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32开纸 张: 纯质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是国际标准书号ISBN: 25120474
《失控》:
1、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魁北克年度十大很好小说;’
2 、这是一部写法**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鲜明,讲究叙述技巧,作者从小地方、小人物、小事件着手,*后上升到国家和政府层面;
3、一出充满悬念的轻喜剧,人物有趣滑稽,情节引人。
《太爱火柴的女孩》:
1、加拿大*ZHU名的作家之一,创作各类作品20多部,曾获得蒙特利尔书展大奖;魁北克文学院大奖,比利时法语语言文学皇家学院大奖,魁北克书店奖;
2、这是一本福克纳风格的小说,文字独特,气氛诡异,被认为是加拿大近年来*好的法语小说之一;
3、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文学性和可读性并举;
4、 该书获得“魁北克学院小说大奖”,“蒙特利尔书展公众奖”,入围法国“勒诺多文学大奖”,入围“加拿大艺术协会文学奖”,入围加拿大“菲力普.罗席翁小说奖”。
《写给杜拉斯的信》:
1、杜拉斯迷读杜拉斯,心灵小语,抒情,动人,文字优美;
2、读这本书,仿佛触摸到两个心灵,达尼埃尔?洛兰谦卑地带领我们寻访了杜拉斯的踪迹;
3、一个杜拉斯迷怀着巨大的人文情怀,追随着杜拉斯的足迹。
《太爱火柴的女孩》:两个十来岁的孩子,被父亲禁锢在郊外的一所大房子里,不准上学,不准外出,不准与他人接触,完全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一天早晨,他们睡觉醒来,听不到习惯的责骂声,也找不到父亲。原来,父亲自杀了,吊死在厕所里。突然自由了的孩子不知该怎么办。他们想着要埋葬父亲,便走出大屋,进了村庄,去寻找棺材。然后,他们守着父亲的尸体,回忆起过去的一切,并把它记录了下来:父亲是个暴君式的人物,粗暴而严厉,经常折磨和惩罚孩子,两个孩子在孤独和远离尘世的环境中长大。父亲为什么如此?母亲又在何方?数不清的谜在神秘的文字中渐渐揭开。本书在平静的叙述中,隐藏着不可思议的秘密。看了开始几页,你会忍不住问:作者到底想说什么?但一旦进入作者的世界,你就会真正感受到,这是一位相DANG*当奇特而罕见的小说家。 他以自创的语法,只花了29天,就写出这本整整构思了25年的动人之作:故事以诡谲的口吻,把我们带入一个晦涩、阴暗而怅然的境地,*后再导向一片火光,让人久久无法平息……
《写给杜拉斯的信》:在这本书中,达尼埃尔?洛兰以热烈真挚的笔调和抒情诗意的文字毫无保留地讲述了她对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的喜爱和体验式解读。这份爱带她去寻找她的同类,让她和很多人建立了联系,比如杜拉斯的儿子乌塔、前夫马斯科罗一家、密友杜林纳和他的
……
高明的讲述者,残酷的讽刺者,这位小说家更多是用这可笑的戏剧性的历险为背景,再次审视我们的集体习俗和怪癖。
——斯坦莱·佩恩《快报》
《太爱火柴的女孩》:
一部杰作,一部奇特的、极为成功的作品.-
–加拿大电台
《写给杜拉斯的信》:
要知道一个杜拉斯迷的激情可以抵挡任何海洋,不管太平不太平。
——尚塔尔·居伊《报刊》
《失控》精彩试读
马丹·盖尔丹从来就那么懒,还引以为荣。他不怎么努力,生活中却很成功,这不证明他聪明吗?当然,除了他自己,谁都不认为他智力超群,但这只能增加他的信心。一个真正的天才是很少能被那些庸才所承认的。
他有本领的地方(在这方面也同样,除了他,谁都不这么认为),是他只好好读过一本书(反复地读,但永远是同一本书),就当上了文学教授。
事情得从他在大学读硕士的时候讲起,他要选论文题目。那些雄心勃勃的同学,大胆地选择了被人研究过千百遍的《追忆逝水年华》,或者是同样被人多次研究过的雅克·费隆的作品。谦虚一点的,比如说有个同学声称要选于贝尔·阿甘。
马丹的决定让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他选择了加斯东·米隆。他首先被这个诗人的名字给吸引了,姓和名竟然押韵!跟他自己的姓名一样。而且,他们的姓名缩写也相同,只是前后换了顺序而已。
当时,这种选择之所以显得大胆,不仅是因为《被捡者》的作者当时并未达到荣誉的高峰,也因为诗人还活着。教授们都不鼓励学生选择健在的作者,万一作者突然写一本与论文的结论相矛盾的书,那该怎么办?或者更糟,假如他们不惜贬低身份去电视台做节目去了呢?
不过,加斯东•米隆的情况不同,他多年没有动笔了。应该说,他复出或者上电视的可能性应该是很小很小的了。
而且,在马丹看来,加斯东•米隆还有一个难得的好处,就是他所有的作品都收在一本薄薄的《被捡者》中。那本小书,大家都交口称赞,但几乎没有人真正读过。
指导老师也觉得马丹的选择很明智:关于加斯东•米隆的研究很少,而且,他本人也有点懒,别的指导老师要看大量的书,而他读一本就够了。
于是,马丹很快就拿出了一个论文提纲《隆米•东斯加:〈者捡被〉反向阅读》,指出,那本书,如果从尾读到头,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所以,那本书应该从《请被我抄袭过的诗人原谅》开始读,直到《我到了起点》。他的指导老师不得不承认,这样倒过来有意义得多,也更独特。
不过,这个学生干活还是很卖力的,他把《被捡者》读了两遍,一遍从头到尾,一遍从尾到头。
一天,马丹在蒙特利尔的大街上溜达时,突然遇到了加斯东•米隆,觉得这个诗人就像是银行的一个小职员,于是大胆地走过去,说自己正在写关于他的论文。加斯东•米隆对此什么反应都没有,倒是跟他大谈时政,说忘了是省长还是总理今天在报纸上发表了什么言论。他无言以对,只好假装专心听讲的样子,不住点头,尽管他一点都听不懂诗人在讲什么,正如他读不懂诗人在诗中写什么一样。
几个月后,他给诗人寄去了一份论文的复印件,诗人一字未评。他将此当作是默许。
论文得了个“优”,他顺利拿到了文凭,并很快就在蒙特利尔的一家公立预科大学找到了工作。他在那里教了二十年的魁北克文学。
他的学生很多,大家都选他的课,因为只需读1458行诗。懒的学生都被他吸引过来了。懒的学生都被他吸引过来了。马丹认为《教学法》不应该被当作是米隆完整的或者是重要的诗歌著作。
懒的学生往往也是聪明的学生,他心想,自己就是一个例子。
一条白色的布飘呀飘的飞过秋天美丽的天空,飘到了河流上,浮在水面,那大概是个大得像座教堂的风筝吧,河上还有白鹅。我自己也有一面风筝,形状像鱼,还有金色的鳞片,我很小心爱护它,因为它是我的云,可是有一天它从我手中溜走了,飞到很高的地方,一整个夏天我都望着被绊在树梢上的风筝,也就是在那一年我的胸部开始鼓起来,不吉利的事总是手牵着手一起来。那些白鹅,每年我爸和我,我们都会到阿拉在下我的图书室的地方,去看它们成群飞走。今年秋天它们似乎会来得比较早,我已经看到了征兆。它们就像温柔、美丽的念头,让我们想在漫长的冬天里把它们抱在胸口保暖,但是它们总会成群离去,我们留不住的,就像我幻想着我肚子里这个被祝福的新生命有一天也会从我身体脱离,这些念头啮食着我的心,让我又快乐又畏惧,啊,我必须把这些念头驱走,因为没时间作天堂的梦了,我觉得我身体就要溃堤,等一下分娩会让我很痛苦,而且我的经验告诉我,我的想象对我从来没好事,我的回忆也一样,我一点也不想变成疯子,像着火的山鹑那样,在我脑袋瓜里啄呀啄,沾上宗教脏脏的血,在这尘世间长久等待受煎熬,谋杀了希望,就像在出身高贵的家庭里发生的事一样。
眩 晕
有时候我也会清醒。我意识到我们的爱太过分了。
但我从来不说。不对任何人说。不跟A说,甚至(尤其)不跟T说。我害怕。害怕自己,害怕自己能做的和将要做的事情。害怕疯狂在夜里会对我做鬼脸,像那个长满疥疮、掉光了牙齿、苍老的女乞丐一样。我什么也没说。
我陶醉在您书中的激情里,我通过您的书对您产生的念念不忘的激情里。欣喜的感觉压倒了一切,扫清了一切,比什么都强烈。比处在您
书的中心位置的绝望还强烈,比我的恐惧、比别人看我的眼光还强烈。比我、比我一直想死的欲望更强烈。
我任由自己沉溺其中,直至眩晕。
“眩晕,”米兰·昆德拉写道,“就是沉溺于自身的软弱。我们知道自己的软弱,但我们不想抵抗,只想沉溺其中。”
是的,就这样。我对您没有抵抗,也不想抵抗。我内心有一个声音在喊“还要,还要”。还要。
评论
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