
“过黄浦江,到炼油厂,那里有条黄浦江的支流,顺着支流一直往下走五里路,有一个叫陆家堰的村庄,那里有你要找的人。”
我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他说是个男的,名字他也不知道。他解释说:
“这无所谓的,只要你去问村子里任何一人,都认识他的。”
沿河而扎的陆家堰村庄,似乎比上海城还要古老又殷实,房子都是砖石砌的二层楼,地上铺着青一色发亮的石板和鹅卵石。下午两点多钟,我顺着陆家堰码头伸出去的石板路往里走,不久,便看见一个像舞台一样搭起的井台,一对妇女正在井台上打水洗衣。当我并不十分明了地向她们说起我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两人却似乎很明白我要找谁。其中年纪稍长一点的妇女这样告诉我:
“你要找的人叫阿炳,他的耳朵是风长的,尖得很,说不定我们这会儿说的话他都听见了。他现在肯定在祠堂里,你去那找他就是了。”
她伸手给我指了一下。我以为她指的是眼前的那幢灰房子,结果她说不是的。她又伸手指了一下,对我说:“喏,那一幢,有两个大圆柱的,门口停了一辆三轮车的。”
她说的是胡同尽头的那幢八角楼,从这儿过去少说有百米之远。这么远他能听得到我们说话,那怎么可能是人?老美最新型的CR60步听器还差不多。
我忽然觉得很神秘。
祠堂是陆家堰村古老和富足的象征,飞檐走角的,檐柱上还雕刻着逢双成对的龙凤和狮虎。古人为美刻下它们,如今它们为岁月刻下了沧桑。从随处可见的斑驳中,不难想象它已年久失修,但气度依然,绝无破落之感,只是闲人太多,显得有些杂乱。闲人主要是老人和一些带娃娃的妇女,还有个别残疾人。看得出,现在这里成了村里闲散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虽然我穿着便装,但我的出现还是受到四周人另眼注目。我先在祠堂的门厅外转了一会儿,然后才步入里面的正堂,见里面有两桌人在打“车马炮”——一种在南方盛兴的民间纸牌,还有一桌人在下象棋。我转溜着,窥视着,指望能从中猜认出阿炳。但感觉都似是而非的。有一个手上吊着绷带的孩子,大概有十一二岁的样子,他发现我手上戴着手表,好奇地一直尾随着我,想看个究竟。我取下手表给他看,末了我问他阿炳在不在这里。他说在的,就在外面。说着领我往外面门厅走出来,一边好奇地问我:
“你找阿炳干什么?”
“听说他耳朵很灵是不是?”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看来你不是我们村里人?”看我点头后,他马上变得神秘地告诫我,“你别跟他说你不是我们村里人,看他能不能听出来。”笑了笑,又说,“不过,我想他一定能的。”
出来到门厅后,孩子左右顾看一下,便领我到一个瞎子前,大声喊起来:
“阿炳,来,考考你,他是谁家的人?”
这个瞎子刚才我一来这里就注意到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根拐杖,露出一脸憨笑,看样子不但是瞎子,还像是个傻子。我怎么也想不到,罗山举荐给我的居然是这么个人,又傻又瞎的。这会儿,他听孩子说要考他,似乎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立即收住憨笑,一脸认真地等着我“开口说话”,把我弄得糊里糊涂的,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说话啊,你,快说话。”孩子催促着我。
“说什么?”
“随便说什么都可以。”
我稍一犹豫,孩子又惊惊乍乍地催促我:
“快说!你快说话啊!”
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好像我们合伙在欺负一个瞎子似的。所以,我想都没想,就以一种很客气又支吾的口吻对他说:
“你好……阿炳……听说你的耳朵……很灵光,我是来……”
我话还没说什么,只见阿炳突然朝空中奋力一挥手,叫道:
“不是。他不是我们村里人。”
他的声音闷闷的,像从木箱里滚出来的。
说真的,我没有因此觉得他听力有多么了不起,毕竟我是在城里长大的,说的话和这里人说的虽是大同,却有小异。我甚至想,换成我,哪怕让我闭上眼睛,他阿炳,包括这里任何人,只要开口说话,我照样听得出他们不是上海城里人,而是乡下的。这是一回事。难道这就是他的本事?
正在我疑惑之际,孩子已经节外生枝,给我闹出事情来了。这孩子我越来越发现是很顽皮的,他存心想捉弄阿炳,硬是骗他猜错了——
“哈哈,阿炳,你错了,他就是我们村里人!”
“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他是我在北京工作的叔叔。”
“不可能!”
这一回阿炳否定得很坚决,而且还很生气地——越来越生气,咬牙切齿地,最后几乎变得像癫子一样地发作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你是骗子!你骗人!你骗我!你……你……你们万家的人……都是骗子!都不是好东西!骗人的东西!骗子!骗子!……”骂着骂着,脸变得铁青铁青,浑身跟抽风似的痉挛不已。
旁边的人见此都围上来,一个城里人模样的老者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安慰他,还有位妇女一边假作抡起巴掌威胁要刮孩子耳光,一边又暗暗示意他快跟阿炳道歉,孩子也假假地上前来跟他认错道歉。就这样,好不容易才让阿炳安静下来。
这一切在我看来简直怪得出奇。如果说刚才是我把他看做傻子,那么现在该说是他让我变做傻子了,前后就几分钟的时间,我看到的他,既像个孩子,又像个疯子,既可笑,又可怜,既蛮横,又脆弱。
我感到神秘又怪诞。
……
二
怀揣着局长恩赐的特别通行证,我的秘密之行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善待和礼遇,几乎在任何环节上我都可以做到心想事成,并被人刮目相看。只有一样东西无视了我,那就是不通人性的运气。是的,我有神秘的通行证,但没有神秘的运气。就在我来上海前不到半个月,我要带的人,罗山,或者罗三耳,这个混账因为乱搞男女关系事发,被当时上海市文艺界一位响东东的大人物送进了班房——罗把他闺女的肚子搞大了!
我想过的,如果仅仅如此倒也罢,或许特别通行证还能帮我峰回路转。可问题是这“流氓”屁股上还窝着根又长又大的“罗三耳”的尾巴,这时候自然要被重新揪出来。新账老债一起结,他似乎料定自己难能有翻身之日,于是骗了个机会,从班房的一幢三层楼上咚地跳了下来。算他命大,没摔死,但跟死也差不多了。我去医院看他,见到的是一个除了嘴巴还能说话其他可能都已经报销的废人,腿脚摔断了不说,从大小便失禁的情形看,估计脊椎神经也断了。
我在他床前呆了有半个小时,跟他说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我告诉他,我本来是可以改变他命运的,但现在不行了,因为他伤得太重,无法为我们“效力”——起码是在我们有限的极限时间内;第二层意思,我询问他,在他认识或知道的人中间,有没有像他一样耳朵特别好使的人。
他一直默默听着我说,一动不动的,像个死人。直到我跟他道过别,准备离去时,他突然喊了一声“中校”,然后这样对我说:
“过黄浦江,到炼油厂,那里有条黄浦江的支流,顺着支流一直往下走五里路,有一个叫陆家堰的村庄,那里有你要找的人。”
我问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男是女。他说是个男的,名字他也不知道。他解释说:
“这无所谓的,只要你去问村子里任何一人,都认识他的。”
沿河而扎的陆家堰村庄,似乎比上海城还要古老又殷实,房子都是砖石砌的二层楼,地上铺着青一色发亮的石板和鹅卵石。下午两点多钟,我顺着陆家堰码头伸出去的石板路往里走,不久,便看见一个像舞台一样搭起的井台,一对妇女正在井台上打水洗衣。当我并不十分明了地向她们说起我想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时,两人却似乎很明白我要找谁。其中年纪稍长一点的妇女这样告诉我:
“你要找的人叫阿炳,他的耳朵是风长的,尖得很,说不定我们这会儿说的话他都听见了。他现在肯定在祠堂里,你去那找他就是了。”
她伸手给我指了一下。我以为她指的是眼前的那幢灰房子,结果她说不是的。她又伸手指了一下,对我说:“喏,那一幢,有两个大圆柱的,门口停了一辆三轮车的。”
她说的是胡同尽头的那幢八角楼,从这儿过去少说有百米之远。这么远他能听得到我们说话,那怎么可能是人?老美最新型的CR60步听器还差不多。
我忽然觉得很神秘。
祠堂是陆家堰村古老和富足的象征,飞檐走角的,檐柱上还雕刻着逢双成对的龙凤和狮虎。古人为美刻下它们,如今它们为岁月刻下了沧桑。从随处可见的斑驳中,不难想象它已年久失修,但气度依然,绝无破落之感,只是闲人太多,显得有些杂乱。闲人主要是老人和一些带娃娃的妇女,还有个别残疾人。看得出,现在这里成了村里闲散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虽然我穿着便装,但我的出现还是受到四周人另眼注目。我先在祠堂的门厅外转了一会儿,然后才步入里面的正堂,见里面有两桌人在打“车马炮”——一种在南方盛兴的民间纸牌,还有一桌人在下象棋。我转溜着,窥视着,指望能从中猜认出阿炳。但感觉都似是而非的。有一个手上吊着绷带的孩子,大概有十一二岁的样子,他发现我手上戴着手表,好奇地一直尾随着我,想看个究竟。我取下手表给他看,末了我问他阿炳在不在这里。他说在的,就在外面。说着领我往外面门厅走出来,一边好奇地问我:
“你找阿炳干什么?”
“听说他耳朵很灵是不是?”
“你连这个都不知道?看来你不是我们村里人?”看我点头后,他马上变得神秘地告诫我,“你别跟他说你不是我们村里人,看他能不能听出来。”笑了笑,又说,“不过,我想他一定能的。”
出来到门厅后,孩子左右顾看一下,便领我到一个瞎子前,大声喊起来:
“阿炳,来,考考你,他是谁家的人?”
这个瞎子刚才我一来这里就注意到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根拐杖,露出一脸憨笑,看样子不但是瞎子,还像是个傻子。我怎么也想不到,罗山举荐给我的居然是这么个人,又傻又瞎的。这会儿,他听孩子说要考他,似乎这正是他等待已久的,立即收住憨笑,一脸认真地等着我“开口说话”,把我弄得糊里糊涂的,一时有些不知所措。
“说话啊,你,快说话。”孩子催促着我。
“说什么?”
“随便说什么都可以。”
我稍一犹豫,孩子又惊惊乍乍地催促我:
“快说!你快说话啊!”
我觉得这样不太好,好像我们合伙在欺负一个瞎子似的。所以,我想都没想,就以一种很客气又支吾的口吻对他说:
“你好……阿炳……听说你的耳朵……很灵光,我是来……”
我话还没说什么,只见阿炳突然朝空中奋力一挥手,叫道:
“不是。他不是我们村里人。”
他的声音闷闷的,像从木箱里滚出来的。
说真的,我没有因此觉得他听力有多么了不起,毕竟我是在城里长大的,说的话和这里人说的虽是大同,却有小异。我甚至想,换成我,哪怕让我闭上眼睛,他阿炳,包括这里任何人,只要开口说话,我照样听得出他们不是上海城里人,而是乡下的。这是一回事。难道这就是他的本事?
正在我疑惑之际,孩子已经节外生枝,给我闹出事情来了。这孩子我越来越发现是很顽皮的,他存心想捉弄阿炳,硬是骗他猜错了——
“哈哈,阿炳,你错了,他就是我们村里人!”
“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他是我在北京工作的叔叔。”
“不可能!”
这一回阿炳否定得很坚决,而且还很生气地——越来越生气,咬牙切齿地,最后几乎变得像癫子一样地发作起来: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你是骗子!你骗人!你骗我!你……你……你们万家的人……都是骗子!都不是好东西!骗人的东西!骗子!骗子!……”骂着骂着,脸变得铁青铁青,浑身跟抽风似的痉挛不已。
旁边的人见此都围上来,一个城里人模样的老者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安慰他,还有位妇女一边假作抡起巴掌威胁要刮孩子耳光,一边又暗暗示意他快跟阿炳道歉,孩子也假假地上前来跟他认错道歉。就这样,好不容易才让阿炳安静下来。
这一切在我看来简直怪得出奇。如果说刚才是我把他看做傻子,那么现在该说是他让我变做傻子了,前后就几分钟的时间,我看到的他,既像个孩子,又像个疯子,既可笑,又可怜,既蛮横,又脆弱。
我感到神秘又怪诞。
……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