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561377345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汉阳陵发现的裸俑,向人们展现了大汉帝国的崛起之路。全书由帝陵、后宫、英雄、市井、礼制、特区、裸俑、复兴等8个部分组成,用精美的历史考古图和优美的文字描述,向读者展示了令人惊叹的女骑兵俑、冷宫贵妃俑以及中国首次发现的宦官俑等等。同时还详实剖析了许多历史疑点,如继承了秦帝国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大汉帝国,为什么在陶俑制作上却呈现出和秦国截然不同的风格?为什么在短短的五十年间,汉人的审美趣味就和秦国相差如此之大?本书不是简单的反映帝王陵墓考古发掘的历史资料,也不是一部以悬疑取胜、探索文物背后故事的惊秫小树,而是着力于反映一个伟大盛世是如何诞生的考古历史精品读物。
目 录
壹 帝陵 贰 后宫 叁 英雄 肆 市井 伍 礼制 隆 特区 柒 裸俑 捌 复兴
在线试读
据《三辅黄图》记载:“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隐约指出,这个伟大城市的建制和天上璀璨的星斗有着神秘的对应关系,体现着古代思想家夭人合一的政治理想。
大汉帝国一共延续了400多年,汉朝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长的帝国,“汉族”“汉人”“汉服”“汉语”“汉文化”都源于这个伟大的帝国。这个帝国在深的层面上影响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给中国人留下强烈的心理和文化印记。汉帝国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印度的孔雀王朝拥有当时世界上的文明。汉朝统治时期所确立的社会与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 20世纪。
公元前202年,汉帝国的开创者刘邦,击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正式在定陶附近的汜水之阳称帝,可谓英雄得志,意气风发。但是,刚刚结束战争的帝国境内,满目疮痍,危机四伏。
国家随时都可能失控,重新陷入纷繁的战乱之中。
从公元前209年开始,到刘邦称帝,整整七年的群雄并争,使得天下人口锐减,财富消耗殆尽,连刘邦本人也找不到四匹完全纯色的马为自己拉车,他身边的王侯将相甚至要以牛车代步。
在如此窘迫的经济状况下,他的丞相萧何却不惜血本,建造了巨大的皇宫——未央宫。
未央宫建立在高大的龙首原上,是长安城中地势的地方,因此愈发显得宏伟壮丽,连刘邦初次见到都不由得发怒。责问萧何为什么如此不体恤民力。萧何回答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国力的困乏,并没有影响长安城起初的宏伟规划。不可思议的地方还在于,这个伟大城市的建设,竟然考虑到了整个关中的山河地势。
1993年,在一次偶然的考古调查研究中,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在汉长安城遗址内,存在着一条长长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穿过安门大街,向南延伸到秦岭以北的子午谷,向北则延伸到长陵以北的天齐祠,总长度在 74公里之上。
此次发现震惊了学术界以及新闻界。诸多研究者一致认为,这条长长的中轴线的客观存在,反映了两千年前的城市规划思想,它们可能与汉长安城的规划或者与更大的空间坐标有着密切关系。
在查阅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有关资料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汉书·律历志》等史籍文献中,确实记载有一条特殊的天球子午线。他们将这条特殊的天球子午线,与地面上连接子午岭与咸阳宫、阿房宫和子午谷的南北直线相对应,发现天球子午线的走向、轨迹恰好与地面上的相关地理建筑完全重合。
专家认为:“西汉长安的规划设计,绝非只局限于迄今我们所知的几平方公里地区范围,而是更宏观地与周围山川地势、帝王陵墓、礼制建筑等有着密切关系。它体现出设计者力图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以及地理环境诸方面更大空间、更大广度范围内进行综合设计的思想。”P7-8
大汉帝国一共延续了400多年,汉朝因此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长的帝国,“汉族”“汉人”“汉服”“汉语”“汉文化”都源于这个伟大的帝国。这个帝国在深的层面上影响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给中国人留下强烈的心理和文化印记。汉帝国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印度的孔雀王朝拥有当时世界上的文明。汉朝统治时期所确立的社会与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 20世纪。
公元前202年,汉帝国的开创者刘邦,击败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正式在定陶附近的汜水之阳称帝,可谓英雄得志,意气风发。但是,刚刚结束战争的帝国境内,满目疮痍,危机四伏。
国家随时都可能失控,重新陷入纷繁的战乱之中。
从公元前209年开始,到刘邦称帝,整整七年的群雄并争,使得天下人口锐减,财富消耗殆尽,连刘邦本人也找不到四匹完全纯色的马为自己拉车,他身边的王侯将相甚至要以牛车代步。
在如此窘迫的经济状况下,他的丞相萧何却不惜血本,建造了巨大的皇宫——未央宫。
未央宫建立在高大的龙首原上,是长安城中地势的地方,因此愈发显得宏伟壮丽,连刘邦初次见到都不由得发怒。责问萧何为什么如此不体恤民力。萧何回答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 国力的困乏,并没有影响长安城起初的宏伟规划。不可思议的地方还在于,这个伟大城市的建设,竟然考虑到了整个关中的山河地势。
1993年,在一次偶然的考古调查研究中,陕西省文物保护中心的文物考古工作者发现,在汉长安城遗址内,存在着一条长长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穿过安门大街,向南延伸到秦岭以北的子午谷,向北则延伸到长陵以北的天齐祠,总长度在 74公里之上。
此次发现震惊了学术界以及新闻界。诸多研究者一致认为,这条长长的中轴线的客观存在,反映了两千年前的城市规划思想,它们可能与汉长安城的规划或者与更大的空间坐标有着密切关系。
在查阅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有关资料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在《汉书·律历志》等史籍文献中,确实记载有一条特殊的天球子午线。他们将这条特殊的天球子午线,与地面上连接子午岭与咸阳宫、阿房宫和子午谷的南北直线相对应,发现天球子午线的走向、轨迹恰好与地面上的相关地理建筑完全重合。
专家认为:“西汉长安的规划设计,绝非只局限于迄今我们所知的几平方公里地区范围,而是更宏观地与周围山川地势、帝王陵墓、礼制建筑等有着密切关系。它体现出设计者力图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以及地理环境诸方面更大空间、更大广度范围内进行综合设计的思想。”P7-8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