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
开 本: 16开纸 张: 胶版纸包 装: 精装是否套装: 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7122164971
第一章昆虫生长调节剂 / 2
第一节蜕皮激素类似物 / 2
一、 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 / 3
二、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研究 / 5
三、 主要品种 / 8
第二节保幼激素类 / 11
一、 保幼激素类似物 / 11
二、具保幼激素活性的昆虫生长调节剂 / 12
三、 植物源保幼激素活性化合物 / 16
四、 保幼激素对昆虫的生物活性 / 16
五、 保幼激素的作用机制 / 17
第三节昆虫生长调节剂在农业害虫防治中的重要意义 / 17
第四节昆虫生长调节剂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 18
参考文献 / 18
第二章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 22
第一节几丁质合成酶 / 22
第二节几丁质的生物合成 / 23
第三节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 / 24
一、 苯甲酰脲类 / 24
二、 (硫)脲异(硫)脲类似物 / 35
三、 噻二嗪类 / 37
四、 三嗪(嘧啶)胺类 / 38
参考文献 / 39
第三章呼吸作用抑制剂 / 42
第一节昆虫的呼吸链及杀虫剂靶位 / 42
第二节复合物Ⅰ抑制剂(MET-Ⅰinhibitor)—NADH脱氢酶抑制剂 / 44
一、 主要品种 / 44
二、 代谢作用 / 51
三、 抗性问题 / 52
第三节复合物Ⅲ抑制剂 / 52
一、 主要品种 / 53
二、 代谢作用 / 55
第四节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 55
一、 ATP合成酶 / 55
二、 ATP合成酶抑制剂主要种类 / 56
第五节解偶联剂——溴虫腈
(chlorfenapyr) / 61
参考文献 / 65
第四章脂类合成抑制剂 / 67
第一节螺螨酯和螺甲螨酯 / 67
第二节螺虫乙酯 / 69
第三节其他季酮酸衍生物 / 72
一、呋喃-2-酮类 / 72
二、吡咯-2-酮类 / 74
三、 噻吩-2-酮类 / 75
四、 环戊-2-烯酮类 / 76
五、 六元环酮-烯醇衍生物 / 76
参考文献 / 77
第五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 79
第一节乙酰胆碱酯酶 / 79
一、乙酰胆碱酯酶的动力学机制 / 79
二、乙酰胆碱酯酶的晶体结构 / 80
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81
第二节有机磷杀虫剂 / 82
一、有机磷杀虫剂的种类 / 83
二、有机磷杀虫剂的化学性质 / 84
三、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制 / 85
四、有机磷杀虫剂的代谢 / 86
五、有机磷杀虫剂的主要品种 / 93
第三节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 / 118
一、活性化合物的发现及发展 / 119
二、作用机制 / 122
三、结构类型 / 124
四、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140
参考文献 / 145
第六章烟碱乙酰胆碱受体激动剂 / 147
第一节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 147
第二节新烟碱类杀虫剂 / 149
一、 作用机制 / 149
二、 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与发展 / 151
三、 主要品种 / 154
四、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160
五、 活性衍生物及其发展趋势 / 161
第三节多杀菌素类杀虫剂 / 165
一、 多杀菌素的结构与性质 / 165
二、 多杀菌素的作用机制 / 166
三、 结构修饰 / 167
四、 spinetoram(DE-175) / 171
五、 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 / 171
六、 多杀菌素的发酵生产 / 173
第四节沙蚕毒素类杀虫剂 / 174
一、 作用机制 / 174
二、 结构特点与合成 / 175
三、 主要品种 / 176
参考文献 / 179
第七章调节氯离子通道的杀虫剂 / 180
第一节配体门控氯离子通道 / 180
一、 γ-氨基丁酸配位门氯离子通道 / 181
二、 谷氨酸配体门控氯离子通道 / 182
第二节历史上以GABA受体作为靶标的杀虫剂及化合物 / 182
一、 非竞争性拮抗剂标记物 / 182
二、 六六六 / 183
三、 环戊二烯类 / 184
第三节氟虫腈类杀虫剂 / 186
第四节阿维菌素 / 191
第五节依维菌素 / 195
第六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195
第七节弥拜菌素 / 198
参考文献 / 202
第八章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阻断剂 / 205
第一节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 / 205
第二节茚虫威 / 206
一、 发现过程 / 206
二、结构与活性关系 / 209
三、 前药的设计及其作用机制 / 209
四、 茚虫威的合成方法 / 211
五、 茚虫威的抗药性 / 214
第三节氰氟虫腙 / 214
一、 发现过程 / 215
二、 作用机制 / 215
第四节滴滴涕(DDT)类杀虫剂 / 216
一、DDT / 216
二、 甲氧基滴滴涕 / 217
第五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 / 218
一、 作用机制 / 219
二、 活性化合物的发现及发展 / 219
三、 拟除虫菊酯的合成 / 225
四、 主要品种 / 240
五、 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247
参考文献 / 250
第九章微生物破坏昆虫中肠细胞膜 / 252
第一节苏云金芽孢杆菌 / 252
一、杀虫晶体蛋白 / 253
二、Vips蛋白 / 255
三、Zwittermicin A / 256
四、抗性问题 / 256
第二节球形芽孢杆菌制剂 / 257
一、Bin毒素 / 257
二、Mtx毒素 / 258
第三节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 / 258
参考文献 / 259
第十章章鱼胺拮抗剂 / 260
第一节章鱼胺 / 260
第二节章鱼胺激活剂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262
第三节主要品种 / 263
参考文献 / 265
第十一章影响钙平衡的杀虫剂 / 267
第一节鱼尼丁 / 267
第二节鱼尼丁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 268
第三节氟虫酰胺及氯虫酰胺等杀虫剂的作用机制 / 269
第四节氟虫酰胺 / 270
一、发现历程与构效关系 / 271
二、合成方法 / 272
三、生物活性 / 273
第五节氯虫酰胺 / 275
一、发现及构效关系 / 275
二、合成方法 / 278
三、生物活性 / 278
第六节氰虫酰胺 / 279
第七节其他各类正在研究的化合物 / 279
参考文献 / 283
第十二章取食阻断剂 / 285
第一节吡蚜酮 / 285
第二节pyrifluquinazon / 289
第三节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 / 290
参考文献 / 293
第十三章作用机制尚未确定的杀虫剂与杀螨剂 / 294
第一节啶虫丙醚 / 294
一、发现及优化过程 / 294
二、合成方法及性质 / 296
三、杀虫活性及应用 / 296
四、作用机制 / 297
第二节联肼威(bifenazate) / 298
一、发现及其构效关系 / 298
二、合成方法及性质 / 299
三、作用机制 / 299
四、生物活性 / 299
第三节灭螨猛 / 300
一、合成方法及性质 / 300
二、生物活性 / 300
第四节其他杀虫、杀螨剂 / 300
一、苯螨特 / 300
二、乙螨唑 / 301
三、噻螨酮 / 302
参考文献 / 303
第十四章土壤熏蒸剂 / 304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 / 304
第二节无机化合物类 / 307
参考文献 / 308
第二篇杀菌剂309
第一章核酸合成抑制剂 / 310
第一节RNA聚合酶Ⅰ抑制剂 / 310
一、 RNA聚合酶Ⅰ的生物学功能 / 310
二、 苯基酰胺类杀菌剂 / 311
三、 作用机理 / 318
四、 抗性机制 / 318
五、 活性测定方法 / 318
第二节腺苷脱氨酶抑制剂 / 319
一、 腺苷脱氨酶生物作用 / 319
二、 腺苷脱氨酶抑制剂 / 320
三、 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方法 / 321
第三节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 / 322
第四节核酸合成抑制剂 / 323
参考文献 / 325
第二章细胞分裂抑制剂 / 327
第一节微管蛋白 / 327
第二节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 328
一、 作用机制 / 329
二、 生物活性 / 329
三、 代谢与降解 / 329
四、 主要品种 / 330
第三节乙霉威 / 333
第四节苯菌酰胺 / 333
一、 作用位点 / 334
二、 发现及其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334
三、合成方法 / 335
四、 生物活性 / 335
第五节氰菌胺与噻唑菌胺 / 336
第六节戊菌隆 / 336
一、 发现过程及结构与活性关系 / 337
二、 合成方法 / 337
三、 作用机制与生物活性/ 337
四、 毒性与代谢 / 338
参考文献 / 339
第三章真菌的呼吸作用抑制剂 / 341
第一节复合物Ⅲ抑制剂 / 341
一、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 / 341
二、 其他复合物Ⅲ抑制剂 / 358
第二节复合物Ⅱ抑制剂——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 / 359
一、 琥珀酸脱氢酶的结构与功能 / 360
二、 抑制剂的结构与活性 / 360
三、 代谢作用 / 360
四、 主要品种 / 362
第三节复合物Ⅰ抑制剂——NADH抑
制剂 / 364
一、氨基烷基嘧啶类衍生物 / 364
二、其他先导化合物 / 365
第四节氧化磷酸化作用的解偶联剂 / 366
参考文献 / 368
第四章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 370
第一节蛋氨酸生物合成抑制剂 / 370
一、 蛋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 370
二、 苯氨基嘧啶类化合物 / 371
三、 抗性问题 / 377
第二节蛋白质合成抑制剂 / 377
一、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及作用靶点 / 377
二、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 / 378
三、 抗生素代表品种 / 380
四、 有关抗生素的抗性问题 / 388
参考文献 / 389
第五章信号转导抑制剂 / 390
第一节HOG-MAPK通路抑制剂 / 390
一、 HOG-MAPK信号通路 / 390
二、 HOG-MAPK抑制剂 / 391
三、 作用机制 / 394
第二节G蛋白信号通路抑制剂 / 396
一、 G蛋白信号通路及抑制机理 / 396
二、 G蛋白信号通路抑制剂——
苯氧喹啉 / 397
参考文献 / 398
第六章脂质和膜合成抑制剂 / 400
第一节磷脂生物合成抑制剂(甲基
转移酶) / 401
一、磷脂生物合成途径 / 401
二、抑制机理及抗性机制 / 401
三、主要品种 / 403
第二节脂质过氧化作用抑制剂 / 404
一、脂质过氧化作用 / 404
二、作用机理及抗性机制 / 404
三、二甲酰亚胺类抑制剂分子设计与构效
关系 / 406
四、主要品种 / 408
参考文献 / 413
第七章麦角甾醇类生物合成抑制剂 / 415
第一节麦角甾醇 / 415
第二节C14脱甲基化抑制剂 / 417
一、发现过程 / 417
二、作用机制 / 418
三、结构与活性关系 / 419
四、C14脱甲基抑制剂的立体化学 / 422
五、C14脱甲基抑制剂的副作用 / 423
六、主要品种 / 423
第三节第二类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胺类 / 447
一、胺类抑制剂的生物靶标与分子设计 / 447
二、主要品种 / 449
第四节第三类固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 453
第五节第四类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 455
参考文献 / 455
第八章干扰葡聚糖的合成 / 459
第一节海藻糖酶抑制剂 / 459
一、天然海藻糖酶抑制剂 / 459
二、有效霉素(井冈霉素) / 461
第二节几丁质合成酶抑制剂 / 465
一、多氧霉素 / 466
二、尼可霉素 / 468
三、新多氧霉素 / 469
参考文献 / 470
第九章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 471
第一节真菌细胞壁的黑色素 / 471
第二节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 472
第三节黑色素生物合成抑制剂 / 473
第四节还原酶抑制剂 / 473
一、作用机制 / 473
二、主要品种 / 475
第五节小柱孢酮脱水酶抑制剂 / 478
一、作用机制 / 478
二、新小柱孢酮脱水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 / 479
三、主要品种 / 483
第六节多聚乙酰合成酶抑制剂 / 487
参考文献 / 488
第十章植物抗病激活剂 / 490
第一节植物抗病激活剂的作用机制 / 490
第二节主要品种 / 491
参考文献 / 499
第十一章多作用位点杀菌剂——广谱性叶面保护剂 / 500
第一节无机杀菌剂 / 500
第二节有机杀菌剂 / 502
参考文献 / 510
第十二章未知作用机制的杀菌剂 / 512
第一节用于白粉病的杀菌剂 / 512
第二节对卵菌纲有效的新杀菌剂 / 516
一、羧酸酰胺类化合物 / 516
二、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 / 529
三、噻唑菌胺(ethaboxam) / 530
第三节其他未知作用的杀菌剂 / 531
参考文献 / 535
第三篇除草剂539
第一章生长素类除草剂 / 540
第一节苯氧羧酸类化合物 / 540
一、苯氧羧酸类化合物的发现 / 540
二、主要品种 / 542
三、结构与活性关系 / 544
四、作用机制 / 545
五、药害症状 / 546
六、降解 / 546
七、安全应用技术 / 549
第二节苯甲酸及其衍生物 / 549
一、合成方法及其化学性质 / 550
二、作用机制及选择性 / 554
三、降解与代谢 / 555
参考文献 / 557
第二章乙酰羟酸合成酶抑制剂 / 559
第一节AHAS的生物学功能 / 559
第二节AHAS的三维结构及其与除草剂的相互作用/ 560
第三节AHAS抑制剂的分类 / 563
一、 磺酰脲类 / 563
二、 咪唑啉酮类 / 579
三、 三唑并嘧啶类 / 583
四、 嘧啶(氧)硫苯甲酸类 / 586
五、 磺酰胺羰基三唑酮类 / 590
第四节AHAS抑制剂的结构与活性关系
研究 / 591
第五节杂草对AHAS抑制剂的抗性发展 / 593
第六节新型AHAS酶抑制剂的分子设计 / 595
参考文献 / 596
第三章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 598
第一节原卟啉原氧化酶的结构与功能 / 598
第二节原卟啉原氧化酶与其抑制剂复合物的晶体结构 / 599
第三节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601
第四节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 602
一、 二苯醚类(DPE) / 602
二、 1-杂环基-2,4,5-三取代苯类 / 606
第五节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613
一、 二苯醚类构效关系研究 / 613
二、 1-杂环-2,4,5-三取代苯类的QSAR研究 / 615
三、 PPO酶抑制剂的分子相似性研究 / 616
第六节主要品种 / 619
参考文献 / 626
第四章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抑
制剂 / 630
第一节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的功能及其抑制剂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 / 630
第二节八氢番茄脱氢酶抑制剂的种类与构效关系 / 631
一、 取代四氢嘧啶酮(环状脲)类 / 631
二、 苯基吡啶酮类衍生物 / 632
三、 2,6-二苯基吡啶类 / 633
四、 二苯基吡咯烷酮类 / 633
五、 3-三氟甲基-1,1′-联苯衍生物 / 635
六、 取代嘧啶类 / 637
第三节主要品种 / 639
参考文献 / 644
第五章对羟基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 / 647
第一节HPPD酶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 647
一、 HPPD的分布与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647
二、 HPPD在动植物体内的作用 / 648
三、 HPPD的晶体结构 / 649
第二节HPPD抑制剂的结构类型与品种
发展 / 652
一、 三酮类HPPD抑制剂的发现 / 652
二、 三酮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 / 653
三、 HPPD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661
四、 主要品种 / 665
参考文献 / 675
第六章芳香氨基酸合成抑制剂 / 680
第一节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 680
第二节EPSPS的结构与功能 / 680
第三节草甘膦的生物活性 / 682
第四节草甘膦的作用机制 / 683
第五节草甘膦合成工艺 / 684
一、 甘氨酸法(亚磷酸二烷基酯法) / 684
二、 亚氨基二磷酸法 / 685
第六节以EPSPS为靶标的新型抑制剂的研制 / 686
第七节草甘膦的抗性问题 / 687
参考文献 / 690
第七章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 / 694
第一节植物的氮代谢 / 694
第二节谷氨酰胺合成酶在植物代谢中的作用 / 695
第三节谷氨酰胺合成酶抑制剂 / 696
参考文献 / 699
第八章影响细胞分裂的除草剂 / 702
第一节细胞的有丝分裂 / 702
第二节影响细胞有丝分裂除草剂的作用机制 / 703
第三节二硝基苯胺类 / 705
一、 二硝基苯胺类除草剂的种类与性能 / 705
二、 主要品种 / 708
第四节硫代磷酰胺酯类 / 713
第五节氨基甲酸酯类 / 715
第六节苯甲酸衍生物类 / 716
第七节吡啶类 / 717
参考文献 / 718
第九章极长链脂肪酸合成抑制剂 / 720
第一节氯乙酰胺类除草剂作用机制的
探索 / 720
第二节极长链脂肪酸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721
第三节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 / 723
第四节芳氧酰胺类除草剂 / 725
第五节四唑啉酮类除草剂 / 728
第六节其他类除草剂 / 729
参考文献 / 730
第十章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 / 733
第一节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 / 733
一、 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生物学特征 / 733
二、 乙酰辅酶A羧化酶在脂肪酸合成中的
作用 / 735
三、 乙酰辅酶A羧化酶作为除草剂靶标 / 736
四、 ACCase酶的晶体结构 / 736
第二节芳氧苯氧丙酸酯类(APP)抑
制剂 / 740
一、 主要品种 / 740
二、 结构与活性关系 / 743
三、 合成方法 / 744
第三节肟醚类环己二酮类(CHD)抑
制剂 / 745
一、 主要品种 / 745
二、 结构与活性关系 / 747
三、 合成方法 / 747
第四节芳氧苯基环己二酮(APCHD)类抑制剂 / 748
第五节环三酮类(CTR)抑制剂 / 749
第六节2-芳基-1,3-二酮类抑制剂(AD) / 750
第七节ACCase抑制剂的抗性与机制 / 752
参考文献 / 755
第十一章光合系统中电子传递抑制剂 / 758
第一节光系统Ⅰ / 759
一、 PSⅠ的发现和结构 / 759
二、 PSⅠ的除草剂品种 / 760
第二节光系统Ⅱ / 762
一、 PSⅡ电子传递抑制剂的作用机制 / 763
二、 PSⅡ电子传递抑制剂受体D1蛋白结构 / 764
三、 D1蛋白与PSⅡ电子传递抑制剂结合位点 / 767
四、 光合作用光系统PSⅡ电子传递抑制剂的分类 / 770
五、 光合作用系统Ⅱ电子传递抑制型除草剂的抗性 / 798
参考文献 / 799
第十二章其他作用机制 / 805
第一节植物细胞壁纤维素合成抑制剂 / 805
一、 纤维素合成酶系 / 805
二、 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 807
三、 主要品种 / 808
第二节二氢叶酸合成抑制剂 / 810
参考文献 / 811
第十三章除草剂安全剂 / 813
第一节引言 / 813
第二节除草剂安全剂类型和应用 / 816
一、除草剂安全剂类型 / 816
二、除草剂安全剂的应用 / 816
第三节除草剂安全剂的作用机制 / 817
一、安全剂对除草剂吸收和输导的作用 / 817
二、安全剂对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代谢降解的影响 / 818
三、安全剂与除草剂受体和靶标位点之间的关系 / 820
第四节主要品种 / 822
第五节除草剂安全剂的未来 / 827
参考文献 / 828
第四篇植物生长调节剂831
第一章生长素 / 832
第一节生长素的生物功能 / 833
第二节生长素受体 / 836
一、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 / 836
二、运输抑制剂响应蛋白(TIR1) / 837
第三节生长素的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 840
第四节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 / 841
一、人工合成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要
功能 / 841
二、主要品种 / 841
参考文献 / 844
第二章赤霉素 / 846
第一节赤霉素的特性 / 846
第二节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 847
第三节赤霉素受体 / 849
第四节赤霉素的生理效应 / 850
第五节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 / 852
参考文献 / 853
第三章细胞分裂素 / 855
第一节细胞分裂素的分类 / 855
第二节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 / 856
第三节细胞分裂素的代谢与受体 / 858
第四节细胞分裂素的生理功能 / 858
第五节细胞分裂素在农业上的应用 / 859
第六节腺嘌呤类细胞分裂素 / 860
第七节脲类细胞分裂素 / 862
参考文献 / 865
第四章脱落酸 / 867
第一节脱落酸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 867
第二节脱落酸的生理功能 / 868
第三节脱落酸的生物合成 / 869
第四节脱落酸的代谢 / 869
第五节脱落酸的全合成 / 870
参考文献 / 873
第五章乙烯 / 875
第一节乙烯的生物合成 / 875
第二节人工合成的乙烯释放剂 / 877
第三节乙烯受体抑制剂 / 878
参考文献 / 879
第六章芸苔素甾醇类 / 880
第一节化学结构与分布 / 880
第二节生物合成及代谢 / 882
第三节信号传导作用 / 884
第四节生理功能 / 885
第五节在农业上的应用 / 886
第六节合成方法 / 886
第七节提取方法 / 887
第八节生物合成抑制剂及增效剂 / 888
参考文献 / 888
第七章植物生长调节剂 / 891
第一节植物生长抑制剂 / 891
第二节植物生长延缓剂 / 893
一、植物生长延缓剂的种类 / 893
二、植物生长延缓剂的作用机制 / 895
三、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897
四、植物生长延缓剂在实际中的应用 / 898
五、主要品种 / 898
第三节植物生长促进剂 / 905
参考文献 / 906
杨华铮教授,博士生导师,在我国著名学府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所工作达50多年。长期在我国农药学科承担繁重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以优异成绩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H-9201等,出色地完成和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攻关项目、博士点基金、各部委及天津市基金等数十项鉴定和十余项投产成果。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300篇,悉心培养博士研究生近三十名、硕士研究生四十余名。她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多项荣誉。由于她的卓越业绩,曾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工会先进女职工、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和天津市授衔专家等称号。
由于工作关系,我曾长期和杨教授共事,获益匪浅。在1959—1962年国内高校第一个专职研究所元素有机化学所筹备成立的过程中,在当时一些老教授的组织下,我们年轻教师被组织起来成立了有机二室,在当时比较困难的条件下为该所的成立做了一些基础工作。在1962年建所成功后,于1985年和1995年相继为南开大学申报成立元素有机化学国家实验室、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后来的农药化学国家重点学科的过程中,杨教授完成了大量书面材料和答辩材料。她认真负责、业务精通、论点清晰、文笔流畅,为当时元素有机所的几个新阶段的成功发展付出了汗马功劳。她负责当时我所的农药学科课程建设,积极编写教学大纲与教材,先后主讲了《高等有机合成》、《农药化学》、《农药分子设计》等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她培养的很多优秀学子目前在国内外均成为科技骨干,在各自的岗位均作出了很好的成绩。在科研上她勇于开拓,第一个在国内开展了同源模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作,为我国新农药分子设计注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多年来她在农药理论研究上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对提高我国农药科研理论水平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还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她曾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被教育部派往日本京都大学和国际著名的T. Fujita 教授合作科研,在构效定量关系的研究方面取得日方师生的好评。我后来作为中国农药学会代表曾访问了该实验室,了解到杨教授在该实验室工作时刻苦研究的情况,获悉她除了要紧张进行合成工作外,还得亲自培养靶标蟑螂做细致的生物试验,深深感到任何科研工作获得点滴进展都要经过艰苦的磨炼。
杨教授在农药研究水平日益深入的基础上, 在不同时期编写了《除草剂的作用方式》、《新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化工百科全书——除草剂》、《农药化学》、《有机中间体制备》、《农药化学》(院士科普丛书)、《以ALS为作用靶标的超高效除草剂研究》及《农药分子设计》等系列专业著作。最近她在总结近半个世纪农药科研领域积累的知识和心得的基础上,持之以恒,呕心沥血编写了这本《现代农药化学》。该书内容十分丰富新颖,涵盖了杀虫杀螨剂14章,杀菌剂12章,除草剂13章,植物生长调节剂7章。全书洋洋上百万字,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农药创制涉及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和进展,同时注重理论基础,对我国农药科技发展无疑是一本十分有价值的专业书籍。我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规划(2006—2020)中在优先发展领域中已将“新农药创制”作为今后的战略任务。由于新农药创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国际科技界公认所涉及的学科跨度大,投资巨,时间长,风险高。其难度可谓与新医药的创制难度相当。目前世界上能持续开展新农药创制工作的仅有4个发达国家。根据我国要在2020年建立一个创新性国家的远大目标,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为我国建立能“持续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的创新体系。杨教授的新书出版为我国农药科技界的今后努力方向提供了及时的宝贵信息和帮助。在此特别愿意将此高质量的新书郑重地推荐给我国有关大学、研究单位,企业科技工作人员和研究生们阅读。让我们共同为我国的科技、教育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正名
南开大学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南开园 2012年12月
序二
所有进入农药学领域的人,都会惊叹农药涉及的范围之广,农药学涉及的学科之多、内容之前沿、深奥,超出了许多其他领域学者的想象。事实上,原因很简单,农药学解决的不仅仅是粮食供给和植物保护问题,它涉及的是人与生态的关系,需要回答的是,人与自然是相互支撑和需要,还是相互索取竭泽而渔。
人与生态关系可划分为五个境界:生存、功利、道德、信仰、天地。所谓天地,就是尊重规律和法则。如何在尊重自然的规律和法则,最大程度地满足民以食为天的需求,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的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是农药学家们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在人类生存中,粮食和农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农业的成本必须控制在极低的水平,以满足所有人的粮食需要。这样,就带来一个副作用,即人们投入农药研究开发的经费,远远低于投入到医药研究的经费,进而导致人们喜欢在农药中开展短平快的应用性研究,而不愿对原理深究,因为那耗时、耗资、耗脑。
事实上,实用性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原理的清晰和进步,可能带来全局、长远和更大范围的科学技术进步。通常的农药学著作和教材,往往从应用实体——化合物出发,论述其规律。我很欣喜地发现,我国著名的农药化学家杨华铮先生及其团队,从生物作用机理、分子设计原理出发,逻辑性、理性地阐述了各类农药的结构、功能、应用以及优缺点。此切入口,明显不同于以往的以强调操作为主、以化合物合成为核心的其他农药学著作。此一论述体系、编排方法和新颖的内容,对开阔教师、学生和产业领域研究人员的眼界,提高大家理性思考的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杨华铮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农药科学家,对我国农药的科研、教学和产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杰出和优秀的年青农药科学家。她在长期不断为农药研究做奉献的同时,还抽出时间,著书立说,整理、提炼、升华农药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学科体系,其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我和广大读者对杨华铮先生及其团队对农药科学做出的不懈努力和新的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
新农药的研究已进入了超高活性和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时代,本著作告诉我们,只有通过明晰农药与分子靶标间的相互作用,将生物学和化学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推进新农药创制,才能真正实现“生物合理的”农药分子设计,进而立足于国际研究的前沿、热点和主流,为植物保护业、农药工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钱旭红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校长
2012年12月11日
评论
还没有评论。