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200120080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者、2008年“茅以生桥梁大奖”获得者科普代表作
*深入浅出的世界桥梁小史
《世界桥梁趣谈》一书是国内享有世界性声誉的桥梁研究专家、桥梁美学家、2008年“茅以生桥梁大奖”得主唐寰澄先生关于世界桥梁小史、桥梁美学的小书,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桥梁科技“奇花异草”,亚、欧、美、澳的桥风人情,另有百余幅图片呈现了各个时代世界桥梁的风貌,笔法苍劲幽默,读来引人入胜.本书曾于2001年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目录
一、什么叫桥(3)
二、古代桥梁科技(6)
木杆件系统(15)
木拱桥(17)
木桁架桥(21)
悬索桥——软桥(24)
三、近代的桥梁(28)
桁架拱桥(33)
桁架开启桥(34)
钢悬索桥(36)
钢筋混凝土桥(44)
四、现代的桥梁(50)
预应力桥(51)
计算手段(56)
钢桁架桥(58)
新型的拱桥(61)
双曲拱桥(61)
转体施工(62)
桁架拱(伸臂施工)(65)
浮运施工(65)
刚构拱(67)
提篮拱(68)
钢管拱(70)
钢管混凝土拱(72)
斜拉桥(75)
悬索桥(93)
桥梁基础(110)
地基地质(110)
桥梁基础形式(112)
|世界桥梁趣谈
目录|
总结改进(125)
推陈出新(127)
旁搜博览(129)
效法自然(132)
哪里有需要?(134)
地球越来越小(135)
交通面的铺开(135)
潜水桥墩桥(139)
半潜式隧道桥(141)
30003350米悬索桥(143)
直布罗陀海峡(146)
网状5000米悬索桥(150)
渤海海峡(151)
琼州海峡(152)
台湾海峡(154)
结语(157)
引言
人类从原始社会到今天,已经在地球上布满了道路,路过不去的地方架满了桥梁。我们天天走过它,使用它,或停下来欣赏它。仔细想一想,从前它是个什么样子?能达到今天的规模经过了多大的困难?将来又会变得怎样?有关桥梁的学问已经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研究、设计和建造桥梁是一项高尚的对社会有益的值得羡慕的职业,但是也是十分辛苦和需要付出高度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事业。不过世界上哪一件对社会有贡献的事不是这样?许多献身于各门科学的人们都在为共同美好的生活架设“桥梁”。
桥梁这一门实用的学科,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之上。科学技术有其相对性,高科技是从“低”科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低就没有高,不了解低就不了解高。所以谈高科技的桥梁,一定要先说一说当年相对简单的桥梁。
即使是看来很简单的桥梁结构,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内中包含着很深刻的值得探索的高深的科学技术,这就是低里面包含着高。所有的高科技,仔细分解开来是一件件非常简单的一般人都能做的技术。就好像现在在高科技生产工厂里,我们看到各个生产岗位上的生产工人所做的不过是高科技关节中的一个个简单劳动的环节。这就是高里面有低。高和低有非常密切的辩证关系。
所以我们得从史前的桥和简单的桥一件件说起,方始能够了解高科技的桥梁。否则一上来就说得太深奥,隔行如隔山,不要说大家,就是有些专家们,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看起来桥梁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它种类繁多,层出不穷。不论是小桥流水,或是跨海长龙,欣赏时情趣不同,深入进去学问无底。下面将慢慢道来。
本书曾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唐寰澄一生爱桥、建桥、写桥,不仅是桥梁设计专家,也是一位难得的桥梁美学专家和桥梁史学家。 ——中国桥梁网
唐寰澄是新中国*早关注桥梁美学的人。他将桥梁美学上升到哲学高度,提出桥梁美学法则,提倡桥梁的和谐美,讲究比例、时尚、对称、韵律。 ——长江日报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