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平装-胶订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9106290丛书名: 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教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教材: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与考点预测》呈现出三大特点:
①精选时政热点。本书对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作了详细解读,直击时政前沿,还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类归纳,共收录40个热点专项。
②呈现标准表述。本书严格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为考生提供与热点相关的完整的知识框架,展现了一整套的知识体系。
③拓展思维空间。本书提供了我国近年热点问题的相关分析和解决措施,并通过设置典型事例评析栏目,培养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购书享有移动自习室:
核心考点轻松学 在线题库任意练 考友圈答疑解惑 视频直播免费看。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教材:申论热点标准表述与考点预测》分为总论篇·国情省况、*篇·经济建设、第二篇·政治建设、第三篇·文化建设、第四篇·社会建设、第五篇·生态文明建设,涵盖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山东及全国时事热点专项。除总论篇外的每个专项均分为背景链接、权威表述、命题预测、典型事例评析等部分,内容详实,全面把握申论考试趋势,培养考生的作答思维。
目 录
专项一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
理论框架
热点解读
申论学习
专项二2017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
理论框架
热点解读
申论学习
专项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背景链接
总体要求
对策表述
专项四山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五山东“人才特区”建设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六山东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七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八建设生态山东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九分享经济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信息化建设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一服务业发展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三城镇化建设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四自主创新能力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五产业结构调整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六法治政府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七诚信政府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八反腐倡廉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九学习型政府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社会治理创新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一工匠精神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二传统文化保护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三文化体制改革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四文化创意产业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六公民道德与公民素质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七精准扶贫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八儿童保护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九就业问题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教育公平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一社会心态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二公共安全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四养老问题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五公共服务均等化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六大气污染治理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七环境民生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八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九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四十两型社会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山东省考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山东分部一览表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理论框架
热点解读
申论学习
专项二2017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热点解读
理论框架
热点解读
申论学习
专项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背景链接
总体要求
对策表述
专项四山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五山东“人才特区”建设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六山东食品安全管理体制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七山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八建设生态山东
背景链接
主要问题
对策表述
专项九分享经济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信息化建设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一服务业发展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三城镇化建设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四自主创新能力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五产业结构调整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六法治政府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七诚信政府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八反腐倡廉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十九学习型政府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社会治理创新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一工匠精神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二传统文化保护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三文化体制改革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四文化创意产业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六公民道德与公民素质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七精准扶贫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八儿童保护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二十九就业问题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教育公平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一社会心态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二公共安全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三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四养老问题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五公共服务均等化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六大气污染治理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七环境民生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八土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三十九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专项四十两型社会
背景链接
权威表述
命题预测
典型事例评析
山东省考课程体系
中公教育·山东分部一览表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
免费在线读
第四篇
社会建设
本篇分为九个专项,具体内容包括精准扶贫、儿童保护、就业问题、教育公平、社会心态、公共安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养老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国家政策也越来越多地向社会领域倾斜。本篇内容涵盖了社会领域多方面的问题,可以使考生对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专项二十七精准扶贫
为了提高扶贫效率,帮助贫困居民早日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推动了中国扶贫战略的重大转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要求对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建档立卡,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真扶贫、扶真贫,使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的目标。精准扶贫成为中国扶贫工作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多次有关精准扶贫的讲话,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一、当前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全面开展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活动,全国共识别出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900多万人。针对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全国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扶贫创新手段。例如,2014年年底,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保监会携手,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量身订制了扶贫小额信贷。到2016年年底,全国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833亿元,全国共有740万贫困户受益。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联合在河北、安徽、山西等6省份的30个县开展光伏扶贫试点,下达516万千瓦的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计划。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在全国2.26万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全国428个贫困县开展了电商扶贫试点,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确定158个贫困县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2016年,全国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达480万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49万人。
总的来看,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得到了贯彻,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
二、政策方针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提出,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精准扶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扶贫、教育培训、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约5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通过实行社保政策兜底,实现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持制度,通过土地托管、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让贫困人口分享更多资产收益。
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面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加强定期核查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建立扶贫工作绩效社会监督机制,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建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和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
一、重要内涵
自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调研时多次提及这一理念,并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并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精准扶贫思想:
(一)精准化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
扶贫工作贵在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工作不论是在贫困人群的识别,抑或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上,都缺乏精细化的工作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正是在总结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教训之上,并根据目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精准扶贫包括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要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
(二)分批分类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基础工具
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论述了其分批分类扶贫理念,并概括为“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就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制定特色扶持政策、机制,帮助一批具备软硬件基本条件的群体迅速脱贫;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因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不具备扶贫脱贫的基本自然资源的贫困群体,有计划性的移民搬迁,安置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居住地,并继续实施帮扶直至脱贫;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劳动能力低下,或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不再以就业培训为主,而是果断通过低保等民政救助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就是帮助部分群体缓解医疗压力,杜绝因病致贫、增加贫困人口,也防止因病返贫、使得扶贫工作倒退。
(三)精神脱贫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
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等主观意愿。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
二、存在问题
扶贫开发到了攻克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确的举措抓工作。应该说,自从实施精准扶贫攻坚以来,长期困扰扶贫工作的扶贫对象不精准,扶贫资源短缺,各种扶贫资源配置碎片化的局面,在中央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下有所改善。但是,精准扶贫还存在以下问题:
社会建设
本篇分为九个专项,具体内容包括精准扶贫、儿童保护、就业问题、教育公平、社会心态、公共安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养老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国家政策也越来越多地向社会领域倾斜。本篇内容涵盖了社会领域多方面的问题,可以使考生对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专项二十七精准扶贫
为了提高扶贫效率,帮助贫困居民早日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推动了中国扶贫战略的重大转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要求对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建档立卡,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真扶贫、扶真贫,使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的目标。精准扶贫成为中国扶贫工作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作了多次有关精准扶贫的讲话,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一、当前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底的10.2%下降到2016年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全面开展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活动,全国共识别出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900多万人。针对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全国各地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有效的扶贫创新手段。例如,2014年年底,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和保监会携手,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量身订制了扶贫小额信贷。到2016年年底,全国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2833亿元,全国共有740万贫困户受益。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联合在河北、安徽、山西等6省份的30个县开展光伏扶贫试点,下达516万千瓦的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计划。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在全国2.26万个贫困村开展乡村旅游扶贫。全国428个贫困县开展了电商扶贫试点,商务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确定158个贫困县开展了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2016年,全国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达480万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49万人。
总的来看,党中央确定的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得到了贯彻,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较好落实,各方面都行动起来了。
二、政策方针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提出,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把精准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通过对贫困户和贫困村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
《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模式,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按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的要求,切实提高扶贫实效,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根据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对贫困人口实行分类精准扶持。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转移就业、易地扶贫搬迁、生态保护扶贫、教育培训、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约5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通过实行社保政策兜底,实现其余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探索资产收益扶持制度,通过土地托管、扶持资金折股量化、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让贫困人口分享更多资产收益。
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全面做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加强定期核查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制定严格规范透明的贫困县退出标准、程序、核查办法。建立扶贫工作绩效社会监督机制,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建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和扶贫成效第三方评估机制。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长30%以上。
一、重要内涵
自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调研时多次提及这一理念,并提出,扶贫工作要做到“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并将精准扶贫思想概括为“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精准扶贫思想:
(一)精准化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核心要义
扶贫工作贵在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长期以来,中国扶贫工作不论是在贫困人群的识别,抑或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上,都缺乏精细化的工作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正是在总结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教训之上,并根据目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所提出的针对性措施。精准扶贫包括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其核心要义就是精准化理念,要求将精准化理念作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贯穿于扶贫工作的全过程。
(二)分批分类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基础工具
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论述了其分批分类扶贫理念,并概括为“四个一批”,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就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制定特色扶持政策、机制,帮助一批具备软硬件基本条件的群体迅速脱贫;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因居住地自然条件恶劣等因素、不具备扶贫脱贫的基本自然资源的贫困群体,有计划性的移民搬迁,安置到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的居住地,并继续实施帮扶直至脱贫;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就是针对部分劳动能力低下,或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群,不再以就业培训为主,而是果断通过低保等民政救助的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就是帮助部分群体缓解医疗压力,杜绝因病致贫、增加贫困人口,也防止因病返贫、使得扶贫工作倒退。
(三)精神脱贫理念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
扶贫先扶志,不论造成贫困有何种直接原因,精神贫困始终是主观上的首要根源。精神贫困首先体现在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信心等主观意愿。树立脱贫信心、营造脱贫环境,帮助贫困群体充分认识到自身优势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拿出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在精神上与贫困绝缘,是精准扶贫思想的战略重点。
二、存在问题
扶贫开发到了攻克堡垒的阶段,所面对的多数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需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确的举措抓工作。应该说,自从实施精准扶贫攻坚以来,长期困扰扶贫工作的扶贫对象不精准,扶贫资源短缺,各种扶贫资源配置碎片化的局面,在中央强有力的组织和协调下有所改善。但是,精准扶贫还存在以下问题: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